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800000014

第14章 学校礼仪(2)

1126年,金人虏徽、钦二帝,北宋亡。高宗南渡,在临安建立南宋政府。孔子第48代孙孔端友等南迁到衢州,并在当地建孔庙祭祀,成为孔脉的南宗,而留在曲阜孔庙的称为北宗。咸淳三年(1267年)春正月戊申,度宗诣太学,谒孔子,行释菜礼,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顾炎武非常称赞理宗将颜、曾、思、孟配享孔子:“自此之后,国无异论,俗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理宗之功大矣。”(《日知录》卷十八,《配享》)

(三)十二哲

如果说“四配”是祭孔时陪祭的第一等级,那么“十二哲”就是其第二个等级了。据《论语·先进》,孔子曾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评定他的学生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此,这10人被公认为孔子的好学生。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诏令国学祭祀孔子时,以这10人为“十哲”配享。

孔孟之后,儒学最杰出的功臣是朱熹。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南建(今福建南平)尤溪县。朱熹是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于学无所不窥,经史、文学、释道,乃至自然科学,无不精研。在贯通百家的基础上发展了宋代理学,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所撰《四书集注》,水平超绝,故被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的官定文本,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巨大。朱熹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学活动,并提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鉴于朱熹对儒学的杰出贡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补朱熹为第十一哲。

乾隆三年(1738年),清人又增补有若为第十二哲。有若的事迹,文献记载很少,后人不甚了解。但有两件事很值得注意,一是《论语·学而》录有三段有若的言论,而且孔门中唯有若与曾参两人称“子”;此外,孔子死时,鲁哀公诔之;有若死时,鲁悼公吊之;可见有若在孔门声望。二是《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子夏、子张、子游等认为有若的言行、气质与孔子相像,打算用侍奉孔子之礼来侍奉他。孔门弟子对于有若的推许,也由此可知。因此,南宋咸淳三年,因颜回升为“四哲”,拟从孔门弟子中递升一人进入十哲,儒臣多推有若,最后祭酒上书力诋,只得递升子张入十哲。直到乾隆三年,有若终于成为第十二哲。

(四)先贤、先儒从祀

在孔庙中从祀,但级别又低于四配、十二贤的,称为“先贤”、“先儒”。

先贤主要是指孔门弟子。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到曲阜祭孔,并祭孔门72弟子。此后,习惯上将72弟子画在孔庙两侧的墙上,但不祭祀。唐开元八年(720年),以十哲配祀,其他弟子从祀。南宋理宗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今日孔庙所见从祀的先贤共有79人,供奉于大成殿两侧东西庑的北端,除孔门弟子外,还有与孔子同时代的子产、遽伯玉,及上面提到的5位宋代理学大师。

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最早推出这一举措的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太宗下诏,每年太学祭祀时,将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等22位为《春秋》、《诗》、《书》、《礼》、《易》等作过出色的注释的学者,作为传播儒学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传注之功。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又将荀况、扬雄、韩愈等3位在儒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列入从祀的名单。此后,从祀先儒的名单不断增加,最后达77人,供奉于两庑的南端。与四配、十二哲不同的是,从祀的先贤、先儒,都只有牌位,没有塑像。

三、释奠礼的文化意义

在历史上,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文明所及之处,无论南北,还是台湾、海南,都有孔庙的存在。在古代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也无不如此。释奠礼所要表达的,是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敬意,具有鲜明的提倡文教的意义。在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在少数,但都奉孔子为正之宗,惟其如此,历史上不论政权如何更迭,中华文化始终绵延不绝。据《辽史·宗室传》,神册元年(916年),辽太祖立长子为皇太子。太祖问周围的侍臣:“作为受命之君,应当事天敬神,我想祭祀有大功德者,应该首先祭谁?”侍臣都说应该祭佛。太祖不以为然:“佛教不是中国之教。”这时皇太子说:“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应该首先祭祀。”太祖大悦,决定立即建孔庙,命皇太子春秋行释奠礼。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受到广泛的认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此外,释奠礼是在国学或者州县学等学术机构举行的,因此,释奠礼往往与学术活相动伴随。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从魏晋时期开始,皇帝、皇太子每通一经,都要行释奠礼。如《晋书·礼志》记载,魏正始二年(241年)二月,齐王讲《论语》通,五年五月讲《尚书》通,七年十二月讲《礼记》通,“并使太常释奠,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277年),讲《诗》通,太康三年(282年)讲《礼记》通。晋惠帝元康三年(293年),皇太子讲《论语》通。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20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凡此,太子都“亲释奠,以太牢祀孔子”。东晋咸康元年(335年),成帝讲《诗》通。升平元年(357年),穆帝讲《孝经》通。宁康三年(375年)七月,孝武帝讲《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类似的记载,史不绝书。

学者为帝王讲论儒家经籍,也每每安排在孔庙。例如《隋书·礼仪志》记载,后齐为皇帝讲经,先在孔庙选定经书,并确定讲经的人选。讲经之日天明之时,皇帝戴通天冠,穿玄纱袍,乘象辂来到国子学,在庙堂上听讲。讲毕,行释奠礼。又如,《旧唐书·礼仪志》记载,贞观十四年二月丁丑,太宗亲临国子学,观看释奠礼,然后由祭酒孔颖达为之讲《孝经》。类似的记载,不胜枚举。各地州县学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孔庙中的受祭者,包括了历代学术精英,奉祭者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史;此外还包括像诸葛亮、韩琦、李纲、文天祥、陆秀夫、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有名节、卓行者,站在这群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名人面前,不能不在多方面受到激励和教育。据《金史·熙宗纪》,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戊午,金熙宗到孔庙行再拜之礼。礼毕,他无限感慨地对侍臣说:“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由于在孔庙受到的激励,熙宗幡然改过,从此刻苦学习《尚书》、《论语》,及《五代史》、《辽史》等书,“或以夜继焉”。

时至今日,韩国释奠礼依然遵从我国古制,祭孔的乐曲,朝鲜王朝曾加以记录并保存至今,但我国已经失传,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我国称为“祭孔表演”,释奠礼也已鲜为人知。

第二节束脩与释菜礼

一、束脩礼

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脩不十条肉干,是古时君臣、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礼记·少仪》称:“其以乘壶(四壶)、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命,亦曰乘壶(四壶)、束脩、一犬。”古时,男子15岁入学,入学时须交束脩,作为付给老师的酬金,束脩也就成了上学的代称,或作为年满15岁的代名词。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入学缴纳束脩,作为酬谢老师的礼物,天经地义,由此演变为学校的一种礼仪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当然,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未尽如此。可“束脩礼”的名称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学生入学之始的首个礼节,学生而受到了尊敬师长的教育。

古人重教,绝不仅仅局限在束脩礼,学生、家庭及全社会都以尊师为荣。不过因为束脩礼作为拜师的礼仪而备受重视,并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有国家明确规定:学生入州县学校学习,须缴纳束帛一篚(盛物的竹器,实为1匹)、酒一壶(实为2斗)、脯(脩)一案(实为五脡,长条的肉干),作为与教师见面礼。行礼这天,学生着青衿学服,先站立在门外。学生的先生则站在学堂的台阶上,派人询问学生的由来。学生稍稍向前,说明自己前来拜师求学的愿望。先生闻后,则谦称地说自己无德,恐将误人子弟。学生则表示从师的决心,并请求先生能够赐见并收留自己。先生见学生态度坚决,无法推辞,才命人请学生入门。学生面对先生站立,待先生走下台阶,立刻行跪拜礼。先生答礼后,学生便将礼品取出,摆在先生面前,请他收下。先生答应收下,意为同意收留这名学生入学,从此就正式地建立了师生关系。这种礼节,看似繁琐,但恰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礼遇和谦逊,学生自入门之始,就接受了尊师的礼仪教育,即使是皇太子也不例外。皇太子初入学门,拜见博士时,所携带的礼品、所着服饰、与博士的问答及最后的拜见,一如州县学束脩礼,以示对老师的尊敬。

学生给塾师送束脩,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但古代教师授徒的束脩是微薄的,多数仅是糊口而已。《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写道:“武城县有个秀才,姓陈,名六吉……别无田产,单以教书为事,家计极是萧条。所有应得贽礼束修,绝不与人争长竞短,挈少论多;与那生徒相与,就如父子一般”,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释菜礼

释菜礼又叫“舍菜”或“择菜”,也是古代读书人入学时所行的一种礼仪,就是用水芹等四样果蔬敬献老师,表明自己诚心学习的心迹。水芹代表青年学子,《诗经·泮水》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酱韭菜花代表才华,古名菹菁(zūjīnɡ),古代祭品之一,《诗经·信南山》上有:“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红枣代表早立志,栗子代表敬畏之心。四样果蔬虽然简单,却代表着对至圣先师的崇敬和刻苦向学的志向。

相传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跟随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认为“如此者,可谓穷矣!”认为孔子已经穷途末路了,只有颜回释菜于户外,即每日从户外采摘回野菜,放在孔子的门口向老师行礼致敬,以示尽管老师处境艰难,自己仍然坚持做人的原则,跟随老师学艺不止,体现了颜回尊师的美德。

释菜礼仪式与释菜奠同,只是杀牲供奉,不奏乐,所以古人说释菜礼是“礼之轻者”,但轻情义重。释菜礼是学生尊师的礼节,也是古人无形中对学生尊师教育的一种形式。至今岭南地区如梅县等仍有置菜于老师门外以示敬意的风俗。既有忠信,何必厚礼;敬师之礼,释菜而已。

同类推荐
  •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公认的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通过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所经历的众多感人故事,展现学习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铺开人与人之间于品性上的淳厚、质朴。本书以“爱”贯穿起整个故事,以“爱”为本,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将“爱”的各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书写,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呈现孩子的生活与思想,因此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经典,从做人之根本处启蒙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等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爱的教育》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 活力之源:地球能源大盘点(科学新导向丛书)

    活力之源:地球能源大盘点(科学新导向丛书)

    本册《活力之源:地球能源大盘点》一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能源的知识。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繁星·春水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本书是“世纪老人”冰心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书中不仅包含了《繁星》和《春水》两本经典诗集,另外还以适合青少年阅读为出发点,精选了冰心的其他精致优美的诗歌。冰心清丽的小诗中,深藏着她对青年一代浓浓的爱与无限的关怀;她对伟大母爱、至美童真、美妙的大自然的赞美,让读者置身于爱的包围中,感受世间的美好,同时跟随她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她的诗歌,是送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曾经是孩子的大人的最好礼物。
  •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中药储存与养护为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常见中药保管养护技术及质量检验等。本书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保管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品养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讲授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学会药品验收、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药制药、中药专业教材,也适用于中职中药、中药制药专业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中药储存与养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参考用书。
  •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王尔德所著的童话虽然很少,但人们将他与安徒生相提并论,称他的童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童话”。在王尔德的每一部童话作品中,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舍己为人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夜莺、把花园分享给孩子们的巨人……本书收录了王尔德最著名的9篇童话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巨人的花园》等,均按照英文原版完整收录。
热门推荐
  • 皎月梦

    皎月梦

    一个女孩在16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22岁的男人,为了认识他,有资格去追求他,她开始发了疯的学习,成为了国内最知名的大学院系的教授。他28岁那年,被她求了婚,他不伤她面子,答应了,半年后却心甘情愿沦陷
  • 千丝殇

    千丝殇

    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千丝殇,这本书呢,本应是应了男女主的名字,叫浮笙纪的,可是好可惜,有重名了的噢,现在的名字微微感觉有点丧,但是吧,这本书有酸甜苦辣,谈不上多虐,也谈不让多甜,作为佛系写手的我,讲究顺其自然,这本书也有这样的风格,不强求,知进退,就这样,不喜勿喷,谢谢配合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苍魔主

    玄苍魔主

    当玄功逆转,以身化魔,少年楚牧自微弱中来,一人一剑,执掌诸天!亿万生灵,无尽天骄,盖世人杰,转世仙魔?任你风华绝代,任你举世无双,谁敢不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拜客罪案系列1:麦斯威尔之银锤

    拜客罪案系列1:麦斯威尔之银锤

    比尔·里弗斯出身于英国东北纽卡斯尔市拜客区的福利住房街区,童年生活充满了贫穷和暴力,历尽万难之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却不想由于拒绝了一份来自文斯·梅里——泰恩塞德最臭名昭著的帮派头目——的工作邀请,他与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卡洛斯由此被卷入了与法官勾结的腐败警察,以及各自心怀鬼胎的帮派分子间的斗争漩涡之中。
  • 青塞

    青塞

    起初,更多的是无意识创作的随笔。到了中后期,随着我对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深入,我开始尝试使用全新的创作手法,逐渐进入有意识的创作实践。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醒余醉

    醒余醉

    ------武朝年间,湖广、江西遭遇百年罕见暴雨,多州县被洪水吞噬犹如泽国,主人翁赵烁野钓不幸上游水坝坍塌……
  • 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evennes

    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even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