登陆注册
3149600000056

第56章 集句诗(2)

⑤若水之趋下:见《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水之趋下,谓水往低处流。

⑥不令己失时: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失时,错过时机。

⑦“奈何”二句:原宪,孔子弟子,家境贫寒,品德清高。《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糟糠未厌饥,谓原宪肚饥时咽糟糠不感到厌恶。《史记·游侠列传》:“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⑧到门居甚贫: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

⑨当世亦笑之:《史记·游侠列传》:“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⑩仲尼有菜色:语本《史记·游侠列传》:“仲尼畏匡,菜色陈、蔡。”仲尼,即孔子。孔子受困于匡地,被围于陈、蔡之野,不能行,绝粮,因受饥而面有菜色。颜师古注:“人专食菜,故肌肤青黄,为菜色也。”

[11]喟然称伯夷:孔子感叹、称赞伯夷的话,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有是乎!由(即子路),譬使仁者而不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不行,安有王子比干?”又:“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伯夷、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周武王灭商后,两人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

[12]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汉代学者马融以为“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说明】

这首集句咏史诗共集《史记》中五言句七句,其余九句则用自己的语言连缀成篇。全篇分咏四件史事。“子贡”四句写子贡的经商致富之道,如同越国谋臣计然的策略,可并用于家国。“白圭”四句谓白圭有污点可以改变,人有缺点或弃或取在于自己;若能不失时机地如水之趋下加以改正,就是好的。“奈何”四句写原宪家境贫困,糟糠果腹而不厌,但为当世所耻笑。“仲尼”四句写孔子因挨饿而面有菜色,仍赞叹伯夷、叔齐的高尚气节,虽然饿死首阳山,但他俩“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终为后世所景仰。

赠万季野集杜①(四首选一)

李邺嗣

生死论交地②,招寻兴已专③。

南为祝融客④,夜隔孝廉船⑤。

离别人谁在⑥?江湖意泫然⑦。

不堪垂白鬓⑧,一拟问高天⑨。

【注释】

①选自《杲堂诗文集》。万季野:即万斯同(1638—1702),清代学者。字季野,浙江鄞县人。康熙十七年(1678)荐博学鸿词,不就。后以布衣入史局,手定《明史稿》。著有《石园诗文集》等。

②“生死”句:见杜甫《赠别何邕》:“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意谓两人交情很深。

③“招寻”句:见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兴,兴致。

④“南为”句:见杜甫《咏怀二首》之二:“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林履。”祝融,祝融峰,为衡山的最高峰,在湖南衡山市西北。

⑤“夜隔”句:见杜甫《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此句下李邺嗣原注:“谓晦庵先生。”晦庵,宋朱熹,号晦庵,曾游祝融峰,有《醉下祝融峰作》诗。

⑥“离别”句:见杜甫《怀灞上游》:“离别人谁在,经过老自休。”

⑦“江湖”句:见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意”,原作“涕”。泫然,流泪貌。

⑧“不堪”句:见杜甫《夏日扬长宁宅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白鬓”,原作“老鬓”。

⑨“一拟”句:见杜甫《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一拟,即拟。一为助词,加强语气。

【说明】

作者与万斯同都是明代遗民,而且是同乡,两人都拒绝出仕清朝。李比万年长十六岁,写这四首集句诗时,万还年轻(另一首集句诗有“眼中万少年”句),而作者鬓发已斑。诗篇叙写两人交谊之深与别后思念之情,感叹老之将至,隐然有故国之思。

冬日杂咏集杜①(八首选一)

宁调元

四海十年不解兵②,人今罢病虎纵横③。

思家步月清宵立④,月傍关山几处明⑤。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字仙霞,别号太一。湖南醴陵人。1905年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先后创办《洞庭波》杂志、《帝国日报》,参与筹建南社,宣传革命,参与武昌起义。1912年到上海创办《民声报》。后因反对袁世凯被害。有《太一遗书》、《宁调元集》。

【注释】

①选自《南社诗集》。

②“四海”句:见杜甫《释闷》:“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解兵:解除武装,停止战争。

③“人今”句:见杜甫《愁》:“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罢(pí),通“疲”。

④“思家”句:见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⑤“月傍”句:见杜甫《吹笛》:“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说明】

作者参加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历经艰辛。这首集句诗感叹战争不息,民生困顿,军阀逞凶,在一个月明之夜萌生思乡之念。

次韵酬楚伧集唐人句①

俞锷

细雨春风花落时②李白,此中情状更谁知③白居易?

相思一夜知多少④关盼盼,结托萧娘只在诗⑤元稹。

【作者介绍】

俞锷(1887—1938),原名侧,字则人。后字剑华,号一粟,江苏太仓人。同盟会会员,留学日本。南社诗人。曾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著有《翩鸿记传奇》、《荒冢奇书》、《剑华集》等。

【注释】

①选自《南社诗集》。楚伧:即叶宗源(1883—1936),字楚伧,江苏吴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后为国民党元老,南社诗人。

②“细雨”句:见李白《白鼻》:“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

③“此中”句:见白居易《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

④“相思”句:见关盼盼《燕子楼三首》之一:“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⑤“结托”句:见元稹《赠别杨员外巨源》:“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结托,结交依托。萧娘,女子的泛称。

【说明】

这首集句诗写暮春时节对友人的思念,谓不尽的相思只能以诗来表达和寄托。

集义山句怀金凤①

苏曼殊

收将凤纸写相思②,莫道人间总不知③。

尽日伤心人不见④,莫愁还自有愁时⑤。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文学家。名玄瑛,字子穀,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章太炎、柳亚子等交游,参加南社。后出家为僧,法号曼殊。著有《苏曼殊全集》。

【注释】

①选自《苏曼殊全集》。义山: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金凤:南京秦淮河女伎。苏曼殊1905年在南京小学任教时,与金凤相识。苏曼殊《画跋》:“乙巳(1905),与季平行脚秣陵,金凤出素绢索画,未成而金凤他适。及后渡湘水,作此寄之,宁使殷洪乔投向石头城下耳。”

②“收将”句:见李商隐《碧城三首》之三:“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凤纸,唐代封官用金凤纸,道家写青词也用它。此指金凤所出素绢。

③“莫道”句:见李商隐《碧城三首》之三:“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④“尽日”句:见李商隐《游灵伽寺》诗:“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楠花满旧琴台。”

⑤“莫愁”句:见李商隐《莫愁》诗:“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莫愁:六朝时女子名,居南京莫愁湖,湖以此得名。此借指金凤。

【说明】

这首诗当作于金凤出嫁之后,极写对她的思念之情,并想像对方亦当有愁怨之心。诗中以金陵莫愁女喻金凤,人物地点都很贴切。

集李长吉句①

胡怀琛

莎老沙鸡泣②,闭门感秋风③。

秋风吹小绿④,细露湿团红⑤。

灯青兰膏歇⑥,宵寒药气浓⑦。

三年去乡国⑧,神剑断青铜⑨。

【作者介绍】

胡怀琛(1886—1938),近代诗人、学者。字季仁,号寄尘。安徽泾县人。历任报社、商务印书馆编辑,南方大学、上海大学、爱国女校教授。著有《中国民歌研究》、《中国文学史概要》、《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清季野史》等。

【注释】

①选自《南社诗集》。李长吉: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

②“莎老”句:见《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莎老沙鸡泣,松干瓦兽残。”沙鸡,即莎鸡,虫名,俗称“纺织娘”。

③“闭门”句:见《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

④“秋风”句:见《房中思》:“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⑤“细露”句:见《石城晓》:“细露湿团红,寒香解夜醉。”团红,红花。

⑥“灯青”句:见《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兰膏,以兰香炼膏,此指灯油。

⑦“宵寒”句:见《昌谷读书示巴童》:“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⑧“三年”句:见《客游》:“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乡国:故乡。

⑨“神剑”句:见《王濬墓下作》:“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意谓随身携带之剑锋芒已钝。

【说明】

这首集句诗前六句写景:秋风乍起,莎鸡哀鸣,户外是绿叶已稀,红花沾露,室内是灯尽夜寒,药炉正温。后两句抒情:离乡已久,书剑飘零。全篇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浓重的怀乡之情。

同类推荐
  • 丁玲的历史问题

    丁玲的历史问题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与当时的丈夫冯达一起软禁在南京,直到1936年9月离开南京。丁玲的“历史问题”,就是指丁玲这三年软禁期间的气节问题。丁玲的历史问题,从1940年到1984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六次审查,产生了六个结论。1940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1936年5月,丁玲从南京到北平寻找党组织,未果,又回到南京。1936年6月,上海当时的中共负责人冯雪峰派张天翼在南京联络丁玲,之后,丁玲来到上海。丁玲说:“两三天后冯雪峰来,他很简短地问了我几句南京情况。我没有向他交代我在南京的错误。”
  • 三余堂散记(节选)

    三余堂散记(节选)

    读钟嵘的《诗品》,对一段话感受颇深:“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辉映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窃以为,此乃全书立论之基石也。?诗,一定要有“气”。?我对一首诗的判断,首先看其是否气韵贯通,气势灵动;然后再看其“气”之落脚处以及方向,至于温婉或磅礴则属诗人个体特征。“气”是诗人外化的情感,“气”要动,动才是创造。诗人“气”动,才能让天地、鬼神动。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热门推荐
  •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首届全球华语新锐小说大赛终极决赛入围作品*她在雪地中救他,已是第三世相逢。为拯救浩劫,二人穿越至前两世。第一世,在蓝甲部族长到七岁的她被带回铁仓部族,被看成没出息的挂名少族长。她目睹过铁仓人对蓝甲人的残暴欺压与杀戮,却听父亲说母亲是被蓝甲人害死的。同年她认识了八岁的他。长大后她练成神功,在妖入侵之际带兵作战屡立奇功,在一些人眼里她却是恶魔。后来他为何决定以自己的命换她的命?穿越回第三世后,拯救大计遭大变故,看到的活路会不会正是绝路?一生光阴,三世悲欢,铁雪塔成了永恒见证。*本文开始写于2009年*入围2018华语言情大赛总榜的作品于2019年1月24日至2月14日打榜,本文在影视赛区,感谢支持
  •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娱乐之男神大冒险

    娱乐之男神大冒险

    一觉醒来,龙套大王韩钰懵逼了!没想到美梦居然成真了,自己竟然真的重生了,而且还穿越到了一个自带话题的娱乐圈焦点身上!天可怜鉴,韩钰跑了十几年龙套,别说头条热搜了,他连镜头都没上过几次!韩钰兴奋了,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这些的韩钰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今终于……越飘越远了?导演,拿错剧本了吧,怎么我跟设想中的一样?
  • 蜜恋百分百:我的青梅有点烦

    蜜恋百分百:我的青梅有点烦

    新书《世界欠一个你》她心甘情愿为他浪费整个青春,为他付出一切,直到累到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她才学会慢慢的忘记他。订婚的那天,他来了,但是她知道他不爱她。“冷璟唁,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后悔爱过你,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再也不要爱上你了。”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画墁集

    画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猫痕伤

    猫痕伤

    视一切磨难与伤害如猫抓之伤痕,我们便可以心怀悲悯,积极乐观地前行。本文描写一个女IT人员心路历程的同时,勾勒了IT行业形形色色的众生之像。包含励志、悬疑、浪漫、激情、复仇等桥段,希望大家喜欢。
  • 元帝纵横

    元帝纵横

    混元大陆,元气纵横,孤独少年,只身破界,一代帝主,气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