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500000016

第16章 紫砂陶工艺(1)

第一节紫砂器与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工艺的滥觞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根据是文献记载和古窑址的发掘。

关于文献记载。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三十五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这些吟咏和记述,多涉及了紫砂茶具。

关于古窑址的发掘。1976年红旅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了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米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2米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瓮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2至3米,多为瓯窑缸、缶、瓮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是元末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1.5米,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约10米、宽约1米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主,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形看,分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它陶土性能,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盖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形。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壶把上带有小孔,这些工艺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器物的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推测是宋代酒壶。此壶用泥粗糙,造型朴素,工艺比较古老,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

另一种观点认为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金沙寺有一僧人习惯用陶缸,选用细土加以洗练捏坯为壶,并放在陶穴中烧之,遂得以传世。有个叫供春的人,为吴氏家僮,因此时吴氏正读书于金沙寺,供春遂向僧人学习制作紫砂的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和竹刀刻削。供春充分利用泥陶的本色,烧造的壶造型新颖、雅致,胎质较薄而且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石”的说法。是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2005年到2006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无锡博物馆、宜兴文管办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对宜兴蜀山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各期陶窑8座,紫砂、宜均等各类标本3万余件,时代从明代晚期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这次发掘是紫砂研究中的第一次,为紫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期断代标尺。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器型,在此次蜀山窑发掘中基本都有发现,两处出土器物的造型和工艺一致,但是,蜀山窑的出土地层为明代晚期。

第二节紫砂泥的种类

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颜色、产地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屺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甲泥是接近地表面的一种黏土。质性有软硬、韧脆、粗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各种陶器根据大小、厚薄、曲直之异,用泥也各有区别。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炼后,可以单独制造陶器。其他各种陶土均需混合作用,方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白泥

是一种单纯粗砂质铝土质黏土,用于生产砂锅、煨罐和彩釉工艺陶,原泥呈灰白、桃红和象牙白等色。经淘漂压滤后,表面细腻光亮,烧成以后呈象牙色泽。

嫩泥

(亦称黄泥)颜色有浅灰色、淡黄色和黄红色等。因这种泥风化程度好,质地较纯,具有比较好的可塑性和结合能力,可以保持日用陶器成型性能及干坯强度,所以它是日用陶器中常用的结合黏土。

甲泥

(亦称夹泥)是一种硬质骨架泥岩,粉砂质黏土,未经风化时叫石骨。这种泥料种类很多,按颜色和厚度的不同,分别冠以产地名称。如本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泥、瓦窑甲泥等。颜色有紫红色、紫青色、浅紫色和棕红色,是制作日用陶器大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紫泥

(古称青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泥一般深藏于甲泥之中。因此,紫泥又向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紫泥的种类较多,有梨皮泥,烧后呈冻梨色;淡红泥,烧后呈松花色;淡黄泥,烧后呈碧绿色;密口泥,烧后呈轻赭色。还有一种本山绿泥,矿土呈蛋青色,表面光滑如脂,该泥夹于黄石板与甲泥之间,又称夹脂。

红泥

(或称朱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矿石呈橙黄色,埋于泥矿的底部,质坚如石,亦称“石黄泥”,即古人所谓“未触风日之石骨也”(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产量较少。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过去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此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着色的原料。如在紫泥制成的胎面,再涂上一层朱泥,就可以烧成粉红色。

绿泥

(亦称段泥)是紫泥矿层上面的一层绵头,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绿泥大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样。如在紫泥塑成的坯件上再涂上一层绿泥,可以烧成粉绿的颜色。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与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泥、白泥、本山绿泥和墨绿泥。这些陶土都深藏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岩石块状,经过摊场风化,成为豆粒颗状,再经细磨,通过每平方厘米200多孔眼的罗绢钢丝筛筛滤,加15%的水拌成生泥块,再经多次捶打,使泥料压缩黏韧,就成了可以用来制坯的紫砂泥。

第三节紫砂壶与茶文化

紫砂壶的兴起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

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连年战乱,从体恤民情、减轻贡役出发,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散茶)。朱元璋的这措施不但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带动了整个茶文化系统的演变,茶的品饮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由于茶具有了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茶事开始讲究器具。

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却蕴涵了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紫砂壶制作技巧精湛,且与诗书画及金石篆刻结合,雅俗共赏,使人把玩不厌,正好满足了茶文化时代变革的需要。

紫砂壶还有其他茶具所不具备的特性,关于这一特性,《阳羡砂壶图考》一书作了精辟的总结:“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今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紫砂壶作为茶具的七大特点:

一、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醇香。

二、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三、紫砂器的冷热急变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烧,也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而不会爆裂。

四、传热慢,而且保温,提携无烫手之感。

五、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六、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富于变化,使其更具魅力。

七、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所以成型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货、筋纹的造型能自成体系。

八、独特的透气性能。泡茶不易变味,而且隔夜茶也不会馊。

正因为如此,紫砂茶具自明清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得到文人的青睐,大量文人还参与到紫砂器的创作活动,他们除了邀请大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自己亲自设计外形,由艺人按图制作,再自己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从而提升了与茶文化紧密相连的紫砂文化的品位。

第四节紫砂工艺的传承及历代名家

紫砂工艺大师的历史自供春开始。供春又称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吴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向金沙寺老僧学制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当时制成的树瘿壶,世称“供春壶”,令寺僧叹服,后以制紫砂壶为业,遂成第一个留下名字的紫砂大师,并被后代的人奉为紫砂壶鼻祖。

时大彬、李仲芬是供春的徒弟。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

同类推荐
  •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本版《孟子》特邀请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注译,紧贴广大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一个较为清晰、准确的文本,以增强读者的文本理解,培养国学素养。《孟子》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四书》之一,为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辩论。
  • 卫生与疾病预防手册

    卫生与疾病预防手册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心理卫生基本常识、学习卫生基本常识、家庭卫生基本常识、生活卫生基本常识、饮食卫生基本常识、食品卫生基本常识、身心健康基本常识、青少年身心发育特征、青少年体格发育特征、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青少年饮食保健常识、青少年生活保健常识、青少年运动保健常识、青少年运动保健措施、青少年运动保健宜忌、青少年医疗保健常识等。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学霸作文学习法

    学霸作文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作文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台儿庄涅槃

    台儿庄涅槃

    本书稿以中国抗战史上的名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重建为线索,回顾了1938年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台儿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现了中国军队如何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战场上取得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场胜仗,从而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全过程。台儿庄大捷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本书更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始末,献礼给血浓于水的海峡两岸,献礼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玫染秋雨听华年

    玫染秋雨听华年

    你好,我是年华。我的名字?上天给的缘分吧,大概是为了让我和陆听风相遇。年华深处草听风嘛。你好,我是陆听风。关于名字?那要问我的父母了。你好,我是海闻雨。名字?还不是家长们自作多情地定娃娃亲,连名字都起得这么对称。害我浪费了那么多年的精力呢。你好,我秋玫。我的故事,和名字一样,很简单。只是,后来出了差错。不过,有最要好的他们陪伴,我很幸运。你好,我年溪。猜我和年华的关系。当然,她是我姐。我的故事?那就要问我姐。你好,我秋染。我和秋玫?当然是敌人啦。我和她,哼,还有很多故事呢。「敢不敢点进来,看看我们的青春故事?」
  • 朝堂有佳人

    朝堂有佳人

    民间有传言,丞相家的长公子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学富五车。我母后哀哀切切,“丞相家的公子是个傻子。”我表示同情。我母后抹着眼泪道:“你不介意?”“不介意,当然不介意。”歧视残疾人是不对的,我母后这一国之母的格局为免太小了些。直到火红的嫁衣被捧到我面前——等等,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宛湄传

    宛湄传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她望向晋王世子景佑,笑道:“复仇,不过是走进一片森林,林深时见鹿罢了。”景佑回道:“深林雾浓。”庆熙三十二年,左都御史独女宛湄,一夜之间,遭受家族蒙冤,父兄贬谪。春夜梨花雨,被仇家之子云谓放走的她,活着成为了奸臣之女,佞臣之妹。三年后,晋王府中,王妃淑慎郡主新养的门客江浸月,衣褐素妆,束扇腰间,步步为营,带着那一夜雨打梨花的记忆,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复仇的深林。已有事,后必有。日光下,无新事。
  • 邱先生的求婚之路

    邱先生的求婚之路

    “给你,唯爱的最新限量版.“男人手握一个红色的锦盒,当着前任女友的面,双手递到一个小女孩的面前.“邱哥哥,你......你真好.“小女孩感动得一埸糊涂,声音带着哭腔,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有的男同事还吹起了口哨.此处应该有掌声和鲜花.唯独乔青娇翻翻白眼--三天两头带着小女友跑到前任女友面前秀恩爱.根本就不把她这个前女友放在眼里.不就是秀恩爱吗?谁不会,她随手向后一捞,抓了个男人问:"大哥哥,今晚约吗?"男人火冒金星,吹胡子干瞪眼.像打倒了的醋坛子.一把抓她到胸前,"女人,你休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Categories

    The Categ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言的麻河

    无言的麻河

    办公室电话铃声响得真不是时候。那一刻,麻河水文站站长文林肚子拉稀刚钻进厕所。办公室里正在伏案描图的几双眼睛不约而同的望着那只几乎要碰跳起来的红色老电话机。靠近电话机旁的张小弟顺势接过话筒。电话是水文局人事科熊科长打过来的,找站长。张小弟说:“站长正在厕所唱歌呢。”话筒那边一笑说:“告诉你们文站长,局里给你们水文站分了一个学生,叫斯梦。明天下午派个人到车站去接人!”张小弟愣了一瞬,还要问个什么,那边电话挂断了。张小弟坐下来继续描绘那张水位过程线图。
  • 天才歌后

    天才歌后

    这是一个女孩在娱乐圈发生的故事集锦-我不想写这故事的梗概,它总共寥寥几十字实在无法代替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我也不想花心思写一些吸引力强的话,因为当你翻开第一页时,我相信你会看下去我不是名笔,却也有一颗写作的赤诚之心书海里,与你相逢你读过我的书,真好我不是文艺的人所以笔下的每个主人公都不软弱我也不想写傻白甜那些婊里婊气有仇必报的人在我眼里是可爱的人祝愿看到这些话的你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