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000000008

第8章 孟子性善论刍议(2)

总之,在孟子那里,他所谓的性善之“性”与西方“Essence”意义上的本质概念差异甚大。首先,人之“性”虽原初本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如果人不能小心栽培涵养,一旦放失本心,一样会被扭曲、戕害,此“性”也就不“善”了;其次,此“性”虽是人成就道德的最终根源,但不是“实体”(Substance)意义上的“基质”和“载体”,因此它也不能超越时空而永恒存在;再次,它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几希”,但又不是人的特殊属性和“类本质”,不是与“偶性”相对的根本属性;最后,它也不是人的定义和根本规定性,并不定义人的所“是”,并不规定人是“什么”。当然,它更不是一抽象的共相和形式。而本质主义所注重的乃是事物固定不变的、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实体”和“本质”,它们作为事物的“基质”和“载体”,作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根本定义,规定了一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它所是的“什么”。

作为现代新儒学的一个重要代表,牟宗三虽然明确反对以一种本质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孟子的性善论,但为了说明道德的普遍必然性,说明人所特有的道德本性,牟宗三借鉴了康德先验的道德哲学,试图通过先验的“道德主体性”(Moral subjectivity)来说明孟子的性善论。

在牟宗三看来,孟子之所以为儒家之正宗,就在于他将人所特有的“道德本性”理解为“道德主体性”。换言之,孟子视性为“道德性”(Morality),视为“道德的善”本身,从而直接从人的内在道德性说性;又视心为“道德本心”,以此来表达人内在的“道德意识”(Moral consciousness)。也即是说,道德的善本身(“性”)必须由道德意识(“心”)来开显,即心言性,从而将人的真正的创造性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开创了儒家仁义内在、即心言性的主体性哲学,因而成为儒家心性之学的正宗。

李明辉则紧随牟宗三,认定孟子的心性论是一种建立在道德主体自我立法基础上的自律伦理学。他明确将孟子所谓的“心”解释为“道德主体”自我立法的功能,它是一种道德的本心,而非经验的认知心,亦非感性的血气之心或心理学意义的心,因而是普遍的无限心,是“超越的本心”。而由此普遍的道德心所证知的“性”实超乎人类的特殊性质而成为一种“道德主体性”。所谓“道德主体性”,即由“道德主体”(“心”)自我立法、自定道德法则(仁义礼智)而产生的道德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孟子强调“仁义内在”,即认为“仁义礼智”之法则并非由外在的对象或事实所决定,而是本心固有。

事实上,孟子虽然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然而在孟子看来,人心所固有的只是成就仁义礼智的四端,它是人之成就道德的内在根据,有此四端,方有成就德性之可能。仁义礼智不过是良心本心(四端)发展完足后所表现出的四种德性,并不是道德主体所制定的道德法则。因为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那里,本来就不存在先天固有的形式原则,也没有一套普遍的能够为人所遵行的实践规则,人心既不能颁布和制定,也谈不上服从和践行。四端之心不过是仁义礼智诸德的发端、发源之地,它们虽然为人所固有,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将诸种德性发展完足,从而实现善性、成就道德。善德之成就、道德之实现有赖于人在生活世界中培养、发展,它始终是一具体的、在人际交往中展开的实践过程,而非一抽象的、服从“命令”的主观行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四端之心,此四心是仁义礼智之端倪,它们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但不是仁义礼智之完成,所以性只是有善端且向善的,性善是一个过程。因此,孟子所说的道德本心与康德所说的道德主体并不是一回事,人之成德为善也不是根据道德主体所制定的道德法则去行动。

一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孟子论性,是就“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而言的。

孟子认为: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因为在他看来,就这一点点异于禽兽的“几希”,就这点道德意识和价值自觉,在庶民那里也可能会“去之”,失去其本有的那点善性;只有君子才能“存之”,并不断发展完善它。舜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能明辨事物的状况、情态,能够洞察人伦日用的是非道理。因此,尽管人与禽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这点不同形成了我们原初的善性,因而使道德之发生有了可能——但它在人心中是“去”还是“存”,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根据实践理性去洞察人情物理、明辨是非善恶,也即所谓“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并按仁、义的内在要求去行动,这也是尧舜等圣人超越一般人的地方。在他那里,仁义的道德要求、仁义的行动根据是具体存在于人伦日用的生活世界中,体现在经验世界的行动过程中,而不是抽象地停驻于先验的理智世界,表现为先天形式的道德法则。由此,孟子才说“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即自觉按仁义的内在要求去道德地行动和践履,以使行为合乎仁义,而不是为了遵行仁义的规则而行动,使仁义被当做一种道德准则来践履。

表面上看,在孟子那里,人所具有的成就道德之“善性”似有其先验的意义,因它是人心先天所具之禀赋,是不教而知、不学而能的。他认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

在他看来,人有一种“天之所与”的天赋能力,它不是后天经验所得,而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心所共同具有的,能够普遍地感知和体认道德理义、价值准则和礼法规范。在他看来,这种“天之所与”的天赋能力只是能“思”的心之官能。而这种“思”既不是抽象思辨的理论理性,更不是立足于逻辑分析的知性认识,而是对道德行为的“理”与“义”一种深度洞察、理解和觉悟。因此,它不是知识意义上的“思”,而是实践意义上的“思”。

事实上,在孟子那里,从“我固有之”到“天之所与”,并不是为了形而上地证明道德主体的先验性和道德法则的先天性,恰恰相反,孟子将人本有的道德意识、道德理性和道德自觉的能力归根于天,正是为了消除这种先验的道德主体,试图通过存在之整体(天)来说明道德之根源,来说明四端之来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儒家关于道德理性的“天之所与”说既不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信仰,也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而是对人自身精神生命内向澄澈的结果。更何况,他强调的其实乃是“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也即是说,人如果能够自觉地运用这种天赋的能力去“思”,才能体悟和觉解人心所同然的“理”与“义”,从而产生价值意识和道德自觉;反之,如果不去运用这种能力,不“思”就不能获得它。

因此,所谓道德的先验性在孟子那里至多只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先验性,只具有有限的“先验”内涵。因为它并不是人心中所先天具有的普遍法则,或者是抽象的认知形式,有如康德所谓的先验的“定言命令”,或者先天的认知形式那样。有学者便指出,孟子所说的良心本心包含着具体丰富的内容,而不是抽象单调的形式。因此,与其说孟子的性善论有如康德的道德自律学说那样是对理性法则的服从,不如说是对良心本心的服从。更何况,孟子的良心本心不排斥情感,并且在孟子的性善论中情感还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康德先验的道德哲学却将一切情感(包括道德情感)归诸感性,排除在道德主体之外,致使道德主体只有“判断原则”而无“践履原则”,道德主体本身应有的自我实现的力量被架空,道德主体最终虚歉无力,因而不能对道德行为产生现实的作用。因此,将孟子的性善论解释为康德先验的道德哲学便易产生种种理论纠结和困难,不能给人以顺遂调适之感。

上述观点在现代新儒家中颇具代表性,在他们看来,如若要合理地说明人的道德本性,说明道德之普遍绝对性,就势必将孟子的性善论解释为一种先验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解释为一种康德意义上的自律伦理学。因为只有预设一先验的道德主体,方能为道德法则的产生提供可靠的来源和根据;同时,也只有道德主体通过自我立法,根据道德法则而行动才有真实意义上的道德行为的发生。

事实上,如前所论,我们并不能将孟子的性善论简单地纳入于康德先验的道德形上学的框架中来看待,从而也就不能仅仅从挺立“道德主体性”(Moral subjectivity)的角度来阐释其性善论。尽管孟子所谓的“良心本心”可以视为一种道德本心,一种人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但也并不是康德先验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意识”,因为孟子从未预设一先验的道德主体。那种主客体的截然对分是西方近代哲学以来才逐渐产生的明确意识,此后便受到了西方现当代哲学从各种角度的猛然批判——包括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各种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等现当代哲学思潮。而“主体性”(subjectivity)则更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哲学概念。“主体”(subject)来源于拉丁文subjectum,又与希腊文hypokeimenon(支撑者)有密切关联。在中世纪经院哲学那里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意为一切命题的主语,是逻辑推理的主项,指属性的承载者和支撑者。而到了近代,又引申为一切意识状态的承载者和支撑者的意思,也就是指人的灵魂和精神,成为一种意识的统一性,与“我”与“自我”基本同义。因此,现代通常所谓的主体性概念其实建立在十七世纪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一种特殊语义上。

事实上,孟子谈道德,言性善,讲理义,从来不是以一种抽象的、超越的、先验的、形式的方式来谈,而是通常将之放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放入活生生的人际关系中,放入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中。比如,他将“仁”比喻为“人之安宅”,将“义”比喻为“人之正路”,以人所必居之安宅和所当行之正路来说明居仁由义的必要性和当然性。他认为:“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也就说,人摒弃仁义,放失道德本心,不是本性如此,而是自暴自弃;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因此,他又认为:“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便是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明辨物理是非,在社会生活中洞察人情世故,在人伦日用的“生活世界”中展开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它告诉人们应该自觉地根据仁义的内在要求去道德地行动,而不是被强制地去遵循先验的道德准则而行动。由于孟子的性善论不是空洞地谈论仁义等抽象的道德准则,而是始终立足于生活世界和人生存于世的具体的实践行为来讨论,这便与通常所谓的道德形而上学有了根本的区别,也与近代知识论意义上的伦理学有了本质的区别。

如此看来,若将孟子的“性善论”建基于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则不惟是以偏概全,更且易导致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曲解和遮蔽,从而产生以今释古、“反向格义”的思想偏差。尽管牟宗三在阐释中国哲学之特质时,认为《论》、《孟》、《易》、《庸》所表现的共同点都是性命天道相贯通,以主客融会、天人合一为最高原则,但首先将中国哲学强分成主体性哲学(讲究道的主观性)与客体性哲学(讲究道的客观性)两种理路便足可说明,此种思想理路已然受西方主客二分的近代形而上学思想的强烈影响。在此思想的主导下,便极易将孟子的性善论归结为从主体的内在道德性来探讨道德形而上学问题的主体性哲学,从而不但将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割裂开来,而且将孟子的内圣心性之学仅仅局限于先验主体性的道德形而上学层面,并不自觉地滑入本质主义、先验主义和主体主义等典型的近代形而上学的窠臼中。

的确,任何一种经验主义、生物主义和环境主义的解释(无论是强烈的、宽泛的,还是温和的、狭隘的)都不能有效说明道德之普遍必然性,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我为何要道德”的问题,但我们亦不能赞同那种将孟子的“性善论”做一种本质主义、先验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解释。尽管它们由于借鉴了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理论成果,在表面上似乎能够回答道德之普遍必然性的问题,但它们实际上并不能合理地说明道德产生之根源、目的和意义。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总是囿于传统心性论的思路之内,仅仅局限于道德形而上学的狭隘范围内,而不将孟子的性善论放入更为广阔的思想背景中,那么对上述心性论的基本问题恐怕就难以给予合理的说明和解答,同时也无法圆满地解决上述两大思想学派的二元对立和聚讼纷争,不管我们是借鉴了康德的先验哲学,还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抑或是任何一种文化人类学。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以2016年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与会论文为基础汇编而成。书中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进展”为主题,按照各篇文章所论的侧重点,分为五个板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梦研究”“‘四个全面’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了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展现了当时的学术研究进展。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本书展现出一种较为通达的论述景象:既展现了儒学与社会互动的大场景,也呈现出学思人物的所得所失,更呈现出古今中西积极互动可能具有的儒学发展前景。就此将现代儒学的宏大场景展示出来。任剑涛教授有力地凸显了“中国中心观”的立场,突破了或以西学,或以传统僵化对待儒学,看待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窠臼。将中国的现代变迁作为再思儒学的社会切入点,从而有力把握住了儒学研究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核心论旨。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师承儒学大师荀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穿越之晓童星

    穿越之晓童星

    林晓晓穿进自己看过的小说中,变成书里的作天作地的同名女炮灰。望望自己的影帝老爸,歌星老妈,以及继承双亲的脸蛋儿,林晓晓表示女主一边去吧,男主别过来咱看不上你,好不容易流行一回,可不能给书穿者丢人不是?
  • 甜宠小青梅之腹黑竹马放过我

    甜宠小青梅之腹黑竹马放过我

    1v1甜文不虐为了楚伊莘,他可以不顾一切,她想要他什么都给。
  • 淞沪暗战之挥斩的利剑

    淞沪暗战之挥斩的利剑

    主要讲述了1941年的上海,时值日美“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地下党、军统、日本特高课、76号的势力在此汇集,盘根交错。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陆子陵奉命刺杀叛徒董庆锋,不料行动失败,手下士卒损失殆尽。幸得中共地下党“利剑小组”的及时救援方转危为安。经历生死,陆子陵弃暗投明,成为“利剑小组”的新一员。跟随地下党的同志们奇袭宪兵司令部、盗取机密文件、营救被捕同志,与日军宪兵队、特高课斗智斗勇,一次次粉碎了敌特的阴谋。
  • 玄界之门

    玄界之门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已完本《凡人修仙传》》《魔天记》《《凡人修仙之仙界篇》,新书《大梦主》已经在起点中文网上传了,欢迎大家继续支持哦!
  • 红鸾星动:八王爷的爆笑宠妃

    红鸾星动:八王爷的爆笑宠妃

    名动天下的八王爷:帝星耀臭名昭著的黎家庶女:黎红鸾世人皆道,黎家庶女又傻又颠,却不知一切皆是嫡母长姐一手安排世人皆道,八王爷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却不知这厮在背后其实是腹黑一枚当黎家庶女遇上名动天下的八王爷“你又傻又丑,何以以为本王稀罕?”“王爷不稀罕正好,放了奴家吧”“放你走,可以,只是你怎么报答本王?”“王爷说怎样就怎样”“那就以身相许吧”黎红鸾转身拔腿就跑,小样,等你放了我还要以身相许,还不如我先跑为上……
  • 白衣如昨

    白衣如昨

    大唐晚期,书生林向晚志在江湖之远,心于山水之间,不贪功名,无心为官。却因为知己伸冤,当街文斗金科状元而名震朝野,使得士农工商无不对其赏识与觊觎。在种种的尔虞我诈中,林向晚方知权为何物,不得已而变得心狠手辣,更是参与平叛黄巢起义,与兄弟为敌,但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最初所愿,恢复盛唐文风。一生重情重义,红颜知己颇多,但却为了不负亡妻,而孑然一身。虽一度为了得到权势而黑化,但依旧初心未改,白衣如昨。
  • 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

    本书是“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之一种。该丛书以人为本,以立人为宗旨,以个人为轴心,辐射出个人与自我、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三个探讨的领域板块,主题分别是个人与家庭、师友、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讨论的话题。本书《尊师重教》主题是知识与师道。从先秦至清代有影响的典籍中筛选出主题名篇,逐篇予以解题、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