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6800000004

第4章 战争成就的王国(1)

在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世界闻名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起源此地——沙特阿拉伯。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完全统治,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终于灭亡。阿拉伯帝国消亡后,继而又出现了瓦哈卜的宗教势力以及沙特的军权势力。两种势力集合在一起形成了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公元19世纪,英国侵入沙特阿拉伯,并把这片土地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随后逐渐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于1932年9月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第一节战争造就统一

伊斯兰教传播以前,阿拉伯半岛社会正处于原始部落瓦解、阶级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其主要矛盾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自由民和剥削阶级上层统治者的矛盾,表现在经济方面则是传统的游牧经济与新兴的贸易经济的矛盾,是被商队贸易冲击的家族和个人与外来富有的家族及个人的矛盾。而要消除这些矛盾,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圈,这时穆罕默德响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他创建的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引绳。

1.蒙昧时期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沙漠的影响,因此气候干燥酷热,只有在南部和西南部沿海一带有小部分较为湿润肥沃的土地。为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差不多过着食用牛、羊、骆驼肉,使用骡、马、骆驼的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居民在漫长的沙漠之路上,逐渐发展出一条对外经商的道路。他们利用骆驼、马等牲畜作为交通工具,前往沿海的也门、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做生意。

其中闪米特人便是这沙漠经商路上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闪米特人,又称闪族人、塞姆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与叙利亚沙漠边缘,靠游牧为生,是地道的游牧民族。阿拉伯人、犹太人及叙利亚人都是闪米特人。

如今,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绝大部分种族都属于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

在中世纪的欧洲,所有亚洲人都被认为是闪米特人的后裔。直到19世纪,闪米特这个名词仍然局限于历史上使用闪米特语言的民族。

这些人被认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种族。

在沙漠边缘辗转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阿拉伯半岛西部邻近红海边缘一带逐渐形成了一条商路,一些别处的人也利用这一商路往返贸易。慢慢地便出现了一些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这便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麦加、麦地那以及其他一些原始城市。

对于麦加城市的出现,还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位名叫伊卜拉欣的人,曾带领他的妻子海哲尔和长子伊斯玛尔嘞,来到麦加附近的一个小红石坡上,定居下来。偶然一次他们在沙漠中发现了一股清泉,生活随之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这股泉水一直流到现在,它就是全世界闻名的赞目赞目泉,又名“渗渗泉”。它被去麦加朝觐的人尊为圣水。

后来,伊卜拉欣和他的长子伊斯玛尔嘞在红石坡旁边用石头建筑了一间房子。这就是着名的克尔白,又称为“天房”。至今,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每天朝向它举行朝拜。

伊卜拉欣本人也随着商队经常去巴勒斯坦和他的次子伊斯哈盖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样,就使两地的人们经常来往。之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商队也加入其中,这就扩大了阿拉伯人贸易的范围。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阿拉伯人也逐渐转向以经商为主。

经过漫长的繁衍,原阿拉伯的土着居民和外来定居的人们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阿拉伯民族。后来又衍化出很多部落、氏族、家族的支派。红石坡也发展成为麦加城。

伊卜拉欣与伊斯玛尔嘞在这里建筑的克尔白,经过很多次翻修,一直保持下来,成为各部落、各氏族的人士朝拜和纪念先贤的地方。

此时的克尔白已成为一座大庙,里面供奉了很多偶像,供人们顶礼膜拜。

而管理这座天房的大权,也早就落在阿拉伯民族中强大的氏族古来什人的手中。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文明程度的提高,造成阶级分化,战争和暴力频频出现。统治阶级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加紧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各部族之间又相互争夺、厮杀,为此半岛上的居民大多过着黑暗、悲惨的生活。统治者还时刻用繁琐的信条和宗教的神灵恫吓下层人民,以此麻醉他们的思想,而此时的阿拉伯半岛正暗藏危机,濒临一个巨大火坑的边缘。

2.阿拉伯半岛之战

在希米尔王朝时代,也门国王努尔瓦斯由于信仰与尊崇犹太教,对国内的基督教徒就进行疯狂的镇压及迫害。基督教徒奋起反抗,于是国王下令将国内所有的基督教徒一律处死。

在围剿过程中,有一名基督教徒趁乱逃跑,并且向北方最大的拜占庭王朝求救。由于拜占庭统治者信奉基督教,听后大怒。当即联系邻近也门的非洲阿比西尼亚国王纳加斯,请其派兵讨伐也门,为死去的基督教徒报仇,随后纳加斯派阿雅特征讨也门。

公元525年,纳加斯军队打败了也门军,消灭了希米尔王朝,占领了也门的全部领土,恢复了基督教的地位,并把也门划为阿比西尼亚领土的一部分,阿雅特被封为也门都督。在分配战利品时,引起士兵对阿雅特的不满,但是他一意孤行,在群情激愤之下,被侍从布利哈刺死。

阿雅特死后,布利哈篡夺了都督之位,并用花言巧语向国王纳加斯表衷心。纳加斯非但没有怪罪他刺杀长官之事,反而正式任命他为也门都督之职。

从此,布利哈以萨那城为也门首都,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中心。之后又进一步向北讨伐扩张,借此想把基督教伸向整个阿拉伯半岛,以实现同北方大国拜占庭王朝连结的战略目标。

布利哈的势力不断壮大,其脚跟逐渐站稳,为此他开始执行扩张计划。在萨那城内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基督教堂,并阻止所有去麦加城克尔白天房朝觐的人不再去麦加,而是转向萨那城去朝拜他们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他想借此贬低克尔白天房的宗教威信,以夺取麦加商业经济据点,一心想把也门萨那城当做阿拉伯半岛上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城市。

布利哈的这一想法被麦加商队洞悉,为此麦加商人想寻找机会捣毁萨那城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一次,由几个青年组成的麦加商队在萨那基督教堂门前说了几句讽刺的话,基督教徒对其恶语攻击,于是双方冲突加剧。这时,麦加商队不顾基督教徒的恶语相逼,直冲进教堂,将教堂内的设施砸为粉碎。

布利哈大为震怒,决定亲自带兵前去麦加拆毁克尔白天房古建筑,并扬言一定要用武力强迫去麦加朝觐的人转到萨那的基督教堂朝拜。

于是他一方面下令发兵,攻打麦加城,一方面向纳加斯国王报告求救,要求增派援军。

纳加斯国王立即派了一支援军,骑着非洲大象渡过红海,浩浩荡荡地来到也门地区支援布利哈发兵北进,攻打麦加城。

大象身高体壮,士兵骑在大象身上,奔跑起来尤为凶猛,根本无法阻挡。布利哈用其作为先遣部队,无坚不摧。利用象军,布利哈毫不费力地攻入离麦加城不远的地方。布利哈一路高喊着:“要踏平麦加城,彻底摧毁克尔白天房。”由于声势浩大,麦加城早听到消息,已做好严密的防守准备。但当听到敌方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象军时,部分士兵开始动摇。他们提出要用和平解决的方法结束这场战争,但布利哈一定要捣毁麦加城内的克尔白天房,为此和谈之事就此夭折。

麦加城内的军民做好准备迎敌。就在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也门军营中传染上了瘟疫天花。部分士兵为此失去了战斗能力,大象也因为无人管理变得瘦弱不堪。也门军队的嚣张气焰大大削弱,麦加军抓住机会,奋勇出兵,不费吹灰之力歼灭也门军。麦加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但保卫了克尔白天房,也避免了一场浩劫。

2.“马圣人”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其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没落商人贵族家庭。其生前丧父,6岁时母亲病故。之后便由年迈的祖父抚养,8岁时祖父也逝世。穆罕默德的童年较为坎坷,年少时替人放牧。12岁时,随叔父前往他乡经商,走访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孤苦贫困的经历使穆罕默德的性格变得坚强,25岁时,他得到富商赫蒂彻的重用,并跟随其经商。两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彼此产生好感,不久便举办了婚礼。

穆罕默德的经济状况从此好转,生活稳定下来。

复杂的经商阅历使他拓展了视野,与赫蒂彻的婚姻更使他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切为穆罕默德发挥聪明才智,施展远大抱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因长期在下层社会生活,使穆罕默德对阿拉伯社会状况有着较深的理解,对身处乱世之中的大多数阿拉伯同胞内心想法有深刻的体会。

穆罕默德在长期经商的过程中,了解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并受到初创的“哈尼夫”一神教思潮的影响,因而对宗教和阿拉伯社会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没有太多学问,但穆罕默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经常只身一人躲在麦加郊外的希拉山洞中潜修冥思。逐渐地他体会到,要想将阿拉伯人从异族欺凌和侵略的重重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先拯救他们的灵魂。

在吸取了基督教、犹太教及沿袭贝都因人原始信仰的基础上,穆罕默德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站便是麦加,传播起初是秘密进行。

而接受此教义的人仅仅局限于他的亲友以及下层平民和奴隶。

之后,伊斯兰教不断地扩大,教义日渐公开,信徒大增。一些具有权威的商业贵族也加入其中,并引起了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

伊斯兰教的教义是独尊一神,这将导致传统多神崇拜的废弛。麦加城多神崇拜的中心地位为此也呈现动摇趋势,继而威胁到倭马亚家族因管理克尔白神庙而获得的经济、社会利益。

倭马亚贵族豪门开始打击穆罕默德,并抵制其教义,这防止不了会出现各种暴力迫害。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贵族豪门试图想要收买他,但是被他坚决拒绝。穆罕默德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边,月亮放在我的左边,列阵对我,我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622年,他对贵族豪门造成最大威胁的时候,有人决定将其处死。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家族也放弃了对他的保护。为此,穆罕默德不得不被迫迁徙到叶斯里卜城,伊斯兰教史上称其为“徙志”。这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叶斯里卜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麦地那的人民希望穆罕默德统一带领他们战斗,以避免618年麦地那内战状况的发生。622年,穆罕默德同来自麦加的追随者及麦地那的部落首领签订了《麦地那宪法》,在此建立起联邦组织,之后联合郊区人民成立了联邦国。并且将麦地那设为都城,穆罕默德为统领。

由于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时危害到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主派商队对穆罕默德进行袭击。穆罕默德给予反击,但令其逃脱。为此,麦加贵族主决定派出800人的军队给穆罕默德一个教训。

虽然穆罕默德的军队只是一些下层平民,但他们一鼓作气,最终以少胜多把麦加军队打败。而这次战斗消灭了不接受《麦地那宪法》的犹太部落。在此之后,麦地那的所有居民都转化成为穆斯林。

麦加军队惨败,使其对穆罕默德的仇怨更深。625年3月,麦加派出一支3000人的军队对穆罕默德展开强势进攻。双方交战,不分胜负。

在此后的两年中,两支军队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627年,麦加军队再次进驻麦地那,麦地那的犹太人虽参加了穆斯林联盟,但并不给予城市保护,还和入侵者相互勾结,协助麦加军进城并从后方对麦地那军展开攻势。加之部分穆斯林叛变转向麦加军,使得穆林斯陷入万难的境地。

穆罕默德决定撤离麦地那,在撤走后,城内的穆斯林开始对叛变者进行打击报复,尤其是对犹太人的报复更加残酷。成年男人被杀害,妇女儿童沦为奴隶。

之后,穆罕默德辗转回到麦地那,打败进入麦地那的麦加军,统一了麦地那。残留在城内的犹太人与基督教徒也受到穆罕默德的保护。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曾和穆斯林有过冲突,但此时也与穆斯林联盟,并接受了穆罕默德的宗教教义。继而,穆罕默德开始转向麦加继续传教。

进入麦加,穆罕默德首先对贵族地主给予经济上的威胁,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皈依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在“迁徙”结束后,开始联盟游牧部落。一开始是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后来,当力量越来越强时他要求加入联盟的人皈依为穆斯林,但这个做法受到许多部落的反对。

628年3月,穆罕默德带领部分信教徒去麦加朝圣,麦加人将其阻止在边境线上。周旋数日后,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穆罕默德可进入卡亚巴朝圣,但不准携带武器。协定不进行武装斗争,穆斯林也可去麦加朝圣,但是该协议还是终结。

同类推荐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美国拾零

    美国拾零

    本书不是一本当下常见的走马观花的异国风情的游记,也不是对美国历史与现实自以为是的直白而沉重的评论和陈述。这是对美国普通生活场景与日常人情冷暖,以及若有所思的朝花夕拾。
  • 拈花菩提

    拈花菩提

    “菩提十书”之《拈花菩提》:生命之河漂浮着许多花瓣,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开在山溪间无名的小野花,无论是什么花,都展现了菩提心海妙有世界。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五部,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 漫行欧洲

    漫行欧洲

    从意国的雪山到法国的城堡群,一路跋涉的大美山水,一路掀起的波澜逸事,一路目睹的新旧碰撞,无不动人心魄。透过他的车窗,我们看到了南德啤酒馆的蒂罗尔颤音歌手,看到了凯瑟琳皇后微笑而摄人的面容,看到了身着宽大灯笼马裤的佐阿夫兵,看到了露德苍白憔悴的朝圣者队伍,还有阿维尼翁那段老桥,人们在上面跳着圆圈舞,不醉不休。而旅途中的点滴思考才是真正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此书可谓是最初的自驾游记,而又因处在那个特殊的战前黄昏,拥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重生是幸运的,可是重生不代表了人生开挂,其中的起起伏伏、跌跌荡荡,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峰回路转,下个路口就是甜蜜的终点。
  • 砍爆末世

    砍爆末世

    在末世,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小说里靠进化,现实里只能靠脑子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搞清楚末世发生的根源,因为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 弥失的时代

    弥失的时代

    青春,就像一曲美丽的潇乐,谱写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旧事……谁,又不是如此呢
  • 谈天

    谈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甜宠:娇妻疼入骨

    隐婚甜宠:娇妻疼入骨

    心灰意冷好不容易脱离苦海转眼间又落入狼嘴。酒醉误事?TM谁说的!明明是误人!谁来告诉她,不过是过了五个小时怎的自己身边就多了个男人?!KKK,一小时不到她就有主了???!“以后我来护你,守你,疼你,宠你,爱你。”这么宠溺的语气当真是传说中高冷禁欲的大神?<本文1V1专宠,对啦,外加一只萌宠神助攻。甜溺宠~欢迎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重生贵女:摄政皇妃

    重生贵女:摄政皇妃

    “灭族之仇,我护你生生世世。”如此誓言最终却在彼此的利用之中消失殆尽。“地狱天堂,我保你平平安安。”如此承诺最终却在两人的伤害之中不见踪迹。“天长地久,我给你天下荣耀。”如此深爱最终却在宫墙之中变成彼此的手段。一生三个男人,不同的誓言,不用的承诺,不同的爱护,最终变成一曲哀伤,消失在这四方的天际。究竟爱过谁?谁又曾真心爱我?我不得而知,迷茫一世。回忆一生,恍如隔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苏苏点灯

    苏苏点灯

    【新书《重生后搞错复仇对象怎么办》已开~欢迎各位宝贝们入坑~】黎苏:一觉醒来上热搜了?!#游戏女主播与老板传绯闻#黑人脸问号??跟我一起上热搜这家伙我才跟他见过两次面好吗??不行,我受不了这委屈,我要去问清楚!!不料男人看着她,眼里似藏有万般深情,说出的话却是无比的轻佻:“难道,你真想让流言坐实,嗯?”被调戏的黎苏顿时满脸通红:“……请祁总注意言辞!”请问眼前这个说骚话的男人谁啊?说好的高冷人设呢?!……遇到黎苏之前的祁书炀只对游戏相关的东西提得起兴趣,业内出了名的高冷。但就在两年前他公司面临转型,那段时间他患上了失眠,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一次随手点开的哄睡直播,自此她闯入他的世界。从此苏苏点灯,温暖了他那颗冰冷的心。他的生活里除了名为游戏的梦想之外,全部是她。
  • 记者(中篇小说)

    记者(中篇小说)

    上午,总编让刘依然到他办公室一趟。刘依然去了后,总编说让她马上动身去外地搞一个采访。总编有四十多岁,肚子鼓得不低,但一看还算是少壮派。总编确实是新提拔上来的,原来是副总编兼新闻部主任,一直是刘依然的顶头上司。现在虽然上下隔得远了点,但私人关系还是挺好的。总编跟刘依然说话也从不摆谱。总编问:“你知道李大中吗?”“李大中?”刘依然愣了一下,但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昊天集团的那个董事长?”“没错。这家伙这几年搞得真火,那天中央电视台还给他晃了好几个镜头。咱们本行业的报纸不报报他也不合适。你这次就去采访他,回来写个大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