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100000005

第5章 1966-1976年·一花独放

如何看待“样板戏”?

八个“革命样板戏”通常指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它们虽在“文化大革命”中红极一时,甚至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怪异现象,但并非都成于“文革”时期,有多部剧目在“文革”前就立于舞台之上了,当时,这些被称为“现代戏”。

有说法:“革命样板戏”是“文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艺术产物,“革命样板戏”独占“文革”十年舞台的现象,是“四人帮”一伙施行政治专制造成的艺术劫难。

对这一说法,我同意。

我认为,“革命样板戏”是个极为复杂的艺术现象,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认为,它们在政治上是被利用的,但其着力塑造工农兵形象的方向是正确的,艺术上大体是上乘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之付出的智慧、心血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忽视和不能抹煞的。

我建议,由有责任感的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有责任感、懂业务的相关人员,对八个“革命样板戏”一出戏一出戏地做个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力求对它们一一作个严肃的公允的评价,还原事实,澄清误解,以忠于留存,利于当下。趁当事人大部分尚健在,头脑还清楚,此举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否则,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八个“革命样板戏”我几乎都在剧场看了,有的看了不止一遍。对这些戏,我当时很喜欢,现在依然很喜欢。现在,每有复排演出,我常去看;特别是2002年看了钱浩梁、袁世海、高玉倩、刘长瑜等原班人马在人民剧场重演的《红灯记》,非常动心,感慨今昔,唏嘘不已。

“文革”这些年,还有一些其他剧目上演,如: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磐石湾》《红嫂》,钢琴伴唱《红灯记》,交响音乐《沙家浜》,话剧《云泉战歌》等。此外,还有一些庆祝性、纪念性的演出,但都带有政治上极左、艺术上粗糙的弊端。这些演出大多也就应应景儿,演演即过。

课前大唱戏与歌

“文革”中兴唱毛主席语录歌和样板戏选段。当时我在北京海淀区蓝靛厂中学(简称蓝中)工作,每当上课开始时,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朗读毛主席语录后,都要组织大家齐唱语录歌或样板戏。这时,你就听吧,歌声或戏声从一个个教室飞出,此起彼伏。有的唱到兴头还有点暗地里拉歌的劲儿。于是常常出现“一节课半节唱”的情形。好在那时虽然“复课闹革命”了,但还没有正经八百的教材,多唱点就多唱点吧,还透着“三忠于”、“四无限”呢!

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

“文革”中工、军宣传队进校后,全校师生都军事化编制,我被选为教师连连长。一天早上,在校门口的毛主席画像前进行毕例行的“早请示”后,军训营指导员当着全体教职工的面对我直呼其名,并“命令”我两天内组织起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怪了,两天之后,在不少老师的帮助下,甭管怎样,宣传队还真组织起来了。

之后,为丰富师生的文娱生活,我又常负责联系各单位宣传队互相交流演出的事。我校的常到附近的农村、工厂、学校、部队、居民区去演出;银燕小学、盲童学校、第三师范、空军学院、西郊机场、四季青公社的轮流到我校演出。节目形式大多是样板戏、舞蹈、歌唱、器乐、快板,对(群)口词,三句半等,少有区别,但是演出水平高下有所不同。这种交流互演的现象当时很普遍,也算是带有“文革”特点的一道群众文艺演出的风景线吧。

民乐队和广播歌曲

在我当校“临革会”和“革委会”主任时,我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组建了学校师生民族小乐队。当时,我写申请、跑区里“财政”,然后多次和老师们到前门大街路东乐器行一件一件地选乐器,最后购买了足可以装备一个二十多人小乐队的各种乐器。乐队组建过程中故事多多,其中甘苦自知,此处不再赘言。

我在蓝中还兼管过十多年的广播宣传工作(还组织过电影、幻灯放映队)。

“文革”期间,囿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播放的文艺类唱片有限,记得大抵有:毛主席语录歌曲、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曲和乐曲、革命样板戏、少量民歌和民族乐曲以及极少量的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的歌曲。可以说,此时准许播放的每一首歌、每一个曲,都带有政治风向标的色彩。

买大锣需要“响铜”换

20世纪70年代,前门大街北口有家全市最大的乐器商店,我曾在这里为学校购置过一次乐器。买笙管笛箫、二胡、中阮一类乐器时很顺利,唯独买大锣时遇到难处——乐器店要求用重量相等的“响铜”来换购。

经售货员同志介绍我才知道,从乐器角度划分,铜有“响铜”和“非响铜”之别。“响铜”在制造过程中多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而且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成品数量有限。因此,才有了“响铜换响铜”的规定。这也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冶炼工业还较落后的一种状况。

回到学校,我就发动师生想办法来凑“响铜”。要说破旧的铜制品,学校还能凑一些,但都不“响”;惟一够得上“响铜”就是原有的一面小破锣,但如买大锣,重量还差一大截呢。

我们学校的北侧,紧挨着火器营胡同,据说这里生活着一些八旗的后裔。

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学校急需“响铜”的事,胡同的居民也知道了。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处理事情,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进得门来,先给我行了一个单膝跪安的大礼,然后还没等我“还礼”,就操着满口京腔十分客气地说:“我给学校带来了响器,您看收不收?”说着,他打开带来的包袱皮,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响器”来。我一看,原来是一摞小云锣。他把它们轻轻地一个个摆在桌上,共十面。似乎为证明这些云锣个个响,他还不时地敲上几下。于是,大小不同的锣发出高低不同悦耳的声音,很是好听。面对着这些完好无损的云锣,我当然不能收,对他说:“这是个好物件,还能用,我不能当废铜收了。谢谢您啦。”这样,这云锣就没收成。后来,有位知道这件事的老师对我说,“卖锣人”是八旗的后代,“文革”前还当过“业余和尚”呢。

应当感谢几位学生家长,是他们帮忙凑够了旧废“响铜”的分量,才让学校买上了一面大锣。

“文革”中就兴领掌

有人说,现在有些晚会常有“领掌”的现象,其实这种场景“文革”中就有。因为我校离颐和园比较近,所以,“文革”中每当园里举行大型游园演出活动时,都安排我校学生在园内的国花台处“看”演出,以“充实”场子。上级还布置,为显得大家政治热情高,有革命激情,要主动引导大家多鼓掌。我们马上“抓落实”,把这个“任务”布置给班里的文艺骨干,让他们具体“完成”。于是,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他们鼓掌,也“随喜”式地鼓起掌来。有的学生打着哈欠、一脸疲惫,还得应付地鼓着掌,老师们看到他们那不情愿的样子,相视了一下,都会意地笑了……

随身乐器首选口琴

那时喜欢音乐的青年,大都还不知道吉他为何物,如果要买随身的乐器,首选是口琴。因为口琴易学、有一定音乐表现力,且价格相对便宜,便于携带,很受年轻人喜爱。我弟弟就买了一把(好像是“石人望”牌的),一开始学得很带劲,还真能吹个简单的曲儿,后来工作一忙,就没能坚持下来。

同类推荐
  •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而竹雕的工艺技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时期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至明清时期大盛,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 和着春风,一起在绿草间摇曳

    和着春风,一起在绿草间摇曳

    是一部美轮美奂的诗画集,作者自己摄影并配上诗词,共分“春风篇”“夏日篇”“秋恋篇”“冬意篇”“心海篇”五大部分,传统的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摄影技术有机融合,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熏陶审美情感,消除高节奏、高压力的现代都市生活带来的疲劳无疑有着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是一部老少咸宜的阅读文本。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热门推荐
  • 不负流年不负青春0a

    不负流年不负青春0a

    “说要保护我的人,是你。说要守护我的人,也是你。可最后,为了保护她拿着剑,一剑刺向我心脏的人,还是你。”正与邪的对抗,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失了心,刻意输给了她?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丢了心,只想为她而活?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动了心,只为寻找她的身影?
  • 小哥哥带我飞全息吗

    小哥哥带我飞全息吗

    网瘾少女景瑾沉迷全息网游《新世纪》无法自拔。挑战大神玩得不亦乐乎。某一天某个大神找上门来了。“瑾儿,你要对我负责~”甜宠爽文保证不虐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作者通过本书告诫人们:从动物的生存哲学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东西,例如团结合作、忠心耿耿,以及应变能力。人生,正由于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才妙趣横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神今天又想吃莲雾

    大神今天又想吃莲雾

    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身为年级倒数第一的乔莲雾蹲在校外大门的墙角捏着少年音与妹纸打着吃鸡。“欧尼酱,来扶我,我马上要死啦。”对面的妹纸焦急喊道。“哥哥马上来救你。”乔莲雾骑着摩托车去救她的妹纸,结果就差一百米时,手机就被修长白净的手夺了过去,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某人扛了起来。“乔莲雾,没想到你还有变声这功能,想不到猪有时还真有点用啊。”“我错了,我不打游戏了,今晚能别写数学试卷了吗。”“不能。”“还有我游戏ID是我爱吃莲雾。”
  • 愚之幸运

    愚之幸运

    此篇文章讲述一名平凡高中生所经历的种种奇遇,以及三代人背后的故事悲伤无奈
  • 前世是大圣

    前世是大圣

    主角叫孙胜,觉醒了前世记忆。老子是齐天大圣!
  •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雷军:“从1到无穷多”的秘密

    雷军:“从1到无穷多”的秘密

    四年来,雷军不仅将小米科技打造成中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2014年底估值450亿美元,还撒豆成兵,投资了约60家公司,其中一半跟小米生态链有关,涉足20多个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