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100000003

第3章 1934年11月30日湘江西岸(3)

博古向司令部人员翻译了军事顾问的决心。军事顾问的决心是否正确,他心中无数。但李德的决心,就等于他的决心,他们两人的决心,几乎就等于最后决定。周恩来还在湘江东岸,博古凝望着朱德的敦厚严正的脸,希望从他的反应中,得出某种验证。

但是,朱德避免干预最高三人团的决策。并且听出,李德的决心就是由自己的提醒激发起来的,他不愿多说,只让作战局的同志继续报告敌情。

“第三,蒋介石以三十六军周浑元所辖的谢溥福师、萧致平师、万耀煌师尾追我军,他们进据宁远、道县堵住我后路,并防止我军进入桂北。”

“第四,敌人以二十七军李云杰所率的王东原师和二十三师沿桂阳、嘉禾、宁远沿我军行进路线,拊我侧背。”

“第五,敌人以十六军李韫珩率所兼之五十三师,取道临武、兰山、江华、永明从另一侧面拊我后卫。”

会场沉默了足有五分钟,吸烟,喝水,踱步,盯着地图思考,博古请总司令发言。

朱德沉静地评论道:“敌人分五路完成在湘江两岸前堵后追左右侧击的计划。蒋介石用心是很险恶的。他从人地相宜着想:以何健为追剿总司令,是因为何健与李宗仁、白崇禧有私交,湘军进人桂境,彼此不会猜忌,以促成湘桂两军通力合作封锁湘江之目的。

“现在,蒋介石的部份战役计划已经达到。但聚歼我军于湘江东岸的企图却被我们粉碎了。”博古低声将朱德的分析翻译给李德。

目前的局面还是相当危险的。”朱德继续说,“一军团正在脚山一带与湘军激战;三军团在兴安、新圩一带阻击桂军。我们面对的是湘、桂军中的精锐,以疲惫之师对抗以逸待劳之敌,战斗的艰苦性是可以想见的!”

朱德要作战局的同志报告红军情况:“现在八军团损失最为严重,处在失控的状态,许多团队都失去了联系!”

朱德说:“应该说已是溃散状态,这个新组建的军团没有来得及整训,部队缺乏战斗经验,面临这样严重的局面,溃散是难免的!”

“溃散”二字,太刺耳了。它象尖针似地刺进博古的耳鼓,他不愿意直译给李德。

因为,关于组建新的军团还是把新兵补充给一、三、九、五军团以老带新,在“最高三人团”里曾有过争议。而他却支持李德的意见组建新的军团,仅是为了增大西征的声势,而不是增加实际的战斗力量。

“五军团殿后,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打得十分艰苦。”

“跟三十四师的联系恢复了吗?”朱德问。

作战局负责人作了否定的回答。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博古不断地往上推动他的眼镜,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那红润的嘴唇变得扭曲而灰白,那铅灰色的微微仰起的脸上浮动着凄苍与悲凉。

也许没有人注意到李德听到博古翻译这些令人沮丧的消息时,他的潜隐极深的漠然心境。因为他担心的并不是八军团和五军团的一部份部队的命运,而是下一步,中央红军能不能跟二、六军团会合。李德对这个经过长时间思考的目标,寄于全部的热情、希望与幻想:

“放下沉重的背负再战斗,只要再打几个漂亮仗,一切损失(其中主要是他的威信和权力)就都可以挽回了。”

这个沉重的包袱,只有与二、六军团会合后才能放下。

“是不是议一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总司令用请示的口吻问博古,他发现博古和李德都有些走神。

“是不是等恩来同志到了之后再议?”

“也好,那得催他快些过江。”朱德征得博古同意,便对作战参谋说:“你对总政委说,我要到前线去,请他快来司令部。”他本想说“统管全局”,觉得守着博古、李德说此话不妥,就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军事会议暂告休息,警卫人员送来一脸盆火煨红薯请大家先垫肚子,说玉米糊糊很快就好。

“这是谁烤的?”朱德拿一块翻转着,“一半生一半糊的。”

“当然没有总司令烤的好了。”警卫人员甘拜下风。

“检讨不如改正,煨几块好的留着,总政委喜欢吃。”

朱德捡了块软的递给李德。

此时,机要秘书送来一军团林、聂给军委的一份电报,是从脚山铺打来的:

朱主席:我军向城步前进,则必须经大埠头,此去大埠头,经白沙铺或经咸水圩。由脚山到白沙铺只二十里,沿途为宽广起伏之树林,敌能展开大的兵力,颇易接近我们,我火力难以发扬,正面又太宽,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

朱德一边吃着红薯一边看。看完后交给博古,博古择其要点翻译给李德听,然后问他如何回复:李德专心致志地吃着红薯,心不在焉地听着,眼里闪烁着病黄色的光。好象极力摆脱一场压在他心头的噩梦。后来才如梦方醒似地说:“先请总司令说吧!”

他的嘴角上挂着一丝苦笑,同时,脸上掠过一种烦乱不安的神情。

朱德以一种直率坦诚的永不惶乱的目光,凝视了李德一会儿,而后转向博古。他是个厚道稳重而又深沉的人,博古虽然年轻而且有着明显的失误,他也绝不因此而不尊敬他:“博古同志,除了命令部队达成掩护红星纵队、红章纵队迅速过江之外,别无办法!”

“是的!用火急的命令,催促中央纵队过江!”博古此时,可谓百感交集。自从他到中央苏区之后,短短的时间内,真是历尽了艰辛。他曾亲临过广昌前线,枪炮轰鸣、血肉横飞,和无穷无尽地争议,都无休无止地交织在一起,他目睹了各种场面,处理了数不清的事情。他象一个围棋新手在下一场布局混乱的围棋,上边的指令,下面的抗争,左右的掣肘,使他举棋难定,只能抬头看看李德:棋子该往哪里落?棋子按照李德的眼色投下去了。有多少对的多少错的几乎难以理清,湘江之战,使他真正看到了红军命运的危殆。

不知道过了湘江之后还会遇上什么风浪和暗礁,他觉得全部精力已经丧失,心情分外沉郁。他是聪明的,经验却是贫乏的。他的智慧宝库中找不到解脱目前困境的任何启示,他只能又重复地再说一遍:“用十万火急的命令,催中央纵队火速渡江!”

他们已经疲倦到极点。草草吃了送来的玉米粥,就在三官堂的一间小屋里安歇了,只留下值班参谋人员,有急事时唤醒他们。

李德和博古刚刚躺下。互道了“晚安”。机要处又送来了三军团的急电,报告他们受到桂军的巨大压力,他们交换了一下意见,委托总司令全权处理。

朱德,在这时是这支红色西征军的大脑和意志的体现。他性格诚实,心胸宽广,谦和仁慈,忠厚长者之风掩盖着他品格的另一面——倔强豪放,临危不乱,遇敌不惊,一切处之泰然。这种可贵的品格除了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天赋素质外,是在社会动荡的艰苦岁月里,靠不断地汲取人民身上所固有的优秀品德而逐渐形成的。

他亲临火线的勇敢精神是举世公认的,但他的勇敢富于思想内容,他的勇敢体现出意志坚强、目标明确,具有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不管统率十万胜利大军还是带领一个班的溃败战士,都能体现出他的将帅风范:绝不因为兵多将广而趾高气扬,也绝不因全军溃散而气馁心丧。他不怨天尤人,不争功,不诿过,永不懈怠地奋斗下去!

他德高望重,但有时在激烈的党内路线斗争中,由于他注重和主要分管军事,而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譬如:他既是红军总司令,又是军革委主席,可是,在“最高三人团”的决策圈内就没有他。

他也从不计较这些,而是不遗余力地把全副身心投入工作!历数红军所走过的路程,在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脱不开这只农民式的老军人的有力的手!

“一定要他们镇定!”他盯着地图仿佛看着三军团的浴血奋战的战场。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尽诉的感情,如果不是压力过大,彭德怀是不会叫苦的。他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大声说:“再给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发报,十万火急,迅速渡江。每一秒钟,都是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总司令,你也去休息吧,”作战局的同志语音里透着无限关切和爱戴,“夜间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

“我等总政委回来,你们先去打个盹吧,总政委回来之后,你们抽两个人跟我到一军团去,全军突围的重担都在他的肩上了。

如果他们不能顶住,在中央纵队还没有完全渡江的情况下,问题就严重了。”

三、博古与李德

1936年7月,在陕北保安,博古与斯诺用英语介绍他的生平时,斯诺对他的印象是这样的:“博古是我遇见过的有风度、有趣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也是政治局中最年轻的一个成员。他个子较高,身材瘦长。确实,他总是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动作急促而不协调,常常爱神经质的哈哈大笑。他的牙齿前突,眼睛外鼓,特别是透过深度近视眼镜,眼球好像向外鼓出。阿奇博尔德·克拉克·克尔爵士常称他‘怪人’。他喜欢打网球、打扑克,他理得很短的寸头,好似一把硬刷子在头顶上。他头脑反应很快,像周恩来一样敏锐,也许比周还要敏锐。”

此时,他并不完全像斯诺描绘的那样总是处在极度兴奋之中,而是恰恰相反。

他以二十七年的经历(1931年负责中央工作时只有二十四岁),担负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务。自己似乎也觉得肩膀的稚嫩,他作为王明的化身,支撑着中国革命的危危乎几欲坍塌的苍穹。他是不是一座博大精深基础稳固的顶天立地的高山?

严格说来,博古获得如此职高权重的地位,连他自己也感到偶然。临时中央负责人的地位,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峰巅的高度。他应该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军事上的才能和一个伟大人物的决策能力。在这方面他都不够,他没有办法跟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相比,甚至也不能和任弼时、彭德怀这些人相比!

凡是意外的获得崇高权力的人,总是感到身心焕然一新,他会极力敦促自己的言行、迈出的每一步都符合这一崇高的身份,牢记住历史赋予他的重大的责任!

在“最高三人团”中,他的能力最差、资历最浅,在部队中享有的威望也最低。但他又处在作最后决策的地位,这是历史偶然的安排。他并不是那种不可一世刚愎自用的人,他骨子里是个满腔炽情的知识分子,他必须依重李德和周恩来。但是,在老一代和新一代的革命家中,对周恩来的印象是不相同的,有人认为他是调和主义,而王明、项英等人则认为他已经迈到右倾机会主义边缘了!但他有办事的卓越的才能和超人的优良品格。用他的能力,却不用来决策。这样,博古偏向于李德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博古,这位从二十四岁起就担负着领导重任的精明的年轻人,是不是一根擎天巨柱?

他长于马列主义理论,却短于军事知识,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的那种短期军事训练,简直形同儿戏。他只能通过周围隆隆的炮声和湘江上的浮尸感到形势的严重。

即使顺利过了湘江,即使打胜了这一仗,往后呢?“瓦罐总在井边破”!拖过十一能拖得过十五吗?他也希望快些与二、六军团会合。但是,他没有李德那样坚强的信心。未可知的危险在前面等着他。

他不敢再想下去,他怅然若失,他取下沾满灰尘的眼镜,用手帕擦擦,又擦擦晕眩酸涩的鼓突的眼睛。他感受到一种沉落江底的那种永劫不复的阴冷和沉重。

意想不到的最高权力骤然落进手中时,他振奋了很久,这种变化太突然,太巨大,一时难以适应,在他慢慢习惯了这种变化时,振奋之情也就淡化了,他产生了一种置身于绝巅危崖的惶悚感,在这种位置上是不能失足的!

他在保持他的地位的同时,却把权力之柄,委托给李德和周恩来,而他只处在选择决策的地位。由于李德头头是道的军事理论和国际顾问的身份,他的天平的指针自然会向李德一边倾斜。

不断袭来的茫然心绪,远在红军出征之前,他就感受到了,当他在广昌前线时,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常常感到精神紧张。那时,李德便是他的精神支柱,现在他仍需要这根坚强的支柱,来克服时时出现的茫然若失的心情。

在整个军事会议期间,博古几乎没有个人的见解,只会点头摇头。他相信李德,也相信周恩来,他把朱总司令当成一个经验丰富的可以信赖的按照别人意图专事指挥作战的将军。

在博古心头,笼罩着双重阴影:一是红军的前程,二是正在散布不满情绪的毛泽东。他想起了项英对他的警告。

不满情绪早就有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消除了许多隐患,而现在却证明隐患并没有消除。

李德已经感到他的威望在逐渐丧失。虽然他还是“最高三人团”的主宰,却已经不是众望所归为大家所依重的人物。许多事情已是不经他的过问便命令实施了。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失去权力是痛苦的事。在哲学思想上,李德推崇英雄史观,他曾一度强烈地表示要造出一个革命的热火朝天的大好时势来:争取一省或数省胜利,必将载入世界革命史册,不辱来华使命。

在莫斯科,他披着霏霏雨雪,跨出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拱形大门时,他就抚摸着各科都是优等的毕业证书,为自己规划了远大的前程,自封了一世将才!

当他身着西装,怀揣一张奥地利护照坐在横越飞雪漫漫的西伯利亚的列车上时,他就列数了来华的历届政治顾问和军事顾问。

同类推荐
  • 战事传奇:战争中的隐秘事件和幕后谜团

    战事传奇:战争中的隐秘事件和幕后谜团

    有一种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厮杀,杀人于无形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另一种战争,它存在于战争的另一面,以无形的力量和隐秘的方式影响和决定着战争的走向。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战争背后的精彩和玄机。
  • 谍殇之山河破碎

    谍殇之山河破碎

    民国28年全民抗日烽火连天,军统秘书刘泽之阴差阳错下,救了汪伪汉奸集团特务头目,于是,顺水推舟卧底汪伪政权。逐日计划、刺杀日本高官、营救战友、黄金大劫案,国军特工与日本间谍、汉奸之间展开了生死搏杀!
  • 完美序列

    完美序列

    两千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世界。病毒席卷全球,人类的文明毁于一旦,但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称它为:完美序列...
  • 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热门推荐
  • 老婆,请入瓮

    老婆,请入瓮

    继母狠心将她送给五十岁老头,不料她进错房上错人。“我缺一个老婆,不如,我给你想要的一切,你嫁我,如何?”她犹豫片刻,点头,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却不小心一点一滴的将自己的心交了出去。当知道她嫁入豪门时,继母带着妹妹从天而降,逼她退位。要应付各路看上她丈夫的女人,更要时时刻刻提防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有一天,她站在他面前,“楚宸希,我累了,这段婚姻,结束吧。”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见吧,烟瘾君

    再见吧,烟瘾君

    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1亿吸烟者,其中中国吸烟人数占世界总吸烟人数的近30%,人数很多,很多人三番五次地尝试过戒烟,都终究抵不住尼古丁的诱惑而放弃,烟民们很困惑,到底怎样才能远离香烟呢?戒烟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有效的方法?要解决问题,首先要认真地剖析问题。很多人认为吸烟能让人让兴奋,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能在受伤的时候给人抚慰,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解压。其实,揭开烟瘾难戒的种种现象之后,我们发现,本质上,抽烟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烟瘾之所以让想戒的人有戒不掉的恐惧感,是因为人的依赖路径在起作用。这种依赖分为心里依赖是和生理依赖。通常人们的吸烟方式是点燃吸入,而且需要用嘴巴“嘬”,这个动作本身代表着“满足”、“幸福”、“安全感”等积极的情绪。因此吸烟而形成随时随地可以携带的心理保护。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导致依赖成瘾的主要物质。尼古丁成瘾的秘密主要在于奖赏效应和多巴胺。位于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奖赏回路与药物依赖的关系最为密切,尼古丁会激活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尼古丁的半衰期为2~3小时,吸烟者需要补充新的尼古丁来维持他们的“愉悦感”。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就形成了难易戒掉的瘾症。事实上在成瘾之后,尼古丁带来的愉悦感非常有限,吸烟者实际上只是为了避免戒断症状的不适才继续吸烟的。明白了这两点,就能解开困惑,抛弃恐惧。《再见吧,烟瘾君》一书中,肖恩·沃德把自己的戒烟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情绪和身心变化做了全纪录,并针对每一个时间段所遇到的障碍,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本书不仅是一本全程戒烟指导书,更是一本能给人带来勇气的能量书。别犹豫,开始吧!
  • 再见193

    再见193

    沈河毕业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用事实说话,还原事实真相,这就是他了
  • 玉泉子

    玉泉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雷神尊

    御雷神尊

    风雪吹去,尘埃尽。九天万界之主,而今何在?人道是,九重星天之上,惊雷涌动,雷击苍穹,响彻九重之天。天地色变,无数真神之陨。
  • 说话心理学

    说话心理学

    一开口就紧张、一聊天大脑就短路、一插话就冷场?——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怎么说都受欢迎!不会接话题、不会夸人、不会察言观色?——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读心术攻心术洗脑术说服术搭讪术。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本书从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生态风险治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等角度,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风险治理思想等现有理论,剖析了传统工业化破坏环境的本质,批判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书从工业化的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方面,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全能娱乐教父

    全能娱乐教父

    我叫许断,是个歌手,参加了一个原创歌手大奖赛,进入了大奖赛十六强,观众、选手和评委都叫我水货。我十分生气的做了一个梦,梦到个白胡子老头,顺手捞了一部手机,手机里有个软件,我点开软件,世界历史就变了,于是,我拥有了其他人所没有的记忆和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机软件。我唱了一首歌,评委惊呆了,选手惊呆了,就连吃瓜群众的瓜都惊的掉在了地上。然而这只是我人生故事的开始而已。
  • 谨城恩

    谨城恩

    “你可知这天上繁星的含义?”“知!”夏慕兮将嘴唇咬出血,顿了下继续说道,“这天上星,乃思念所化,念至深,星至亮。”蓝千城苦笑:“看来你还没忘。”“我心中的星,似是亮错了。一错再错,差点就要回不了头了。”夏慕兮也学他苦笑。“你对我......”他说不下去了。“少时倾佩,误作儿女情,妄太子见谅。”夏慕兮看了一眼一直默不作声的夏陌寒,浅笑,“如今经历世事之后才得以明白,我心中的星,正是我旁侧之人!”“哈,如此甚好。”蓝千城只觉得自己是自作自受,“如今你我劫数已尽,便就此别过吧,愿魔族与天族能万年平安。”既劫数已尽,鸿钧元祖便敛去三人记忆,在他们的记忆中,再也不会出现这段过往,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独有她白韶一人,守着她的孟婆府,赏着她那凤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