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6000000008

第8章 慧眼识珠——汽车文化大观园(1)

第一节“异国”风情——各国汽车发展史

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各有不同,在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每个国家走过的路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各汽车生产主要成员国的发展历程一一道来。

1.中国汽车发展史

五千多年文明大国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到1929年5月,让国人振奋的我国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一辆“瑞雪”号整车,作为样车,再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其他零件都进行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我国第一辆汽车终于试制成功,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由此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由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一辆为凉篷式汽车;另一辆则是折叠式软篷,其前排为双轮座席,木制车轮,外面再包上实心橡胶轮胎。其行驶方向由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喇叭用手揿,照明用煤油灯。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一时轰动。

新中国刚成立便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事业。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到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汲国外汽车科研之精华,不仅秉承了传统的坚固造型,更具时尚汽车的柔媚风貌,线条流畅,驾乘舒适的“座驾”新宠不断诞生。

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到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当中。

2.法国汽车发展史

素来充满着浪漫气息的法国,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在汽车发展史上,法国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早在1769年,世界上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就试制成功了,它是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尼奥在政府支持下研制的,也由此引发了世界性的研究和制造汽车的热潮。但法国大革命却紧随其后,这又使法国的汽车研究中断了几十年,直到1828年,巴黎技工学校校长配夸尔才又制造了一辆蒸汽牵引汽车,其独创的差速器及独立悬挂系统至今仍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1890年,由阿尔芒·标致创立的标致公司生产了法国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一战”前,标致的年产量达到1.2万辆,到1939年时年产量达4.8万辆,而1915年创办的雪铁龙汽车公司,在20年代初年产量就突破10万辆,1928年日产汽车达400辆,占法国汽车产量的1/3。另一创办于1898年的大型汽车厂家雷诺汽车公司毫不逊色,1914年便形成了大规模生产,并将“一战”期间因军火生产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投入到汽车生产上来。

“二战”期间,雷诺公司为德国军队提供大量坦克、飞机发动机和其他武器,由于它是为德国***效力,因而战争结束后,路易·雷诺被逮捕,雷诺公司被法国政府接管。在政府支持下,雷诺兼并了许多小型汽车公司,到1975年汽车年产量超过150万辆,成为法国第一大汽车厂商。与此同时,标致汽车公司的产量也在战后20年内猛增十几倍,一跃而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到80年代便已超过雷诺而登上榜首。雪铁龙汽车公司则因经营不善,到1976年被标致汽车公司收购。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汽车工业也连连受挫,就连雷诺也连年亏损,其产量在1984年竟下降到30万辆,但几年后雷诺公司便恢复了元气,1999年3月又收购了日产汽车公司36.8%的股份,产量也很快恢复到以往的229万辆。

由于法国汽车车体较小且设计新颖,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因此在西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雷诺“丽人行”微型车在欧洲就曾多次荣获销量第一。但是在豪华车、跑车领域,法国汽车公司便不如美、德、日等国汽车公司出色,这也是法国汽车业的遗憾。

3.日本汽车发展史

1904年,吉田真太郞成立东京汽车制造厂,成为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开山鼻祖,该厂在3年后制造出第一辆国产的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之后众多汽车制造厂风涌产生。“二战”爆发后,政府颁布《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

日本投降后,盟军司令部下令试图全面禁止汽车生产,但没能得到执行,丰田、东洋工业、富士重工相继推出自己的新车型。直到50年代前期,美欧汽车一直占据日本汽车市场,特别是其小型廉价汽车,这对处于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威胁。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本项关税于1978年废止,其后直到今天日本对进口汽车全免关税),同时严格禁止外国资本渗入国产汽车工业。而除了丰田之外的一些汽车厂家为了生存,纷纷采取与国外厂家进行“事业合作”或“技术合作”。

1965年,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开通,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也由此拉开,自此日本掀起了爆炸性的汽车普及狂潮,极大地拉动了日本的汽车消费。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进入70年代以后,“两次石油危机”让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大行其道,出口量也随之骤增,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商,从1972年到1976年,丰田公司在4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80年,由于汽车大量对美出口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从1980年起,年年都发生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便成为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为了免受其害,纷纷把生产基地搬到美国本土。

进入90年代,日本的许多汽车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合作恢复了元气,并把日本汽车公司当作并购的对象。现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三菱汽车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

曾经辉煌一时的日本汽车工业以后的发展道路又将怎样,这将成为国际汽车界的一个悬念。

4.韩国汽车发展史

韩国一直都被认为是潮流的代名词,那么其汽车工业又走出的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成立于1944年12月,但“二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的状态也很不景气。

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从国外进口汽车零部件,以此进行组装来生产整车,但直到1970年,韩国汽车年产量也仅为2.8万辆。

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1985年,韩国年产汽车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到1989年年产量为113万辆,1990年产量达132万辆,在随后的5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并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公司鼎足而立的市场格局,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汽车国产化实现后,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到1994年时韩国汽车的年出口量达73.8万辆,1995年已为110万辆,增长48.6%,此时,韩国汽车出口在世界排名第六。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陆续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到1996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281.3万辆。

在风雨中,韩国汽车工业被迫进行新的调整。1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亚洲金融风暴被大宇收购,同年起亚汽车公司也被政府招标拍卖,并于1998年10月被“现代”集团收购,但不久现代集团内部也出现债务问题。1999年大宇汽车公司由于背上了180亿美元的债务,不得不向欧美汽车公司求援,在与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竞争中,2000年7月,福特汽车公司如愿以偿将大宇收购。

韩国汽车业辉煌一时,却在短时间内就步入低谷。我国汽车工业在变革发展中应以此为鉴。韩国汽车工业正在进行努力的调整,业内人士指出,其成败不仅取决于各大公司变革的力度,更取决于整个经济的复苏,让我们拭目以待。

5.德国汽车发展史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德国盛极一时,当然时至今日,其经济文化也都处于高端的级别。同时,德国在汽车工业方面也相当突出。1885年10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奔驰取得了专利权,于是德国人便把这一年称为汽车诞生年。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一辆四轮汽油汽车。两人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并于1926年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发展汽车工业的诱人前景使德国的汽车厂纷纷出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德国汽车厂共有12家,职工1773人,年产884辆。而到1908年,汽车厂达到53家,职工12400多人,年产5547辆。1914年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量达2万辆。

1934年1月,由着名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联合34万人合股成立的大众汽车公司,得到希特勒政府的支持,而其随后开发的甲壳虫汽车更是令大众迅速成为国际性的汽车厂商。

“二战”后德国的战败给汽车工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到1950年,德国汽车工业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到1967年日本的产量超过德国,以后德国便始终处在第三的位置,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德国汽车以质量好、安全可靠而着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车坛更是享有盛誉,经久不衰,其品牌含金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所以,1998年春,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合并时,戴姆勒-奔驰的年产量仅百万辆之多,而克莱斯勒年产量近400多万辆,但新公司的支配权由戴姆勒-奔驰取得。当然,一味追求高档豪华的德国汽车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除了大众能以真正大众特色的产品雄踞世界十大汽车厂商第四以外,其他公司的产量都不算高,这也是日本能后来居上并超越德国的重点。

6.英国汽车发展史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发生在英国,并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

因而,英国汽车制造工业也被人们看作是世界汽车工业的鼻祖。自汽车诞生以来,在世界汽车工业起步和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英国汽车一直独领风骚,走在世界前列,是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风向标。

“买日本车,买的是工具;选择德国车,选得是机器;而拥有英国车,拥有的是艺术”,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汽车品牌以一种超物质的精神存在于机械中。如果脱去汽车工业化的外壳,将其看作是一件工艺品或者收藏品,最名符其实的一定是英国车,价值、豪华、典雅这诸多词语在英国汽车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英国的传统造车艺术,工艺千锤百炼,品质完美无瑕,处处流露出传统造车艺术的精髓:幽雅、灵动、恒久精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英国的汽车工业上世纪中期也逐渐走向没落,盛极而衰。例如1955年英国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基数并不低,但到了1968年英国的汽车产量却只达到了222万辆。反观从废墟起家的日本,从1963年到1968年的5年间产量从100万辆猛增到400万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英国政府“保姆式的”汽车工业政策,保守路线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原因。

英国汽车工业界极其崇尚“手工+奢华”的保守路线外,在这个最知道如何恪守传统,如何在“凝止的文化中找出韵味”的贵族国家里,守旧一方面造就了英国车无人能及的王者地位,另一方面也终于成为英国汽车工业衰落的最直接原因。由于其一直固守着传统的手工制作、造型设计以及挑剔的选材等等,在汽车制造日益商业化、流水线化、电子化的今天,无论在生产成本、产量方面,还是在计划的革新上,英国车终于再难以跟上主流市场的步伐,走向了必然的衰落。

同类推荐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 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对导弹来说还有弹头制导和控制、突防、再人防热、 核加固和小型化等弹头技术。如今,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向太空进军的步伐,把探测目标投向了更远的 地方,而对火箭的研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研制出更先进,飞得更远的火箭,把探测器送到 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热门推荐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寄宿

    寄宿

    薛云楚在旅游的时候被变异的外星智能附身,外星智能直接占有了他的身体,早早的退出了旅行社,在火车上目睹了偷窃事件的发生,却没有阻止更加坚定了要低调的决心。高中第一天就遇到了一起过的旅游杨静怡,他冷漠的态度让杨静怡十分不爽,平静的度过军训,课余之时,薛云楚开发了一款低级的智能软件智能管家,引发了网络风暴,现实中也为同学们仔细解答各类问题深得同学们尊敬,薛云楚在大地震过后,加快了经济发展计划,开始迈出金融帝国的步伐……
  • 二人转的万界之旅

    二人转的万界之旅

    (别看我说的是两人转,其实只有一个人)前期文笔比较废,写什么都感觉不行(┯_┯)
  • 出土的谜团(下)

    出土的谜团(下)

    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光芒,考古学者掘开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面前。每一处远古遗迹的开掘,都展示出奇异的世界,散发着迷人的光点,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不停脚步。
  • 最后爱情

    最后爱情

    中国民间医生皇甫林,在科里白旅游期间,以祖传的平衡医学治愈了首相之子法赫米,又邂逅其妹艾米娜,并坠入爱河。与此同时,邻国伊亚特的一场病毒战争正在秘密酝酿之中!陨冰降落之后,两国突发灾疫,国际救援组织束手无策。在波谲云诡的战争环境下,皇甫林以平衡医学战胜了病毒,也凭智慧和勇敢赢得了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综漫之攻略者

    综漫之攻略者

    回归之日,意外变身的冷雨将如何向仇人复仇,为了恢复男儿身只能穿越动漫世界,攻略动漫人物,收集爱之力,在攻略的路上,冷雨发现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收集爱之力,性格也变得腹黑起来,可是攻略的时候,却发现这背后根本没有这么简单,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本书是接变身之地下城邂待的剑仙的故事。春物篇已结束,刀剑已结束,约战续作中!
  • 碎羽寒妆

    碎羽寒妆

    妖气似黑云,在梅芜镇上方的天空如旋涡一般流转着。寒妆的柳眉微微蹙起。只见远处的山头上有一抹红色的艳影,一名青丝如瀑的女子正挽了竹篮,将初开的鲜花采进篮中。寒妆怀里的玄空宝镜在这时闪起白光。那是预警。寒妆可以断定,采花女就是她此次要降服的对象——专以年轻美貌的女子为食的鱼仙。鱼仙非鱼,亦非仙,而是修炼千年,修得人形的山林野妖,只因相貌丑陋,故而挑选美貌的女子为食。她将女子吃掉以后,自己就会变成这个被吞食的女子的模样,甚至会承袭她的记忆,因而即便是亲人也很难觉察出异样。鱼仙法力高强,寒妆并没有胜算。
  • 木叶之怪人千面

    木叶之怪人千面

    世界上有两种水,一种会顺流而下汇入海洋,另一种则会逆流而上,沿着树干爬向树梢,就算是化作水蒸气也要站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书友扣群:327941657
  •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