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000000013

第13章 排比(4)

C.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他们肩上挑的难道仅仅是粮食?不,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和其他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挑着这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

(袁鹰《井冈山翠竹》)

这一段文字中也使用了同形动词的拈连。作者把“挑粮食”的“挑”拈来,巧妙地用在“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上面,热情地歌颂了领袖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D.德顺恳切地说:“枪上的锈好擦,思想上的锈就不那么容易擦了。”

这一句中,使用了同形句词的拈连。作者先用“枪生锈好擦”引出“锈”字。然后巧妙地顺势与“思想”连在一起,成为“思想上的锈”。变不可配为可配合,同样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

②用相关的词语拈连。例如:

A.水车动了,发电了,这三千米长的水道,花了多少中国苦力的血呀,牺牲了多少性命呀!每天每天流出来的水算不清,但怎么也冲不净咱们心中的仇恨呀!

这段话中,“仇恨”本不能“冲”,但先说与“冲”相关的“水”,从而就使“仇恨”可以与“冲”紧密地相连了。

B.我只好静静地,静静地坐在这里,用针线——牵引出我心底的思念……

这一节诗中,“思念”本不可“牵引”,但作者用“针线”这一与“牵引”相关的词语一引,就巧妙而自然地将“思念”一语顺势“牵引”出来了。

C.重槌把大鼓敲得震天响,敲得人们心花怒放。

(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两句诗中,“敲”字本不与“心花怒放”连用,但作者已在前一句中先用与“敲”相关的“大鼓”作引导,从而就自然地巧妙地把“心花怒放”一语顺势“敲”了出来。显得生动、风趣。

③用比喻拈连,例如:

A.部队像一条巨大的铁流,浩浩荡荡地经过马家沟、郭城……径直地向西南方向流去。

这一例句中,便是借用比喻来拈连的。如果不用前面比喻作引导,前后就很难连上。一说它“像一条巨大的铁流”,当然就可以有“向西南方向流去”的动作了。

B.不论鸟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就不能起飞。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如果没有事实,你就飞不起来。

这一例句中,也同样用了比喻拈连。如果没有“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这个比喻(暗喻)后面的“飞”也就无法连上。

④用比拟拈连。例如:

A.五指山,你为什么不把五指握成拳?打死南霸天!打死南霸天!

这一例句中,就是借用了比拟(拟人)来拈连的。是前面先用了拟人手法,“五指山把五指握成拳”为引导,引出了一个“打”字,从而就与后面两句连了起来。否则,就无法连上。

B.秋后结算丰收账,架架算盘放声唱。

唱出了今年好收成。

唱不尽党的恩情长。

这首民歌中,也用了比拟拈连,只有把“算盘”比拟成能放声歌唱的人,才能顺势把后面“唱”连起来。假如没有后面的拟人,就不能出现拈连。

以上诸例,无不说明拈连这种修辞方式,能把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巧妙地连在一起,从而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不过,运用拈连时,须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要注意明确、恰当、自然,不可一味追求其字面上的联系,而忽略其内容上的联系。

其二,要具有启发性,不要搞文字游戏。例如:

C.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

这一例句,用的是同形动词拈连,可谓意思明确而恰当自然,具有启发性。其中,“瓜”与“豆”是可以“种”的,“希望”却没法种。这里顺势把种瓜、种豆的“种”拈在“希望”上面,是含有深刻的意义。

移就

所谓的“移就”,就是当甲乙两事物相连时,把属于描写甲事物的性状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移就可分为如下两类:

①把属于人感受的事物性状移于物,如:

A.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唐《琐忆》)

“倔强”一般是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里却用来修饰“头发”,而正是这种错位移用,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强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城里升起了大火,这灾难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这一例句中,把原属于人的感受的“灾难”,移属于“火光”,既写出了敌人的滔天罪行,也表达了人民的愤怒。

C.冬天的夜好长,好痛苦,冬天的夜又好幸福。

这一例句中,对“夜”来说,本无所谓“痛苦”和“幸福”可言。这是把属于人的感受移属于物了。

②把属于甲事物的性状移属于乙事物。例如:

A.我不相信,1976年的日历,会埋着这样苍白的日子。

这一句中,“苍白”一词,原是形容颜色的,这里移来描写“日子”。

B.这样,祖国南大门口的一座玲珑剔透的袖珍城市,也是祖国华丽裙边上嵌的一颗宝珠。

这一例句中,“袖珍”本指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物体,这里用来移属于“城市”。

有时,乙物属于人,好像是移物属人,实际上仍然是移物属物。例如:

C.这个戏用鲜明的,甚至可怖的笔调,刻画了这个人物的阴暗的思想感情。

这一句中,“阴暗”一词本来是形容光线的,这里乃是移用来刻画人的思想感情。

运用移就得当,会产生新鲜、简练、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能突出所描绘事物的性状和本质,在写景、状物、抒情等方面有很强的表现力。不妨再看下面例举:

A.天渐渐亮了,东门外,开始出现了一株株树和一座座坟墓的影子,接着,红的,黄的,绿的和蓝的颜色慢慢浮现出来了,那么快,不知不觉中,天空出现年轻而快活的一抹红色。

B.渠旁、路旁和坟地上的迎春花谢了。肥壮而显得挺大方的蒲公英开了,温柔而敦厚的马兰花啊,也在路旁讨人喜欢哩。

这些例句中,都运用了移就,移情于景,就物寄情,或托物抒情,都有着很好的表达效果。

不过,运用移就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移就起描绘“性状”的作用,虽然移甲事物属乙事物,但乙事物仍保留原有属性。它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由于它是一种在特殊语境中临时迁就的修辞,不具有现成性,所以要注意运用得当。

其二,移就往往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所谓“两项相差”正是其结构上的特点。

其三,移就的性状词语,以形容词为最常见,但也有用名词的,有用词组的,不过都具有描绘的作用。这些性状词语最常见的是充当定语,也偶作谓语。

其四,移就是一种临时的措辞,不过这种措辞广泛地使用久了有些就逐渐稳定下来。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移就和拟人的区别。

移就大多是把属于人的性状词语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上面,这一点跟比拟中的拟人有些相似,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在内容上,拟人侧重在比拟,即把物人格化;移就只是把甲性状词语移属于乙,侧重在移而就之,虽“移”而不“拟”,即不把物人格化。

其次,在描绘上,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移就只是通过移用性状词语来刻画事物,并不当作人来描写。而且,移就所移用的词藻也不一定像拟人那样要考虑事物本身的特点。

第三,在形式上,移就的移用词语常作定语,拟人所选用的词语多作谓语。虽然二者都不限于此,但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

讳饰

讳饰,即表达时不直接说出犯忌讳的事情,而是用委婉的措辞改替道出。

讳饰有如下两类:美饰、掩饰。

(1)美饰——即因犯忌怕说,就改用别的话来装饰美化。

例如:

A.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一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句中的“停止思想”、“安静的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说出来,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B.阿婷洁:刚才姜夫人和我说……

呼韩邪:说什么?

阿婷洁:昭君网氏已经有了喜了。

这一段对话中,少妇讳言“怀孕”,所以改用“有喜”加以美饰。也很自然得体。

C.战士们说:“二连指导员挂花了。”

这一句中,因战场上忌说“负伤”,所以便换用“挂花”来美饰。极富感情色彩。

(2)掩饰——即遇有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浑漠的说法去掩盖。例如:

A.“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这一段描述中,“乌黑的圆东西”,指的是在灶里烧过的“人血馒头”,即所谓的治痨病的“药”。所以不明说而用含混的话去掩饰,便是因为忌讳。另外,在《药》里的康大叔直言不讳地说“这样的人血馍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而华大妈听到痨病二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这是华大妈犯忌的表现。在华大妈家里只说“红的馍头”,只说“病”,这都是回避掩饰的措辞。

B.这次见面之后,我见到了老舍。他叹息了一声说:

“你看,我们的朋友当中,剑三要先走。”说完,神情黯然。

这段例文中,用“先走”替代“早死”,便是借此委婉措辞来回避、掩饰内心的伤痛。

总之,不难看出,讳饰具有委婉曲折的表达效果。但是,运用讳饰一定要适应情境,看清对象,以便准确地表达出思想感情。比如同是讳饰“死”,措辞不同,情味迥异:饰说“见马克思”显得诙谐风趣;饰言“离开我们”寄以深切哀悼之情;曲说“呜呼哀哉”,含有贬意;婉言“与世长辞”,寓有褒意。所有这些,都是因情境而变,因对象而异。

练习三

(一)从下列句中,选了比喻类型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1.书目用途很多,它是能够帮助人们打开各种知识宝库的钥匙。

2.他很有理由相信,警察那双可爱的手很快就落到他身上,使他在岛上冬蛰的小安乐窝里吃喝不愁。

3.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4.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蕴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二)从下列句子中,找出没有运用反复修辞格的一句。

1.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3.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4.发言的内容空空洞洞,会场气氛冷冷清清。

(三)下面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应是哪一项?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

A.引用、比拟()

B.暗喻、比拟()

C.暗喻、引用()

D.夸张、引用()

(四)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排比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困难。

(五)指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1.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落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2.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以扭转。

3.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4.那娘们像常春藤一样紧紧攀住苏比这棵橡树。

A.①双关、②借代、③拟人、④比喻

B.①借代、②比喻、③双关、④拟人

C.①拟人、②双关、③借代、④比喻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双关、④拟人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七)下面两段文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鲁迅先生小说《药》的内容,谈谈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1.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2.“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八)下面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已打乱,请重新予以安排。

①腰间羽箭久凋零,②太息燕然未勒铭,③一身报国有万死,④诸君何至泣新亭?

⑤双鬓问人无再青,⑧老子犹堪绝大漠,⑦记取江湖泊船处,⑧卧闻新雁落寒汀。

颔联:_________颈联:__________。

同类推荐
  • 怎样做记者

    怎样做记者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案例实用,语言生动,观念颇多创新。全书五十多万字,分《学会经营自己是成长的金钥匙》、《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新理念是写作的灵魂》、《内参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是当今时代正义理论新的生长点,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现代都市化运动,空间生产成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对空间正义的本质及其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的详尽论述。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热门推荐
  • 竹马他总不表白

    竹马他总不表白

    1v1,双向暗恋,原名《怀瑾向瑜》陆向瑜喜欢上了隔壁那个总会对她笑的男孩儿,可人家是熠熠生辉的小天才,她就是只犹犹豫豫总被欺负的鹌鹑。凭什么喜欢他?眼睁睁的看着他跟别的女生一起出国留学,她的心得有多大啊!他说喜欢她!骗人的吧?听说他劈腿了?她还不稀罕他呢!果断分手!懦弱?胆小怕事?善良?蠢?通通靠边去吧,她才不是之前的那个被人捏的软柿子了。“我对你都表过那么多次的白了你总得追我一次吧!”这算是什么话?她怎么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表的白?就算之前是被冤枉的她也不吃回头草了!“我们重新在一起吧!”“好”(真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丧尸世界来袭

    丧尸世界来袭

    末日黑夜笼罩之下人们苟活于残垣断壁之间人性尽显有人舍弃灵魂卑劣而生 有人重拾战志,一曲歌狂
  • 倒霉穿越:王爷,别挡道

    倒霉穿越:王爷,别挡道

    【腾讯写手社团蓬莱岛出品】她穿越成了钦犯,被重金悬赏,躲在青楼,靠着现代的才能将自己改头换面,名动轩辕,本想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就追寻自己的幸福。偏偏冒出两个对自己很有兴趣的王爷,常常破坏自己的好事,这让她很是苦恼。第N次看到他挡路的时候,她忍无可忍的冲上前揪住他的衣领,“臭王爷,别挡道!”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全球诛仙在线

    全球诛仙在线

    仙界入侵,山河破碎。地球,沦为修真者供奉天道的食粮。好在这只是一款游戏。这天,梨子尘风尘仆仆地跑到客服部门,质问道:“我的游戏账号怎么穿越了?”多年后,梨子尘的角色端坐天宫,在好友界面中悄悄打字:“长官,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再潜伏下去我都要成仙帝啦!”
  • 冷王福妻忙种田

    冷王福妻忙种田

    无辜枉死的秦海源穿越到了古代,还悲催的成了人家的童养媳,逃跑不成反被诬陷克死了夫君,变成了小寡妇的她人人都想欺负一把。还真以为老虎不发威她就是病猫,咱可是现代女,怎么能让你们欺负住,手撕奶奶婆,脚踩大姑姐。我的人生我做主,寡妇也有春天,美男在眼前不追是傻子什么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狗屁。美男我是个寡妇,我看上了你,你给我当夫君可否?司马远眉头一挑,上下打量了一眼秦海源微点了点头。夫君各种宠爱有加,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偶尔有些渣渣来找事,夫君一出手什么苍蝇蚂蚁全都走。
  • 明日方舟之整合运动

    明日方舟之整合运动

    【本书为“明日方舟”同人小说,补充叙述了“整合运动”组织建立的过程】 【本书讲述了“整合运动”组织的原初建立者爱丽丝与塔露拉相遇,并历经各国政府对感染者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建立“整合运动”的故事。】 【本书立场,永远站在感染者这一边,感染无罪】 【本书的时间线为切尔诺伯格事件发生的十年前】 官方世界观: 天灾——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的巨大灾难,是文明的大敌。在它面前,所有的事物都不堪一击。但在带来毁灭的同时,天灾也带来了源石:自然界能量结晶形成的神秘矿石。源石的开发让文明进入了现代,建立起了以源石为基础的科技体系。然而,源石开发中泄露的物质也催生了不详的矿石病患者:“感染者”。他们无法被治愈,矿石会在他们身上逐渐扩散结晶,在杀死患者后进行二次扩散。为此,感染者成为了被社会排斥的对象。没有人能告诉矿石病患者要如何生存下去,于是其中具有天赋的他们,赌上各自的未来,誓要为世界带来震颤。1096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感染者组织——整合运动,借天灾之机在切尔诺伯格发动暴乱。庞大的城市化为灰烬,无数市民惨死于天灾之中。谁知这可怕一切,都要从十年前的那场灾变说起......
  •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为了报复出轨渣男,她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他是商业传奇,挥金如土,身边女人不断,唯独对她紧追不放。他冷酷中又暗藏温柔,她琢磨不通,忍无可忍的爆发,“你够了凌俊宇,离我远点,你究竟想要干什么!”他嘴角上扬,眼神邪魅,“我想要你这辈子也不会离开我!”
  • 冲破梦局

    冲破梦局

    梦真的只是梦么,在平行空间里,有人做着反复相同的梦,终于我们相遇,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