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100000015

第15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2)

四月,沈予依旧在北宣整编军队、接管兵务,算算时间,他留在北宣已近半年光景。而云想容则越发谦卑,每日除了照顾女儿,便是抄写经文、吃斋念佛,十足的信徒。

也不知她从哪儿听说城郊的岚山寺香火鼎盛,便每日都往寺里跑,烧香拜佛添了不少香油钱。而每次从岚山寺回来之后,云想容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整个人也焕发出不同以往的神采。

按道理讲,这是好事。可出岫瞧见这样的云想容,总会生出一种不祥之感,抑或是一种别扭的感觉,对云想容也更加愧疚。

后来就连庄怡然都觉得好奇,私下里询问出岫:“那岚山寺到底有什么魔力?竟让想容姑母每日都去参拜上香?”

“别说你好奇,我也好奇。”出岫淡淡笑回。

“母亲去过岚山寺吗?”

“没有。岚山寺是去年年中刚建造的,如今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年时间,不过香火的确很旺盛。”

“听说……很灵验?”庄怡然忍不住再问。

“怎么,你想去看看?”出岫听出了她话中之意。

庄怡然赧然地低下头去:“不瞒母亲说,我嫁进来已经整整半年了,侯爷他待我很好,于子嗣之事也很上心,可我……一直没有动静,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你才不到十六岁,急什么?”出岫明白她是受云想容所影响,欲往岚山寺拜佛求嗣。不过出岫也不戳破,只笑道,“此事不能急,一急反倒不容易怀上。其实去外头散散心也好,你初来乍到对烟岚城不熟悉,去别的地方我也不放心,不若明日就跟想容一起,去岚山寺转转吧。”

庄怡然正是打算去祷告求子,见出岫如此善解人意,给她找了一个“散心”的借口,感动之余也连连道谢:“多谢母亲体恤!我这便去对想容姑母说,让她明天捎上我!”

言罢,庄怡然已恭恭敬敬地行礼告退,还没转身,又被出岫再次唤下:“按伦常讲,你唤想容‘姑母’没错。但如今你是离信侯夫人,而她只是云府庶出的女儿,嫡庶有别,在太夫人面前可不能这么称呼她,会让太夫人生气。”

出岫提点至此,庄怡然立刻会意,忙道:“是我考虑失当,她既已出阁,我在人前就称她为‘威远侯夫人’,私下再叫她‘姑母’。”

出岫点点头,又摆手笑道:“快去吧,早些告诉她,也好早些准备明日外出的事宜。”

“是。”庄怡然再次行礼,施施然出了知言轩。

一炷香后,她又重新返回,对出岫道:“想容姑母说,既然我随她一起去,不若也叫上您一起。她说岚山寺香火鼎盛,风景极好,即便不去上香,也可以游玩一番。”

去岚山寺游玩?出岫有些迟疑。

庄怡然却很期待,忍不住劝道:“母亲您随我们一同去吧,人多也热闹些,更有意思。”

出岫经不住庄怡然劝说,只得笑道:“好吧!我让云逢提前准备准备,明日咱们就在岚山寺用斋饭,不过不能太晚,太阳落山之前可得赶回来。”

庄怡然连连点头:“这等小事何须母亲操劳,我去对云管家说一声。”言罢,盈盈告退莞尔而去。

待她离开之后,出岫才轻叹一声,对服侍在旁的玥菀道:“怡然到底还是年轻。”

“谁没年轻过?您多教教不就行了?”玥菀笑道。

出岫没再往下接话,只望向窗外天色,良久又道:“岚山寺是谁出资建造的,你知道吗?”

玥菀想了想,回道:“既然是建在烟岚城外,莫不是诚王殿下?”

“不是诚王。”出岫面无表情作答,“是赫连氏。”

玥菀明白过来:“难怪您从来不去。”

翌日清晨,管家云逢来知言轩陈请出岫:“夫人,马车已准备就绪,可以启程前往岚山寺了。”

此时出岫刚用过早膳,想起膳厅剩下的一桌子菜肴,忽然生出一个主意,便对云逢问道:“府里的粮库,还有多少米面?”

云逢沉吟片刻,如实回道:“总有七八百斤不止。”

整个云府之内,主子虽没几人,但奴仆、丫鬟、护院等总计数百人不止,这几百人日日要穿衣吃饭,因而云府对于口粮的需求极大。出岫在心里大致盘算一番,才又命道:“既然去一趟岚山寺,便趁机做些善事吧。你去粮库里取五百斤大米出来,今日府里女眷要在岚山寺施米。”

“夫人宅心仁厚,是烟岚城百姓之福。”云逢诚心诚意地说了几句,便领命而去。不多时,他取了一本明细册子回来,对出岫道:“五百斤大米已经出库装车,请您签字盖印。”

云府的规矩是,中馈事宜皆要由当家主母亲自过目。不过如今庄怡然是新上手,因而真正的实权还在出岫手中。

出岫从云逢手中接过册子看了看,的的确确是出库五百斤大米,于是她取过印鉴盖上,细心嘱咐道:“别忘了让米行赶紧送些米面过来,否则府里就要‘揭不开锅’了。”

云逢笑着称是。

由于临时决定施米行善,因此又耽搁了些工夫。其间云想容来催过两次,终是等不及了,便对出岫道:“我与岚山寺的法师约好,每日辰时三刻前去诵经听禅,眼看时辰将过,还是先走一步了。”

“也好,你先去吧,咱们直接在寺里会合。”出岫回道。

云想容未再多言,上了霓裳阁的马车而去。

此后云逢又忙碌一番,准备了五匹高头大马驮着大米,另有五十名护院牵马待命。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恰是辰时三刻。出岫携竹影和玥菀来到云府门口,见了这阵势,不禁揽袖而笑:“这排场倒大,知道的是咱们云府女眷上香行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举家搬迁呢!”

此言一出,几人都笑了起来。

此时但见云承也携着庄怡然,夫妻两人并步从府里走出来。前者一袭月白长衫,打扮如同寻常人家的富贵公子,却难掩清俊出众的气质;后者一身淡蓝衣裙,烟纱缥缈步履轻盈,沉鱼落雁淡雅脱俗。

真是一对璧人!出岫在心中默默赞了一句,这夫妻两人已同时向她俯身行礼:“见过母亲。”

竹影和玥菀亦是躬身见礼:“见过侯爷,见过夫人。”

如此客气一番,还是出岫率先笑问:“承儿今日也去岚山寺?”

云承清浅而笑,看了看身旁的娇妻,回话道:“我今日事务不忙,既是您和怡然想去,我便陪着一起吧。多一个人上香,也显得更诚心。”

他说完这番话,庄怡然已是垂眸低首,娇羞无限。出岫立刻明白过来,庄怡然既是去岚山寺求嗣,云承陪同而去,自然显得更加诚心一些。且不说佛祖是否显灵,至少庄怡然本人心里会好受许多。

出岫看了云承一眼,戏谑道:“你倒是心疼怡然,知道做个体贴夫君。”

云承轻咳一声,很是坦然地笑回:“被您识破了。”他这般一说,庄怡然更加赧然,连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出岫见人已到齐,便道:“天色不早了,咱们走吧。”

几人闻言轻笑,这才陆陆续续上车。知言轩和霁云堂的仆从们也分别乘坐各自的马车,带着这五百斤大米和五十名护院,浩浩荡荡往城南郊的岚山寺进发。

原本这一路上平平顺顺,倒也轻松自在,可眼看就要到岚山脚下,众人忽见一匹快马嘶鸣不止,从后头疾驰赶来。马上之人乃是云承手下的一个执事,平日里很得器重。

云承以为是有什么要紧的生意,连忙下车询问。那执事只将一封书信呈上,对云承禀道:“闵州支脉的当家人云潭,携一家妻小前来府里拜见。太夫人让您和出岫夫人回府。”

云潭,正是云承的生父!虽然如今云承已认在嫡脉之下,拜云辞为父、拜出岫为母,可这父子之情血浓于水,又是时隔七年不见,此刻忽闻云潭来访,云承怎能不激动?

尤其,云潭丧妻之后一直鳏居,而方才执事却禀报“云潭携一家妻小”,可见他是再娶了。云承打心底里高兴,连忙执着书信去向出岫禀告此事,出岫便道:“要不你先回去看看,我陪怡然去上香。”

“可祖母说,让您也回去。”云承说道。

出岫有些迟疑:“留下怡然独个去岚山寺,我不放心。”

“这不已经到了岚山脚下了?况且,想容姑母也在寺里照应,不会出事的。”云承倒很放心。

“是啊,母亲别担心。有这么多护院跟着,肯定没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这时庄怡然也下了车辇,附和道,“再者祖母急招您和侯爷回去,可见是有要事,万一耽搁就不好了。”

不知为何,出岫很是不安,便对怡然道:“要不你也别去了,咱们改日再来岚山寺上香。”

“下次来上香,就显得心不诚了,佛祖会不高兴的。再者想容姑母还在寺里,总不能丢下她一个人。”庄怡然的态度很是坚定。

是啊,云想容已经在寺里了。出岫又看了看随行的五匹高头大马,其上还驮着粮食,说好施米,又不施了,也交代不过去。

正犹豫着,但听庄怡然又道:“母亲别考虑了,快和侯爷回去吧。我刚接手中馈,恰好趁机历练一番,学学如何施米行善。”

对方话已至此,出岫若再迟疑,就显得看低庄怡然了。她也唯恐让太夫人久等,便对庄怡然嘱咐道:“那你自己当心身子,切莫吹风。施米之事有云管家操持,你上了香祈了愿,尽快回来。”

“母亲放心,我会向佛祖祈愿,保佑云氏嫡脉繁荣昌盛。”庄怡然盈盈再笑。

见这个儿媳如此识大体,出岫也甚是欣慰。她原本打算将玥菀留下照看庄怡然,可转念一想,玥菀是云想容的旧婢,和二房积怨颇深。自己在场还好,若自己不在,让玥菀独自面对云想容,实在不大妥当。如此一想,只好将玥菀也带走了。

几人在岚山脚下分道扬镳。出岫带着知言轩的仆婢们离开;云承弃车从马,与出岫一道返回云府;云逢唯恐他们路上有失,便从五十名护院中拨出十名相随护送;而云逢自己和霁云堂的仆从们,还有余下四十名护院,则随同庄怡然上山进香……

出岫与云承回到云府之后,立刻前去待客厅,才知此次云潭前来确有急事。

原来,这几年北宣的族人们没了主心骨,手上又有铺子和钱财,心也就野了。如今听闻离信侯府要收回北宣的族人和产业,有些旁支竟不愿将手上的生意交出来,更甚者,还有人勾结外家,变着法子侵吞云氏产业。

当时之所以割舍北宣族人,还把钱财和产业就地分了,是因为北地正逢江山易主,战乱不断,想让族人多留些银钱傍身。出岫自问这几年来,对北宣族人一直不薄,虽然知道他们是一盘散沙,但还是暗地里不停地补贴,唯恐亏待他们。岂料如今……

几人为此事议论起来,太夫人和云潭主张严惩,出岫和云承主张宽待,竟致争执不休。

最后,太夫人她老人家一语定乾坤:“不愿交出生意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没了离信侯府在暗中庇护,我看谁还能发得了财!至于勾结外家、侵吞产业的,即刻从族谱上除名,滚出云氏一族!”

既有太夫人发话,出岫等人也不再多言,云承立刻拟了指令出来。出岫知他父子二人多年未见,必有万千话语要说,便命人收拾了客院厢房,让云潭一家暂且在府内安置,方便云承找他说话。

太夫人也能体贴一二,便摆手挥退这父子二人,面上却道:“我老太婆年纪大、酒量浅,承儿,你替祖母招待好云潭,陪他喝两杯,可别怠慢了闵州的当家人。”她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又道,“至于别的细枝末节,你们下去自行商量吧。”

云潭与云承闻言皆是大喜,齐声告退出了荣锦堂,独留出岫在此。

眼看已到午膳时分,太夫人又对出岫道:“你也别来回折腾了,就留下陪我用饭吧。”

太夫人真是越发善解人意了,出岫笑着称是,亲自搀着她老人家往膳厅里走。

“怡然在岚山寺用午饭吗?”太夫人边走边问。

“是的,想容也经常在寺里用饭,都安排好了。”出岫回道。

“云想容?”太夫人脚步一顿,眉目一蹙,“她不会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事儿吧?”

“不会的。”出岫忙回,“云逢也在,还有那么多霁云堂的仆从和护院。再者想容如今潜心礼佛,应当不会……”

“就是她潜心礼佛才奇怪。”太夫人打断出岫的话,“她在这府里住了十几年,连佛经都没看过几眼,从前出去上个香,还会打瞌睡。如今倒好,连女儿都不管了,天天往岚山寺跑,你不觉得蹊跷?”

“以前她是无忧无虑的云大小姐,自然不喜吃斋念佛。可如今……”出岫想起云想容的遭遇,心中更是愧疚,便有意替她说话,“如今想容心里有苦,转了性子也是正常。”

“转了性子?”太夫人冷哼一声,半信半疑,“但愿如此吧。”

两人说着已走到膳厅门口,正打算抬步拾阶,却见云逢一身狼狈地跑了过来,毫不掩饰焦急之色。

这时候云逢该在岚山寺才对,怎么回来了?而且看这样子……出岫心里骤然一紧,唯恐是寺里出了什么意外。她一句话还没问出口,云逢已匆匆跑到跟前儿,“扑通”一声跪地,连礼数都顾不得,出口便道:“侯爷夫人和大小姐,都不见了!”

同类推荐
  • 旧时回忆中

    旧时回忆中

    心动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心脏骤然停跳一拍?时间骤然停止一秒?还是眼睛就像相机的镜头,在那一刻焦点自动对准于那个独特的身影,然后眉眼唇稍都慢慢清晰,以至于自己仿佛都可以看见阳光下略带光芒的绒毛。你要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我的竹马成为了别人的盖世英雄后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也有过心动。都说青梅竹马敌不过一见钟情,那待一见钟情成为过去,青梅是否能再度上位呢?你可有蓦然回首发现站在自己身后的人吗?
  • 执子之手,一生不走

    执子之手,一生不走

    陆小萌没想到,人生中第一次进警局不是因为见义勇为而是因为误打了学校的“保安”,可是被打的那个“保安”是大学教授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是她的未婚夫?从此,遇见叶靖楠之后,她在“被坑”的路上越走越远……暗恋不成却惨遭失恋,被叶靖楠撞个正着;盟友为了毕业学分,集体向他倒戈;就连平时疼爱她的爸爸,也迫不及待的把她嫁给他!但是,陆小萌发现了什么?叶靖楠的钱包里居然有她高一时的照片?原来这一切,都早有预谋!“叶靖楠,你藏着我的照片干嘛?你是不是暗恋我?”“当然是辟邪啊。”“……”
  •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在海边长大,美得像海妖一样的姑娘苏眉,从第一眼见到陆海洋,就被他吸引。他家境贫寒却有骨气、他对她冷冰冰却对一只流浪猫倾注所有感情,他的种种让她一往情深。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用尽万般心思。只是她的万般心思在家境贫寒的陆海洋眼里成了挑衅和羞辱,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陆海洋制造了一场意外。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意外让两人从此天各一方,甚至让陆海洋换了脸,换了身分?对苏眉来说,如果陆海洋像一阵捕捉不到的风,那么宋文祈就是一棵树。也许青春是一场穿越海洋抵达港湾的旅途。
  • 我记得你的柠檬,你记得我的甜

    我记得你的柠檬,你记得我的甜

    小时候的什简活得肆意张狂,脾气也坏得不行,经常欺负小朋友,争当大姐大,闹得左领右舍纷纷拿她来当反面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是不听话,就像什简一样坏到没人喜欢!"可是什简知道,有一个人不一样,他从不会像其他大人小孩们一样故意疏远她,联合起来欺负她,瞧不起她,他会在什简受欺负时站出来保护她,不让他受委屈。可是,有一天,这个总是保护什简的孩子也不见了,什简又是孤单一个人了。………………在墨祁玉的世界里,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正常,明明大脑告诉他他丢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应该马上去找回来,但他的心不为所动,毫无波澜。这种怪异的感觉伴随着他从小到大,直到遇见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当心换了,当初的一切除了你知道便再无人知晓。而一边的等待守候,一边的不断追寻,当命运的轨迹重新交汇,我只想告诉你,你给的柠檬,终于变成了甜味。
  • 从前有座城

    从前有座城

    仙山昆仑脚下有数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因依靠着昆仑广博的道法仙气,常年人烟鼎盛,其中有一座城,叫作菩提城。数百年前昆仑山上的上仙陆玉冉在他菩提木所化的爱人葬身火海后,独自守着两人之间的承诺在昆仑山下建了一座“人能住,妖怪能住,仙能住,不是妖怪不是仙的也能住”的妖怪城,并在城门留下仙符铭文,使心怀戾气者不得入,保一池生灵和谐共处。
热门推荐
  • 不详物

    不详物

    在某国,神秘古老的传说中流传着一颗鼎戒,只要有人愿意为对方献出处子之泪与炙热之血就能够启动鼎戒,打开时空之门,通向星空的彼岸。据说,在星空的彼岸,是一个仙侠世界,人们能够飞天盾地,无所不能,有的人还能够活上千年不老不死。牧如枫因为童年时在泰山脚下拾得这颗鼎戒,因而开启了他的一条长生之路。
  • 续城之半生浮图

    续城之半生浮图

    不曾想,有一个人会以横冲直撞之势破入生命。与他争锋相对横眉怒骂,与他一同经历险难,他轻抱着我说:你是个好女孩。但转身他就指着我的鼻子冷扬了语调骂:“小九,你没有心。”如果无心,我不会觉得痛;如果无心,我不会停留原地。嘴角是苦涩的笑,但我只是深深凝看着他,没有说一句话。许久之后,才知陆续爱我。人生的两岸,一个抚我入眠,一个将我唤醒。光阴的两岸,却终究无法以一苇渡杭,我知你心意。曾想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但到底没敌过那强大的命运,把我与你绑在了一起。只是,当多年以后,陆续,你是否还会如最初那般待我?
  • 名家人文之旅(套装共4册)

    名家人文之旅(套装共4册)

    本套装包括:《美国手记》是一本富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游记。《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法国和比利时游记》是雨果在法国和比利时,以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一带旅行时的书信、札记合集。《那几年,卡夫卡》收录了卡夫卡的四次旅游日记。
  • 黄泉客

    黄泉客

    传说武林中有个极为神秘的杀手组织,他们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自己的代号,又以方位分为四宫,东方为青木宫,下辖刺客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南方为赤炎宫,下辖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西方为白金宫,下辖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北方为黑水宫,下辖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来自异世界的恶魔

    来自异世界的恶魔

    恶魔世界的距离到底离人类有多远,或许只有恶魔能告诉我们答案。
  •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本书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莎士比亚戏剧、诗歌的代表作,采用朱生豪、梁宗岱等名家的权威译本。另请研究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有助于作者更好地领会莎士比亚的独特魅力。
  • 被忘掉的十三年

    被忘掉的十三年

    安娜十三岁的大女儿朱莉被人用刀挟持着离开了家,最后一个见到朱莉的目击者是十岁的妹妹简。在那个夜晚之后,这个家庭也因为朱莉的失踪变得支离破碎。八年之后,朱莉突然自己找回来了。安娜以为八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但慢慢地她发现,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女儿朱莉对警察撒谎,逃避和心理医生见面,甚至在城镇周围鬼鬼祟祟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安娜试着不去打破美好的希望,假装对一切都不闻不问。但种种线索都指向,这个姑娘也许并不是她真正的女儿朱莉。在安娜的调查和朱莉的回忆双线交叉下,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村路有道弯

    村路有道弯

    靳玉昌没有想到,吴鸿学修条村路会给他惹下这么大的麻烦。本指望这小子干出个样子来给自己脸上贴点金,没想到却捅了个大娄子,闹到了省里和北京,连市委书记也要插手这件事。靳玉昌气得摔头找不到硬地。省专案组撤走后,靳玉昌想尽了各种招数,腿跑细了,嘴磨破了,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做的工作都做了,还是没有把问题解决掉。双方都上了劲,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而且,事情越闹越大发。
  •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III) 英格兰,我的英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III) 英格兰,我的英

    this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by D. H. Lawrence (11 September 1885 – 2 March 1930), an English writer and poet. which were originally written between 1913 and 1921, many of the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War I. Most of these versions were placed in magazines or periodicals. The first UK edition was published by Martin Secker in 1924. Normally, volumes of short stories frequently share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tales in the collection. Often the first story is dignified in this way, and often that's because it announces a theme or topic that runs throughout the volume. In the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 the title story is "England, My England". The stories included in the collection are: England, My England; Tickets, Please; The Blind Man; Monkey Nuts; Wintry Peacock; You Touched Me; Samson and Delilah; The Primrose Path; The Horse Dealer's Daughter; Fanny And 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