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100000014

第14章 探险者的代价

1991年5月19日,年仅18岁的谢尔盖·切博塔廖夫驾驶小小充气筏驶离堪察加半岛,开始了独身驾筏横渡太平洋的旅行。然而,仅仅过了三天,他与岸上的联络便中断了。

谢尔盖乘坐的是浮动锚充气筏。

筏上装备的锚类似小型降落伞。伞伸开在水面上,逆风时它能制动筏。只要拉紧筏上方的帆布,就能起到帆的作用,借助两个浮动锚和帆布充气筏基本上可以迎风前进。在这次独身驾筏航海之前,谢尔盖曾有几次在艰难条件下的试验。其中有一次曾用五天的时间,漂渡了140海里。但是在航行的第三天,逆戟鲸就对充气筏产生了兴趣。谢尔盖在讲述当时的情况时说:“它们常常潜游到筏下,好像要把筏弄翻似的。尤其是在浪大的时候,逆戟鲸似乎觉得筏撞击海水类似它们集合起来杀伤的动物尾翅的运动。筏刚一侧向波涛,停止撞击海水,逆戟鲸就落在了后面。”当波涛加大时,充气筏顺着暗礁旁的水流狂奔。谢尔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脏一下子屏息不跳了,我连筏一起掉入千米深的浪谷。一瞬间的失重,使人非常难受。充气拱顶向下弯曲,撞击着我的头部,我蜷伏着身子,双手抱着头,接着又是一次非常厉害的撞击……在第五天结束试验时,渔民发现了谢尔盖,将他拖上了船,海上刮起了台风,试验也终止了。

这次,谢尔盖并没有认真吸取那次试验的教训,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决定乘坐充气筏从堪察加半岛航行到加利福尼亚。救生筏上装载了不少东西,仅纪念币就达200千克。出海探险的代价相当大,谢尔盖得想办法赚回一部分钱。为了抵补费用,他决定向美国人出售这些用销毁的导弹残骸制作的纪念币。谢尔盖还准备了两部无线电导航台,一部用于报告船上一切正常,另一部则用于发生事故时拍发“SOS”信号及充气筏的方位。航行时间估算为4.5~5个月。而在这一期间,橡皮充气筏会不会损坏?谢尔盖不得而知。他感到安慰的是在地平线外可能会有护卫船尾随其后,他猜想一旦发生了问题,他只要用筏上的通信设备呼叫,就会有人来救援。谢尔盖还谢绝了人们为他提供的芬兰生产的救生服装。他解释说:罹难的人未必都有这类服装。

这时,从法国传来了消息:法国也有人计划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单人驾艇横渡太平洋。谢尔盖为了抢在法国人前独自驾筏横渡太平洋,便于5月19日开始了横渡行动。起航仪式很平常:水兵们将橡皮充气筏放在木质底板上,摇晃着推下海,过了几分钟,橙黄色的小筏就离开了岸边。哭泣了几声的厨娘将旧鞋抛向旅行者——按海上习惯,这样可以平安地完成航程。

开头两天,谢尔盖定期向太空发报。通过通讯卫星,把信号传到地面站。由于事先约定只有谢尔盖单方面发报,岸上的人知道他还活着,航行在继续,人们也就不担心谢尔盖的安全。但是,进入第三天,在规定的时间里,谢尔盖再没有进行发报联络。

岸上准备营救的人们立即出动舰船和飞机搜查可能出事的海区,但没有发现橡皮充气筏和谢尔盖。营救工作失败了。谢尔盖无踪无影。

同谢尔盖竞争的那位法国人的情况却完全相反。这位名叫热内尔·德阿博维利的法国人是一位航海的老手,1980年曾在72天时间里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航程。这次他乘坐长八米的用超轻型和超强度的材料制作的划桨艇。小艇的抗沉性极佳,恰似一个“不倒翁”。小艇在剧烈的海浪中可以始终保持平衡。这位法国人1991年11月出发,历时133天,航行10000千米到达加利福尼亚海岸,成功地完成了横渡太平洋的目标。

谢尔盖的失败和热内尔的成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凭一时的冲动,在做之前,要想一想,再想一想。谢尔盖凭着一时的激情,不是把航行成功的希望建立在良好的技术装备和周密的准备上,而是建立在盲目的激情上,他既不会游泳,又拒绝了人们提供的救生服装,带的食品又不多,淡水也很少,结果为横渡活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类推荐
  •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鹤、折星星、折菠萝……天上地下,形象抽象,尽在方寸一纸间。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节能从小事做起》介绍了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各种小常识。生态文化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打造了无限的“时空隧道”。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的“登堂入室”之门。环保与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社会从传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向生态方式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奠基工程。由于环保与节能减排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公众的环境行为取向、道德取向显得越来越重要。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白色污染”,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提倡我们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和篮子,减少生活垃圾,让地球更加美丽!
  • 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

    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

    眇求灵性,旷追玄轸,道虽有门,迹无可朕。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可恋

    余生可恋

    陌生相遇,乌龙交集,心生爱意,往后一生,余生可恋。
  • 武痕

    武痕

    石宇本是石泉镇一个小家族的子弟,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在一次历练的过程中,意外得到一件血色印记,从此生活便是发生了变化,身不由己的卷入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中,那是一段过往的辛秘。
  •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真不是神二代

    我真不是神二代

    我是神二代没错,但我只想做个守财奴啊……别动,那整个地球都是我的!
  •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苦逼的杨进原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苟活一生,直到他遇上了自称‘笛帮’的人工智能。携带着人工智能的杨进从此在人群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什么傲娇萝莉,什么高冷御姐,通通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只是,这一切可能吗?未来,地球即将因太阳而毁灭,人类联盟组建了三艘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星际航母准备逃离地球,这个庞大的组织自诩为人类之光,可谁又能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针对的地球的谎言!这个谎言终究会将地球和它的子民拖入深渊。
  • 春风杨柳

    春风杨柳

    杨家老屋子前的拴马桩还在,马没了。每一次杨家兄弟路过,尤其是晚上,在一片漂洗得纤尘不染的月光下,看着老屋,怎么看都像纸扎的灵屋一样虚幻,那里可曾住过祖先曾经的繁华?杨家走到七十年代,人口四下而去,衰败了。杨家正宗后人杨德孩长子杨长青的后代杨丙尧和杨丙西也都各自娶妻成了家。杨家的大院还在,可早已屋易其主,住的不是杨家的后人了,有金姓常姓李姓,混乱地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弟兄俩住在河边上五间土坯房子里,一人两间半,日子过得细脚伶仃。上土沃这些年外出人口不多,政策还没有放开,日子过得也都四平八稳。
  •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乔知予被骗回国,还被父母打包送到了从小就和自己不对盘的霍凌川家里喜欢了十年的乔知予终于被他骗到手了自认为情商很高的霍怂怂vs钢铁直女乔医生(男主话多又骚窝里怂,巨宠我们乔医生)
  • 星辰与尔

    星辰与尔

    时隔三年,再次见到陆之忱,江晚一荒芜的心犹如漫山遍野盛开般,为他心动。陆之忱以为,高考前夕,他看见江晚一给别人送情书以后,就再也没打算再喜欢她。江晚一:“陆之忱,情书是写给你的。”江晚一:“陆之忱,我不会喜欢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