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600000009

第9章 做人与处世(5)

谈到消费,必须先谈收入。组稿者让我讲个人的情况,而且越具体越好。我就先讲我个人的具体收入情况。我在50年代被评为一级教授,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尚留在世间者已为数不多,可以被视为珍稀动物,通称为“老一级”。在北京工资区——大概是六区——每月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每月津贴100元,这个数目今天看起来实为微不足道,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个颇大的数目,十分“不菲”。我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吃一次“老莫”(莫斯科餐厅),大约一元五到两元,汤菜俱全,外加黄油面包,还有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也不过六七块钱一只,其余依此类推。只需同现在的价格一比,其悬殊立即可见,从工资收入方面来看,这是我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是以后才知道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到了今天,“老一级”的光荣桂冠仍然戴在头上,沉甸甸的,又轻飘飘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实际情况却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老桂冠”。我很感谢,不知道是哪一位朋友发明了“工薪阶层”这一个词儿,这真不愧是天才的发明,幸乎不幸乎?我也归入了这一个“工薪阶层”的行列。听有人说,在某一个城市的某大公司里设有“工薪阶层”专柜,专门对付我们这一号人的。如果真正有的话,这也不愧是一个天才的发明。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俊杰”。

我这个“老一级”每月究竟能拿多少钱呢?要了解这一点,必须先讲一讲今天的分配制度。现在的分配制度,同50年代相比,有了极大的不同,当年在大学里工作的人主要靠工资生活,不懂什么“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谁要这样想,这样做,那就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同无产阶级思想对着干的,是最犯忌讳的。今天却大改其道。学校里颇有一些人有种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原因十分简单:如果只靠自己的工资,那就生活不下去。以我这个“老一级”为例,账面上的工资我是北大教员中最高的。我每月领到的工资,七扣八扣,拿到手的平均约700元至800元。保姆占掉一半,天然气费、电话费等等,约占掉剩下的四分之一。我实际留在手的只有300元左右,我要用这些钱来付全体在我家吃饭的四个人的饭钱,这些钱连供一个人吃饭都有点捉襟见肘,何况四个人!“老莫”、烤鸭之类,当然可望而不可即。

可是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提高的话,也绝没有降低。难道我点金有术吗?非也。我也有第×职业。这就是爬格子。格子我已经爬了60多年,渐渐地爬出一些名堂来。时不时地就收到稿费,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是哪一篇文章换来的。外文楼收发室的张师傅说:“季羡林有三多,报纸杂志多,有十几种,都是赠送的;来信多,每天总有五六封,来信者男女老幼都有,大都是不认识的人;汇单多。”我决非守财奴,但是一见汇款单,则心花怒放。爬格子的劲头更加昂扬起来。我没有做过统计,不知道每月究竟能收到多少钱。反正,对每月手中仅留300元钱的我来说,从来没有感到拮据,反而能大把大把地送给别人或者家乡的学校。我个人的生活水平,确有提高。我对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早晨一般是面包或者干馒头,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从来不让人陪我凌晨4点起床,给我做早饭。午晚两餐,素菜为多。我对肉类没有好感。这并不是出于什么宗教信仰,我不是佛教徒,其他教徒也不是。我并不宣扬素食主义。我的舌头也没有生什么病,好吃的东西我是能品尝的。不过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我真觉得无聊,“斯下矣”,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因此,据小保姆告诉,我们四个人的伙食费不过500多元而已。

至于衣着,更不在我考虑之列。在这方面,我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坐在穿衣镜前,自我欣赏,他(她)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傻子。如果只是给别人去看,则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你满足了这一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决不能使人人都高兴,皆大欢喜。反不如我行我素,我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我不能让你指挥我,我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

因此,我的衣服,多半是穿过十年八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多半属于博物馆中的货色。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以衣取人,自古已然,于今犹然。我到大店里去买东西,难免遭受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售货员的白眼。如果有保卫干部在场,他恐怕会对我多加小心,我会成为他的重点监视对象。好在我基本上不进豪华大商店,这种尴尬局面无从感受。

讲到穿衣服,听说要“赶潮”,就是要赶上时代潮流,每季每年都有流行款式,我对这些都是完全的外行。我有我的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一身蓝色的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所以我的开支项下,根本没有衣服这一项。你别说,我们那一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哲学”有时对衣着款式也起作用。我曾在解放前的1946年在上海买过一件雨衣,至今仍然穿。有的专家说:“你这件雨衣的款式真时髦!”我听了以后,大惑不解。经专家指点,原来50多年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变化,现在又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指导下,回到了50年前款式。我恭听之余,大为兴奋。我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人类在衣着方面的一点小聪明,原来竟如此脆弱!

我在本文一开头就说,在消费方面我绝不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看了我自己的叙述,一定会同意我这个说法的。但是,人类社会极其复杂,芸芸众生,有一箪食一瓢饮者,也有食前方丈,一掷千金者。绫罗绸缎、皮尔·卡丹、燕窝鱼翅、生猛海鲜。这样的人当然也会有的。如果全社会都是我这一号的人,则所有的大百货公司都会关张的,那岂不太可怕了吗?所以,我并不提倡大家以我为师,我不敢这样狂妄。不过,话又说了回来,我仍然认为: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穿衣。

论朋友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因此,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没有不重视交友之道的,而中国尤甚。在宗法伦理色彩极强的中国社会中,朋友被尊为五伦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记得什么书中说:“朋友,以义合者也。”“信”、“义”含义大概有相通之处。后世多以“义”字来要求朋友关系,比如《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之类就是。

《说文》对“朋”字的解释是“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凤”和“朋”大概只有轻唇音重唇音之别。对“友”的解释是“同志为友”。

意思非常清楚。中国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字连用的,比如《孟子》。

《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却只用一个“朋”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才经常连用起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重视友谊的故事不可胜数。最着名的是管鲍之交,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等等。刘、关、张三结义更是有口皆碑。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讲究“哥儿们义气”,发展到最高程度,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只要不是结党营私,我们是非常重视交朋友的。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把朋友归入五伦是有道理的。

我们现在看一看欧洲人对友谊的看法。欧洲典籍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中国,但是,称之为汗牛充栋也是当之无愧的。我没有能力来旁征博引,只能根据我比较熟悉的一部书来引证一些材料,这就是法国著名的《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上卷,第28章,是一篇叫做《论友谊》的随笔。其中有几句话:

我们喜欢交友胜过其他一切,这可能是我们本性所使然。亚里士多德说,好的立法者对友谊比对公正更关心。

寥寥几句,充分说明西方对友谊之重视。蒙田接着说:

自古就有四种友谊:血缘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爱的。

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对友谊含义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据中国的标准,“血缘的”不属于友谊,而属于亲情;“男女情爱的”也不属于友谊,而属于爱情。对此,蒙田有长篇累牍的解释,我无法一一征引。我只举他对爱情的几句话:

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落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相反,友谊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谊只是在获得以后才会升华、增长和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会随之净化。

这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品味。

1999年10月26日

同类推荐
  • 你的心有多宽,未来就能走多远

    你的心有多宽,未来就能走多远

    如果说年少的梦想是飘在天空的一朵云,那么现在的我们扎根于大地,就是将梦想冶炼成努力建造一座前往天国的天梯。总有一天,我们会触摸到云朵,低头微笑着看向满是血与泪的大地,轻轻的说一声:辛苦了,那个努力的自己。关于青春和梦想,我们所向披靡,关于泥泞和花开,我们始终选择相信:所有流过的泪,都是条渡你的河,越是泥泞,越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风景。
  • 幽默口才

    幽默口才

    人们学会讲话和思考的基本法则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概念和语言区别开来,而幽默似乎要把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搞乱了才成。如果你不能忍受你日常语言和理性思维的规范服从于幽默的谈吐和思维的规范,那你就可能把自己关在幽默的大门之外。
  •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高明的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和力量,来使自己不受蒙蔽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你首先要认识到人脉对于你事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识、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维护和保持你们的友谊;如何做好生意场上的应酬交际;如何把握好在生意场上适度的感情投资;如何与人顺利地谈成生意,缔结合约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一书是针对这些客观现象,由这些现实问题入手,一一为读者详尽解析其中要点、关节,理清其中繁杂关系,为读者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解决方案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技巧与方法。
  • 笑里藏道

    笑里藏道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的蠢行痴言、动物惹的祸、名人趣谈、罪犯的蠢行、哭笑不得、火灾与爆炸、如此对话、暴虎冯河、没顶之灾等内容。从生活中各细节中说明简单却有益的道理、忠告。
  •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沿袭了《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温暖治愈的文风,从生活的微小处,生命的细节处找到感动的力量,重新审视我们所有的,拾回那些渺小却重要的爱好、乐趣,让一颗身处浮世的心不再彷徨、焦躁、不安。《一个自己的房间》采访了9位散落在不同行业,拥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男女。欣赏他们房间的细节,继而得以窥探他们关于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哲学。
热门推荐
  • 隐婚老公太神秘

    隐婚老公太神秘

    传闻荣家二少天生残疾,奇丑无比,无人愿嫁,所以花重金娶她进门。而结婚两年她都未成见过自己的丈夫,还遭人陷害与商界奇才宋临南有了纠葛。她陷入自责中,宋临南却对她穷追不舍,还以此威胁她离婚。她逃,他追;她诚惶诚恐,他乐在其中。直到她发现,自己的残疾丈夫和宋临南竟是同一人……舆论、欺骗、阴谋让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四年后,一个酷似他的小男孩找他谈判:“这位大叔,追我妈的人排到国外了,但你要是资金到位的话,我可以帮你插个队。”他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坑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心灵更自由

    让心灵更自由

    读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或意味深厚或清新奇妙,像沉浸在诗画里,文字间有暗香浮动。他描写四季,春天最先是闻到的;他回忆年少,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他探究灵魂,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他行走异域,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与原状;他抢救遗产,今天为之努力的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他热爱生活,是一位真正用心灵在生活的人。冯先生说,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对你的馈赠,不要抱怨生活。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
  • 嫡女归之弃天下

    嫡女归之弃天下

    前世,她为了父亲的死而刻意忽略了同样爱她的妈妈。这一世,她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亲人,还有……陌生的他。她是醉仙居的公子非羽,是南阳国的清华公主,是夏木国丞相的嫡女。欧阳玄影说,她给了他野心,是她说得到天下就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可他……得到了天下,却得不到她。何安归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他谋尽天下却谋不得她的心,或许她就是他命定的那一失。陌上尘说,他爱她,会在她身后等她厌倦人世烦扰、暮然回首时,他会在原处浅浅一笑,带她一同离开。他们都有话说,可偏偏……她心中那个人无话可说,那个人……只愿给她所有她想要的。林家嫡女归来,搅动江山平和。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我用了爸爸的钱

    我用了爸爸的钱

    一个生活在极度自卑,虚伪而抑郁的世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幻想,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苟活,他忘记了自己还在现实世界里。
  • 爆宠萌妻:魔尊,举高高

    爆宠萌妻:魔尊,举高高

    “吾乃水族之女帝,四海皆知,唯吾独尊!” ———— 失忆后的锦兮除了记不起以前的事外,有着绝世容貌的她,俏皮蠢萌的性格是一点也没变,喜欢吃,喜欢玩,喜欢俊俏美男!被陆天泽救下后就赖着他不走了~从前,陆天泽从不正眼看任何女人,可遇到锦兮后,一切都变了。 锦兮蹦跶到陆天泽面前,嘟着小嘴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我想吃糖葫芦~” 陆天泽低头,嘬了一口她甜粉粉的小嘴,柔笑:“乖,等我一会。” …… 不一会,卖糖葫芦的摊位面前多了一位高贵俊美、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男人:“来两串糖葫芦…” (超甜宠文,1v1)
  • 反间传记

    反间传记

    本书《反间传记》讲述的是在民国抗日时期杨家兄妹三人在敌后运筹帷幄,利用敌人的细作为我所用,其中斗志斗勇,情况复杂之多变,在保全自我的前提下为我方获取秘密情报。在一次行动中被日军特工发现身份破败,故而不得不撤离南京。潜伏失败后,将妹妹送出国留学,兄弟二人上了前线作战。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本书人物,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如有历史重合,纯属巧合。
  • 桃源传说

    桃源传说

    传承还是阴谋?破万古大局,碾压群雄,横扫诸敌,苍梧山下参悟天道时空,踏破空间的束缚,冲出时间的桎悎。重走星空古路,逆行而上,亲临太初之地,只为追寻那往日的初心......千世轮回与万载磨砺,他终将迈出那一步,使得混沌颤栗,洞悉真相时,心中浮现出带泪的笑容。
  • 赌侠传

    赌侠传

    崔斯特是一名声名狼藉的纸牌高手和诈骗惯犯,几乎来无影去无踪,世界上任何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他施展魅力和赌艺的足迹。无论做任何事情,他永远都会在袖子里藏一张王牌。
  • 王族之后裔

    王族之后裔

    这是一个王者归来的故事!王者归来的故事!王者归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