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600000008

第8章 西行(1)

吕不韦在函谷关赶上了嫪毐。

到了函谷关,吕不韦无法再避开秦军的行军路线了,一路之上他看到,秦军的车马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平。

出函谷关不远,他碰见了秦昭王的车队。他打听到,为了取得长平一战的胜利,秦国把十四岁以上男子都征调入伍,发往前线去了。秦王带来的就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还有充足的粮草。

这使吕不韦感慨万分,他进一步判断,这一仗,赵国是输定了。

当时,吕不韦让开大路,在一个庄上歇了,等秦王大军开过。

又走了几日,一路之上,秦国的车辆、人员迎面而来,吕不韦不得不避让,这样,比原计划晚两日到达咸阳。

咸阳的备战气氛比邯郸更为浓烈。吕不韦不再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全力投入了他的计划的实施。

吕不韦在咸阳也有自己的宅第。只是,他在秦国的境遇与在赵国有天壤之别。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对商贾采取压制的政策,商贾在秦国没有政治地位。故而,吕不韦在秦国并没有与政界、军界建立直接的关系。但商贾毕竟有钱,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并不管你政策如何。吕不韦与秦国本土商贾关系密切,他凭了这些关系与秦国的政界、军界建有间接关系。

此次进咸阳,他要靠这种关系打通关节,最后见到他所要见的人。

进入咸阳的当晚,他的安排就已经有了些眉目,因此,次日的晚上,他就见到了实施计划的第一位关键人物——秦太子的爱妃华阳夫人的姐姐。

吕不韦判断,这次见面是成功的。见此人的目的是通过她见到最关键的人物——华阳夫人。他走出主人的大厅时,主人十分有把握地让他听信。

次日,华阳夫人的这位姐姐进宫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她向华阳夫人道:“妹妹,子楚的一个阔朋友来到了咸阳,你一定要见见这个人……”

华阳夫人先是漫不经心地说:“阔朋友?子楚要是交到一个阔朋友,那是他的造化了。”随后她发挥道,“秦军三天两头地攻打赵国,可以想见,子楚这孩子在那里是怎样地难以做人。再加上他母亲一直被太子冷落,没有什么人为他说话,他的供应肯定不会充足,想起来,真是怪可怜见的。故而说,要交到一个阔朋友那是他的造化……”

姐姐一听,觉得妹妹今日还有点兴致讲话,进而道:“其实,像子楚那样贤德的孩子,能够交上一些用得着的朋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华阳夫人一听认了真,道:“嗬,看来姐姐是要给他讲好话了——他的这个阔朋友给了你多少好处?”

姐姐道:“人家跟你说正事,你又取笑姐姐——这个朋友是见还是不见?你就说声痛快话……”

华阳夫人问:“是他提出要见呢,还是……”

姐姐道:“是听他讲了一番大道理,我觉得妹妹应该见见他……”

华阳夫人想了一下,道:“那就见见好了……”

这样,吕不韦便得到了准信儿:当晚进宫拜见华阳夫人。

当天吃过晚饭,吕不韦便被华阳夫人的姐姐引入秦宫。

这是吕不韦第一次进入秦宫。

行至秦宫宫门,早有华阳宫一名太监等在那里,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吕不韦一到,他们便被领入宫中。进秦宫正门,向前行走几十步,便是秦宫的内门。进了内门,前面就出现了宽大的宫院,宫院的最尽头,有一个牌楼,牌楼后面的高台之上就是正殿,人道金銮殿的便是。太监领着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吕不韦进内门之后,正是冲那大殿方向走去。

两边离中央道路十余步,各站着一排武士,武士们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一直排到牌楼那边。

吕不韦他们就走在武士相对而望的中央大道上。

走了一箭之地,他们远远地看到,从大殿里走出一群人。那群人下了高高的台阶,走出牌楼。这时,大概引领的太监认出那群人中的什么人,便关照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吕不韦离开中央大道,在一边站了,意思是等待那群人走过去。

那群人走了过来,他们谁也不看谁,彼此更没有交谈,个个眼睛平视着前方,大踏步地向前走。吕不韦这些人,在那些人的眼睛里似乎并不存在。

离他们十余步的时候,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头凑近了吕不韦,悄悄道:“最前面那个——穿皂色朝服的那个,就是相爷。”

吕不韦注意到了,在那群人中,一个个子不高、身着黑色朝服的人独自走在前面。经华阳夫人的姐姐指点,吕不韦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禄了。吕不韦站在那里,等那伙人走过。

显然,这是那些人刚刚下朝。昭王不在,肯定是太子主持了‘朝政。

等那伙人过去之后,太监领他们继续向前。但到了离牌楼不远处,太监领吕不韦等拐了弯——向右,在大殿的西山墙旁进入一个门,后来又拐弯抹角,这才到达华阳宫。

华阳夫人就住在华阳宫。当时,华阳夫人是太子妃。

华阳宫宫院不大,殿堂也显得狭小,但布置得倒还庄重雅致。

接待吕不韦的地方,正是华阳夫人的寝宫的前庭。这是一间东西长五丈,南北纵深三丈的殿堂。虽可说是雕梁画柱,但所雕门窗花样简朴,所画梁柱色彩凝重。殿堂中摆设不多,装饰淡雅,因此,虽殿堂不大,却显得十分宽敞。

他们走到门口时,华阳夫人是面向里的,等太监禀报后,华阳夫人转过头来,吕不韦看到一个美丽的、丰韵犹盛的中年女性。

华阳夫人转身后轻声说了句:“啊,客人到了……”说着便做出手势,招吕不韦进入。

吕不韦进入之后躬身拜了下去。

华阳夫人连声道:“免了,免了。”又做出手势让他到一个几前落座,口中道,“请坐下讲话吧……”

吕不韦谢过,入座,太监递过茶来。

这时,吕不韦递上第一份礼单:“这是公子孝敬夫人的……”

华阳夫人接过,看罢不住惊叹地摇头,然后递给姐姐道:“你瞧瞧……”

吕不韦递上第二份礼单:“这是小的敬献夫人的……”

华阳夫人接过,看罢再次惊叹:“两份凑起来,半个秦宫也摆不下了……”说着又递给了姐姐。

华阳夫人自己坐在一个高榻上,轻声道:“听说你是子楚的好友,他近来过得怎么样?”

吕不韦道:“公子一直精神紧张,人越来越憔悴……”

华阳夫人道:“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睁开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敌意……原来我还以为,山河阻隔,路途遥远,我们的供应难以保证,他的难处更多。现在看来,后一点倒是我想错了……”

吕不韦道:“夫人善解人意、疼爱子孙,真乃贤德之人。确是如此,公子所处环境确实恶劣,可有朋友相助,公子的供应并无难处……”

华阳夫人道:“对不住,我打断你,先生,我想知道,像你这样的朋友,为什么肯于资助我们的公子呢?”

吕不韦道:“一则,公子是秦公子,现时,只要不是盲目之人,谁都看得到,未来的域中乃秦国之天下,身边有个秦公子在,何人不附之?二则,公子为人仁慈贤德,即使并非秦国的公子,也是可交之人……”

华阳夫人道:“先生往下讲:子楚既无衣食之虑,又何故紧张、憔悴呢?”

吕不韦道:“为秦国思虑之故。邯郸,天下之中央,道路纵横、四通八达,各国使者频频出人,又有数国的质公子常驻,故而敌友杂居。倘不为国计,闭门不出,或出门只结交那些合性子的人,又吃喝不愁,就没紧张、憔悴可言了。可是公子并非如此,为了秦国,公子结交四方,纵横捭阖,如此必思虑憔悴甚耳!”

华阳夫人道:“难为了这孩子……”

吕不韦道:“公子不但思虑外事,秦宫内事也是经常挂心的……”

华阳夫人的姐姐道:“夫人就是子楚最最挂念的……”

华阳夫人道:“是这样的?”

吕不韦道:“贤德之人心心相印。公子常常跟小的提起夫人的贤德,也每每为夫人的未来担忧……”

同类推荐
  • 东渡人物记

    东渡人物记

    鹤竹居酒屋的常客小仓先生是我在日本生活时见过的最丑的一个男人。他那一双绿豆眼长在马脸上愈见小,松弛的眼袋,稀疏的头发,嘴里时常拖出一根猩红的舌头来舔他干燥的唇。脸丑也就罢了,瞧他皮带宽松地架在腆出的肚子的半当中,肥肉折叠的脖子下,塌着一对不负责任的斜肩膀!小仓先生早些时候很神气,他踢趿着脚后跟进门,后面总是尾随着几个吃白食的男女。进我们店,小仓先生从不点菜。我们老板一见他进来马上眼睛一亮,动作极快地把最贵的生鱼片和最急于推销的菜“刷刷”地送上去。小仓先生飞快地自顾自吞吃着,也不抬头看那些跟他来的人。
  • 三十年前的疑案

    三十年前的疑案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三十多年之后,岁月的冲刷,时代的变迁,令于佳感到异常陌生。当年的荒草甸子变成鱼虾养殖场,旧年的景物已然面目全非,唯有围堤下边那片碧绿的苇草和一望无际浑黄的海水,还能依稀重现逝去的往事。他的眼前即再次浮现出胡小光的身影。一次短暂奇特的邂逅,一个难以履行的承诺,几十年来不断啃噬着于佳的心。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到“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的历史。在北宋朝廷走向消亡之际,王室宗族康王赵构在一众文武大臣协助之下南渡长江延续宋室宗庙。然而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并在一帮奸臣的操控之下,设计陷害抗金的将领,最后重蹈北宋的覆辙。在蒙古大军步步进逼,三个皇帝或被俘,或死于逃亡途中,或葬身大海……
  • 醉鬼张三

    醉鬼张三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血溅刑场,维新派人士被广泛株连。以智能双全和豪饮著称的义侠张三和威武神勇的老英雄王五等京城豪杰。在张三才貌双全的未婚妻王丽媛的大力协助下,为救难友,与清廷鹰犬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厮杀,最后,在落日余辉中,张三和丽媛一骑双跨,飞驰而去。
  •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是山西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岳占东的签约作品。从2005年开始,作者就先后深入明长城所在的北京、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十几个县(旗),考察走访了多处明长城遗址,了解和掌握了明长城野外第一手原始资料。又对大量有关的图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形成的边塞文化做了考察和细化,构建了由“营堡”写长城,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创作框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黄河边墙》得以完成,本刊从这期开始选载,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鹿鼎仙记

    鹿鼎仙记

    我是韦小宝,但我不是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我就成为了那个韦小宝,以为就和剧情发展一样,会成为一个逍遥的富豪,等我集齐八部四十二章经,找到了大清的宝藏,原来,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月球岩石

    月球岩石

    高磊醒来的时候,研究所主管鲁宾斯仰面躺在三米外,身体底下流出一大摊暗红色液体。最初半分钟,高磊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脑袋隐隐作痛,意识麻木呆滞,大概几小时前喝下的一整瓶威士忌还在起作用。他抬起胳膊抓住实验台的边角,勉力撑起身子,晃晃悠悠走到鲁宾斯身边,茫然观看。皮鞋踩在暗红色液体上,留下鲜明的脚印。
  • 鬼影重重

    鬼影重重

    前世地府生涯,今生战乱不断。前世之姻缘,后世之孽果。一个红衣女鬼在追我,我不断奔逃,逃到了一家宾馆。回头一看,红衣女鬼已经不见,宾馆老板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他正看着我笑。
  • 和亲王妃

    和亲王妃

    和亲,向来都是国家用来停止战事的最好的方法,而被用来和亲的女子往往都是选自王公大臣之家,在冠以公主的封号遣送入别国。这些女子的命运最后会如何却是不得而知。或许她们会在战事再起时被当作替死鬼先杀之而后快,或许她们会被送入军营成为军妓,和亲女子的命运向来都是悲惨的。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一张圣旨将两个毫无干系的人凑到一起,是对还是错?京都有名的废物小姐和圣上嫡亲的弟弟?世人觉得皇上的脑子怕是进水了。国师说:他们天命如此,这世间,他们彼此便是救命的良药,是天赐的姻缘!错不了......姬南溪却嗤笑一声:天赐姻缘?呵呵哒!她怕是摊上大事儿了!沐清池伸出爪子,悄咪咪的探上姬南溪的腰……然后被踢了出去!听说,堂堂靖南王沐清池竟然死皮赖脸的堵在姬南溪的门前,一向冷清的人居然可怜兮兮的扒着门框:王妃,为夫能进来了么?
  • 柳洲医话

    柳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之草

    风之草

    远古时候,有四大都城。分别是北城,南城,东城,西城。这四大城中要选一首领。可是新任西城王别有一心,被余下的三城治理,西城灭亡,西城中唯一的血脉公主,东城中的太子,南城中的皇子,北城的皇帝,三男一女的四角恋,究竟看风和草如何在一起。有请收看《风之草》小说。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无非求碗热汤喝

    无非求碗热汤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张佳玮暖心美食随笔。从家常食话,到零食小点;从应景吃食,到各地风物,从文化掌故,到童话臆想……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吃,有文化,有故事;关于吃,吃什么,怎么吃;更关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你吃的时候想着你和你想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