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700000010

第10章 经世致用:唯有葵花向日倾(2)

1.北京城的规划与设计

(1) 紫禁城的传承与转身

古之紫禁城,乃天子居住之地,寻常百姓难以一睹其尊容,今之紫禁城,早已更名为故宫,买张门票,即可入内参观游览。

北京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侯仁之关注的是,在规划设计层面紫禁城是如何成就的。

第七章经世致用:唯有葵花向日倾(下)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他认为明初兴建紫禁城,乃是在元宫城的废墟之上又加以改建的。这种改建,和整个北京城的规划设计,从元到明的递相演变,由于实际的规划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史无明文,难以稽考,侯仁之便依据考古勘探和间接资料所完成的平面复原图,加以分析。

他的研究结果是,紫禁城的兴建乃是在元大内故址上又稍向南移,其东西两面城址如故,仅分别缩减其北段、延长其南端,因而全城形制仍是南北纵长的长方形,并且依旧处于全城中轴线最重要的位置上。

其结果之一,就是元代后宫延春阁的故址,已处于紫禁城的北墙之外,因而得以在延春阁的故址上堆筑起万岁山,意在压胜前朝。

他指出在紫禁城最初利用元大内而进行改建时,决定引水入城,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按北京气候特点之一,是每年雨季降水集中,且常有大暴雨在短时期内下降,势如倾盆。如果排水不畅,极易泛滥成灾。紫禁城内大小建筑连檐接栋,大部分地面又皆有砖石铺设,如遇暴雨集中下降,即可由内金水河排出城外。反之,如遇火灾或其他大量用水之处,内金水河又足以保证流水的源源供应。”

同样,在内金水河紫禁城午门内一段,也是利用了元代旧渠道中的一段,上架石桥五道,既便同行,又增加了庭院设计的艺术效果。

(2)天安门广场的诞生与荣耀

和紫禁城一样,天安门广场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从一个宫廷广场变身为人民广场。

今天的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成为很多外地游客的必选项目。

同时,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天安门广场于1986年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今天所看到的天安门广场,与历史上相比,早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明清时期,整个宫廷广场都保持着严格的轴线对称,周围绕以色彩浓厚的红墙,层层封闭,正中央是一条狭长而笔直的石板大道,一直伸向天安门前。大道东西两边,傍红墙内侧,是联檐通脊的千步檐,一间一间地排列下去,显得有些矮小单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筑物的低小与高大,简单与豪华在形象上的对比,亦即利用中心大道的纵长深远和大道尽头一带横街的平阔开展这种空间上的突然变化,来显示帝王之居的尊严华贵以及皇权统治的绝对权威。”

辛亥革命后,封闭的天安门广场除去贯通了东西两城的交通之外,还经历了其他一些变化。

重修过的千步廊被全部废除(1913年),东西外三座门相继拆掉,广场南端的大清门改称中华门。广场以南正阳门的瓮城也被拆除(1915年),并开辟了东西两侧城墙上的出入口,进一步便利了从外城直达天安门广场的交通。

这一些变化,使得天安门广场的中心位置日益突出。

天安门广场发生了以上的初步变化之后,就成了北京城广大群众举行政治集会的中心场所。自从划时代的“五四运动”在这里点燃了第一把革命的熊熊火焰之后,一直到解放前夕历次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也都是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蓬蓬勃勃地展开起来。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每年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到2009年,一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6次大阅兵。

(3)北京城的两个基本原则

1985年3月,侯仁之在北京科技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明确提出了他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一定要站在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高度上,来看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北京旧城的改造。不然,就丢掉了大方向。

第二,一定要在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旧城的改造中,坚持突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思想。不然,就要陷于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之前,党中央、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同时还做了极为重要的《批复》,在《批复》里讲到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时是这样写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

这一指示非常明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如何去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意见就很不一致,比如,“首都的独特风貌”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方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容易让问题披上意识形态的外衣,另一方面,则是北京城的具体建设,尤其是旧城改造如何实现“独特风貌”?

因此,侯仁之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今天看来似乎无甚高论,但还原至那个特殊的年代,却是振聋发聩。

毛泽东当时有句名言,就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然后发展创造出新时代的新文化。这些观点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但是,与实际如何结合,却是一个大问题。比如,当时关于北京旧城城墙的争论,城墙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该存还是该废?

梁思成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主张保存和改造北京旧城墙加以利用,可是遭到驳斥,这一主张甚至被称作为“立场问题”。后来,城墙还是被拆掉了。

侯仁之清楚地认识到,旧城改造是个决定北京城命运的大事,“这两个原则只是供参考,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必须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批复》中所提出的原则和精神,有个共同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才能共同努力,求其实现”。

(4)北京城的三个里程碑

2001年11月,就在侯仁之先生行将90岁的时候,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的学术思想:

第一个里程碑,是历史上北京城的中心建筑紫禁城,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且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全球。

第二个里程碑,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城的空间结构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的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建设。它被赋予具有历史传统且统领全城中轴的崭新意义,显示出在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

第三个里程碑,是北京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成功之后,建设的国际奥林匹克中心。它既是全城中轴线的向北延伸,又标志着中国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有媒体报道说,这是侯仁之在对北京城作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深入考察、研究之后,作出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他所倾注的全部心血、智慧的结晶。

其实这三个里程碑,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紫禁城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它那巍峨壮丽的宫阙,充分显示了皇权时代帝王至上的思想;

天安门广场作为第二个里程碑,在扩大宫廷广场为城市广场的基础上,又融合古今建筑为一体,从而呈现出继往开来的新气象;

国际奥林匹克中心作为第三个里程碑,处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顶点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曾说过:“不了解北京城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北京城的现在,当然也就不可能预测北京城的未来。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同一时间之链上。”

北京的这三个里程碑就是在这同一个中轴线上。

(5)“老外”的四种“北京观”

北京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为西方学者所瞩目,一般描述以及专题论著,为数众多,侯仁之认为其中有四个问题的探讨,值得关注。

①北京为何选择在今天之位置?

是什么有利的条件决定了当初北京的选址?侯仁之认为,最初把这一问题作为现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课题提到日程上来的,是一位原籍澳洲的地理学家泰勒。泰勒教授1942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在就职演说中,他曾着重讨论北京城的城址条件问题:“北京是在一个辽阔的冲积平原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城市的佳例……看来很清楚的是北京城址的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人为因素。在早期,占卜者认为北京的城址是特别吉利的,而政治上的原因则是次要的。”

侯仁之认为,正是泰勒教授才第一次把有关北京城的建址问题提到现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上来进行探讨的,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明确提出问题,并认真进行探讨,确实是值得重视的。

②城市中轴线为何是南北走向?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卫德礼对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有着独到之处,他曾有一部著作《四方之极》,其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的设计问题:

“在中国城市中沿着自南向北的主轴线行进的大路,比起任何自西向东的道路都更为重要,沿着这条主轴线的大路,布置了最重要的官方建筑,在都城中,所有这些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毫无例外……这一主轴线的设计,在北京城里十分突出地显示出来,如果沿着这条中心大路行进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大门、城楼以及城垣的延续。”

这种主要建筑面南的设计,侯仁之认为与所在北温带季风区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这里的冬季处于西北大陆内部气压的控制之下,北风严寒凛冽,日照时间又短,到了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海洋,南风炎热多雨,又是烈日当空。因此,随着季节的变化,为了冬季的避寒采光和夏季的通风避暑,居室设计当以面向正南为上策。

同类推荐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蹚过男人河的女人

    蹚过男人河的女人

    山杏的命运是悲苦的,是多舛坎坷的。虽然先后6个男人都真心待她,爱他,但她的真爱始终与她擦肩而过,上帝注定让她来到世间受罪。她,美丽,善良,无论走到哪里,都光彩照人,都是引人注目的光艳,那是一种大山走出来的毫无雕琢自然之美,那是带着山村泥土气息的淳朴之美,那是让人一见摄入心魄之美,谁都会对她怜爱三分,谁都想保护她。可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此话验证在山杏身上,最确切不过了。没有得到自己的真爱,反而过着一个刚刚希望升起随即绝望而来,一个绝处逢生却又一个更大的打击降临,波波折折,坎坎坷坷,命运如同抛在大海上的一叶小舟,任由海浪抛起,随即跌下,再抛起,再跌下。如此抗争,站起,再抗争,站起……一个坚强的美丽女性形象在我眼前渐渐高大起来,丰满起来。与其说她的美让她先后得到了6个男人的爱,不如说是她的善良淳朴和不屈命运磨砺的坚毅得到了男人的爱。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天使般的善良,这才是世间最美的女人!不能依仗自己的美丽皮囊被人包养,妄图不劳而获,那是可怜之人的昙花一现式的生活。外在的美是短暂的,女人,只有自爱,自强,自尊,才能自立,才能“美”得更加久远!
  • 男神魅惑:乖乖老婆别休我

    男神魅惑:乖乖老婆别休我

    他是诧叱风云风度翩翩的商业帝豪;是众女生心中颜值爆表的钻石级男神:而她,是节操无下限的小清新一枚;当钻石级男神遭遇腹黑无节操女帝;“你,去帮我买姨妈巾。”他嗤之一笑,脸如雕塑一般毫无表情。“陆文轩,去还是不去。”他堂堂一BOSS,岂会受威胁。她近前一步,又急又气:“信不信我浸你们家一别墅的血,说,你去还是不去……”
  •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田糖,田家最受宠的私生女。一次意外,让她成了A城声名狼藉的浪荡女人,随后惨遭未婚夫退婚。在她狼狈不堪被记者围堵的无路可退的时候,苏先生宛如天神般从天而降,呵护她宠她娶她。只是,婚后她才明白。原来,婚姻里面没有心灵鸡汤,有的只是砒霜!起初,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后来,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和离婚协议书。三年后,当别的女人戴着跟苏先生情侣款的戒指出现在她面前高调秀恩爱的时候,她把一纸离婚协议甩到苏先生脸上,苏先生却沉声的道,“休想离婚!”她怒,“大混蛋!”他却淡淡道......
  • 刀口脂肪液化

    刀口脂肪液化

    蒙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汪雪涵给32床病人换药的时候,手有些哆嗦,她自己是这样感觉的,其实别人都看不出来。在实习生眼里,汪主任还是那么冷静,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婉的笑容,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但汪雪涵知道她是有些哆嗦的,可能这种哆嗦只在她的心里。十年了,汪雪涵的手术水平在整个蒙河县是出了名的。很多剖腹产手术几年后都找不到做手术的痕迹了,因为刀口小,又是横切口,时间一长就成了腹部的一条皱纹了,不细看真的辩认不出来。可是2013年这个夏天邪了门,已经有两位病人刀口不仅没长好,而且裂开了,还往外渗黄色的液体。
  • 笙笙璃歌月倾城

    笙笙璃歌月倾城

    六年心酸,一路拼杀,涅槃重生,没人理解,没人安慰,只有自己,到底得有多强大才能坚持下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本书遴选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在医疗改革上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地区),从现代医疗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展示这些国家(地区)的医疗改革背景、过程、分析其医疗改革的得失成败,是一本集众多医改素材于一身,数据权威、信息准确、材料丰富、分析有据的关于医疗改革的万宝全书。国内系统介绍国外医改的材料鲜见,如本书整合全球主要国家的医改经验更属首次。可帮助国内各界人士,特别是医疗系统人士了解、比照其他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情况,从而助益于我国自身的医疗改革实践。
  • 特工少女有人宠

    特工少女有人宠

    她是华夏顶级的精英特工,黑夜是她的保护色。他是镇守边区的最强单兵,卫国是他的终生夙愿。当一场意外她失去记忆变成普通的高中少女,遇到特种兵军官的他,是试探怀疑?还是惺惺相惜?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