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000000022

第22章 叶适经典诠释的旨趣与方法(1)

蒋伟胜

叶适体认的儒家之道外在于人文世界之中,人们致道成德的路径是通过习学的方式“学自外入”。叶适对儒家之道的独特体认是通过儒家经典诠释的方式呈现的,以醇儒姿态,通过对儒家元典的阐述,把儒家之道解释为经世济民、开物成务的外在之道,同时坚持儒家内圣理想,提出习学成德的内圣新路径。

这一经典诠释的旨趣又是借助于以经解经、经史参合、经典联系现实三种具体方法。

蒋伟胜,男,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叶适哲学在南宋时期的学术繁荣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朱子、象山哲学并称鼎足。他的哲学都是以经典解释学的形式呈现的,就总的方法而言,与中国古代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问题是同样是面对“六经”等传世经典,不同的哲学家却能阐释出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叶适哲学与其同时代的心学或理学等哲学在许多学术观点上几乎是针锋相对,几种哲学形式之间简直完全不能融和,但叶适与道学哲学家们如朱子、象山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学术代表人物如吕祖谦、陈亮、唐仲友、张栻等人,阅读的差不多是同样的经典,并且在大致相同的时代氛围之下,学术背景也相去不远,都与北宋时期的二程洛学存在着或近或远的联系,但不同的哲学家却读出了风姿各异的哲学,这与各人的禀赋、读书的方法、用心、旨趣等密切相关。就叶适而言,早年接受永嘉学巨子陈傅良的思想启蒙、在婺州游学期间接触吕祖谦、陈亮等人,固然对他事功学、史学的学术路向产生不自觉的决定性影响,但在写作《习学记言序目》时期已是人生的晚年,对自己读书的方法和目的都已有充分的自觉,故探讨叶适的读书方法和旨趣,对我们理解他的哲学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叶适经典诠释的用心与旨趣,前人也曾有过关注。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水心学案》中特别摘引了《习学记言序目》中的一段话,然后做了一个按语,指明这段话与叶适的读书旨趣有关。“《周官》言道则兼艺,贵自国子弟,贱及民庶皆教之。其言‘儒以道得民’,‘至德以为道本’,最为要切,而未尝言其所以为道者。虽《书》尧舜时亦已言道,及孔子言道尤著明,然终不的言道是何物。岂古人所谓道者,上下皆通知之,但患所行不至邪?老聃本周史官,而其书尽遗万事而特言道,凡其形貌朕兆,眇乎微妙,无不悉具。予疑非聃所著,或隐者之辞也。而《易传》及子思、孟子亦争言道,皆定为某物,故后世之于道始有异说,而又益以庄、列、西方之学,愈乖离矣。今且当以《周礼》二言为证,庶学者无畔涣之患,而不失古人之统。祖望谨案:此永嘉以经制言学之大旨。”叶适所重视的《周礼》中的两句话,“儒以道得民”和“至德以为道本”是他在体认儒家之道的真精神过程中的指导性话语,在解释各部经典的过程中,叶适总是把道往“得民”和“至德”两个方向指引,同时对思孟儒家和佛老展开批评,力图在清理异端的过程中黜落对儒家之道的内向化理解,破除曾子、子思、孟子直至与他同时代的道学家们对儒家精神的体认。因此,叶适在解释经典的过程中存在着两条基本的线索,一是从正面积极把儒家之道作外向化的推展,把道与典章制度、名物器数的人文世界联系在一起;二是从反面对把儒家精神作内向化理解的思孟学派和朱陆道学展开批评,并把这种批评与排斥佛老异端联系在一起。要之,叶适是以“醇儒”的姿态,通过对儒家元典的阐述,把儒家之道解释为经世济民、开物成务的外在之道,同时坚持儒家内圣理想,提出习学成德的内圣新路径。

叶适对道学及思孟儒家的批评主要针对道学把儒家精神作内向化的理解,这一点是叶适在辨章群经的过程中所反复声明的,尤其是在对《周易》、《中庸》、《大学》等经典的阐释中,叶适一再批评思孟学者把其中的一些概念和问题理解导向内在的心性。叶适在讨论《大学》的问题时说:“按经传诸书,往往因事该理,多前后断绝,或彼此不相顾。而《大学》自心意及身,发明功用至于国家天下,贯穿通彻,本末全具,故程氏指为学者趋诣简捷之地,近世讲习尤详,其间极有当论者。《尧典》‘克明俊德’,而此篇以为自明其德,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条目,略皆依仿而云也。然此篇以致知、格物为大学之要,在诚意、正心之先,最合审辨。《乐记》言‘知诱于外,好恶无节于内,物致而人化物’,知与物皆天理之害也,余固以为非。此篇言诚意必先致知,则知者心意之师,非害也,若是,则物宜何从?以为物欲而害道,宜格而绝之耶?以为物备而助道,宜格而通之耶?然则物之是非固未可定,而虽为《大学》之书者亦不能明也。程氏言‘格物者,穷理也’。按此篇,心未正当正,意未诚当诚,知未至当致,而君臣父子之道各有所止,是亦入德之门尔,未至于能穷理也。若穷尽物理,矩镬不逾,天下国家之道已自无复遗蕴,安得意未诚、心未正、知未至者而先能之?《诗》曰:‘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疑程氏之言亦非也。若以为未能穷理而求穷理,则未正之心,未诚之意,未致之知,安能求之?又非也。然所以若是者,正谓为《大学》之书者自不能明,故疑误后学尔;以此知趋诣简捷之地未能求而徒易惑也。按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皆不论有物无物,子思‘喜怒哀乐之未发’非无物,‘发而皆中节’非有物,三章真学者趋诣简捷之地也,其他未有继者。今欲以《大学》之语继之,当由致知为始,更不论知以上有物、无物,物为是、物为非,格为绝、格为通也,若是,则所知灵悟,心意端壹,虽未至于趋诣简捷之地,而身与天下国家之理贯穿通彻,比于诸书之言,前后断绝,彼此不相顾者,功用之相去远矣。坐一‘物’字或绝或通,自知不审,意迷心误,而身与国家天下之理滞窒而不闳,大为学者之害,非余所敢从也。”

经过二程和朱子的表彰,《大学》在道学中有着“初学入德之门”的意义,而叶适在此却指出《大学》所规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明明德之事”的进德次第存在着逻辑上的混乱,并运用其“以经解经”的方法,援引《尚书》、《礼记》、《诗经》等经典材料证明《大学》逻辑的混乱,其意图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否定《大学》所规定的由内圣而外王的一条鞭成圣路径中内圣方面的合理性,因为在叶适的理解中,致道成德的道路不是如《大学》所说的由内圣而外王,而是由外王而内圣,个体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内圣理想的。《大学》所指示的通过慎独工夫实现内圣然后自然展开为外王的思路,是叶适所不取的。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叶适一方面在否定《大学》“明明德之事”的内圣的同时,又积极肯定其中说到的外王层面,他说:“所谓大学者,以其学而大成,异于小学,处可以修身齐家,出可以治国平天下也。然其书开截笺解,彼此不相顾,而贯穿通彻之义终以不明。学者又逐逐焉章分句析,随文为说,名为习大学,而实未离于小学,此其可惜者也。”叶适认为《大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都是不错的,只不过被“学者”们理解坏了。

有不少学者在评论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的地位时说,事功学是儒学在两宋时期发展的一个异端,是以理学的批评者的姿态存在,其与理学家们的争论是在争态度,等等。所有这些关于事功学与道学关系的论述都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但都是对塔说相轮,是对两者关系的外部描述,在上述叶适关于《大学》问题的讨论中,就可以看到他在对道学作批评的时候,既有其立场,也有其针对性。不仅如此,叶适还认真地分析思孟学者之所以会产生对儒家之道误解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他们受到了佛老之学的影响。叶适说:“本朝承平时,禅学犹识,儒释共驾,异端会同。其间豪杰之士有欲修明吾说以胜之者,而周、张、二程出焉,自谓出入于佛老甚久,已而曰:‘吾道固有之矣’,故无极太极、动静男女、太和参两、形气聚散、氤氲感通、有直内无方外,不足于入尧、舜之道。”道学之失,在北宋时期已肇其端,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深受佛老影响,他们所运用的哲学概念如太极、动静、太和、形气、感通等等,都不是儒家的概念。流风余韵所至,到与他同时代的朱陆等人的学术,受佛老影响之深,已经到了无可辩言的地步。

叶适说:“浮屠书言识心,非曰识此心;言见性,非曰见此性;其灭非断灭,其觉非觉知;其所谓道,固非吾所有,而吾所谓道,亦非彼所知也。予每患自昔儒者与浮屠辩,不越此四端,不合之以自同,则离之以自异,然不知其所谓而强言之,则其失愈大,其害愈深矣。予欲析言,则其词类浮屠,故略发之而已。”在叶适看来,心性学者长期出入佛老,已不能分辨儒家与二氏之学在语言、概念以及问题意识上的差异,错误地把佛老的问题当作儒家的问题、把佛老的概念作为儒家的概念使用,从而产生了对儒家精神体认上的根本偏差。

同类推荐
  •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伦理思潮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发展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阐释,涉及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伦理思想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性研究,认为要建设中华伦理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清理和发掘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借鉴和吸纳近现代西方伦理文化。全书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合集共包括: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纸上卧游记、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一共4本书,颠覆经典熊逸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国学世界。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热门推荐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一品夫人沉浮记

    一品夫人沉浮记

    方秀一万万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一个古代妇女身上。家乡遭难,她还得带着婆婆和一双儿女逃荒。一路到了京城,找了个工作,给尚书大人做饭,却没想到尚书就是原主的丈夫,她却以为这个丈夫早都死了,还给立了衣冠冢。找到了这么个高官丈夫,方秀一的生活也水涨船高,只是,她怎么都学不会驾驭这个一品夫人的身份,就像在海里一样,既晕晕乎乎的,又随波起伏。本来,方秀一以为,两人就是个合力养孩子的搭伴,但后来她发现,她最大的愿望竟然成了想跟何怀安同生共死。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我家有只废天使

    我家有只废天使

    本以为是个房东房客的温馨日常故事,结果一不小心画风突变——房东成了穿越者,房客变成了来自天界的天使珈百璃,故事也从都市文娱变成弹指毁天灭地的玄幻故事(假的)。不停经历各种异常事件,主角其实只想当个安静的文抄公而已……——PS:第四卷黑历史,新读者如果觉得不行就跳着看吧,第五卷恢复正常了(捂脸)。群:废天使守护协会:634024440
  • 美人师尊,你家上神又作乱了

    美人师尊,你家上神又作乱了

    “世上有两类人让世人所不容,一类,是太完美的人,另一类,就是废物。”他笑着说,眼底就像深渊吸引。夏绯颜斜睨了他一眼:“我甘于平庸。”世人:/瑟瑟发抖,大人别乱来!您若平庸,我们怎么办?夏绯颜:你们不是嘲笑我废物么?渊:你们不是因为我太完美恨不得灭了我么?世人:……
  • 绝宠法医王妃

    绝宠法医王妃

    身为21世纪的首席法医官,谢玲珑从来都不相信自己也会中头彩玩穿越。但事实证明,这不止是穿了,而且是一穿悬案缠上身!陷害?她淡定自若;刁难?她游刃有余,专业在手,谁能奈何?然而铁血如她,可唯于情,却偏偏缴械投降。无心出言,却惹恼了个腹黑王,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把他装在心里,再也放不下。一路披荆斩棘,她从未言败,可当他邪魅一笑,圈她入坑的时候……“爱妃,你还跳得出来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绿

    暗绿

    人类主宰地球的时代喧告结束,新的物种粉墨登场,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妥协还是抗争……战争与和平……生与死……个人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本族与异族……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二十三划

    二十三划

    多年前家长一些零零散散的琐事,是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