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100000014

第14章 2000-2014年·多元 多姿 多彩(6)

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我们中国,在我们具有理所当然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的同时,从来不拒绝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我们从来乐于吸取外来文化健康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为“洋为中用”、“拿来主义”。

但有些人只是到外国或转悠了几天、或访问了数日、或滞留了数月、或留洋了数年,回到祖国后,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什么这“落后”那“陈旧”,这要“和国际接轨”那要和“地球村”看齐……我从心里鄙视这些食洋不化、崇洋媚外的洋奴才,叱他们为“假洋鬼子”;有时听他们散布歪论时,都替他们悲哀,还有几分怜悯——这外国都白去了。

这“三个至上”的歪论,不是什么新货色,很早就有,只不过现在旧况重现,所以我称之为“渣滓泛起”。

想起了主席的诗句:“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五忧有些媒体人职业素养不够高。

我一向敬重专事演艺方面宣传工作的媒体人,因为他们在营造演艺文化、推动演员事业发展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否认,这支队伍中有些人职业素养不够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有些人过于关注和报道演员圈里的绯闻、闹剧、嫌隙和结婚、离婚、生子等无关艺术的内容。结果是虽吸引了些眼球,却降低了自身的品位。二、有些人对所报道评述的艺术种类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和起码的思考,所写“大作”,带有明显“硬伤”,令人贻笑大方;如据此,还要去“捧杀”或“棒杀”谁,更多少有些自不量力了。我喜欢读有思想、有一定深度、行文明白晓畅的报道和剧评,但很少能读到——也许有,只是没碰到。《北京青年报》2014年开了《文艺评论》专版,这是件好事。但几期读下来,深感其选题和行文难接地气,大有疏远感。

愿媒体人“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吧。

六忧有些观众的修养比较低。

这种“修养低”表现在“外”和“内”两个方面。

“形于外”的表现:随意迟到,特意早退;看演出前大声喧哗,看演出中窃窃私语;接打电话,全无顾忌;闪光拍照,影响演戏;衣冠不整,体味难闻;随意吃喝,旁若无人;歪身斜坐,睡觉打盹……

“寓于内”的表现:花钱就为买乐呵,哪管节目的低俗和高雅;自己合适就得,管别人的感受有什么用;“文明”多少钱一斤,我想吼就吼,想起哄就起哄,想干嘛就干嘛……

这种人甭多了,一场演出有那么几位,就让你够扫兴的。

我把看演出当作一个美好的事情。我把每一次看演出,当作一次文明之旅——既受“文明”的熏陶,又是己身文明修养的表露。饱含正能量的演出对增智长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有一定益处。优秀的演出,看之前充满期待,欣赏之后,令你回味无穷。现在,我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对看每一场演出更是格外珍惜。我看演出的态度是:静听静观,悦心恬情,尊重他人,适当表达。

早在几年前就想试编一本《中国观众欣赏学》,现在已力不从心、几无可能了。真希望有人能完成此事,如何提高观众的修养当成为书中的重要一章。

我的三件“文化大事”

这15年关于“我和北京文化”的事中,以下三件似可说一下:

一、我积攒了一个小型的“相声资料库”。

我天性喜欢相声。面对困厄,相声能让你感到海阔天空。从在天桥听相声起,到如今,已听六十多年相声了。2003年10月起,我除了参加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相声创作讲习班、相声沙龙、大型座谈会和其他有关相声的活动外,我还在北京各场馆听相声,共有200多场。让我自傲的是,因为喜爱,这15年,我还收集积攒了一些有关相声的资料,且俨然成了一个小“资料库”。这个“资料库”主要有:

1.相声表演音像资料100多盘(张);

2.各种有关相声的录音3000多分钟(自录);

3.有关相声演出的节目单、海报100多张,入场券200多张;

4.收听电台广播1000多段相声的要录;

5.现场听相声归来所写的“忆记忆评”等50多份;

6.2003-2014年有关相声的剪报3000多张。

二、我被称为“北京声音的记录者”。

从2003年始,我就开始采录北京的各种声音。十多年来,我采录了各种声音35000多分钟,共300多盘录音带,用了5台录音机。电视台、电台和报刊都做过深入报道,并称我为“北京声音的记录者”。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这些录音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看演出时录的,所以相当丰富,也比较有价值。有时边录音,还边做实况解说,事后听起来还真有个意思。

北京档案馆对我采录的北京声音很感兴趣,表示要做馆内收藏。这也是我的希望。

三、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个人节目单收藏展。

2012年6月,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粉墨留痕”的个人节目单收藏展,展览为期一个月,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0多名观众进行了参观。

展出的200多张节目单是从我六十多年观演、收藏的3000多张节目单中精选的,时间跨度从建国到现在。

博物馆高度重视这个展览。展品安排在二、三、四层大橱窗展出。展览开幕式那天启用了前大厅、贵宾厅和多功能大厅,所有宣传、服务等工作全部提供到位。据了解,在首都博物馆迁入现在的新馆址后,我是在此举办如此高标准、高规格展览的“草根第一人”。

着名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粉墨留痕”展名为展览提升了品位、增添了光彩。

展览开幕式在别致的多功能大厅举行。参加展览开幕式的除博物馆和征集部领导外,还有民进中央、民进市委、民进东城区委、校民进支部及东城政协的领导和代表,我所工作过的蓝靛厂中学和一七一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大学同学,亲朋好友,媒体朋友等共近500人。

着名文化学者、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也应邀参加了开展式。

开展式开得隆重、热烈、真实、亲切、感人。因展后我要实现把500多张精品节目单无偿地捐献给首都博物馆的愿望,在开展式上,馆长代表博物馆郑重地向我颁发了“捐赠证书”。

虽说整个活动主要是我儿子策划组织、全家忙活的,但如果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不会搞得这么成功、圆满。对此,我只有深谢!民进中央严隽琪主席、王绿化副院长、欧阳中石先生、舒乙先生、陈铎先生、陈爱玉校长、雷宏书记、章文永主任不仅给了我有力的支持和切实的帮助,更从中让我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温暖。对此,我只有深谢!

事后我经常想:我仅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且退休十多年,和各方往来渐疏;我一无权、二无势、三无钱,有的是古稀之龄、有的是多病之躯。

但是,竟有500人之众,克服各自难处,冒着酷暑、不顾劳累,来乐于为我“捧场”,面对这些,我只有感动、感激和感慨——你们的深情我愧领了,我岳春生代表全家向你们拜谢了!

此生足矣,去无憾!

同类推荐
  •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发阅读兴趣。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核心价值视阈下的影视文艺研究

    核心价值视阈下的影视文艺研究

    该书以“核心价值”为思考主线,辨析了价值体系、价值观等各类核心概念,总结了当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之为基础,分析了主旋律创作和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新人形象塑造和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群众生活题材与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针对消费主义、虚无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各类“非核心价值”思潮的影视文艺表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立足唯物史观、从核心价值视阈出发对这些思潮倾向与文艺表现进行了批判;进而在此基础上,重新辨析了影视文艺创作与影视文艺生产的二重化矛盾,分析了经济因素与艺术因素的辩证机制,分析了影视文艺表现与二重化矛盾关系,明确了弘扬文化精神与追求文化利益关系;最后,根据对各类影视文艺思潮与影视文艺表现的总结,提出了构建影视剧新的意识形态批评体系与创新影视剧管理机制的新思路。
热门推荐
  • 成为篮球明星

    成为篮球明星

    成为职业球员是什么样的,成为角色球员是怎么样的,成为明星球员是怎样的,成为联盟顶级球员是怎样的,一步一步来。
  • 本尊想辞职

    本尊想辞职

    别人穿越都在称霸世界,都喊着要逆天,可我竟然开了一个娱乐城,没错,娱乐城。
  • The Serious Business of Small Talk

    The Serious Business of Small Talk

    For a lucky few, light conversation at parties and social events is a breeze. For the rest of us, there is Carol Fleming (bestselling author of It's the Way You Say It), who breaks even the shortest bit of small talk into an understandable process that anyone can master.
  • 缘起圣道经

    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迅文学精品选

    鲁迅文学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在内的20篇经典小说作品,《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内的11篇散文作品,以及部分诗歌。
  • 重生之我不口吃

    重生之我不口吃

    连续几天熬夜竟然猝死,醒来发现自己是生活在平行空间七十年代的一个军嫂,还,还,还是个结巴。艹,还有个小毛头儿子,啥?不是我亲生的?离婚!啥?军婚受法律保护,想恢复单身狗,不可能?...内啥,看你长得人模狗样,又是兵哥哥,就准你当我老公吧!
  • 乡村绝品小神医

    乡村绝品小神医

    我是一名医生,本想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曾想却一脚踏进了一个只有女人的村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之镖行天下

    都市之镖行天下

    科技发展日异月新的今天,而刘子扬却肩负着重振“天下第一镖”的重任。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他能否守住“天下第一镖”这块招牌,将其发扬光大
  • 三千独宠

    三千独宠

    【蓬莱岛】她是逍遥王爷的宠妃,却被囚禁在凤阳侯的府中。权倾朝野的侯爷,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被世人讥讽绿云罩顶,依然不改初衷。他玩弄权势,用权力把人困在自己身边,可最后失去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