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600000012

第12章 我们面对的现实(3)

他们中的聪明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不把别人当傻瓜。

可惜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尤烈。救之之道只有一条:

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最近几年,杨武能同志专门从事中德文化关系的研究,卓有成绩。现在又写成了一部《歌德与中国》,真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

我个人觉得,这样一本书,无论是对中国读者,还是对德国读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都能起到发聋振聩的作用,一个民族、一个人也一样,了解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也不例外。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大势,昏昏然,懵懵然,盲目狂妄自大,以王朝大国自居,夜郎之君,井底之蛙,不过如此。现在读一读当时中国皇帝写给欧洲一些国家君主的所谓诏书,那种口吻,那种气派,真令人啼笑皆非又不禁脸上发烧,心里发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在殖民主义者面前,节节败退,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最重视的所谓“面子”,丢得一干二净。他们于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变而向“洋鬼子”低首下心,奴颜婢膝,甚至摇尾乞怜。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受了影响,流风所及,至今尚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鲁迅先生发出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慨叹,良有以也。

怎样来改变这种情况呢?端在启蒙。应该让中国人民从上到下都能真正了解自己,了解历史,了解世界大势,真正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看待一切问题,都要有历史眼光。中国人民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总是像解放前一百来年那个样子的。我个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西方人看待中国同那以后是根本不同的。在那以前,西方人认为中国是智慧之国,文化之邦,中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从17、18世纪欧洲一些伟大的哲人的着作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一点。从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的着作中,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一点。杨武能同志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这种情况。

这充分告诉我们,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看待自己要有全面观点、历史观点、辩证观点。盲目自大,为我们所不取。盲目地妄自菲薄,也绝不是正当的。我们今天讲开放,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们对西方的东西应该有鉴别的能力,应该能够分清玉石与土块、鲜花与莠草,不能一时冲动,大喊什么“全盘西化”,认为西方什么东西都是好的。西方有好东西,我们必须学习。但是,一切闪光的东西不都是金子。难道西方所有的东西,包括可口可乐、牛仔裤之类,都是好得不能再好、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吗?过去流行一时的喇叭裤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感、所做、所为应该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在若干年以后,回头再看今天觉得滑稽可笑。我在这里大胆地说出一个预言:到了2050年我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回顾今天,一定会觉得今天有一些措施不够慎重,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采取的。我自己当然活不到2050年,但愿我的预言不会实现。

这一本书对德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读者怎样呢?我认为也同样能起发聋振聩的作用。有一些德国人——不是全体——看待旧中国,难免有意无意地戴上殖民主义的眼镜。总觉得中国落后,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好像是中国一向如此,而且将来也永远如此。现在看一看他们最伟大的诗人是怎样对待中国的,怎样对待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会促使他们反思,从而学会用历史眼光看待中国,看待一切。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中德的互相了解和友谊。这一点是可以断言的。

基于上面的看法,我说,杨武能同志这一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是为序。

1987年11月30日

(本文是为《歌德与中国》写的序言)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人类的才能,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不能不承认的,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称之为“天才”。有没有“天才”呢?

似乎还有点争论,有点看法的不同。“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度曾大批“天才”,但其时所批“天才”,似乎与我现在讨论的“天才”不是一回事。根据我六七十年来的观察和思考,有“天才”是否定不了的,特别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你能说贝多芬、莫扎特不是音乐天才吗?即使不谈“天才”,只谈才能,人与人之间也是相差十分悬殊的。就拿教梵文来说,在同一个班上,一年教下来,学习好的学生能够教学习差的而有余。有的学生就是一辈子也跳不过梵文这个龙门。这情形我在国内外都见到过。

拿做学问来说,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有人说“九十九分勤奋,一分神来(属于天才的范畴)”。我认为,这个百分比应该纠正一下。

七八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觉得更符合实际一点。我丝毫也没有贬低勤奋的意思。无论干哪一行的,没有勤奋,一事无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没有才能而只靠勤奋,一个人发展的极限是有限度的。

现在,我来谈一谈天才、勤奋与机遇的关系问题。我记得六十多年前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时,读过一首英国诗人Thomas Gray的诗,题目大概是叫“乡村墓地哀歌(Elegy)”。诗的内容,时隔半个多世纪,全都忘了,只有一句还记得:“在墓地埋着可能有莎士比亚。”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亚天才的人,老死穷乡僻壤间。换句话说,他没有得到“机遇”,天才白白浪费了。上面讲的可能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话,请大家原谅。

总之,我认为,“机遇”(在一般人嘴里可能叫做“命运”)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人一辈子做事,读书,不管是干什么,其中都有“机遇”的成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机遇”不垂青,我至今还恐怕是一个识字不多的贫农,也许早已离开了世界。我不是“王半仙”或“张铁嘴”,我不会算卦、相面,我不想来解释这一个“机遇”问题,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1997年

我们面对的现实

我们面对的现实,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现在我只谈两个:第一,生活的现实;第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生活的现实

生活,人人都有生活,它几乎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概念。在家中,天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人都必须有的。这且不表。

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在话下。在社会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当官的,要为人民服务,当然也盼指日高升。大款们另有一番风光,炒股票、玩期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缠十万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当然,一旦破了产,跳楼自杀,有时也在所难免。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兀兀穷年,有时还得爬点格子,以济工资之穷。至于引车卖浆者流,只有拼命干活,才得糊口。

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我们必须黾勉从事,过好这个日子(生活),自不待言。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思虑再深化一点,想一想全人类的生活,你感觉到危险性了没有?也许有人感到,我们这个小小寰球并不安全。有时会有地震,有时会有天灾,刀兵水火,疾病灾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驾临你的头上,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对策只有一个:顺其自然,尽上人事。

同类推荐
  •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快速全面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怎样把控。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它们总是展示着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当面临诱惑的时候,你的怎样才能归然不动呢?《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给你每天传递正能量,用快乐衡量你的人生,做到不失控、不抱怨、不折腾、不拖延、不生气,关于自助、自控、效率最全面的心理学指南。
  • 爱拼才会赢

    爱拼才会赢

    在成功人士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和“放弃”两个词,他们有着永不言败的气魄和信念。失败不是借口,更不是放弃的理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生存竞争亘古不变的法则。应当把失败当作追求人生之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滋味,在困苦、蔑视与嘲笑中也不忘坚持自己的信仰,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一流,不甘人后的人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本书结合24位第一夫人的经历,从事业、爱情、家庭、心态、人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将她们的成功奥秘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女人在汲取力量的同时,也能冷静也剖析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热门推荐
  • 诺斯帝国崛起

    诺斯帝国崛起

    行过破败的殿堂走过无人的长廊走向古老的王座我于父王手中接过这权柄从此我与骑士们披荆斩棘于光辉中庇佑万民我是伊利安我注定成为王者这是我的传奇
  • 寒门弃妇她嗜财如命

    寒门弃妇她嗜财如命

    “玖儿总是趁机对本官下手,肯定是暗恋本官!”一袭潋滟红衣的县令大人慵慵懒懒的倚在软榻上,姿容倾世,魅惑众生。傅翊面无表情:“陆姑娘说您是锦鲤。”只是蹭个好运,别多想,没结果!“怎么又成了鱼?”县令大人蹙着眉,颇为不满的控诉:“昨日还说我是狐狸精来着。”傅翊面无表情:“所以陆姑娘让您少出门!”少祸害苍生!——陆玖被一个系统给坑了,直接穿成了下堂妇,好在她有一个重女轻男的极品老娘视她为宝,帮她虐渣打脸,教渣渣做人。你问她做什么?她超忙的,不仅要忙着应付某个不务正业的妖孽县令,还要发家致富,称霸大陆,成就天下首富!至于这个口口声声想以身相许的妖孽县令——救命之恩不需要以身相许,哪凉快哪待着去!陆玖表示:老子只想搞钱,真不想谈恋爱啊!本书又名:《县令大人他旺妻》《别以为你长得好看我就不打你》《男主只想谈恋爱,而女主只想搞事业》【1V1双洁,欢脱甜宠,嗜财女首富X锦鲤病美人。女主她贪财不好色,抠门又吝啬!男主他是朵娇花,请不要怜惜他!】
  • 天武战纪

    天武战纪

    万物苍生,寰宇苍穹,一切存在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必挥剑斩狂澜,还道天地间!
  • 反攻宜昌(非虚构)

    反攻宜昌(非虚构)

    一九四一年初,日本乘英、美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机,积极谋求南进,与英、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也希望利用中国抗战拖住和消耗日本,因而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强烈感到,自己在远东进行的战争实际上是以中、苏、美、英为对象的,因而处理中国问题必须和解决南方问题、北方问题综合考虑,作长期打算。因此,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这两个文件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六日大本营会议上获得批准,并在御前会议上由天皇裁定。
  • 极恶道人

    极恶道人

    为了成仙,我可以不择手段------极恶道人。本书为反派修仙,修道修仙等级:炼气,筑基,金丹,元婴,万象,渡劫修体修仙等级:炼体,金身,辟谷,法相,涅槃,入圣(本书非纯黑文,可正常阅读,一般没有不适的地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筑梦以灵

    筑梦以灵

    以魂飞魄散换浮生一梦,可悔?无憾亦无悔……
  • 葬暮遮阳勿有心

    葬暮遮阳勿有心

    三千浮屠,不及你万分之一!【正文】本书讲述了伏灵山女弟子沈江愿(女主)一朝入魔,在身负人命的风潮下,重新揭开当年的种种往事。重续前缘,忆往事,过九州。最后叹无常,笑命运,承其罪,念往昔。殊不知,她这一生都是一个劫数。只得自叹自怜,不可善终。经历种种磨难,最后沈江愿仍是不忘初心。此局已破。自此潇洒世间,惩奸除恶的故事。
  • 糟糠之妻难下堂

    糟糠之妻难下堂

    她的夫君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怎能容许他人染指,某日,她忍无可忍:“夫君这般招蜂引蝶,妾身自请下堂!”某只腹黑狐狸可怜道:“娘子,可是不要为夫了,为夫的心都没了,还活着什么意思!”说罢,便要一头撞死!
  • 帝尊请三思呆萌帝后又跑了

    帝尊请三思呆萌帝后又跑了

    整个天地分为四类,仙界,魔界,妖族,人族,传说中,妖王娶后三万年无儿无女,却在一个雪天捡到一名女童,取名“郁雯汐”,此女单纯可爱,聪明机智,深受妖王和妖后的喜爱,因疼爱她,妖王把她禁锢在一个地方,不许她出去。若不是一次意外碰到了恰巧下界的他,怕是她永远也只会是那个什么都不懂,集宠爱于一身单纯的“妖族公主”吧。待身份一点点被解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她堕落了,入了魔道,杀红了眼,却突然被某个曾疼她入骨的人抱住“我不管你是谁,都是吾的至爱,永远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