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600000014

第14章 宫谋(1)

十五的皓月把它的青光洒向秦宫,使宫中的一切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

一个年轻人独自走在宫院的甬道上。他步伐很慢,看样子在边走边思考着什么。

走到一所宫门前,从里面走出另外一年轻人,两个年轻人差一点彼此撞上,因此全都停下了脚步。

“原来是十三哥!”

“原来是十五弟!”

他们又差不多一起喊了起来。

这被称十三哥的,名叫子盈,是太子赢柱的第十三个儿子。这被称十五弟的,名叫吾成,是太子赢柱的第十五个儿子。

眼前这所宫院,是夏妃住的地方。这夏妃是公子柱的一个妃子,也就是公子子楚的生身母亲。

公子吾成走出宫门让公子子盈碰见,便主动向公子子盈解释:“母亲脸上长了些癣,听说夏夫人有一种药能够治得,便打发小弟前来问问——谁知,竟是以讹传讹,并没有的……”

公子子盈一听心里冷笑了一阵,嘴上道:“那再到别处问问……”

公子吾成见公子子盈独自一人夜间出来,心里早就想:果是个不安分之人!现在他问:“哥哥这是要去哪里?”

公子子盈早就想到公子吾成会问他,故而答案是现成的:“读书累了,想去大哥那里看看……”

公子吾成点了点头,两个人就分手了。

公子子盈这里所说的大哥,指的是太子赢柱的长子伯禽。他与公子子盈是一母所生。这倒是去公子伯禽宫院的路,但实际上,公子子盈原本并不是要去公子伯禽那里。

公子子盈担心公子吾成在后面盯着他,因此,不得不临时改变目的地,真的去找大哥公子伯禽了。

公子子盈到了公子伯禽那里,兄弟俩说了一会闲话儿,公子伯禽便对弟弟道:“子盈,你可听到了有关子楚的事?”

公子子盈正为这事去找公子黑象,不想在路上碰见了公子吾成,这才改变计划来到了这里。他不想骗他哥哥说没有听到,因此回道:“听说了些……”

到现在为止,太子柱与华阳夫人议定立子楚为太子的事并没有公开。真情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但是,绵里包不住火。吕不韦以公子子楚和他自己的名义送大量的礼物给华阳夫人,动静非小。

吕不韦还以子楚的名义送了大量珍玩给了子楚的母亲夏妃,这也是难以瞒人的。赵高被派去邯郸专门侍候子楚,临走时支了大量的金钱。所有这些都并不是秘密进行的。做这些事情,有不少的宫女和太监在场。华阳夫人倒是嘱咐过这些人“这事大可不必张扬”。哪个心里都明白,嘱咐“不必张扬”,便含有保守秘密的成分,但这与明令“不许外传”大有区别。另外,华阳夫人身边的这些人都可称为心腹或亲信,但事实上,再亲再信,还有更亲更信的人。故而,难免通过这些人“走漏风声”。

世事总是如此,某些状况下,刮起一丝风,就会让人联想到一阵雨。有关上面的事发生在宫中,传出一个钉,人们便会想到一扇门,传出一节木,人们就会想到一辆车了——难免引起种种猜测。

原来子楚是一个不起眼的质公子,现在,一下子抖了起来。特别是,原来几乎是备受虐待,现在,却专门派太监去服侍他,并带去了大量金钱。这意义非常,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有人说,子楚已经得宠,未来的太子非他莫属。十分明显,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太子和华阳夫人使然。而太子和华阳夫人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吕不韦的进宫,是吕不韦金钱的魔力。

公子伯禽问弟弟的有关子楚的事,指的就是这些传闻。

公子伯禽听弟弟说知道这些事,便道:“子盈,不是哥哥说你,你是一个不肯安分的人。眼下,对子楚议论纷纷,有的认定他就是未来的太子。有的人听后心内难平,便蠢蠢欲动。我告诉你,你可不许这样,不可跟着起哄。一窝鸡蛋,你怎的就断定哪个会壳破出鸡?再说,就是定了子楚为未来的太子,又有什么好闹的!太子不就是未来的王吗?谁当这个王就让他当去——不傻,二不残,就成了,反正跑不出我们赢家!我们这些人,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愁住——有此三者,足矣!咱们总比那些可怜的黔首强上百倍吧!再说,现列国终年战乱不休,‘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还不够吗?难道我们宫廷之中也要你死我活,彼此杀将起来才痛快吗?弟弟,不错,大王喜欢你,父亲也喜欢你,大家认定你会成为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王。现在这些传言未必是真,未来的太子兴许依然是你。但话说回来,那些传言即使是真的,也没什么。你自己必须摆脱这一切。你要记住老子的两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要争什么。老子还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随后,伯禽把眼前的竹简推给子盈:“你看看这里写的——这是庄子写的,我正好读到这一段——好,我干脆给你读读好了:‘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十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日: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者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哉?日: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椭,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哲人!哲理!”

公子子盈在听着,但他有自己的哲理,只是,他嘴上说:“小弟记住就是了。”

从公子伯禽那里出来,天更晚了,公子子盈犹豫还去不去公子黑象那里。最后他决定当晚不再前去,因为他想到,如果去,天这样晚了,叫人看到,会引起怀疑,于事不利。

公子子盈回到自己的宫中,无论如何都难以入睡了。他的脑子里无法摆脱子楚这个名字。

晚饭前,侍奉他的两名太监的私下谈话被他听到,是他走出自己的宫门去找黑象的直接原因。

当时,饭吃完了,茶也送过了,一切事项都已经结束,离侍奉公子上榻休息的时间还远,两名太监,一名叫黄市,另一名叫韩山,便在西厢房踏踏实实坐下来拉开了话匣子。

公子子盈饭后原想看一会儿书,但心里有事,塌不下心来,便想到外面走走。他走到院子里,就听西厢房传来一个太监的说话声:“这宫里的事就是这样,一天一个中心——哪里有肥肉就向哪里聚。”公子子盈听得出,这是太监黄市的声音。公子子盈想到,这个比喻很有点意思,便产生了听一听他们要讲什么的想法,于是站定了。下面,他听到另一个人问:“你这又说哪个?”这是太监韩山问的话。

下面是黄市的答话:“说的是公子吾成一伙儿……”

随后,两个太监你一句我一句谈了起来。

韩山:“啊,明白了一——你是说公子吾成、公子子埝几个兄弟老往夏妃那里跑的事吧?”

黄市:“正是。他们看到夏妃肥了,故而就聚到了那里……”

韩山:“可你说,人们传的子楚将被立为太子的事有谱吗?谁都知道,大王在孙子辈里最喜欢的是咱们这位,那子楚怕是大王连三句话都没有跟他讲过的,凭什么将来立他为太子?”

黄市:“你这就把事情看偏了,立太子是父亲的事,可不是爷爷的事。大王百岁以后,现太子就是王,他的太子是由他定的……”

韩山:“可太子也是喜欢咱这边这位的呀!”

黄市:“要不我说宫里的事一天一个中心嘛!”

公子子盈没有再听下去。这几句话,尤其黄市那句“宫里的事一天一个中心”的话,狠狠地刺疼了他的心。

正像两个太监所说的,他的祖父、现在的秦王,是最喜欢他子盈这个孙子的。他的父亲,现在的太子,同样是最喜欢他子盈这个儿子的。无论在众人的眼里,还是在他子盈本人的眼里,未来的太子非他莫属。可是,一下子,宫里进来了一个吕不韦。自从这个吕不韦在宫里走了两趟,一切都变了样——至少在他公子子盈的眼睛里是如此。此后人们议论纷纷,子楚会在将来被立为太子的传言甚嚣尘上。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传言的可信程度如何?对于其他的人,这可能并没有什么,可对公子子盈来说,这却是跟生命一样重要的事。

秦国的制度是这样的:作为宫室成员,你可以有吃、有穿、有住,而且还可以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然而,仅此而已。你想进而拥有领地,享有爵位,那么,你得立有战功。要立战功,就要到前线去,拼命杀敌,或者出谋划策,攻城略地。可是,如果你有幸成了王,那你就拥有了一切,不但保住吃、穿、住,还有无上的荣耀,特别是还拥有一切权力:决定征战,决定和平,决定生杀,决定荣辱,可以一言而兴邦,可以一言而废国……

同类推荐
  • 蜀山剑侠传2

    蜀山剑侠传2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秋风凉了

    秋风凉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夜的草(莫迪亚诺作品系列·精装)

    夜的草(莫迪亚诺作品系列·精装)

    《夜的草》讲述了在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旧笔记本里,一位作家发现了一段往昔时光的踪迹。五十年过去了,笔记本里记录的文字将他带回到蒙帕纳斯、大学城、左岸以及那个“去殖民化”时代。那时他与一位名叫丹妮的年轻女子来往甚密,然而走在2012年的巴黎街道上,1966年发生的那些事变得可疑,她隐瞒了许多事实真相:她的真名,她的活动,还有一个令她着实烦恼的巨大秘密……警察局里留有她与几个熟人朋友的档案,但追寻真相的线索依然若隐若现,空间与时间的错位,现实与诗意的混淆,让这部小说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青春梦幻曲。
  • 寻找咸丰米店

    寻找咸丰米店

    鸿琳,原名刘建军,1965年8月出生,福建宁化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福建文学》等报纸杂志,出版长篇叙事散文《翠江谣》和长篇小说《血师》。曾获三明市第三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第四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获第27届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一等奖,福建省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等奖项。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支持革命。
热门推荐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七位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形骸放浪而不失忧国忧民之心;学问高绝,文采风流号为一时之冠,性情却又烂漫天真,质朴可爱……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鲁迅、林语堂、郁达夫、张恨水、沈从文、周作人、梁实秋。
  • 投行思维: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的经营逻辑

    投行思维: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的经营逻辑

    《投行思维: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的经营逻辑》由钱袋子决定枪杆子——霸主地位的幕后推动者;实现皇家特许的金融梦——弹丸之地的异军突起;“挖金术”值得信赖吗?——中国企业运作中的风险与误区;为了远行,重塑价值——投行思维的哲学;先让企业好做,再把企业做好——投行思维的践行;投行思维决定商业发展——基于投行思维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国式裂变——投行思维的策略;找风口不如做风口——投行思维之应用总结八章构成。
  • 一剑入白衣

    一剑入白衣

    自古言:三山不入世,五院不出尘。帝王朝疆土大明域,三千黑甲铁衣卫,神色凌然的站在三山之一剑山下。“恭迎世子殿下出山回府。”随着一声哀嚎,一脸苦色的白衣少年,腰挎锈剑缓步下了剑山。“白衣少年下剑山,锈剑入世磨凡尘。待到白衣非白衣,手间锈剑非锈剑。世如棋局乱破子,一剑白衣斩乾坤。”
  • 无垠边际

    无垠边际

    地球在未知的力量下被摧毁了,只留下仅存的人类在宇宙中流浪,然后一个真实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他们为了生存而最终走投无路。
  • 漫游记之天意

    漫游记之天意

    什么?死后魂穿竟然重生为豪门少爷?附带系统——天赋、技能,逐渐逆天?还能听见旁白,一路助攻加剧透?穿越拿到主角剧本,简直爽歪歪!等等,什么意思?主角竟然不是我?!普通少年尹明朗在异世重生,竟成为学城少城主,能靠文字施法,无所不能,更有技能系统为他铺路。他的使命是什么?到底身负何种“天意”?棋子能否跳出棋局?神教、学者、玄文,在诡谲之局中,尹明朗的漫游将由此开始。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武极之无限分身

    武极之无限分身

    人族定鼎江山百万年后,被驱逐于蛮荒之地的亿万妖兽,再度蠢蠢欲动,企图重新席卷天下。第五次人兽大战一触即发,却有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少年,重生于此,身怀超能异术的他,又该怎么代领人族,守护住此方文明……大千世界,我有百万分身。三十万去修炼,三十万去炼丹,三十万去布阵……至于剩下的,全都去泡妞!且看废材乞丐,如何逆天成皇!
  • 吞天水帝

    吞天水帝

    一本古老神秘的功法,一副天生神体,演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代大帝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云家的出逃者

    八云家的出逃者

    天生怯懦的结日沐,以及性情乖张暴戾的八云沐。幻想乡八云家的出逃者,一直追寻着自由的人。本书就是某个永远七十七岁的大妈放养自家弟弟的故事~请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