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900000007

第7章 民间藏书的繁荣兴盛(1)

第一节两宋时期的民间藏书

一、重文抑武与图书业的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又陷入五代十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之中。有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大力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利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统兵权收归中央,重用大量文臣担任中央、地方各级官员。他常要求部下多读书,他本人身体力行,在军中时就手不释卷,做了皇帝仍然坚持读书。宋太宗进一步抑武事,兴文教,着意图书的刻印、收集,还规定自己每天读书要达到一定的卷数。在太祖太宗的熏染之下,两宋诸帝都能诗擅书,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如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画都达到极高造诣。这种文化政策的推行,使两宋社会文化空前繁荣,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甚至认为宋代的文化发展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图书业必然得到快速的发展。

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一个具体措施,就是对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门第方面的限制,使凡有一定文化的士子都能参加考试。改变考试内容,进士科由重诗赋改为经文、诗赋、策论并重。读书—科举—入仕道路的畅通,“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人们读书的热情。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为通过科举考试孜孜矻矻,埋首研经,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两宋教育尤其是私学蓬勃发展,著名学者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都曾开办私学或主持书院,广招门徒,教授儒家经典。这些都成为两宋民间藏书发展繁荣的直接推动力。

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官府私坊刻书蔚然成风,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终于在北宋庆历年间出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随着社会对图书需求的持续增加,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渐渐显现。雕版必须一页刻一版,一部书往往需要雕刻许多版片,费工费时,刻印一部大书甚至需要数年时间。北宋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方法为:先用胶泥制成单个活字,以火烧硬。印书时预备一块铁板,周围铁框,板上施松脂,将活字排满铁板,压平,然后施以纸墨进行印刷。印完后,还可把活字拆下以备用。活字印刷既节省了雕字刻板的费用,又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因而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革命。在印刷技术普及与改进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蜀刻、浙刻、建刻三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刻书中心。

两宋商品经济繁荣为图书流通开辟了空间,在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形成巨大规模的书市,市中书肆鳞次栉比,书肆一般采用“前店后坊”式经营模式,后面是刻书作坊,前面是店铺,出售自家刻印的书籍。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宋代民间藏书空前繁荣既是这时期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又是政治、经济状况的侧面反映。其主要表现是民间藏书家及藏书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两宋时期个人藏书量达万卷以上的就有二三百人之多,且出现许多藏书世家;区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一是江浙地区成为藏书家集中的地区,二是藏书家分布地区更加广泛;藏书家对藏书的整理也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著名书坊

建安余氏。中国古代著名坊肆刻书家族,世居福建建安县崇化坊书坊镇,由北宋至明代累世从事雕版刻书。先以余仁仲万卷堂最为有名,传世宋刻本中有其绍熙二年(1191年)所刻《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及《尚书精义》、《礼记》等。宋理宗时,有余文兴号勤有居士,因名其刻书堂。经营数代,至元时,余志安将其规模进一步发展,流传下来的勤有堂刻本有数十种,如《古列女传》、《千家注杜工部诗》、《唐律疏义》等。至明代,余氏家族数十人皆从事刻书,以余象斗三台馆、双峰堂和余彰德、余泗泉萃庆堂影响最大。他们刻印了许多带图的小说、杂著、类书,如《列国志》、《四游记》、《诗林正宗》等,颇受时人欢迎。

建安余氏是建本和坊刻的代表。

临安陈氏。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坊肆刻书家。可考者有3家:一为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人,能诗,宁宗时乡贡第一,时称陈解元,室名芸居楼。开设经籍铺于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所刻图书是宋版书中书棚本的杰出代表。传世至今的有《周贺诗集》、《王建诗集》、《朱庆余诗集》、《唐女郎鱼玄机诗》等。陈氏遍刻唐人诗集,有“诗刊欲遍唐”之称。陈起与江湖诗人交谊较深,并刻有《江湖集》,后因作诗售书贾祸。陈起之子陈续芸继承父业,也从事刻书。二为陈思,亦称陈道人。著有《宝刻丛编》、《书苑菁华》、《书小史》等,汇刻《两宋名贤小集》,也居棚北大街。三为居临安鞔鼓桥南河西岸的陈宅书籍铺,曾刻《李丞相诗集》和《容斋随笔》。

二、两宋时期的民间藏书家

1.北宋时期的民间藏书家

刘式(948年—997年),字叔度,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刘式南唐进士,入宋后,历官秘书丞、工部员外郎等职。在任时由于驭下过严,被讦告,乃罢官,49岁英年早逝。

在扬州,刘式家没有其他财产,只有藏书数千卷,藏书室叫“墨庄”。刘式去世后,他的妻子指着这些藏书教导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父亲秉性清廉,没有给你们留下资产,只有这些胜过金银财宝的墨庄书籍,你们要好好保护和学习。在刘式夫人的谆谆教导下,刘式的儿子和孙子都因在墨庄勤奋读书,而全部成才。其中刘敞、刘攽是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刘氏藏书也有散失,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靖康之乱中。其后刘氏一族又经历守淮迁扬的播迁,到刘式的玄孙刘滁时复节衣缩食,悉力购求,绍兴年间始复其旧。在扬州文楼巷,又建起了新的墨庄。其子刘靖之、刘清之兄弟俩为南宋著名学者,江西清江学派的创始人。

墨庄藏书历经五代,传至南宋,刘式子孙恪守祖训,护书有加,数百年之后,墨庄藏书岿然独存。刘式夫人也被后人敬称为“墨庄夫人”,与陶侃之母、岳飞之母并列为中国古代伟大女性。墨庄藏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藏书家都以墨庄为自已的藏书楼命名。

江正,子沅叔,一作元肃,江南(今湖北孝感一带)人。宋初藏书第一大家。曾年轻时曾削发为僧,住建康清凉寺,号曰小长老,时南唐后主李煜佞信佛教,江正因此受到后主的眷宠,可随时出入禁苑。帮助赵匡胤平定南唐后,江正入宋官至比部郎中、越州刺史、安陆刺史,晚年居安陆。

江正喜好藏书,在任越州刺史时,吴越王钱氏的藏书很丰富,江正先是借其书抄写副本,钱氏死后其藏书全部归为江正所有。宋平江南,他又得书数千卷,因此江正的藏书增至数万卷,并建藏书楼收藏。其藏书盖有“越州观察使”等印。生前编有《江氏书目》,后流失。江正去世后,后代没有好好保存其藏书,使之散落民间。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江西南昌进贤)人。是中国北宋前期婉约派的词人之一。

晏殊景德初(1004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家清俭,好奖掖后进,范仲淹、欧阳修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聚有藏书满一室,他所藏的《世说新语》、《达奚盈盈传》、《估训柳先生文集》都曾经过他仔细校勘或抄写而成为当时流传的善本。

晏几道(1030年—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

受其父影响,晏几道7岁即能文,14岁时就名满天下,被朝廷赐为进士,后累官至开封判官等。晏几道继承了其父之词风,父子以大小“二晏”之称驰骋词坛,而且也好聚书。据《墨庄漫录》记载:晏几道藏书甚多,每当搬家的时候,众多的藏书搬运起来十分不便,他的夫人非常厌烦,说“有类乞儿搬惋”,讽刺他搬书像个乞丐一样拿着一堆破烂搬来搬去。于是晏几道以诙谐的笔调写了一首《赠妻诗》,说自己“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劝说他的妻子“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表达了他安贫乐道的高洁情趣。

刘涣,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与欧阳修为天圣八年(1030年)同榜进士,很得欧阳修的推崇,欧阳修曾赋诗《庐山高》称赞之。后刘涣归隐庐山后,笃志收藏,所有家产都用来购书,留给子孙的别无他产,只有图书。

刘恕(1032年—1078年),字道厚,刘涣长子,皇祐元年(1044年)进士,官至秘书丞。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恕对史学有很高的造诣,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时,他主持编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著有《资治通鉴外纪》十卷、《十国纪年》42卷。刘恕也非常喜欢古书,在继承父亲所藏的图书后,又以百金收购散亡之书。刘恕的藏书事迹非常感人,曾不辞数百里之远,跋山涉水直奔亳州,借阅著名藏书家宋敏求藏书。来到宋敏求家,主人准备每天提供酒馔以尽东道之礼,刘恕怕耽误读书婉言谢绝。于是他足不出户,昼夜口诵手抄约十余日,把宋氏藏书抄了个遍,还为此患上眼疾。

刘羲仲,号漫浪翁,是刘恕的长子,也擅长史学,曾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摘取欧阳修《新五代史》之误成《纠谬》一书。他的藏书态度也非常认真,购书万余卷,编有他们家三代藏书书目,可惜这本《刘氏书目》没有传下。晁说之为之作《刘氏藏书记》。黄庭坚、张耒都有诗作描写刘氏藏书,黄诗云:“百楹书万卷,少子似贤翁。”张诗云:“堂有书万卷,园有竹千竿。逍遥于其间,浪漫追昔贤。”刘羲仲无子,去世后所藏书归南康军官库,后散落流失。刘氏三代藏书,到此终结。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4岁时即丧父,家境贫寒,他的母亲用荻茎画地教他识文写字。“欧母画荻”与“孟母三迁”的故事一样,成为我国古代母教的典范。正因如此,欧阳修养成了对记载文字的书籍的偏爱。年少时的欧阳修因家贫没有藏书可读,就到邻居有书人家借书,一旦遇到需要的书籍,他便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抄录下来。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在文风方面,欧阳修比较推崇韩愈式的古文,30年间,他四方寻求收藏韩愈文集的各种版本,进行校勘补缀,成为当时最为完善之本。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抨击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在目录学方面,他主编了宋代第一部官修书目—《崇文总目》,著有《欧阳文忠集》。从幼年抄录的第一本图书开始,欧阳修依靠自已并不宽裕的财力,费尽几十年心血,到晚年藏书已有万余卷。更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始开启了绵延至今的规模浩大的金石文献收藏工作。金石文献被人们称为铜铸的书和石刻的书,在纸张和印刷术尚未发明或未被广泛应用时,我们的先人是借助金石等器物作为文献的物质载体来保留古代文献的,但是如此丰富的中国古代文献宝库,在欧阳修之前未被人重视和发掘,致使这些珍贵文献经过漫漫岁月的风霜尘封,无人问津。是欧阳修开创了这项工作,他收藏金石遗文达1000余卷。自此以后,收藏金石的风气兴盛起来,大大丰富了中国藏书事业的内容,为民间藏书开辟了一条新的收藏途径。

欧阳修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书种”,将书籍作为永恒增值的遗产留给子孙,而是为了研究学问和进行著述。欧阳修是优秀学者和文人藏书家的典型代表。

赵宗绰(1035年—1096年),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袭封濮国公。官至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司徒。据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载,赵宗绰年少时就与尚未继承皇位的英宗一起就学于邸府,每得异书,两人必相互交换。赵宗绰生平爱书惜书,英宗即位后,看他喜爱聚书,就赐给他大量的书籍。凭着皇亲国戚的优越地位和丰厚的财力,他成为北宋时期藏书数量最多的藏书家,时聚书7万卷。宣和年间,他的儿子淮安郡王赵仲麋曾进呈他家的藏书目录3卷,其中卷除收录所藏监本外,仅写本、印本书就有23836卷。可知7万之数绝非妄言。

王洙(997年—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钦臣(1034年—1101年),字仲至,王洙之子。

王洙曾为史馆检讨、天章阁侍讲,博学泛览,无所不通。王钦臣因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累官秘书少监、太平观提举、知成德军等。是当时公卿士大夫中藏书最富者。徐度《却扫编》卷下载:王氏藏书至43000余卷,如大型《太平广记》之类的卷帙浩博的类书还都没计算在内。所有藏书均经他亲自校雠且编有家藏书目。这是他们父子两代人共同辛勤搜集的结果。

同类推荐
  •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这是一本专业、新颖、灵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专门对中考作文进行讲解与分析的书籍。本书从生活中攫取各类场景片段,融入写作运用技巧,配合中考作文训练突破,与众不同与全新的风格讲解。
  •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语感是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对言语对象进行直觉建构的一种言语能力,其心理表征是一个开放的图式与产生式的复合体。基础语感本质上也是一种语感,不同在于它是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文化积累和生活体验的,侧重于理解与表达字、词、句、段、篇等基本言语对象的基础言语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分学段来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分学段培养与评价基础语感,应始于培养目标的制定,然后根据目标的教学心理学分类来导学、导教、导测量。在测量与评价基础语感时,还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结合具体语境从外显表现与内隐理解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多样化的评价。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爱因斯坦传

    爱因斯坦传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精选了刘再复先生的散文集,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的大气。书中的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可让我们看到高尚心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还可看到思想的淬炼和生命的骄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愁之愿许今世缘

    情愁之愿许今世缘

    水墨心(贺兰惜):从今往后,你三妻四妾,我长伴青灯。柏衍承:你费尽心力,终于得偿所愿,但是你别想一切都称心如意。不爱你的终究不会爱你,痴心妄想的结果是不会甜。舍命相救的,却一心想要害我。倾心想爱的,却另有所爱。最终她将何去何从?他又该如何选择?(原:《水墨兰心》笔名:凉风有信)
  • 九绝神祖

    九绝神祖

    曾经的天才少年自一个神秘的组织中逃出来,身负九绝锁的他,身背血海深仇誓要逆战伐天。复仇间,残暴的远古宗门,古老的神秘圣兽,上古的饕餮王朝,在这个天才如狗,神魔遍地走的时代。看拥有纪元神器的夏飞如何一步步走上复仇的深渊,脚踩着血色尸骨,血幕拉开,这是一个末世的罪恶时代......
  • 凌宠

    凌宠

    传说,七夕节出生的女孩子注定“招蜂引蝶”!付若曦无奈只好对身边异性“高树壁垒”。没想到意外被“黑”,扑倒了“自己竟有些迷恋”的冷血总裁。凌少琛进入了她的身体,也开启了她的心扉!绝对信任!不准离婚!共同面对!结婚时老公定下的三条“家规”,成为她幸福一生的“甜蜜枷锁”!花城甜蜜宠溺、波多智斗情敌、洛城独挑大梁、安城叶落归根!四座城记录了付若曦并不“传奇”的人生。一生“桃花”无数,但最终全都败在大总裁对她“霸道无度”的宠溺之下!她称之为,“凌宠”......
  •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为妖

    莫为妖

    温馨版简介:做妖难,做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妖更难!修道难,做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道士更难!当妖碰上道,除了被捉或者反噬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结局。那就是生下几个妖道!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都市里逍遥!妖孽版某道士:站住!你个妖孽某妖:时间就是金钱,别看你是道士就可以不赔我误工费某道士:妖孽某妖:妖什么妖,你以为这世道妖孽好当啊,21世纪的妖孽最可怜。有本事我们俩换角色。qq群:66044621流言_柳妖的老窝呃,来者皆是客……
  • 轻晨皇后

    轻晨皇后

    此为公告(必看):我要在这里向所有追此文的读者致歉,因为某亚的文在某几个部分有抄袭扶摇皇后的嫌疑,因此编辑通知要解禁删文,当然无忧和如风的故事不会结束的,某亚将会开新文,并且在这次的新文完结后我会继续他们的故事,但是会换身份,情节也会变动!如果亲们还喜欢某亚的话,就希望大家还能支持某亚!这次的错误某亚绝对会改正!新文也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还有,我也要向天下归元道歉,郑重向她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亲们买的章节因为某亚解禁删文这个月某亚是拿不到钱的,但尽管如此某亚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家,所以在开新文的时候第一天留言的亲都有潇湘币来送,以此表达某亚的歉意!也希望亲们能监督某亚,谢谢!—————————————————————————————————某亚新建了一个群,希望亲们走过路过能加入啊!群号:139455434,群的名字是未留。枫忆じ读者群,敲门砖是某亚的笔名或者文章名以及主角名!某亚热切期待亲们的加入!—————————————————————————————————某亚的新文地址:《狂世傲颜》希望亲们多多捧场啊!新文简介:++++++她,东临大陆十大世家之一的嫡女,体弱多病,懦弱无能,习武资质奇差无比,生来丑颜!在武者为尊的东临大陆上处处遭人耻笑,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鄙视不屑,被迫退婚…所爱之人再三羞辱与她,唯有父母宠溺,却也因她的废物而成为笑柄…++++++她,西风大陆的武道顶尖强者,女扮男装,从小小的藩王世子到权势滔天的当朝摄政王!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巅峰,终成一代风云霸者!帝王的阴谋,心腹的背叛,政变的发生,动手之时被暗算而死…当惊才绝艳的她穿越到废柴无能的世家嫡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体弱多病的她因为再三的羞辱而一命呜呼,再度睁开眼之时,又是如何让众人不屑一顾的目光变为痴迷与崇敬?重生后的她是翱翔于九霄之上的涅槃之凤,是世人为之疯狂的旷世奇才,是傲视天下风华绝代的霸者!女主自语:我从来就不是个好人,别人敬我一分我敬他一尺,若是他人羞辱于我我必要对方付出百倍的代价来讨回,而对于我在意的人的羞辱我同样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总有一天我定要立于这世界的巅峰俯视众人,将世间风华尽握于手,我以南辰如风之名起誓!++++++
  • 霸道王爷状元妃

    霸道王爷状元妃

    现代女警穿越到唐朝,看她如何玩转大唐,成为第一女状元?她与小王爷、皇上、宰相之子之间如何演绎生死爱情?但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怎能嫁给古代人呢?她需要的可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于是她跑他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以礼仪小故事、你来评对错、礼仪小常识的形式,讲述小学生应该知道的个人形象,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外出、公共,媒介使用,涉外等方面的礼仪小常识,紧密结合新时代、新风尚以及现代礼仪,同时容纳传统礼仪的精粹。《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是市场上第一本培养礼仪小公民的经典读本,能在轻松的课外阅读中帮助小学生知书识礼、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有教养的新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气吞湖

    一气吞湖

    为何不解尘惑定太平?皆因仙人企可染凡尘。欺瞒天上仙,巧过蓬莱海。偷梁换柱常有事,红尘滚滚渡凡身。瞒天三尺布,过海凭一芦。偷梁不需武,换柱不求助。何人敢笑吾道孤?请君入江湖,看吾一气吞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