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500000005

第5章 儒家政治哲学(4)

儒家为政之本在修身的思想,把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秩序的实现完满地统一了起来。在儒家看来,个人和社会都不是实现对方的工具和手段,相反,它们互为目的。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必须以个体的正身为基础;另一方面,和谐的社会秩序,又为个体人格的完善提供了必要条件。这同西方政治理论中长期存在的个体和社会的紧张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萧公权说:“世界和自我的关系……区别不在于内在与外在或者重要不重要。如果我们把孔子的‘仁’和西方理论加以比较,我们就会注意到‘仁’一方面不同意集体主义只强调团体而不强调个人的观念,另一方面也与个人主义的扩张主义、个人限制国家的观念不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观点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孔子则取消了这一界限,把二者统一了起来。”个人和社会的分离,乃是西方政治理论的特点和缺陷,儒家为政之本在修身的思想,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民为邦本

重民,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早在西周初,周公就提出了“天畏荣忱,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的观点。认为天命可畏,惟诚是辅,验之民情,大可见也。殷纣因为放逸于酒,暴虐其民,致使“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尚书·酒诰》)。而周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书·康诰》)也就是说,天命只降f晦在那些能够善待民众的人的身上,民意,代表着天意,决定着天下的归属。所以周公一再告诫周初的统治者要“保民”,以“祈天永命”。这说明周初的统治者十分看重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这种重民的思想被后来的政治家所继承和发展。如春秋时季梁曾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这种重民的政治思想传统,被儒家吸纳,形成了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君舟民水论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而且“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说明他对天命是不深究的,其重民思想也是剔除了天命的,纯粹从现实的利害关系来论证民众的政治地位。孔子对君民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民,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在他看来,君民关系就好比舟与水之关系,有水舟才能正常行驶。有庶民的拥护和支持,君主的统治才有可能。在此意义上来说,庶民是君主实行政治统治的基础。君主失去庶民,就不能成其为君主。另一方面,水有时也会掀翻舟,使之沉没;民众也可能起来推翻君主,使其政治统治彻底瓦解。所以,君主不应忽视民众的力量,要有忧患意识,应该在思想上把民众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日》)

告诫君主把民众放在国家事务的第一位,给予高度重视。又说:“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使用民力要慎之又慎,要像对待重大的祭祀一样慎重。具体来说,就是要恤民和利民,反对对民力的滥用和对民众的无厌剥夺。如孔子给管仲和子产以高度的赞扬,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恤民和利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论语·宪问》)。称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就包括“养民以惠,使民以义”和“博施于民而济众”(《论语·宪问》)。正是从重民的思想出发,孔子为君主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的为政原则,他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对统治者来说,这样做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确保政治统治能够存在和延续下去;对民众来说,则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首先从社会分丁的角度论证了民的重要性。他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必如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日: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又说:“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民众是物质财富之源,是君主政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民众的生产劳动,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所以统治者应该重民。

另外,孟子还继承了前人的天命思想,通过天、君、民兰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证民众对君主统治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君主拥有天下,是天所决定的。而天意又是通过民心来表达的。他用此观点解释了尧舜的禅让。万章问孟子日:“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对日:“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又问日:“然则舜有天下,孰与之?”孟子答日:“天与之。”并进一步解释说:“二旨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日天也。夫然后之中囤,践天子位焉……《太誓》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这样,民就充当了天与君之间关系的一个中介,把民心抬高到决定天下归属的高度。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到天意的眷顾,就可以拥有天下;而失去民心者就会遭到天的抛弃,失去天下,即所谓“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所以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而“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孟子·离娄上》),民众想要的,君主要想法满足;民众厌恶的,君主要坚决禁绝。

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他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诸侯的行为如果威胁到社稷的安危,则可以废弃诸侯而另立;天子如果不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样可以另立天子;社稷神如果不能保证风调雨顺,使民安康,同样也可以变置之。

惟有民是不可变置的,而且是决定天子、诸侯和社稷是否变置的最终因素。于是,民众也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是从这种民本意识出发,孟子告诫君主要爱民,即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那些不能爱民保民,以残暴手段压迫民众的君主,孟子认为民众有权起来推翻他。齐宣王问日:“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日:“于传有之。”宣王日:“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在孟子看来,像纣这种不知体恤民情,残酷压迫民众的人,根本就不配为君主,应该被称为残贼之人,诛杀此等残贼之人,不能被看作是弑君,而是民众在恭行天之罚,是完全合理的。

(三)天立君为民

荀子主张立君为民说,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君是天为民兴利除害所设立,所以君主必须时刻为民众着想,爱护万民,养育众生。另外,荀子认为即使站在君主的立场上,出于为自身利益考虑的目的,君主也应该爱民、利民。

他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强,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荀子·君道》)这与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不过君本位意识更强一些。

(四)不与民争利

对于如何爱民、利民,儒家提出如下原则:首先,对民要先富而后教。《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有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有何加焉?’日:‘教之。”’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著有《富国》篇,论述君主富国、富民的重要性。这里儒家触及到了一个基本的原理,即一切政治活动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不首先解决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侈谈爱民,就只能流于空谈。只有民众的生活达到温饱,才可能对他们进行礼义教化,引导他们从善,所谓“富而好礼”是也。

其次,要省刑罚。儒家反对君主对庶民进行残酷镇压。孟子说:“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残酷刑罚是民之所恶,所以仁君应该尽量少用。如果能做到不嗜杀人,天下民心就会归于己,得天下就会水到渠成。

其三,要薄赋敛,反对对民众过度盘剥。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苟子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孟子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薄赋敛.就是君主不要过分剥削民众。如果赋敛过重,民众的大部分收人就会流人国库,供君主享乐。余下的部分不足以养家糊口,民众必然会失去对君主的拥戴。孟子尖锐地批评了君主的横征暴敛,称这种行为是“率兽食人”。他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并不反对君主享乐,但他认为君主要与民分利,与民同乐,才能得民心而有天下。他说:“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又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日:‘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不能与民分财,横征暴敛,独自享乐的君主,尽管有台池鸟兽,但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又怎么能够独乐呢?

儒家的民为邦本思想,确有真知灼见,在历史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家强调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君主要爱民利民才能安其位,无疑会对君主的行为形成某种限制,使其从本身利益计,能够多少关注一下庶民的疾苦,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但是,我们不能过高地评价儒家的民本思想,不能把其等同于民主思想,也不能把其看作现代民主思想的先声。现代民主思想的前提是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所有者,人民自己管理或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管理公共事务。人民的福祉和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被选举出来的领导人必须遵照依民意产生的宪法和法律对国家进行管理,民众可以通过合法的程序弹劾自己选举出来但不能代表民意的领导人。而儒家强调重民,只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从协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目的出发,反对暴君和暴政,但并不反对君权和专制,民为邦本的前提是君为大。民众固然重要,但只是在作为君主的统治工具的意义上而言的。君主爱不爱民,完全是出于自愿,如果他不爱惜自己的君位,就可以为所欲为,谁也管不了他。除非通过暴力手段推翻他。这样的民本思想永远发展不出现代的民主思想,只能在“三纲五常”的范围内徘徊。尽管如此,儒家的民为邦本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孟子“变置社稷”的思想,为历代受压迫者的奋起反抗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近代史上旨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主义革命,也是把儒家的民本思想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之一。

四、选贤任能

儒家主张“德治”,其实质是“人治”,即通过统治者的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从善,官吏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着政治的成败。所以儒家的代表人物都主张提拔贤能之士为官,实行贤能政治。

(一)举直错诸枉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主要内容包括:浪漫派——道家、理想派——柏拉图、虚无派——叔本华、快乐派——杨朱、功利派——墨家、亚力士多德、新儒家、黑格尔等十三章,每一章都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哲学和与人生的区别与联系。
  •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喜欢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阐释自己的观点,文字如行云流水,行所欲行,思想如汪洋大海,容纳百川。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将《庄子》一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本书分理解哲学、思辨人生、生活智慧、历史视野、文化反思、叩问信仰六辑,收录了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教授近年来有关哲学与人生的随笔漫谈六十余篇、哲思断想百余篇。作者认为,哲学是智慧的大海,是安身立命之学。哲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用,要让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本书结合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观察思考,阐释困扰人们的哲学认知、人生智慧、历史文化、价值信仰等重大命题,让人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系统的哲学知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敢迎接挑战。
热门推荐
  • 都市神品天才

    都市神品天才

    美女警花:“林峰,请跟我走一趟。”“我去,长得帅也是一种罪?!”首富千金:“峰哥哥,有没有和你说过,你帅得很像我的男朋友。”“有!所有女人都这么说。”修仙奇才林峰纵横都市,装逼打脸,治病救人赚钱无所不能,一个‘帅’字,贯穿人生。
  • 帝王宠臣

    帝王宠臣

    传闻,当今皇上只爱美男不爱美女,更不爱江山。传闻,当今皇上宠兵部侍郎大人宠上了天传闻,当今皇上在后宫为兵部侍郎准备了一座辉煌的宫殿,供两人日夜那个啥…传闻,兵部侍郎比那后宫的娘娘们还要美上几倍,男人看了会直接扑上去,女人见了就直接撞墙,小孩见了就缠着不放,老人见了连皱纹一大堆了还能看到两边的红晕…传闻,兵部侍郎是天下最美的人儿,人见人抢……有关于这位皇上“男宠”的传言太多了,多得数不清。【片段一】有老奴抹着冷汗从殿外跑进,“皇上,皇上,不好了!”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抬了一下眼皮,“何事这么慌张”“大人他打了新皇后…”“嗯,打了就打了,不就是个女人么,打死了,就把尸体给母后交差便是”“皇上,大人他说,皇上没有眼光,选了个丑女人丢他的脸…”“嗯,那是他长得太美了才会这么说”皇帝无动于衷,那老奴更急了。“大人还说…”那老奴小心翼翼的看了眼依然淡定自若的皇帝一眼,吞了吞口水。“他还说什么?”见下面的人不说话,忍不住问了句。“他还说,皇上是个不举的男人,叫皇后娘娘趁早卷铺盖回老家,别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老奴话还没有说完,那淡定自若的男人再也不能保持他的淡定了,霍地站起身来,脸色铁青。“不举?”俊美的皇帝冷不防的哼了一声,深邃的瞳孔里闪着邪肆的光芒。“皇上,要不要老奴…”“去,叫他在床上等着朕,朕要让他知道朕是不是如他所说那般的不举…”“啊?”【片段二】“爱卿…”“臣在…”“朕的妃子都被你给赶跑了,你如何补尝朕的损失?”皇帝邪邪对着某男哈着热气,企图明了。“回皇上,那是因为皇上的不举,所幸的,臣就做了个好人,免得误了人家姑娘的青春年华…”皇帝危险的眯起黑眸,“哦?那朕是不是要感谢爱卿的大仁大义?”“皇上不必感谢微臣,这是为人臣子该为百姓所做的…”“哦?看来,朕的臣子都是一些为国为民的好人,既然如此,朕的不举,爱卿是否如爱民如子那般为朕疹治?”“回皇上,臣不是太医,恕臣无能…”某人还是一眼一板的回答。“爱卿,朕的病就算是太医来了也治不起,只有爱卿才能让朕恢复勇猛无敌的状态,怎么,爱卿这是不愿意么?”“臣不敢,既然皇上说臣能治好皇上,那就来吧!”“嗯,这才是朕的好爱卿!你在干什么?”前一秒还在兴奋的皇帝,后一秒见某男的动作就僵住了。“皇上不是不举么?臣在用手帮皇上扶举…”“…”————————————
  • 姬月

    姬月

    两小无猜,闲云野鹤的关系不见了,他们之中,有的腼腆害羞,只敢在远处含情脉脉地望她,有的甜腻腻地像古代般殷勤,有的则故意在她面前展示男子汉的雄风,豪放地挥金如土,他们都是善良的,善意的,都愿意同她亲近,她不愿意触害他们其中的一个,只好采限回避的态度。
  • 快穿之女王保卫战

    快穿之女王保卫战

    (女主对男主无感情,没有爱情戏,相当于无男主)这是一个毒舌女主(天道)守护主角的故事,作者简介废,详情看正文,欢迎小可爱入坑~敢问天道是何物?锦颜答曰:神。敢问天道公不公?锦颜答曰:公。敢问天道好说话不?锦颜答曰:好。主角甲:屁!天天说话刺我的是谁?主角乙:不理我的是谁?主角丙:撕我衣服的是谁?主角丁:好像有什么不对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之盘古证道

    洪荒之盘古证道

    混沌初分盘古先,神魔如蛊阻道途。龙凤呈祥鸿蒙珠,斗法斗兵大魔猿。酸物证道得造化,人间不再恰柠檬。盘蛇一怒吞天地,一斧破开生死路。命运枷锁筑藩篱,盘古生来不认命。盘古:肌肉就是美,力量就是道,我这一斧下去,三千魔神都叫好!混沌魔猿仰天怒吼:瞧把你盘古猖狂的,看我当头一棒给你把斧头卸了!盘古一招“大斧剁大葱”将混沌魔猿劈为两半,又一招“大斧砍大树”,将混沌魔猿本源四分!看着混沌魔猿地水火风四份本源逃逸到混沌深处,盘古撇嘴道:我求求你把我斧头卸了!看着围拢上来的三千魔神,盘古再度举起来斧头:“见识一下真正的力量把!”“这将会是场屠杀!”“无可匹敌的力量!”
  • 荒原生存法则

    荒原生存法则

    出刀、收刀,只是呼吸间,一座犹如小山般的魔兽竟被申晨拦腰斩断。矗立在钢铁混凝土的城市之巅,申晨仰望星空,对着体内的八面玲珑说:保护星球固然重要,但那里才是你的归宿。都市、玄幻、科幻的交融铸就了这片星海!
  • 如何找份好工作:成功就业的11条法则

    如何找份好工作:成功就业的11条法则

    本书告诉仍在求职路上迷茫,困惑的求职者们如何找到自我,制定正确的求职方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整和各方资源,成为职场“宠儿”。
  • 卿本佳人君如珩

    卿本佳人君如珩

    “绾绾,凡间自有你的良人,你去寻他吧。”“良人……?”“母后疼你惜你爱你,却于当年做错了决定,叫你饱受痛苦,如今天条已改,母后愿你能幸福安好。去吧孩子,日后一切都会明了的。”“慕之珩!你凭什么这么自私,当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那好,今日我就将这一身仙根法力通通还给你!”樾灵河畔,卿绾抱着满身是血的慕之珩哭喊,可那人似乎早已陷入沉睡般,未曾动作。卿兮本佳人,慕之君如珩。当年种种,兜兜转转,本就是一把超越生死的宿命枷锁,无法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