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200000019

第19章 太阳系之谜(9)

戴维斯的实验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他失败了,但并没有灰心。他准备建立一个灵敏度更高的“陷阱”,以便用来捕捉更多的中微子。日本神冈的中微子监测器已运转了好几年;前苏联北高加索地区匹克桑河床下面的地下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它能探测到的中微子范围比前面介绍的美国和日本的要广得多;意大利罗马附近大萨索山地下实验室和加拿大布置在深2000多米镍矿井中的中微子实验室,也都在分头积极进行各具特色的实验。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太阳中微子之谜会被揭穿,“失踪”案最后会水落石出。

扑朔迷离的“复仇星”

在天文学上,一般把围绕一个公共重心互相做环绕运动的两颗恒星称为物理双星;把看起来靠得很近,而实际上相距很远、互为独立(不做互相绕转运动)的两颗恒星称为光学双星。光学双星没有什么研究意义,而物理双星是唯一能直接求得质量的恒星,是恒星世界中很普遍的现象。

一般认为,双星和聚星(三至十几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占恒星总数的一半多。太阳作为一颗比较典型的恒星,它是否也有自己的伴侣——伴星呢?或者说,它是否也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物理双星呢?近几年来,这是科学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地球上物种绝灭问题提起来的。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进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的技术应用于考古学,人们发现,在过去的6亿年中,地球上至少发生过5次大的和几次小的生物绝灭。譬如,其中主要的有5亿年前的寒武纪绝灭,导致三叶虫类从地球上消失;2.48亿年前二叠纪发生的一场最大的生物绝灭,约有90%以上的海洋生物绝种;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恐龙以及70%的动植物种绝灭了。

引起这种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些科学家指出,这是由于地壳板块的漂移,形成大地震和造山运动,新的大陆和海洋出现,引起生态环境的变迁,物种因此而发生大规模灭绝。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大陆板块漂移是较慢的,而且是不间断的,为什么物种大规模灭绝带有突发性,好像是“一下子”就被毁灭了呢?1977年,美国地理学家阿瓦兹与他的父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了恐龙灭绝与白垩纪末期的陨石雨有关的假说,其中提到可能有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1984年,美国的两位古生物学者,对地球上物种灭绝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的2.5亿年中,生物灭绝似乎有一定的规律:约每隔2600万年出现一次灭绝高峰期。如此准确的周期性意味着什么呢?人们根据古生物学者推算出的生物灾难期,对地面大陨石坑形成年代进行了考察,发现在生物灾难期间形成的陨石坑,比其他年份多得多。有的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彗星周期性地轰击地球而引起的。因为,在银河系平面中,宇宙尘埃比较密集,当太阳带领太阳系全体成员经过此平面时,宇宙尘埃就会扰动彗星云,引起彗星轰击地球,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因此,对于大多数天文学家而言,有过太阳具有伴星这样的想法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当人们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值不符合时,曾设想在外层空间可能另有一个天体的引力在干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动。这个天体可能是一颗未知的大行星,也可能是太阳系的另一颗恒星——太阳伴星。

为了解释美国那两位古生物学家的发现,1984年,美国物理学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阳存在着一颗伴星的假说。与此同时,另外的两位天体物理学者维特密利和杰克逊也独立地提出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假说。

穆勒在和他的同事们讨论生物周期性灭绝的问题时说:“银河系中一半以上的恒星都属于双星系统。如果太阳也属于双星,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可以说,由于太阳伴星的轨道周期性地和小行星带相交,引起流星雨袭击地球。”他的同事哈特灵机一动,说:“为什么太阳不能是双星呢?同时,假设太阳的伴星轨道与彗星云相交岂不是更合理一些?”于是,他们在当天就写出了论文的草稿。他们用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的名字,把这颗推想出来的太阳伴星称为“复仇星”(Nemesis)。

前面所提到的彗星云一般称为“奥尔特云”,它是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的名字命名的绕日运行的一团太阳系碎片,奥尔特曾认为它距离太阳15万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可能是一个“彗星储库”,其中至少有1000亿颗彗星。由于太阳伴星在彗星云附近经过,使彗星运动轨道发生变化,因此引起彗星撞向地球,结果引起了生存条件的变化。穆勒说,这种彗星雨可能持续100万年。这一观点与某些古生物学家设想物种灭绝并不是那么突如其来的意见是一致的。

人们考虑到,如果太阳有伴星的话,在几千年中似乎却没有人发现过,想必它是既遥远又暗淡的天体,而且体积不大。这是很有可能的情况,因为在1982~1983年,天文学家利用红外干涉测量法,测知离太阳最近的几颗恒星都有小伴星,这种小伴星的质量仅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15~1/10。此外,在某些双星中,确实还有比这更小的伴星存在着。

自从太阳伴星——“复仇星”的假说公诸报端,科学家们开展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人们根据开普勒定律推算,若其轨道周期为2600万年,那么轨道的半长轴应该是地球轨道半长轴的88000倍,约1.4光年,即太阳伴星距太阳比任何已知恒星要近得多。

1985年,美国学者德尔斯莫在假设“复仇星”确实存在的前提下,用一种新方法算出了这颗星的轨道。他首先对最近2000万年左右脱离奥尔特云的那些彗星进行统计、调查,对126颗这样的彗星及其运动做了统计研究,断言他的统计可靠性达95%。他确定,大多数这类彗星都做反方向运动,即几乎与太阳系所有行星运动的方向相反。根据这些彗星的冲力方向算出,在不到2000万年以前,奥尔特云从某一其他天体接受到一种引力冲量。他认为,这是由一个以0.2千米/秒~0.3千米/秒速度缓慢运行的天体引起的,“复仇星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德尔斯莫根据动力学算出,“复仇星”的轨道应该与黄道几乎垂直,它目前应该接近其远日点(距太阳最远的点),而它的方向应该是离开黄极5度左右。

美国学者托贝特等计算了“复仇星”可能的轨道因星系“潮汐”——即太阳系以外的物质引力影响而产生的轨道变化。考虑到这颗星可以运行到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很容易受到别的天体引力的影响。托贝特说,即使它原先的轨道很稳定,也不可能在从太阳系存在以来的46亿年中,轨道一直保持不变。许多研究者同意这样的看法:这颗轨道周期为2600万年的伴星的预期寿命至多为10亿年。这就意味着,它可能是在太阳形成之后很久才被太阳“俘获”的,或者就像有的科学家指出的那样:在“复仇星”刚形成时,它和太阳之间的联系要比现在紧密,其周期为100万年~500万年,后来由于其他天体的引力“牵引”而外移到现在的轨道,这种外移最终会导致它脱离太阳的引力影响。

为了寻找“复仇星”,穆勒等人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拍摄了大约5000张北半球暗星的照片。他计划,每隔一段时期拍摄一次,再比较一下哪些暗星存在较大的“自行”,它们就是“复仇星”的候选者了。如果他们在北半球找不出这样的星体,他们还将探查南半球天空。一般认为,太阳伴星应属于一种较小的恒星——红矮星。可是,目前人们还没有南半球天空的红矮星表,观测上的困难是很多的。穆勒说:“如果我们找到了一颗近似的星体,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一旦从大海里捞出了几枚针,要证明这确实是那枚针就不难了。

针对太阳系的现状,有一些天文学者认为,太阳伴星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形成,而形成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韦米尔和梅梯斯的研究认为,尚未发现的太阳第九颗大行星(经常写为X行星)可能是引起周期性彗星雨——生物大规模灭绝的原因。

韦米尔他们是在把前人两个设想合并到一起后,创立这种新颖的解释的。这两个设想是: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存在着X行星;以及认为在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平面中可能有一个彗星盘或彗星带。在他们设计的一个模型中,X行星周期性地从上述彗星带近旁穿过,破坏彗星轨道,使大量彗星冲向太阳系内部。韦米尔说,这个理论的优点之一是X行星的轨道距离太阳要比“复仇星”近得多,因而将十分稳定。X行星轨道平面与太阳系平面呈45度倾角,设想它每1000年沿轨道运行一周。但是它也会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牵引而引起轨道变迁,每隔2600万年,当其运行到接近上述彗星带时,就会触发一场彗星雨。

美国科学家海尔斯综合了不规则地通过“复仇星”轨道的恒星的各种作用,估计出“复仇星”在过去的2.5亿年中,其轨道周期的变化应为15%。鉴于此,人们认为,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复仇星”可能的轨道上,所有的扰动都意味着天文钟的调谐并不那么精确。而如果这颗太阳伴星确实存在的话,人们不应该期望它触发彗星雨和引起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周期十分精确。遗憾的是,至今缺乏更好的地质资料,尤其是陨石坑方面的资料。地球上的证据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以至于无法准确地说出“复仇星”天文钟的周期性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总而言之,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推测,太阳很可能存在或有过伴星,但是要找到它并证实它,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期望着科学家们早日解开这个宇宙之谜。

太阳冕洞之谜

太阳大气最外面的一层叫做日冕。冕的本意是礼帽,日冕确实像顶硕大无比的帽子,从四面八方把太阳盖得严严实实。

除非用一种专门的仪器,否则,平常我们是无法对日冕进行观测的。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才有机会看到它数十秒或者数百秒钟。日冕一般分为内冕和外冕两部分,从空间拍摄的日冕照片上,可以看到外冕最远一直延伸出去好几十个太阳半径那么大的距离。

日冕呈现出白里透蓝的颜色,柔和、淡雅,逗人喜爱。日冕虽然不亮,但从肉眼观测或者拍下的照片来看,各处亮度还比较均匀,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可是,从空间拍下的日冕X光照片上看起来,它却是另外一个模样。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日冕中有着大片不规则的暗黑区域,它们并不很稳定,形状时有变化,有人把它们比喻为是日冕中出现的“洞”,冕洞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说实在的,“冕洞”这个名字并不恰当,因为它基本上都是长条形的,有时从太阳的南极或者北极,一直伸展到赤道附近,长好几十万千米。从X射线的角度来看,说它是“洞”还勉强可以,冕洞里确实是“空洞洞”的,穿过冕洞可以直接看到光球,光球是完全不发射X射线的,所以在X光照片上,冕洞表现为暗黑色的一片,看起来像是好端端的一个圆面上,被涂黑了一大片。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风从东面吹来的时候,树叶、炊烟以及我们的衣服和长发,都向相反的西面飘起来。天文学家们从彗星尾巴老是背着太阳这一点得到启发,猜测太阳是不是也刮“风”?当然,这风指的是从太阳向外抛射出来的带电的物质粒子等。正式提出“太阳风”的名称并得到确认,那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

太阳风是从太阳面上什么地方往外吹出来的呢?这个问题一开始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某些磁暴——地球磁场的强烈骚动是周期性的,每隔一定的周期就重复出现,周期是27日。显然,产生这种磁暴的原因也应该具有27日的周期。科学家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太阳,它赤道部分的会合周期也是27日,可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周期性发生的磁暴与太阳赤道部分的哪些区域有关呢?这是些什么样的区域呢?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些神秘的区域被叫做“M区”,但谁也没有在观测中发现过M区。

在对冕洞的探讨和研究过程中,天文学家们找到了根据而恍然大悟:40多年来踏破铁鞋无觅处的M区,原来就是太阳赤道部分的冕洞,从它那里使劲地往外“吹”的带电物质粒子,就是好几百年“视而不见”的太阳风。

冕洞、M区、太阳风,三者合一,不仅解释了一直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也推动了科学家们去进一步探讨由日冕和冕洞反映出来的新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空间探测器为我们取得了大量的有关日冕和冕洞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天空实验室”的发射成功,在其从1973年5月~1979年6月运行期间,特别是三次载人飞行期间,主要的观测对象就是太阳,总共拍摄了18万多张珍贵的太阳照片,为我们深入认识太阳和日冕做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

    《新童话·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冒险小王子升级版)》主要内容简介:终于走出了海底异世界的三个小伙伴,接下来就要踏上寻找月光宝石的征程了,听说月光宝石被遗落在神秘的地心世界,大家好不容易找到了地心世界的入口,却被看守入口的北极狐巫师给拒之门外,小龙他们能说服北极狐巫师,进入地心世界寻找宝石吗?
  • 神秘的死亡

    神秘的死亡

    班里的优秀生王松患感冒去医院打针,竟蹊跷地死去。震惊之余,易拉明感到好朋友王松的死亡必有隐情。他大量査阅医药书籍,上网求助专家解疑,还请班主任徐老师的妹妹徐芳担任律师。
  • 海上巨无霸:世界航空母舰秘闻

    海上巨无霸:世界航空母舰秘闻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目前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本书图文并茂,以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向青少年展现这一海战霸主的风貌。
  •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这是一本献给渴望探索新世界的青少年读者的百科全书。全书用通俗浅显的文字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万千现象,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一个乐趣无穷、充满未知的知识世界。囊括天下万物,浩瀚无边的宇宙天地,精彩纷呈的地球故事,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有趣深奥的自然科学,日益发达的高新技术,曲折生动的人类历史,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示自然科学的神奇,探索人类社会的奥妙……
  • 不可不读的最温暖的感情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温暖的感情故事

    翻开一本书,就进入了一片奇妙的天地;读懂一个童话,就唤醒了一颗心灵的种子。它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会长出神奇的豌豆藤来,会在花蕊里藏着个漂亮的拇指姑娘,还会结出神奇的金苹果……翻开这本书吧,相信每一颗心灵的种子,都会结出幸福的果实。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沉香醉梦

    沉香醉梦

    漩涡中心是静止的,还是极速旋转的?这是一个言情故事……记录生活日常小事,体会漩涡中心波涛汹涌里的安静闲适
  •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某女咬牙切齿:“你够了没有,不就是阴了你一回吗,你需要追着我不放吗?”某妖孽笑的很无良:“娘子,莫非觉得我该主动点?不要跟为夫闹了,捉迷藏玩够了,咱们回家吧。”某女嘴角抽搐。......某只妖孽睁着一双潋滟的紫眸,好奇的问:“娘子,为何不喜欢我?”某女勾唇浅笑:“你长的太抽象了。”某妖孽腹黑一笑:“娘子,你长的也很抽象,我们天生一对,很是相配。”某女万分无语……
  • 我家旅馆有古怪

    我家旅馆有古怪

    警告:文中有恶犬猛兽,小心入坑,此书不是yy无敌小白文,不喜者请绕道。 忽然有一天,我家旅馆多出了无数座关押着神魔妖的大山,接着,我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万狱山守护者,然后……“孽畜,休得作乱,看我抓捕技能逮捕你。”“大胆妖魔,吃本守护者一招偷袭技能,打残你。”“神祗大大,乖乖跟我回万狱山受刑,不然别怪本守护者使用掠夺技能。”秦煜手持万狱山,面对逃走的万界囚犯,一脸得意洋洋。
  • 庶女的嫡妻之路

    庶女的嫡妻之路

    穿越成为庶女,爹爹不亲,嫡母不爱,嫡姐、庶姐也都明争暗斗。什么?还让她嫁给那个风流成性,无所事事的逍遥王爷,成为生孩子的工具?心死出嫁,却发现一切都与她想的不同,无用王爷还是深情亲王?从此手握两府大权,看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女如何当家?
  • 时光深处有情劫

    时光深处有情劫

    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人,他事事以你为先,浓情蜜语是你,风花雪月是你,日月星辰皆是你。如果生命中真的出现了这个人,那就不要思前想后,只管把他和阳光都抱个满怀!
  •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本书指出美术鉴赏是观赏者对美术作品不断对话的过程,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人们从具有直观可感性的美术作品出发,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欣赏者针对美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流派、艺术技巧、思想内容等作出评判,其过程涉及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通过欣赏书中的优秀作品,帮助我们来了解自然、历史、人生和社会,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仅提高了艺术修养和想像能力,还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
  • 行走在妖魔世界

    行走在妖魔世界

    一颗流星从天而降,李牧因此穿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妖魔世界,化身成了一只修罗。诡秘黑暗的北境世界,成千上万种鬼怪异种,一场未知的命运之旅从此开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特工也疯狂

    特工也疯狂

    这本故事集由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从多年故事作品中挑出最传奇、最精彩。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有长有短,情节曲折离奇,想象力上天入地,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