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800000018

第18章 国家治理变迁的困境及其反思:一种比较观点(1)

时和兴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讨论这一话题,不仅要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本身,还要省思现代化进程问题。在现代化背景中思考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人们就会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治理危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走出治理困境的过程。质言之,危机是从无法解决的控制问题中产生出来的。历史地看,人类政治发展会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论是与工业化相关联的现代化进程,还是与后工业化相伴随的后现代化进程,抑或是与制度变迁相同步的体制转轨进程,政治发展中的控制危机或多或少都发生了。“没有形式相同的危机,也没有规模相同的危机,但是所有的体制都同样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虽然全球各国政治发展并非是同步进行的,但在20世纪后半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世界不同地区都曾遭遇过困境。对于阶段不同、形式各异的困境危机如何分析,政治学家福山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认为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危机实际上是国家建构问题。国家建构分析至少包括三大维度,即政府职能、治理能力以及合法性基础。通过这三个维度,本文尝试分析国家治理变迁的困境问题,以期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有所裨益。

一、发达国家治理变迁中现代性困境的遭遇

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发达国家危机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蜚声于世的罗马俱乐部曾关注人类控制自然的发展困境,预言了“增长的极限”。紧接着,发达国家的学者便开始了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危机的研究。1973年,哈贝马斯出版《合法性危机》一书,富有洞察力地归纳出发达国家治理体系危机。正因为如此,该书1976年即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引起广泛瞩目。对发达国家治理能力危机问题早期的系统研究,要属三边委员会关于民主危机的报告。1975年,由克罗齐、亨廷顿和绵贯让治冠名的报告《民主的危机》,提出了发达国家治理能力危机的问题。

三边委员会关于国家治理危机的研究也涉及经济增长对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但他们超越了罗马俱乐部的研究,开始考虑民主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研究治理能力问题,认为治理能力“是政府对于它所统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共同体提供指导的能力,也是有效地这样实施的能力”。据此,三边委员会的报告认为,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治理危机的主要表现为:权力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共信任的下降,国家经济社会职能的扩大导致政府超负荷运转,社会利益分散化和政党功能变化导致决策体制的困境,政府迎合日益增长的选民压力导致民族主义狭隘化。达伦多夫在评价三边委员会的报告时指出,治理危机源自三大因素对既有治理体系的解构,即“参与的要求日益强烈,有效政治领域从国家规模转向国际规模,决定人们生活机会的权力从政治机构转向其他机构”。这些因素使得既存的社会结构出现不可治理性,社会共识难以达成,政治决策困难重重,传统机构低效无能,公众期许无法保证,国家治理陷入困境。

发达国家的治理危机表明,政府职能、治理能力与合法性问题不仅是国家建构的初始问题,也是国家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政府因缺乏对经济社会变化的适应性能力而进退维谷,既不能满足急速增长的公众需求,也无力消化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是故,哈贝马斯把当时发达国家的困境概括为众所周知的四大类型:经济危机、(行政)合理性危机、合法性危机和动力危机。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在社会价值层面的合法性危机更为突出。到1980年,达伦多夫在谈到治理能力问题时,对此仍然难以释怀,认为克服危机离不开治理的有效性,更需要治理的合法性。在20世纪80年代,罗伯特·贝拉透视美国人心灵的习性,看到个人主义的困境,希望重建公民美德以走出危机。罗伯特·达尔也沉思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虽然他反对把托克维尔主义的公民美德作为解决方案,但还是首先承认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出现了严重分歧。与此同时,丹尼尔·贝尔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约翰·基恩提出“晚期资本主义”公共生活的难题。可以说,发达国家治理合法性危机的言说在80年代不绝于耳。可见,合法性危机作为国家治理危机的集中表现形式,其中贯穿着价值认同的困境。迄今,这种困境还在困扰着发达国家的人们。

哈贝马斯说过,“合法性危机是一种直接的认同危机。”而对于发达国家的治理变迁而言,毋宁说它是一场现代性认同的危机。无论英格尔哈特关于后现代政治文化的分析,还是吉登斯关于第三条道路的探索,或者帕特南关于“单打保龄”社会资本状况的研究,抑或桑德尔关于市场社会的省思,无疑都在试图消解这一难题。面对发达国家治理的一系列危机,英格尔哈特经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公民价值观的代际转变问题,即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型,这种转型又影响到政治行为方式的变革。

对于这种悄然发生的价值转型,英格尔哈特称之为“寂静的革命”。他在后来的研究中揭示道,与价值观转型形成互动的是社会转型。这场寂静的革命,实际上是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型。发达工业社会已经到了转折点,经济发展导致并行的两种轨迹:现代化轨迹和后现代化轨迹,而“后现代化代表了发展的后期阶段”。在后现代化进程中,“信念体系并不仅仅是经济社会转变的后果,他们影响经济社会状况,同时受到后者的影响,相互间的影响是一种互动的方式。”

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治理困境的根本问题在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跟不上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所以,20世纪90年代当治理术语甫一登场,西方学者便开始关注与此相关的发展困境,提出了治理危机问题,并认为治理转型是解决全球性难题至关重要的方案。进入21世纪,转型的动力愈发强烈。西方学者总结了导致治理危机的若干因素,包括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民主制度本身缺乏改革,公共文化的加速复杂化,以及改革战略的匮乏。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形态正在转型,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公共生活和社会秩序也都在随之改变,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规模,还是目标、方法,都陷入危机。”

如果再进一步,从治理结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治理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第二部门强权。资本绑架权力,这是自马克思等近代思想家以来长期讨论的问题,属于工业化社会典型的治理问题,20世纪以来又逐步演化为利益集团主导模式。尽管奥尔森等人并不愿意看到其在国家治理中产生的不良后果,但利益集团对政党政治及政府传统权力结构的冲击有增无减。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和市场价值观渐渐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主宰了人们的生活,虽然市场在增进富裕和繁荣方面取得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但全部社会生活的市场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可能导致难以消弭的政治极化现象。然而,“当代政治学严重缺失的就是关于市场角色和范围的辩论”,这给克服治理危机的探索带来更大的难题。与第二部门强权产生张力的是消费主义文化的涌现。市场力量带来的全球化也促使了逆市场以及反全球化力量的兴起,消费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也在改变人们的政治认同,不同于市场个人主义的新个人主义开始抬头,各种新的社会运动五花八门,国家治理不得不寻求创造团结的新手段。面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用吉登斯的说法,“国家的严格管理和诉诸传统是不能保障社会凝聚力的”。克服这种张力,正是发达国家走出治理困境所要解决的难题。

二、发展型国家治理变迁中包容性困境的遭遇

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发展中国家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集合体。其中,既有成功的范例,也不乏失败的群体。在纷繁复杂的发展中国家行列之中,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又被学者们冠以“发展型国家”或“开发型国家”,以东亚和拉丁美洲国家为样本。“发展型国家”的概念源于查默斯·约翰逊对东亚国家发展的考察与总结。约翰逊对通产省与日本奇迹的分析框架,很快被模仿用于东亚其他地区,乃至拉美一些国家的发展分析。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危机,鲁恂·派伊及其同事们早在60年代就曾经专门进行概括,提出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和分配危机六个大的方面。他们明确提出,“一个社会要想成为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就必须成功地解决所有这些危机。”用今天的眼光看,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这些危机,实乃国家建构的困境,而且是不少学者仍在关注的问题。譬如,福山就明确指出,“软弱无能的国家或失败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除去失败国家的研究,当今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治理危机讨论最多的要属“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失败问题,它实际上是发展型或开发型国家的治理困境。众所周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源于世界银行2006年关于东亚发展的报告。在2007年的报告《东亚复兴》里,世界银行特意提出关于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警示。同年,世界银行在总结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十年的发展时提醒人们,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很难跨越这个阶段,是“因为要实现这一跨越所必需的那些政策和制度变化,在技术、政治和社会方面更复杂、更加具有挑战性”。遗憾的是,当下国人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析,仍旧聚焦在GDP指标的考量,更多是集中于经济增长困境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难题,很少有人从政治发展意义上进行深入分析。如果用政治发展理论来看待这些复杂性问题,透过福山的国家建构三重维度再思拉美治理危机,我们会得到不少启发。

中等收入陷阱所包含的政府职能困境,很大程度上和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相关。谈及中等收入陷阱,人们言必称拉美。

拉美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现经济起飞,一直持续到70年代。然而,80年代却成为拉美“失去的十年”,不仅经济增长减速,而且社会矛盾此起彼伏。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以后,其人均GDP出现负增长。90年代虽然拉美国家普遍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但依然收效不大。21世纪初,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拉美国家的发展也难以令人乐观。所有这些判断,都是在悲观意义上说明发展型国家的困局。应该看到,拉美的现代化进程还是有其骄人成绩的,从19世纪末的初级产品出口,到20世纪中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直到60年代拉美的经济腾飞期,拉美曾经是现代化成功的范例。导致落入陷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长期不变,致使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战略变得难以为继。不少人在分析拉美陷阱时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痛加针砭,包括拉美知名理论家多斯桑托斯亦复如此。

同类推荐
  •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本书围绕如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机制展开,收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以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解读,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杜绝反腐现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中国发展下如何走好创新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在知识与创新主导的、城市追求卓越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街区广泛兴起,成为卓越城市的“城兴人、人兴业”发展新逻辑的关键动力。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涌现出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申不害、赵武灵王及商鞅这样的改革家。这些改革先行者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进行了革故鼎新。他们名垂千秋,永载史册。
  •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果对欧洲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艰辛之旅,对美国而言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也非矢志不渝。面对大西洋对岸这场深刻改变欧洲政治面貌的革命,从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年代的积极支持、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相对冷淡,到20世纪80年代对“欧洲堡垒”的担忧,以及冷战后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的警惕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疑虑,美国在支持与反对之间摇摆不定。欧盟—美国关系在裂痕与和解之间循环往复,恰如一座“摇晃的钟摆”。
热门推荐
  • 魔法师之异界纵横

    魔法师之异界纵横

    杨晨在玩DNF时意外穿越到异世界,发现自己拥有了男魔法师的能力!同时掌握冰、火、光、暗四大元素是怎样的感觉?万物冰封的刹那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永恒?血液里蕴含着的原始力量、异次元中的神秘呼唤、还有那自由的风!听,那是预言的声音……
  • 瑾王妃福如东海

    瑾王妃福如东海

    【已完结,新书《宠妻至上:总裁,轻点撩》】她是太子太傅的嫡女!他是太子的死对头瑾王!一道圣旨却让她成为了他的妃,她原本以为凭着自己是太子太傅的女儿,瑾王即便不会对她冷若冰霜,也至少会对她相敬如宾吧!还有她那位及皇贵妃的婆婆应该会各种刁难她才对,怎么又会像对待自己亲生女儿一般呢?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早已注定的。因为,他一直爱着她,比她想象的还要久。
  • 洪荒客栈

    洪荒客栈

    【写着玩的,写的很差,没必要看,成绩好看是因为朋友支持】外出住了个特色客栈,结果一不留神就被卖了身!!!什么?你还想让我拯救世界?“我何·境泽·善就是死!也不去!”什么?这里有漂亮大姐姐!“卖身契快点拿来!我签!”PS:比较偏向日常的轻松文,另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见鬼~书友群:728850650,里面的书友个个都是人才,我超喜欢这里的!
  •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话题文章写作是考验一个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此训练。能极大的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使人处事交流条理分明。
  • 铁血神侯

    铁血神侯

    天际大陆,疆域辽阔。其上武道繁荣,宗门众多,帮派无数。因为功法,药草等资源大部分都被江湖势力所占据。所以也就导致朝廷无法对武林势力产生过多威胁,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秦东,意外来到这武侠异界。原本凭借着系统的帮助,于江湖中崛起。不曾想,偶遇红颜。孤傲,冷酷的他甘愿为爱“招安”。铁血神侯——从快意江湖到金戈铁马,演绎无悔人生。
  • 少主大大要上天

    少主大大要上天

    她,是一名黑客,拥有整个黑客帝国,身手也是全国顶尖,唯独不敢爱;他,是一名电竞选手,也是技术也只次于她,身手很好,背后有整个组织,现在好像爱上她了。当狠毒、护犊子的她遇上聪明、俊俏的他,会擦上什么样的火花?
  • 你是我错过的夏天

    你是我错过的夏天

    在我今后的人生中,会有无数个夏天,但不会有一个夏天,会如今夏。这本书,送给自己即将到来的24岁。我回到了十七岁,经历了一次没能体验过的高中生活。三年,最初的地方,夏天,懵懂,叛逆,梦想,迷茫,误会,友情,疯狂,错过,成长,毕业…那是我能想到的,青春最好的模样。如果你愿意,这本书也送给你,希望我们历经千帆,归来仍少年!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背后的地平线

    背后的地平线

    在历史的深处《背后的地平线》是我1997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或者是出于对先前写作惯性的一种反叛,这部作品有些另类。首先,这部长篇,我没有刻意去编撰完整的故事。在传统的意义上,小说不可以没有故事。要编撰戏剧化的重大情节,要塑造典型人物,等等。但编撰故事,讲述相对完整的故事,必然成为一种对叙述的限定。故事发生的时空,具有某种叙述边界。当我们服务于故事的完整性,我们就不得不走上叙述的精致化。相对于精致化,我几乎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下意识地选择了粗鄙化。
  •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瘦身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瘦身食谱

    想成为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吗?想拥有楚腰燕瘦的身材吗?吃也是可以成就一个美女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想拥有完美身材,展现自身魅力。遇到体重“超标”了就着急减肥,但是忽视了减肥的科学性,所以提倡需要减肥的白领女性选用科学减肥方法。这本书针对女性的工作、生活特点,推荐了一些减肥食谱,同时也要结合运动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