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400000013

第13章 下放岁月(2)

当时土坯房只是一部分,主要多数房子还需要砖瓦,因此两个连的全体人员调到嘉鱼县的潘家湾码头,全连人住在一个大棚里,睡在一个通铺上。其时朱家溍已50多岁,但他视自己为壮劳力,抢着干重活。运砖的船从上游来,靠了码头搭上跳板,然后朱家溍等人用扁担箩筐将砖挑到岸上,码成若干砖堆,卡车再把砖头运到连队。朱家溍自以为曾挑过担子,熟悉得很,哪里知道挑担子走跳板和走陆地是不一样的,从船上装二十四块砖头走到跳板跟前,一定要停下来,重新起步,这时候脚下的跳板颤动的节奏和肩上的扁担颤动的节奏才能合拍。如果不停下来重新起步,砖头和人都可能掉到江去。几天里好几个年轻人都掉下去了。后来就让朱家溍在船上卸砖装筐,体力弱的用手码,体力强的用夹子,一夹就是四块砖,活也不轻,朱家溍就专选夹装,以提高速度。除挑担子之外,朱家溍每天早上还要装车。大约早上五点钟,听到远处汽车喇叭响,就立刻跑过去,恰好车到门前,司机为了争取时间,只是把速度放慢,并不真地停车,两个装车的人都要赶上去抓住车帮,然后横着身子滚进车厢。在行进中要完成这一串动作,有些人望而生畏,只好不参加。岸上的砖还要用汽车运至咸宁,上下装砖的活儿也不轻,朱家溍总是选择更累的车上活,自谓他有武生功底,上下车很方便。在下放专家中,朱家溍堪称最能干的体力劳动者。以后回到咸宁下地劳动,他依然是骨干力量,从不要求任何照顾,一直干了两年。

潘家湾一带的江岸都是红色的峭壁,当地人说,这是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的地方。朱家溍和同事在潘家湾共干了三个多月,九连全体人员都回去了,朱家溍付出的劳动和大家一样,却不在照顾之列。朱家溍也没有要求照顾,因为他看到在九连有几位受照顾的,常常被一些人任意嘲笑呵斥。一位先生因为家里寄了包裹,里面有罐头肉松、花生酱,就给他办了个展览,让大家批判他。其他先生还被揪出来作现场批判会。其实说不出什么可以上纲上线的事情,无非是大家干活累了,拿一个比自己更好欺负的人开个玩笑而已。所以朱家溍宁愿多费些力气,干重活,让那些惯于欺负人为乐的人不敢轻视他。每天随全连下田劳动之外,还会以壮劳力的身份临时接受任务。

朱家溍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赶上政治学习——不用劳动的日子,结果派朱家溍和另一位同志窦茂斋去咸宁火车站去卸煤。卸煤既是重活,还要求快,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一车满载的煤卸完,是重活中的重活。另一次,也是和这位同事窦茂斋去做农活,按说农活不算重活,但比较苦。就是下雨的时候,要派专人看管秧池,不能让秧池里的水没过秧苗,一旦池内水多了就要用水盆把水掏出。这项工作每次总是派朱家溍和窦茂斋两个人。窦茂斋是个老革命,在战争中受过伤,只有一只眼,加上朱家溍一共是三只眼,第一次在晚上出发就感觉到困难很大,在山坡上虽然没有灯光,但是借着手电筒的光还可以走,但是在湖区,因为港汊比较多,下雨之后,漫天的水雾,简直辨不出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幸亏窦茂斋的一只眼,他打过游击,经验丰富。他告诉朱家溍:“把手电筒关掉,咱们在全黑的环境里静几分钟,就能认出大致方向了,然后就可以看出每日白天常走的地形。”于是,朱家溍跟着他走,果然顺利找到秧池。这项工作虽然苦些,但也有意想不到的享受,就是雨天的雷电之美是原来从未看到过的,有一次竟然看到从天而降的一个大火柱,通天到地,真是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这可是在室内所不能想象的。

不久,朱家溍调到丹江干校,这个干校原本是中央文化部设立的“文化部安置干部办公处”,办公室、礼堂、宿舍、电灯和自来水等设备都齐全。有少数被安置的干部住在这里,但绝大部分的房子空着,所以临时作为咸宁干校的分校使用。被调来的大多属于老弱病残四类人,算是被照顾的。老的一类里,绝大多数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只有极少数还差一两岁。朱家溍是五十六岁,在不到退休年龄的人当中是最小的一个,因此获得一个美称“三连小朱”。虽说是干校的分校,但每日的劳动只有上午两小时,以政治学习为主,事实上是以休息为主。咸宁干校的口号是“粮油肉菜四自给”,丹江减了一项——粮,所以只需种种菜、养养猪就差不多了。

1971年秋天部分老弱病残的“五七”战士由咸宁迁到均县——文化部安置干部办公室,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从版筑变成了砖房,朱家在红旗区,房子之间是女贞子树,还有自来水。

1971年5月在干校的全家福,从右至左分别是二哥、朱家溍儿子、六哥、朱家溍、大女儿、朱家溍妻子、小女儿。

当时朱家溍和妻子、小女儿传荣分到两间房间,每日在食堂买饭菜,有自备煤油炉,也可以自己做点菜,吃得很好。住的环境有山、有泉水,所以这里的生活相当舒服。朱家溍在咸宁也养过猪,人们常说‘蠢猪’,朱家溍回忆那段养猪生活,“其实不然,猪可聪明极了。比如竹板圈起的猪圈,哪个地方最薄弱,它一定会视为进攻重点;干校后期,西瓜多了,猪也知道择食,不再光啃皮吃;再者,猪也顶会享受生活的,你要是伺候得它舒服,它就主动找你亲热。”当时干校种了很多莴笋,长得很好,大家就舍不得吃,等着北京慰问团看过了再收,结果等慰问团来过了,又有当地驻军要来参观,又等。终于没有人来的时候,再想去收获,这些莴笋已经老得不能入口了,只好当做绿肥了。

在干校劳动的那段生活,也给了朱家溍很多美的享受。“向阳湖的莲子和藕很多,十分可口。但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荷花。它色泽异常红艳,花叶又高又大,我时常散步去荷塘,朝荷花道上走,逐渐深入,眼看红花翠盖,就像置身于荷林之中,实在太美了!如果赶上下大雨,冲天雷响声震耳,那种感受也是不去向阳湖难以体会到的。咸宁还有一个美丽之处,是桂花,丹桂树粗大无比,有时你还没看见桂花,就闻见了香味。此外,春天大家作秧池,下雨放水时,听到各种水鸟在头顶上‘喔,喔,喔’地叫个不停,高低音悦耳动听,就像交响乐似的。”这时候女儿传移就笑道:“爸,您现在长寿,也许多半是因为在向阳湖听过那些田园交响曲吧?”

自然,在干校仅仅这点“精神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朱家溍便偷偷进行童话创作。

在咸宁干校,本来是朱家溍夫妻和两个女儿的合影,但是妻子认为还应该包括小狗才算齐全。

朱家溍最初写的是《一只皮箱的自述》,他带到干校的皮箱是他父亲去英国牛津大学念书时带回的,随他经历了国与家的巨大变迁,因此,写皮箱就是写他自己。另一篇讲的是小黑驴的故事,在丹江,拉石头的驴长得特别好看,圆圆的脸,双眼皮,身上的皮都磨破了,还继续干活。一天,小黑驴的妈妈被石头砸折了腿,不能干活了,就得坐以待毙,可怜小黑驴从此结束了童年生活,重复妈妈的命运,而它还问人家:“我的妈妈哪里去了?”此外,朱家溍还有一篇童话写小狗,说的是在向阳湖,有只被人遗弃的小犬,朱家溍拣了回来,朝夕相处。有次朱家溍不留神被镰刀划破了手,去干校医院治疗,狗紧跟着进了包扎室,当看见主人痛得厉害,它就摆出一副啮牙咧嘴的样子,把医生护士吓得手直哆嗦。要是碰上连里开会,有人来通知朱家溍,如果态度好,它就不声不响;如果是造反派气势汹汹地喊:“朱家溍,开会去!”它就会“嗖”地一下猛扑过去,把来人急得要命,躲得老远,连声说:“请你快点去,我就不过来了!”但他调丹江之前,狗显得特别烦躁,在房里来回走动。他猜想,狗一定觉得人靠不住,到时候便把你扔掉了,一点友情也不讲。其实,那年头这些主人自己的命运如何,都不知道,舍不得它也没办法。朱家溍怕招惹是非,这几篇童话也没敢公布于众。

朱传移说:“甭管向阳湖怎样艰难困苦,我爸却像从监牢里出来,回到了自然界,对身心是一种陶冶。虽然天天劳动,但毕竟还算是正常地生活,不像在北京,到处‘红海洋’,天天批斗会,人简直被弄得疲惫不堪了!”

同类推荐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有些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初,常常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但随着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事业屡屡受挫,当初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艰辛。当他们将抱怨当作习惯的时候,他们就沦为了平庸无奇的人。反过来看那些平庸的人,你会发现抱怨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可以说,抱怨就像一颗钉子,会将一个人钉在失败的墙上,永远都不得解脱。
  • 大夜无明

    大夜无明

    夜无明在梦中磨了十年的古剑,剑出之日,大夜遮天,玄荒整整三天不见日月星辰;为此,他给这把剑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吞天!
  • 汗的羔羊

    汗的羔羊

    若干年后,汗的故事果然发生了。那时,汗是我老板,马族人,D国归来的畜牧博士,属海归。他应该有外国名字,叫个啥,我不知。马族名字叫乌力汗,我就叫他汗。汗是儒雅的人,笑容宽厚,有亲和力。圣诞平安夜,我们是在幽州城一个朋友家的别墅里认识的。那个朋友江湖尊称黄爷,搞花样投资,总有花不完的钱,嗜好玩烟斗,喜欢在家摆流水席,黄爷是湖南土家族,餐桌上湘西的烟熏腊肉口感惑人,餐餐都上,好像总也吃不完。在黄爷宽阔的斗室里,摆放有上千个烟斗,看得我眼花缭乱,腿软胸闷,羡慕嫉妒恨,心里颇不平静。
  • 几度花开几度落

    几度花开几度落

    他是魔族至尊为了她愿毁天下;他是人界之主为了她魂飞魄散;而他又为了她做什么,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仙界战神,是她此生最爱,她不求什么,只求陪伴在他身旁。而他却为了天下苍生让她在九重烈火中毁灭。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系统重生之路国民男神是女生

    系统重生之路国民男神是女生

    苏家正牌继承者,苏玖感觉像换了一个灵魂。从以前的软弱胆小,变成了自信张狂,爱聊人的国民男神。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从打架,斗殴到泡吧,老妹。更令人惊讶的是,男神竟变成了女神。(本文系统重生,架空,女扮男装,现代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_∩)
  • 剑道圣魔尊

    剑道圣魔尊

    正在打网络吃鸡的王林,突然应为一道闪电中的一把长剑,穿越到异世大陆……
  • 记忆魔咒

    记忆魔咒

    常洛常常问自己,忘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久?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到市立中学的铁栏外,等待那个女孩的出现。终于等到她走过来在铁栏内的石廊上坐下,常洛的面孔一下变得神采飞扬。女孩名叫凌榛榛,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虽然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每次面对她,常洛的心就会变得很软,一如春天懒洋洋的阳光。他点燃一枝烟,静静地看她低头读书的模样。随着书中的内容,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在春日阳光和斑驳树影的掩映下,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晶莹。这样隔着铁栏的相守,已经令他心满意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秀”出真我。脱口秀也是其中的一种“秀”。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简单点说,就是把自己的话搬到舞台上,以有趣、有料、有味的方式说给更多人听。本书不是简单的说话技巧,而是以脱口秀为立足点,囊括演讲、演说、访谈、主持、评论、表演等各种脱口秀类型,并结合古今中外广为人知的名人脱口秀案例,详解表达技巧,旨在切实提高你的表达功力和脱口秀水平。帮助你轻松进入社会群体,用说话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迅速提升你在生活、工作中的魅力与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