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500000032

第32章 儒家艺术哲学(4)

只要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爱,那就极少有犯上作乱的事发生,社会就会重回正常和谐的秩序,“礼”自然也就恢复了。可见,孔子的“仁”,就是要把遵守等级制度的“礼”内化为人性的自觉要求,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所以“仁”德的修养,就成为“复礼”的关键。在孔子看来,要使人们实行“仁”,最重要的是要使“仁”成为人们内心情感上的自觉要求。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仅仅认识到“仁”是远远不够的,仅仅喜好“仁”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仁”产生情感上的愉悦,能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这才是“仁”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能看到以行“仁”为快乐的人。

孔子曾感叹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以行“仁”为快乐,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呢?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于人的精神的影响特别深刻有力,能在人们为达到以行“仁”为乐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这集中表现在他所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思想中。

所谓“兴于诗”,包咸注说:“兴,起也,言修身先当学诗。”为什么呢?孔子曾解释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本来是一种政治性的历史文献,通过学《诗》,可以取得一个仁人君子所应具有的有关政治、伦理、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各种知识,即学会“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启发人的思想,感染人的情操,唤起人向善的自觉;可以从诗中“观风俗之盛衰”,引发主体对盛世的向往和对衰世的厌恶之情;诗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用来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可以借诗句倾诉对时政流弊和人间不平事的怨悱之情。总之,孔子认为学习《诗》,可以陶冶个体的情操,使个体在心灵深处架起一座与他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了解和相互爱护,达到社会整体和谐。

所谓“成于乐”,孔子在回答子路如何成人时有过解释。“子路问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具有了智、勇、不欲,多才多艺等品质,但还没有礼乐的学习,那他还算不上一个完人。在孔子看来,要成就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音乐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乐在完善和成就仁人君子人格上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认为乐能改变人的性情,感发人的心灵使之自觉向善,从而使社会伦理最终转变为个体自觉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心理与伦理的统一。《论语·阳货》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日:‘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日:‘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把“弦歌”看作是“学道”,即学习仁义之道,说明他们高度肯定了音乐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音乐可以感化君子和小人,使君子更加爱人,小人变的易于治理。正因为音乐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和功能,所以孔子十分重视音乐,不但平时“讲诵弦歌不衰”,而且对音乐曾作过一番重要的整理工作,“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史记·孔子世家》)

在“兴于诗,成于乐”之外,孔子还提出了“游于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讲的也是君子应当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首先要以学道为志向,其次要遵循德,再次要归依于仁,最后要熟练掌握各种技艺。这里的“艺”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不是纯就艺术而言,但音乐等艺术也包含其中矣。孔子所谓的“游于艺”,不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是要求由技术深入到技术后面的精神,并进而把此精神内化为具体的人格,从而使人的活动时时都能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如鱼之在水,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愉悦。孔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正是这种自由的境界。《论语·先进》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孔子之所以独赞曾点,正是因为曾点的理想正是孔子所谓的“游于艺”的人生最高境界。通过乐的教化,把“礼”这种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人自觉的心理需求,使人以行“仁”为乐,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也正是孔子的美学观极为深刻的地方。

(二)乐合同

苟子是在批判墨子“非乐”思想的过程中,肯定了艺术所特有的陶冶变化人的情感,协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墨子从小生产者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认为“乐”既不能带来物质财富以满足民众的生存需要,又不能富国强兵以御外侮,而且“乐”的存在还造成了大量社会财富的浪费,所以“乐”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苟子则认为,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荀子·乐论》),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其产生向善的自觉,从而达到社会关系的和谐。即“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荀子·乐论》)。荀子还进一步指出,“乐”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并没有矛盾,相反,“乐”的存在还能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推动富国强兵目的的实现。他说:“夫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荀子·乐论》)可以看出,荀子也是从功利主义出发来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的,但荀子的功利主义和墨子的功利主义是绝对不同的。墨子把物质财富的发展和精神财富的发展绝对地对立了起来,显示了其小生产者的狭隘性,荀子则认为物质财富的发展和精神财富的发展不但不相矛盾,而且还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和墨子相比较,敬子对艺术社会功能的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乐合同,礼别异”(《荀子·乐论》),从“乐”与“礼”的比较中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苟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荀子·礼论》)人欲的无厌和社会财富的有限是一对矛盾,如果不对人欲进行限制,就会导致争夺,会使社会陷入混乱。先王制礼义,就是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礼论》)即按照等级制度为不同的人规定不同的等级和各自欲望满足的不同标准,保证社会财富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不同标准的要求,就是所谓的“礼别异”。但“礼别异”必然导致不同等级之间人们的对立,所以必须用“乐”来从情感上协调各等级之间人们的关系,使各个等级之间的人们都能相亲相爱,这就是所谓的“乐和同”。

《礼记·乐记》继承了苟子“礼别异,乐和同”的思想,并且有所发挥。它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合同,则上下合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无争。”“礼”把人区别为贵贱不同的等级,防止相互争夺;“乐”则在不同等级之间起一种调和的作用,防止相互怨恨。“乐”和“礼”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只有“乐”和“礼”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合情饰貌的目的,忽视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如果“乐”过头了,贵贱等级就会模糊,出现僭越现象,所以要济之以“礼”;如果“礼”过头了,上下等级之间就会形成尖锐对立,产生仇恨情绪,所以要济之以“乐”。

在《乐记》的作者看来,“礼”和“乐”不但有“别异”和“和同”的功能上的区别,而且它们对人产生作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即“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的“别异”作用是通过外部的强制来实现的,而“乐”的“合同”作用则是靠人内心的自觉来实现的。《乐记》还说:“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也,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也就是说,乐是治心的,它能陶冶感化人的情感,唤起人从善的自觉,最终把遵守社会伦理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自觉需求。这是强调从外部去强制人服从的“礼”所无法实现的。

总之,儒家既不像墨家那样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去排斥艺术,也不像道家那样完全超越了功利的考虑来看待艺术,否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儒家把艺术当做一种社会精神现象,肯定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情操,协和社会关系的功能,把艺术当做修身成仁和治国平天下的一种重要手段来加以重视。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告别臣民的路径: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告别臣民的路径: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臣民到公民的艰难求索历经百年,尽管宪法一再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明晰的条文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然而现实中个人不可剥夺的生命财产权与现代法权主体却始终难以生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提供了现实而有利的机遇。国家通过对所有制进行结构性分解,从经济领域主动退出,为市场交换体系创造了独立生长的空间与条件,个人利益获得释放,从而有利于利益主体与法权主体的形成,为数众多的社会民间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发育。然而对政府极大的依赖性显示出社会并未获得其自治的力量与程度,因而只有将纵向“集权型”社会结构转变为市场、社会、国家三种力量横向沟通、相互制衡的“分权型”社会结构,才能使社会取得自主性特质与自由空间,政府所让渡之社会自主领域也成为人们学习与实践民主的社会学堂,最终生成具有自由权利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的现代中国公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曾经有多爱你

    我曾经有多爱你

    13岁青春的美好花季,她对他一见倾心16岁她为他生儿育女20岁她利用肚子里的筹码,逼他结婚24岁因为她的逼迫,他四年不愿见她29岁她受不了他,开始离婚,他却不愿离婚32岁她的婚姻通过法律结束了,她完美回归,他得知她要与她的竹马结婚,利用各种手段试图挽回婚姻
  • 冷心魅天下

    冷心魅天下

    本是与魔皇,冥王,仙帝并称为四尊的妖帝,虽然冷心,却备受其他三人宠爱。不料遭到嫉妒的丫鬟暗算,穿越到古代。转世为明月山庄最不受宠的四小姐,化身为无盐女,受尽三个姐姐的欺负,娘亲的辱骂,本想平静地度日,却因一道赐婚的圣旨被打破。从此桃花朵朵。铁面遮面的将军,虽然神勇,却“丑陋”非常,是她要嫁的对象邪魅的邪教教主,紫发银眸,本是不祥的象征,却被她认为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美丽,从此对她钟情天下第一杀手影,她的护卫,忠贞不二,自小视她为生命中的唯一一道阳光冷酷的昕国皇帝,后宫三千,因一首《明月几时有》对她动心风流不羁的琉璃山庄庄主,红颜无数,却不慎将心遗落在她身上温柔如水的月国相爷,对每一个人都微笑以对,唯独对她有情绪的起伏暗恋的对象桃花朵朵开,无法继续忍受的其他三尊也下凡抢人了,面对众多的优秀男子,本就冷心的她会做出什么选择呢?烟锁清秋的其他小说《女神好简单》:《追着皇后跑》:
  • 修仙请存档

    修仙请存档

    “当前保存节点,天元二十五年,九月初九正午,长峰山祖母庙。”……“死亡原因:被师弟推入陷阱,万刃穿心而亡。”“是否选择读档?”……在这个生如蜉蝣,命如草芥的残酷世界,穿越者顾山获得了名为“存档”的能力,无数次在阴谋、背叛和死亡中重生,一步一步,走向修仙路的高处。
  •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分为“说话”和“做事”两部分。说话部分聚焦于训练说话的态度和方式,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婉转,讲究分寸和策略,争取做到话语既出即到位,一句话就能打动别人。做事部分则聚焦于指导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如不轻信各种场面话、打破思维定式、善于变通和创新等,在充分展现自我能力的基础上,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做事大方得体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所提供的说话办事技巧涵盖工作、交友、恋爱等各个方面,因而可以帮助你更加自信地在任何场合说对做对。
  • 三观崩塌前史

    三观崩塌前史

    这是一个认识世界,参与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故事。
  • 招捕总录

    招捕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阴阳锁

    都市之阴阳锁

    陈邪云意外来到了一个与地球相仿的平行世界,但这里却在普通人之外存在着妖怪与修士,好在陈邪云也因为穿越带来了两种异能,也从此有了争霸天下的第一个资本,但随着修为和实力的提升,也发现了这个星球的种种诡异……
  • 天上的星星都没你可爱

    天上的星星都没你可爱

    【傲娇强势校霸vs软萌可爱学霸】在越择中学,有一位女生人气高得不行。艺术节:“天呐!我的小仙女太美了吧!”“哇哇哇,这嗓音,啊我死了!”“嘤嘤嘤,小姐姐也太甜了叭……”越择学生论坛:“小星星写作业的样子也太认真了吧!”“小仙女果然怎么样都好看!”“侧颜杀!女神!!!”不久,有人发现万年潜水的薛时绝发了一条帖子:你们的栾可星归我了。众人:!!!之后,某绝一甩之前的冷骜不羁,扯着栾可星的小手手撒娇:“星宝~我话都已经说出去了,你要负责的。”栾可星:……—一眼便是永远自此,奋不顾身
  • 一不小心出了名

    一不小心出了名

    班上转来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姑娘二丫,与她成为朋友后,牛皮皮他们逐渐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忧无虑,贫困山区的同龄伙伴随时面临失学的危险,快乐小子这下有点快乐不起来了。不过,牛皮皮的“鬼主意”总是一个接一个,他们成立了“一分钱小队”帮助小伙伴,还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出门都有人找他签名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