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900000035

第35章 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9)

汉阳铁厂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钢铁工业,也是亚洲当时最大的钢铁厂。除了汉阳铁厂,张之洞还在湖北创办了织布局、纱厂、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以及湖北枪炮厂。

张之洞还在湖北大力兴修水利,使得武汉历史上常常遭受洪灾的一些地区发展成为良田、市镇,开辟了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

贵州和安徽的气候都比较温和湿润,烟叶、油菜籽等是两省共同的经济作物,两省的茶叶在全国都很知名。

安徽是着名的宣纸之乡,以泾县宣纸最为有名。至今在贵州的十多个县市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古法造纸的工艺,这些古法造纸工艺的传承地分布在贵州的东西南北,其中丹寨石桥造纸、乌当香纸沟造纸、贞丰小屯古法造纸等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贵州有佛教圣地梵净山,安徽有佛教圣地九华山,分别是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的道场。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贵皖两地都留下了足迹,今天的贵州桐梓仍有太白泉、太白桥、太白听莺处、太白望月台等文化遗迹,安徽则有太白楼、李白衣冠冢等名胜。

最能代表贵州和安徽关系的是发生在明朝时期的系列历史事件。

136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的建立促进了贵州历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1382年平滇之战结束后,朱元璋在今贵州境内设置了大量的卫、所并实行屯兵制度,由此带来了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大潮。据统计,洪武年间通过“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进入贵州的移民数量在160万以上,他们的祖籍大多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

部分安顺屯堡人曾经被称为“凤头苗”或“凤头鸡”,就是指他们来自凤阳一带。安徽古徽州及江南一带盛行祭祀汪公,而黔中屯堡地区的一些地方至今还有“抬汪公”的祭祀仪式,这里的“汪公”是指唐朝的越国公、徽州人氏汪华,屯堡地区的汪公信仰就是从安徽带到贵州来的。

大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化,推动了贵州的发展,也使得贵州历史上汉族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当地的少数民族。

同时,奢香夫人开辟九条驿道、贵州正式建省、王阳明来到贵州实现龙场悟道并在贵州兴办教育、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开科取士……这些对贵州影响至深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有明一代。

在贵州和安徽不断往来的过程中,徽派建筑给贵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屯堡一带延续几百年的民居到今天的一些新兴建筑,都有徽派建筑的风格和元素融入,白墙黑瓦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这也让很多贵州人和安徽人彼此都有他乡是故乡的感觉。

屯堡文化与沈万三

优美流畅、柔和婉转、细致秀雅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江苏民歌的代表作,但这首歌曲的古调竟然在贵州传唱至今。这不由得让人对贵州和江苏两省的渊源充满好奇,实际上贵州和江苏之间确实存在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对于今天江苏南京一带的人们来说,他们可以在今天的安顺屯堡中看到六百年前自己祖先的生活,服饰、饮食、语言乃至各种民俗,完完整整地留到了今天,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屯堡就有了“活化石”“明朝文化飞地”等称誉,“屯堡文化”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并且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这种文化奇迹在当今世界上是唯一的,这还得从屯堡的起源说起。

1382年,已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的第15个年头。在这一年,由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领的30万大军消灭了盘踞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完成了对西南的统一战争。

素有雄才大略之称的朱元璋,在讨伐云南的过程中,深感贵州所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贵州实际上被当地诸多少数民族首领把控的局面感到担忧,于是他在发出了“至于蔼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的感慨之后,下决心强化中央王朝在贵州的力量,以把贵州变成稳固的大后方。

为此,朱元璋决定让得胜归来的大军在贵州就地驻守,并先后设立了24卫,在各主要军事要塞楔入了一枚枚自己的战略“棋子”。

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安顺一带自然变成了贵州卫所数量最多的地方。为了减轻如此大规模的常备军给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朱元璋按照“三分守卫,七分耕种”的思想推行屯田制。这样,这些征南将士和他们的家眷就形成了军屯,开启了明朝西南屯田的先河。

有了军屯之后,朱元璋觉得中央王朝的势力还不足以与云贵地区的土司势力相抗衡,于是在“调北征南”之后又发起了大规模的“调北填南”运动。

在声势浩大的“调北填南”过程中,大量来自中原、湖广、江南等地的贫民、无业游民、违反朝廷律令的官员和富商被强行征调进入贵州。这些人来到贵州以后择地而居,成了民屯的主力。

后来朝廷又鼓励商人加入到屯田中来,形成了商屯。

在朱元璋的一手推动下,贵州境内形成了由军屯、民屯和商屯组成的屯堡体系,一个独特的汉族社会被构建起来,贵州“夷多汉少”的局面终于有了改变。

今天广为人知的“屯堡文化”实际上就滥觞于此,据说“征南”形成的军屯叫“屯”,而“填南”形成的民屯则叫“堡”。

经过600多年的岁月洗礼,当时的绝大多数屯堡已经无迹可寻,那些在屯堡里生活的人们也逐渐淡忘了自己的身份,与周围的各民族百姓融合在一起。只有安顺一带的屯堡成了例外。

也许是因为当时留在安顺地区屯田的17万军民形成了足够的数量优势,也许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优势……总之,这里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内部凝聚力,支撑着他们世代相传,将六百年前从故乡带来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原封不动地沿袭到了今天,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屯堡文化奇观。

据考证,安顺一带屯堡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今江苏南京等地。所以,至今这里的人们还穿着元末明初时江南汉族的服装,保留着当时汉族地区的一些风俗。

屯堡人日常食用的糍粑、糕粑、各式干菜等,都便于收藏且能够长期存放,带有明显的“军用品”痕迹。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安顺地戏则是军傩的遗存。而当地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更是和六百年前的江南地区相差无几。

如果说屯堡文化的存在令贵州和江苏的文化血脉变得清晰可见的话,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在贵州的活动则让两省的商业精神有了根本的联系。

2005年,南京民俗学者扎西·刘在安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当地人祭祖的财神竟然是沈万三。在这位用了8年时间沿着沈万三的足迹走遍苏、皖、浙、赣、川、云、贵等省份的学者眼里,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

经过深入考察研究之后,扎西·刘认为安顺的屯堡文化与江苏的南京、周庄等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他依据《沈氏族谱》等推论出在平坝天龙镇一带至今生活着明朝首富沈万三的后裔。

那么沈万三是如何来到贵州的呢?

这位曾经出资帮助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南京城的江南巨富,最终因为引起朱元璋的猜忌而被流放到了云南。既然是流放到云南,为什么又会在安顺的天龙屯堡出现沈万三的宅院呢?很简单,贵州于1413年建省,沈万三被流放的时候,今天的安顺还属于云南。

据说,沈万三曾在天龙镇居住过3年。

如今在天龙镇仍有沈氏家族的数百名后人,几百年来,他的后人们对自己辉煌的家史始终闭口不言,生怕再惹出新的祸端。然而,一代富商的基因并没有消失,沈家后人在贵州创办了马帮,经过多年经营后再次成为富商,被当地人称为“沈大富”。至今,沈氏家族后人的堂屋中唯一供奉的神仙就是财神爷。

据曾到江苏昆山寻根的沈氏后人自己讲:天龙屯堡沈氏老屋的屋檐、桌椅、灶台和饭桌上的雕刻纹饰,几乎跟周庄沈厅一模一样。

除了屯堡文化和缔造了江南财富帝国的沈氏家族之外,贵州和江苏还有着很多密切的联系。

1638年3月28日,明代着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江苏江阴人徐霞客经广西南丹进入了独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贵州之旅。

一入贵州境内,这位饱览祖国山水的大旅行家就被眼前“石齿如锯、横峰竖锷”“石骨嶙峋”的独特景象吸引,为之赞叹不已。

在50天左右的时间里,徐霞客先后游览考察了今贵州独山、都匀、麻江、福清、贵定、龙里、贵阳、广顺镇、平坝、镇宁、黄果树瀑布、晴隆、普安、盘县等地,之后进入了云南。

在此次旅行中,徐霞客重点考察了贵州的岩溶地貌,寻访了诸葛亮、张三丰、建文帝等在贵州的遗迹,留下了将近40000字的《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部分游记的评价为:“黔滇荒远,舆志多疏,此书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考证。”

同年8月24日,徐霞客从云南罗平第二次进入贵州,准备对南盘江上游源头进行考察,但因为中途变故,29日又从威舍过黄泥河返回云南。

徐霞客在贵州的考察之旅不仅为地理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填补了明代以前关于贵州研究的很多空白。

徐霞客第二次从贵州进入云南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进入云南的路线有重合之处,而他第一次进入贵州时到达的恰恰是日本侵略者进攻步伐终止的黔南独山县,变幻的历史风云为徐霞客的贵州之旅又增添了另一份色彩。

今天,在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兴义市内等地都有徐霞客的塑像,寄托着贵州人民对这位江苏之子的深深怀念。

1757年,被誉为“黔中三奇男”之一的贵州黔西人李世杰出任江苏泰州知州,这是他正式走上仕途的开始。

李世杰少年时期个性倜傥不羁,虽然十分聪颖但不喜欢死读四书五经,所以多次参加乡试都不中。他喜欢骑马射箭,又爱广交朋友,遇事经常打抱不平。

29岁那年,李世杰因为写诗讽刺州官而被迫远走避祸,其父在江苏富安为他捐了一个小小的吏员。李世杰办事极为认真且很有能力,在1744年升任常熟黄浦泗巡检,在巡检任内因为办了几桩要案而得到赏识又很快被提升为金匮县主簿。

当时的江苏巡抚庄有恭得知李世杰的才干后,将他调到巡抚衙门当巡捕,在对李世杰的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庄有恭又上奏两江总督尹继善准备提拔他担任知州。根据当时的规定,从吏员提拔为知州不仅要有突出的政绩还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笔数目可观的“捐例”。由于爱惜李世杰的才干,庄、尹二人倡议同僚为李世杰捐资并上奏折向朝廷举荐,获任泰州知州。

李世杰在泰州为官5年,关心民生、重视农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安定。新任巡抚陈宏谋也十分欣赏李世杰的政绩,保荐他出任镇江知府。

在镇江任上,李世杰仍然勤政为民,在他的努力下,镇江出现了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杰不仅在朝廷下令裁撤驻军时很好地解决了驻军兵士和家属的生计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还在乾隆皇帝南巡驻跸镇江期间亲办一切所需费用,没有给百姓增加额外负担,得到了乾隆的赞许和百姓的拥戴。

李世杰前后在江苏为官20年,为地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783年,李世杰升为四川总督,从捐班出身的仆役成长为一名封疆大吏,李世杰是苏贵两省共同培养出来的一代英杰。

1884年,江苏吴县人潘霨出任贵州巡抚。当时正值洋务运动深入开展的时期,看到国内一些地方先后建立了煤矿、造船厂、丝织厂等近代工业企业,与洋务派交往密切的潘霨也想在贵州做一番强国富民的事业。

潘霨了解到日本人曾在镇远的青溪卫一带发现了铁矿,便亲自前往考察,他发现这里每年民间土法炼铁的生产数量就达到了10万公斤,这让潘霨产生了在此开办钢铁企业的想法。

在确定了此地具备开办铁厂的条件后,1885年11月,潘霨给光绪皇帝上了一道《黔省矿产甚多,煤、铁尤甚,可否体察开采折》,得到了“着即该署抚详细体察,认真开办,毋得徒托空言”的批复。

在光绪皇帝初步认可后,潘霨又进一步核实了青溪的矿产资源和办厂条件,并于1886年2月给清政府递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在报告中,潘霨进一步阐明了青溪可以开办铁厂的主要理由:各省急需煤铁,贵州煤铁矿藏储量丰富且极少开发利用,黔东水上交通可以直达长江等。

这份报告递上去之后,在朝廷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洋务派重臣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清政府在4月份正式批准贵州兴办青溪铁厂,并要求李鸿章、张之洞与潘霨“详细会商,酌核定议!”“务将各矿认真经理”。

要在贵州兴办中国第一座近代铁厂的消息很快在全国传播开来,《申报》等报纸对此纷纷予以报道,一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潘霨等人的努力下,先后解决了资金募集、选拔管理人才、选购机器设备、安装建厂等重大问题。1890年6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近代钢铁工厂在青溪正式点火投产并成功炼出了第一炉铁。

青溪铁厂的兴办对于贵州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青溪铁厂在第一批出炉的铁锭上留下了“天字一号”的字样,在今天的镇远县博物馆里仍然保存着这样一块铁锭。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青溪铁厂最终被迫停办,但在潘霨的主持下,贵州进行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代化工业尝试,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同类推荐
  • 馒头之我叫刘邦

    馒头之我叫刘邦

    一个叫刘邦的小孩,得到了一个可以得到天下的馒头,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 三国之盖世雄兵

    三国之盖世雄兵

    穿越成为魏延长子魏昌,来到群雄退场,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身负系统,智斗孔明司马,江东陆郎、姜维邓艾不过尔尔!且看主角如何从已然稳固的天下大势中谋取一线生机!
  • 静候玲珑心

    静候玲珑心

    云淡风轻的相守还是横扫天下的躁动,如果可以选择……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我还在

    陌上花开我还在

    一次发烧打错电话使得他们七年后再次相遇,快要举办婚礼前后前女友死皮赖脸回来求他复合,不料被盛夏看见,一气之下她申请去山区支教。陌上羽得知这个消息推掉所有行程去追妻。“跟我回去。”“我不!”“这里环境那么差,我们回去。”“我不!我要在这教书育人,让我的学生长大了之后不要成为一个脚踩两只船的人!”“小夏,你只看见了她死皮赖脸要抱我,没看见我把她推开拒绝她的时候。你这么冤枉我,我真无辜。”盛夏把头微微一偏,“我就是不要回去。”“好,我们不回去,等你什么时候想回家了我再带你走。”家,多么温暖的词汇啊。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韩非子

    韩非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重生:傲娇方少小辣妻

    豪门重生:傲娇方少小辣妻

    一场车祸,原本是设计好的阴谋。一次魂穿,自己变成了最不喜欢的人。他虐她身心,她却爱他入骨,同眠共枕的两个人,只因不相识,互相报复着……直到真相揭开,方少才知道眼前的人,是自己的至爱,并没有死去,苏然却不顾挽留,执意离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百里

    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百里

    “遇见他,花见了我所有的运气。喜欢他,使我陷入万丈深渊”……一切还未开始便结束了。仰望喜欢的人就像看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光芒万丈。“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乍见心欢,小别思恋,久处仍怦然。”
  • 墨染心羽

    墨染心羽

    墨染长空寂夜临,羽翔九天落凡尘。回首过往,她,终究没能逃过天命,断情绝义,斩魔君、诛神尊、灭圣皇,亡乾坤近半数生灵,再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 爱在甜言蜜语后

    爱在甜言蜜语后

    凌菲在姐妹中排行最末,她有三个姐姐。她的父母本不打算再生孩子,却意外怀上了她。因此她的年龄与三姐相差八岁。大姐凌涵和二姐凌语是双胞胎,相貌偏像母亲,自小就留一头发乌黑靓丽的长发,皮肤白里透红,非常招人喜爱。至于三姐凌云,她天生瘦弱,如弱柳扶风。她们姐妹四人有着不一样的婚恋观,她们收获了不一样的爱情和婚姻。探寻如何在婚恋生活中保持爱的本色和如何创造愉悦的家庭氛围?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天才痞妃

    天才痞妃

    “贱人,你终于舍得醒了?”头皮一阵发痛,入眼却是一张陌生的脸孔。这男人俊美无涛,却神情阴鸷,见她睁眼,狭长的凤眸轻轻一挑,大掌毫不怜惜的拽着她的发又是往起一提。舒荷双眸一冷,抬手便狠绝的朝那张俊脸扇了过去,“敢碰本小姐的头发,找死吗?”她是舒荷,现代绝世美女,不想被未婚夫用强,直接从办公桌上摔了下来,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受人欺凌的相府嫡出大小姐。爹爹不爱,娘是疯子,庶母似虎,妹妹似狼,就连唯一心爱的男人也背叛了她。她绝对是史上最火爆的‘淑女’,脚踹王爷,拳挑小三,不愿再做受人欺凌的怨女,秉承着现代女性的本性,她要独立,要自由,即使在这陌生的时空,也定要活个痛快淋漓!他,冷眼旁观她受人欺凌,佳人在怀,还不忘高姿态的嘲笑于她。“舒荷,别再枉费心机,就算你跪下来求本王!本王也不会娶你,许你侍妾之位,让你留在本王身边伺候,已经是最大的恩典,所以,别妄想本王会……爱上你!”她冷然一笑,“你以为我会稀罕么?”决然转身,不带一丝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