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100000005

第5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体会生活,让生活更美好(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作家杜利奥说道:没有什么比推动热情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如果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处于不佳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杜利奥定律”。在心理学上,充满热情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容易培养一种积极的正面情绪。在这种心态下,人们往往充满乐观和朝气,做起事来也更有劲头。

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感到疲劳。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只是用脑的话,不会使人们疲倦,单就头脑而言,在8个或者12个小时之后,工作还可以像开始时一样地有效率。那么是什么使人感到疲劳呢?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引起的,就是所谓的“心理疲劳”。尤其是以脑力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更大程度上是由精神因素决定了他们疲劳与否。心理疲劳的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想迟缓、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

心理疲劳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它们主要由一些消极情绪,如浮躁、厌烦、忧虑、倦怠、感到工作无聊、觉得生活无意义等引起。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热情,就不容易感到疲劳,而且会提高工作效率,生活也会很有激情。

一位哲人曾说过:“冷漠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因为他的冷漠不仅营造不了幸福的环境,反而会禁锢了自己的心灵,也就禁锢了一双飞翔的翅膀。”热情地面对生活并不需要你有多少金钱,有多少空闲时间,而在于你是否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如果你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那么生活就会赋予你阳光雨露,你会在愉悦的环境下收获累累硕果;如果你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那么你将一直在阴霾的天空下挣扎,潮湿的心永远得不到晾晒,甚至会霉变畸形。

张欣几年前遭遇了下岗和离婚的双重打击,尤其是在家庭“保卫战”中,她更是一败涂地,伤痕累累。身心俱疲的她没有从此沉沦,而是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她说:“苦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给别人呢?痛苦的放大会让人远离你,而热情的传递会让人亲近你。”在朋友的帮助下,张欣应聘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她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她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张欣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一个有知识、有修养且非常关心她、体贴她的男人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事业的顺利,家庭的幸福,让她每天都充满了朝气和自信。

时时刻刻充满热情,生活就会少几分无奈,多几分精彩。人的一生此起彼伏,曲折坎坷。快乐与痛苦参半,有时候痛苦会更多。你与其感叹或抱怨,不如拿出你的热情面对生活,为生存和生活的热情奋斗,这个奋斗的过程,恰恰就是培养生活热情的过程。

几千年前,苏格拉底提出“怎样才算是好的生活”这一问题。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寻找新的答案。可是无论人们的答案如何改变,有一点可以肯定,热情可以让人们用内心的激情击退生存环境的寒流,让人们离想要的生活更近。

热情是一种难得的可贵品质。凭借热情,人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形成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人们可以感染周围的朋友,让他们理解、支持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人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赢得宝贵的发展机会。用热情煽动生活,人们才能跨进幸福的门槛,享受生活的阳光雨露。

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人们就会树立拥有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个人如果面对贫困、疾病、失业、失恋、丢官、破产甚至一无所有时,都能够不失对生活的热情,那么他必定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因为他有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态度,有对未来的爆满热情,这也是幸福生活的真谛。

把每天都当成感恩节

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

感恩一词在《牛津字典》上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心理学所说的感恩是一种内心境界,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世界、生命、人类的一个部分,因为整体我们存在,由此对整体充满敬畏与感激之心。

心理学认为,“感”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也就是知恩的阶段。但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如果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所以,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人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你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会一无所有。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有一个富裕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店老板。看着店外饥饿的孩子们,他拿出一篮子面包说:“这些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话一说完,饥饿的孩子一窝蜂似的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谢谢,就都走了。

有一个叫艾丽丝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店老板表示了感谢后才离开。

第二天,面包店老板依旧把盛有面包的篮子放到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还像昨日一样疯抢,羞怯、可怜的艾丽丝只得到一个比昨天的还小一半的面包,但她还是真诚地向面包店老板道谢。

回家后,妈妈切开面包,一枚闪亮的金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金币送回去,一定是有人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当艾丽丝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店老板的时候,他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让面包师把金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个金币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的生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们的心中,给予得到的快乐永远大于自己的付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永远是温暖的,因为他们有亲情的关怀,爱情的滋润和朋友的真诚。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知足常乐的,因为他们不攀求高官厚禄,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求平平安安。

1863年,林肯宣布了感恩节为美国的国家节日。在节日期间,很多超市门口会有一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平日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也会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人们还会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是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感恩节来过,你就会卸掉很多沉重的心理包袱,拥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你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在追求完美生活中寻找快乐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最完美的商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想里。追求完美的人不要指望完美,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百分百的完美。”现实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只能无限接近。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做事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对自己总是不满意,常常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这主要源于他们性格特质上的追求完美,他们被称为“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希望做到最好,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也经常会因为不完美而后悔、自责。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和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这类人一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常常“吹毛求疵”,稍不满意就自责,必须重新再做,直到做得满意为止;另一方面,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怕他人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做事过于“认真”、事事苛求完美的态度,很容易使他们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令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状态。长期如此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头痛、胸闷、心跳加快、记忆下降、胃口差、失眠等。

两位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他们建议,完美主义者要降低标准,学会偷懒。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心理特点。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事情反而会变得不完美,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成年以后,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你们都长大了,去寻求那绝世之宝吧,找不到就不要回来。”

两兄弟次日就出发去了山中。哥哥是个注重实际的人,即使发现有残缺的玉,或者是成色一般的玉,他也会装进行囊。几年后,到了和弟弟约定的回家时间,他的行囊满满的,尽管没有父亲所说的绝世之玉,但造型各异、成色不等的众多玉石,在他看来也可以令父亲满意了。

弟弟来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弟弟说:“你这些东西不过是一般的珍宝,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绝世珍品,拿回去父亲也不会满意的。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哥哥带着他的那些玉石回到了家中。父亲说:“你可以开一个玉石馆,这些玉石都是稀世之品,稍微加工一下,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哥哥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短短几年,他的玉石馆就享誉八方,他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富人。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父亲听了他介绍弟弟探宝的经历后说:“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领悟“至美是不存在”的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付出一生的代价了。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最完美的商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想里。追求完美的人不要指望完美,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百分百的完美。”现实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只能无限接近。就如一个家庭一样,不完美时夫妻团结努力创业,追求完美,一旦生活基本完美,就会出现挥霍享乐、不思进取的状况,最后又回到当初的一穷二白,重新开始奋斗。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从没人理你,到人人挺你

    从没人理你,到人人挺你

    知名的企业家、成功的政治家、优秀的销售员都有一个共通点:擅长运用比说话更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看穿别人的内心世界,牢牢地掌握人心,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非语言沟通技巧称为“读心术”。它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心理测验,更不是犯罪伎俩,而是以实验与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最强学问”,能帮助你在工作、恋爱、生活等层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对方的想法,预期对方的反应,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你梦境还原的288个解梦游戏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你梦境还原的288个解梦游戏

    本书每一章都搭配了真实的梦境分析,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解梦的方法,更能够学会如何解梦,学会如何去运用不同的解梦方法。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通俗读物。为什么我们会拖延?我们对拖延症了解多少?我们能够克服拖延的习惯吗?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拖延症产生、发展、肆虐的来龙去脉,也讲述了如何摆脱拖延症,变成雷厉风行的行动派。
热门推荐
  • 遥远的扎西

    遥远的扎西

    我把他叫扎西,是因为我并不真正知道他的名字,也从没见过他。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藏族青年,和我姐姐在一辆列车上相遇。当时,我姐姐结束了回家探亲,正在返回她工作的那座城市的途中。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个灰蒙蒙的阴天,站台上人很多,刚刚过完春节,探亲的人流正如一只巨大的章鱼,沿着四通八达的铁路,向南、向北或者向东向西伸出它巨大的触角。列车下午四点多发车,我去车站送姐姐,因为她带的东西太多,还有一个只有四岁的儿子。
  • 不要冷冰冰

    不要冷冰冰

    我喜欢吃棒棒糖,有玩的好的朋友,也有人喜欢我,也有好多讨厌的事,但是妈妈说不要冷冰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本书介绍了从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如何成长为海军飞行员的过程,包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飞行前的航空教育、初级训练、在T-45教练机上的训练、直升机飞行员的训练、驾驶多发飞机飞行员的训练以及获得飞行证章等。同时介绍了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l器材,包括救生设备、各型教练机和模拟器,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也有描述。
  • 禅门要略

    禅门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科学狂人之死

    科学狂人之死

    王晋康,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4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他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语言冷静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
  • 宝宝过来抱一抱

    宝宝过来抱一抱

    青春,不为金钱劳累。不为工作担忧。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笑着摸着口袋:老板,来包辣条!美好的青春,美好的大学生活,可自从遇到他,玉书涵不是笑死在床上,就是活活气晕在厕所!玉书涵:你弄的剁椒鱼头?某男:嗯,剁椒,鱼头。玉书涵:可谁让你把鱼头和辣椒一起剁的啊!这一下锅不就成面糊了啊!某男睁大双眼:莫非您老的意思是让我在里面加点面糊吗?
  • 只为守护最重要的你

    只为守护最重要的你

    逝去的十年,成为了最大的执念。浑噩的死亡,却开始了新的章程。本想好孤影阑珊也如画的自己,却再次遇见最为珍贵的那个她。
  • 采兰赠药

    采兰赠药

    [苏甜苏甜的欧,基本无虐]与你一见如故,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因药与与君识,因君而忘伤”只为君,终其生“为夫人一笑间轮回甘堕”木槿因忘忧而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