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600000125

第125章 庄子哲学浅释(2)

这两节似乎都以为万物虽不同形,不同才性,不同技能,却各各适合于自己所处的境遇。但《庄子》书中并不曾明说这种适合(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果否就是万物变迁进化的缘故。这一层便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缺点。近世生物学者说生物所以变迁进化,都由于所处境遇(Environment)有种种需要,故不得不变化其形体机能,以求适合于境遇。能适合的,始能生存。不能适合,便须受天然的淘汰,终归于灭亡了。但是这个适合,有两种分别。

一种是自动的,一种是被动的。被动的适合,如鱼能游泳,鸟能飞,猿猴能升木,海狗能游泳,皆是。这种适合,大抵全靠天然的偶合。

后来那些不能适合的种类都澌灭了,独有这些偶合的种类能繁殖。

这便是“天择”了。自动的适合,是本来不适于所处的境遇,全由自己努力变化,战胜天然的境遇。如人类羽毛不如飞鸟,爪牙不如猛兽,鳞甲不如鱼鳖,却能造出种种器物制度,以求生存。这便是“自动的适合”最明显的一例。《庄子》的进化论,只认得被动的适合,却不去理会那更重要的自动的适合。所以说: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天运》)

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秋水》)

又说:

化其万化,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

正而待之而已耳。

这是完全天然的被动的生物进化论。

(下)

上章所述的进化论,散见于《庄子》各篇中。我们虽不能确定这是庄周的学说,却可推知庄周当时大概颇受了这种学说的影响。

依我个人看来,庄周的名学和人生哲学,都与这种完全天然的进化论很有关系。如今且把这两项分别陈说如下。

一、庄子的名学。庄子曾与惠施往来。惠施曾说,“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但是惠施虽知道万物毕同毕异,他却最爱和人辩论,终身无穷。庄周既和惠施来往,定然知道这种辩论。况且那时儒墨之争正烈,自然有许多激烈的辩论。庄周是一个旁观的人,见了这种争论,觉得两边都有是有非;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所以他说: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

“小成”是一部分不完全的,“荣华”是表面上的浮词。因为所见不远,不能见真理的全体;又因为语言往往有许多不能免的障碍陷阱,以致儒墨两家,各是其是,而非他人所是;各非其非,而是他人所非。

其实都错了。所以庄子又说,“辩也者有不见也。”(同上)又说:

大知闲闲。(简文云,广博之貌)小知间间。(《释文》云,有所别也。)大言淡淡。(李颐云,同是非也。今本皆作炎炎。

《释文》云,李作淡。今从之。)小言詹詹。(李云,小辩之貌)。

(同上)

因为所见有偏,故有争论。争论既起,越争越激烈,偏见便更深了。

偏见越争越深了,如何分得出是非真伪来呢?所以说: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耶?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耶?其或是也,或非也耶?其俱是也,其俱非也耶?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耶?(同上)

这种完全的怀疑主义,和墨家的名学,恰成反对。《墨辩·经上》说:辩,争佊也。辩胜,当也。《经说》曰,辩,或谓之牛,[ 或] 谓之非牛。是争佊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

《经下》说:

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经说》曰,谓,非谓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马] 或谓之牛,牛或谓之马也。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也者胜也。

辩胜便是当,当的终必胜,这是墨家名学的精神。庄子却大不以为然。他说,你就是胜了我,难道你便是真是了,我便真不是了吗?

墨家因为深信辩论可以定是非,故造出许多论证的方法,遂为中国古代名学史放一大光彩。庄子因为不信辩论可以定是非,所以他的名学的第一步,只是破坏的怀疑主义。

但是庄子的名学,却也有建设的方面。他说因为人有偏蔽不见之处,所以争论不休。若能把事理见得完全透彻了,便不用争论了。

但是如何才能见到事理之全呢?庄子说: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以明”是以彼明此,以此明彼。郭象注说,“欲明无是无非,则莫若还以儒墨反复相明。反复相明,则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

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庄子接着说: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这一段文字,极为重要。庄子名学的精义,全在于此。彼即是“非是”。是与非是,表面上是极端相反对的。其实这两项是互相成的。若没有“是”,更何处有“非是”?因为有“是”,才有“非是”。

因为有“非是”,所以才有“是”。故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秋水篇》说: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东西相反而不可相无,尧桀之自是而相非,即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的明例。东里面便含有西,是里面便含有非是。东西相反而不可相无,彼是相反而实相生相成。所以《齐物论》接着说: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郭注,偶,对也。彼是相对,而圣人两顺之。故无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于天下。)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这种议论含有一个真理。天下的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

世上无不变的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古代用人为牺牲,以祭神求福,今人便以为野蛮了。古人用生人殉葬,今人也以为野蛮了。古人以蓄奴婢为常事,如今文明国都废除了。百余年前,中国士夫喜男色,如袁枚的《李郎曲》,说来津津有味,毫不以为怪事。如今也废去了。西方古代也尚男色,哲学大家柏拉图于所着《一席话》(Symposium)也畅谈此事,不以为怪。如今西洋久已公认此事为野蛮陋俗了。这都是显而易见之事。又如古人言“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说“不可一日无君”,如今便有大多数人不认这话了。

又如古人有的说人性是善的,有的说是恶的,有的说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究竟谁是谁非呢?……举这几条,以表天下的是非也随时势变迁,也有进化退化。这便是庄子“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的真义。《秋水篇》说: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从《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经典古籍为着手点,把不朽箴言和现实相结合,引出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学习的古人哲学智慧。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所以需要舍得;大智若愚,懂得这点,才能成为这样的智者。诸如此类的例子让人从书香中感悟人生,耳目一新,放松心情。悟透一句,便可改变人生。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本书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出发,运用古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多种方法,对宋代经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主要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特征、思想内涵及理论体系等问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宋代经学范式的形成、发展与思想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世经学、理学及其思想的特征与内涵。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热门推荐
  • 非常迷惑(郭小东文集)

    非常迷惑(郭小东文集)

    大学本是洁净的圣地,传道、授业、解惑是它的天职,但在这部小说中,大学显露了它深刻卑污的另一面。围绕一部《中国近代文学史》手稿的追寻,展开大学黑幕、自发合唱团、黑社会和情色欢场三位一体的都市绝响。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异度故事。道貌岸然的大学校长、我行我素的自由知识分子、恨我犹豫或前卫另类的都市女性、行踪吊诡老谋深算的“大姐大”、依然沉醉于激情年代的白云山歌者,一群启智我们逆向思维的大人物、小人物。
  • 我有一百个神级徒弟

    我有一百个神级徒弟

    六年前,我被系统绑架上山,被迫教出一百个名震世界的徒弟。六年后,我重归都市,为何反派背后的大佬都是我的徒子徒孙?新书《乡村逍遥小神农》已发布,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 大唐说书人

    大唐说书人

    折一把纸扇,着上一袭青衫;紫砂壶壮胆,拍案满堂惊叹。贞观十一年,大唐四海升平,八方来贺,盛唐光景跃然纸上。也正是这一年,萧律一声醒木拍桌,闯入了这盛世大唐!群号:699413912
  • 卫灵纪

    卫灵纪

    这是一个充满神魔传说的世界。可,传说毕竟是传说传说,神魔在那群人眼中也只是蝼蚁,整个世界都是那群人的后花园,所有人也只是畜生一般。传说,神魔是所有凡人的向往,拥有无尽伟力,可移山倒海,开天辟地,创造一个世界。可在那群人眼中,也不过是小丑罢了。神魔传说一万年后,整个大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许多传说也就无迹可寻。他,就出生在这个新的时代,他背负的是整个大陆的命运!这里百族争艳,宗门林立,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纵横,他要打破艰难险阻,突破世界的枷锁,完成无上使命!我不是天才,我不是至高强者,我甚至没有强大的背景!但,我要这地,束不住我的脚步,我要这天,留不住我的影!我要踏破这苍穹!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轮回遗民

    轮回遗民

    纪元劫起活人难,生死两茫茫!每个纪元劫起都有遗民,而遗民又开启了一个新纪元,轮回不断,何时能破?谁人来破?……
  •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很无奈,阴差阳错的回到唐朝成为祖上遗臭万年的老祖宗,怎么办?韩不成告诉自己要用双手改变自己,要用智慧改变未来。虽然我只是废物,但是我能推动历史的齿轮打开大唐不一样的盛世,韩不成握着刚挣回来的一千贡献点,点开脑海中的废物成才系统,犹豫着是换教育后代的三字经,还是换一本……?
  • 无限清档

    无限清档

    “这...这是系统?”“这...清档了?”“尼玛!又清档?”“卧槽!这怕不是有毒吧...”
  • 你微笑时很甜

    你微笑时很甜

    小时候对她的愿望很单纯“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成人礼与她共同许下的却是“只想用一颗心,来换取你100%的爱恋。”幸福就是大冬天晚上和他吵架了,发现他怀里居然给我暖着睡衣。还记得我们平日里相扣的手,我们微笑的面容。喜欢你从背后悄悄抱着我的那种感觉。我做过最美的事,就是等待了你。我也愿意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应你一世漂泊

    应你一世漂泊

    生活永远不止眼前的狗血这句话总在桐若雨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父母出意外,高贵身世浮出水面,男人陪在自己身边……偶像剧一样的情节,让她无所适从。曾经说道,我们所有的心痛,都是自己把刀子刺向心脏的,即便你不情愿,都会不自觉的这么做。时间让该亲近的人变得越来越疏离,即便是那句苍白无力的“我等你”也换不来最开始的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