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500000003

第3章 拖延心理学,关于拖延的5个心理效应(2)

·超限效应过犹不及

所谓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天天看到同一则广告会产生厌恶、抵触心理;天天被母亲唠叨,总是会忍不住想顶嘴;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老师或领导三番五次地反复批评,结果不但不想改正,反而会破罐子破摔……适当的刺激是好事,但如果刺激过了头,往往就会过犹不及。

从本质上来讲,超限效应所传达的核心信息就是度,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一不小心越界,说不定就会与自己所预定的目标南辕北辙,甚至会好心办坏事。电视中的广告宣传本意是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给观众留下好印象,从而促使观众产生购买欲望。在适当的承受范围内,广告可以吸引观众注意自己宣传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但是一旦过度则会令人厌烦,也会连带着厌恶其产品或服务,结果不仅不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而且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是得不偿失。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超限效应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为人处世中自然缺乏换位思考,也不会十分注重方式、方法,于是便会陷入超限效应的泥沼而无法自拔。

·超过限度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种感受:“每天都在忙东忙西,但忙来忙去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看不到成果,也达不到目标,似乎做多少都是无用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没有偷懒,却拖延下了一大堆工作,这是因为你所做的都是超限行为。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超限部分的工作以及所付出的汗水、努力等都是“吃力不讨好”。如果不能避免这种愚蠢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你的工作只会越做越多,越勤快就越是南辕北辙。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超限效应,只有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有回报的,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

王博是一家药品连锁门店的店长。在上级领导的眼中,他是个严谨认真的管理者;但在员工的眼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面阎王”,其严肃和铁面无私程度称得上人见人怕。

药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错说不定就会闹出人命,因此王博为药店制定了十分完善且严格的新管理制度,并三令五申地要求员工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尽可能地满足顾客需求。

新管理制度下发之后,员工尽管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颇多微词。员工有了逆反心理和刻意的抵触,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严格遵守新管理制度,于是很快就有一位女员工“撞到了枪口上”。这名员工在销售处方药时没有按照药店规定的“双人复核制度”进行再次核对,而是想当然地直接把药品销售给了顾客。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失误,给门店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回到家后,顾客发现自己买到的药品和当初购买时报出的药名根本不符,尽管外包装看起来十分相似,但确实不是同一种药,于是一气之下便找到药店要求退还,并向王博这个店长投诉了拿错药品的女员工。得知此事后,身为店长的王博十分气愤,处理完顾客投诉后,他专门把犯错的女员工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并按照药店规定,对该员工进行了罚款200元的处理。

员工犯错,领导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教育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遗憾的是,王博并不懂得什么叫“点到为止”,反而变本加厉。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早会,他都会把该名女员工作为“犯错的典型”批斗一番,并告诫其他员工在销售处方药时一定要引以为戒。女员工犯错后本就心怀愧疚,有悔改之意,但谁知道店长总是喋喋不休地“揭人伤疤”,作为员工的她又敢怒不敢言,最后破罐子破摔,选择了辞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领导,批评教育员工时一定要掌握合适的尺度,切不可让超限效应害了自己,如果王博能够早点意识到自己的批评“过了火”,也不会致使女员工辞职。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员不稳定往往会给药店管理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素,这是领导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通过批评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自觉自省的员工即便犯了错也能够立刻积极改正,根本不需要进行刺激。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极有可能会给对方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

要想笼络住人心,吸引住人才,就必须要避免自己的行为超限。有些人犯错只是偶然间的失误,并非明知故犯;有些人犯错则是因为第三方影响;还有一些人是以身试法,甚至是别有用心……不同的犯错原因自然要采用不同的管理对策,切不可采取“一刀切”式的粗暴批评。

上述案例中的女员工之所以会辞职离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店长的王博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尺度,才导致出现了超限效应,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战拖有术:恰到好处,避免超限效应

你还在做无用功吗?你还在因为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苦恼、纠结吗?工作中拖拖拉拉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过于勤快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只有建立在适度范围内的勤快才是行之有效的,否则只能多做多错,南辕北辙,与当初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因超限效应而造成的瞎忙呢?

1.批评也要讲求艺术

对于领导而言,批评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培养出一批富有战斗力的员工,用不好则很可能伤人伤己。

要想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必须要避开超限效应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超限呢?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被批评后,超过75%的员工会产生自卑心理,其中将近50%的员工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或工作情绪低落等不良表现。可是,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免不了犯错,如果总是听之任之,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既然批评不可少,那么领导就必须要学会并掌握批评的艺术。

不妨“打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尽管这样的方式并不新鲜,但确实能够有效避免员工因领导批评超限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领导在批评之后能对员工进行一些安慰或鼓励,那么能及时并主动改进工作的员工比例可高达90%以上,由此也不难看出“给甜枣”的批评艺术确实可以避开超限效应。

2.幽默的力量超乎想象

同样是批评,板着一张脸严肃训话与轻松幽默的调侃,哪种形式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呢?结论不言而喻。因此领导不妨学会用幽默来化解批评中的尴尬,借助非正式的调侃来降低批评对员工心理造成的无形伤害。

很多时候,歇斯底里的批评只会令人产生惧怕、抵制的反应。响鼓何须重锤敲?如果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就能起到鞭策对方的作用,又为什么非要喋喋不休地批评,非要让对方厌烦不可呢?没有人愿意成为“全民公敌”,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众人厌烦、孤立的人。在生活中要想事事都把控好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面对超限效应,那就学会借助幽默的力量吧!幽默能够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寒冰”,能够充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使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不必怀疑,幽默的力量有时确实超乎你的想象。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超限效应多半是因为你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你的所思所想,便会对其横加指责。古代先贤孔子曾经告诫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但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人却并不多。

很多领导不理解员工的工作辛苦以及种种复杂情况,哪怕员工稍微出现一点失误便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哪个员工愿意被领导批评呢?尤其是在集体大会等公共场合,谁不希望领导能给自己留点面子?如果在批评训斥员工时不能换位思考,不能顾及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直接劈头盖脸骂上一顿,结果可想而知。

员工不仅不会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而且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领导对着干,甚至以“击败”领导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所以,千万别让超限效应毁了自己。

懂得了超限效应的道理后,你完全可以运用它来指导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想用一场演讲来抓住听众,就不要说起来没完没了,用最开始的3分钟吸引住对方才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你想用谈话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也千万要把握好度,过长的铺垫只会让对方不断看表,从而丢掉最佳的销售时机。公司有做广告的想法,就更要着重避免超限效应,否则大笔的广告费砸出来的往往不是暴涨的销售业绩,而是自己产品的形象被毁的结局。

“欲速则不达”,你想战胜工作中的拖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好事,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恰到好处,掌握合适的“火候”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鸵鸟效应:逃避现实、消极悲观

公司招聘面试中有这样一道经典的题目:“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这些优点和缺点对你在公司的业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不同年轻人当然会有不同的回答。答案五花八门,也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那么,你来看看比较符合标准的一个回答是怎样的:“我最大的优点是经过在大学里的4年学习,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能够在纷繁杂乱的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和有条不紊。我最大的缺点是对没有秩序的事物缺乏耐心。我渴望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团队。我相信我的组织意识和才能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各种目标。”

这个回答之所以至今仍在不断被使用,被作为应聘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它的组织逻辑。它一方面回答了求职者的最大优点,另一方面又不逃避问题,勇敢正视了自己的弱点。

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回答也未免太厚脸皮和难为情了。但是,这实际是一种不拖延的表现和推荐自己的技巧。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一只不敢面对现实的鸵鸟

就像鸵鸟在遇到危险,认为跑不掉的时候,就会把头钻到沙子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就成功甩掉了追赶者,结果反而因此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中。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钻到沙子里坐以待毙的话,是有可能躲避猛兽攻击的。后来,心理学家便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为鸵鸟效应。

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即因为不敢面对问题而导致了拖延。在微博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刷屏,还哪儿有事哪儿就有他,就说明此人离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又要到了。”其实这就是鸵鸟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

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不想做这个工作,太难了”“这个工作的步骤好多啊,太烦了,明天再开始做吧”,这些话都明显地表明了对抗焦虑的心情,这时你就会不愿意马上开始这一项工作,只要还有时间就一定不去做,等知道不能再逃避的时候,也许自己也已经放弃了。所以,为了对抗工作中的焦虑情绪,你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靠逃避、转移注意力等来对抗这种焦虑,从而使自己心里更舒服一点。

因此,遇到问题时,不要说“我办不到”,不要找借口,应该多想一想有没有解决的方案。结果是拼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去拼,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没办法把问题解决。

·你到底害怕什么

人的心理活动总在变化,忽而兴奋、欢乐,忽而沮丧、消极。乐观的人也有不幸与烦恼,也有悲观的思想,或哀叹嗟悔、灰心丧气,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今天挨领导骂了,就觉得自己工作能力太差;明天和女朋友吵架了,就觉得世上没人理解自己;偶尔和朋友闹点不愉快,又觉得自己以前的真诚友好都白费了,结果心情都不愉快。

有时,你感到莫名的悲伤,世界变得那样灰暗,连嘴里都有一种苦涩。回忆往事却激不起内心一丝欢乐,生命竟如此无奈。明朗晴空,你走在满是行人和鲜花的街上,却丝毫感受不到勃勃生机,心中全是忧伤。夜深人静时,你辗转难眠,往事历历在目,心情却很低落。电视剧或新闻报道,都能勾起你对伤心往事的回忆;而别人洋洋自得的交谈闲聊,则会增添你的烦恼和沮丧。电台里播放的歌曲音乐节目,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唤起你痛苦的回忆;某次宴会的点菜,某次朋友聚会,某个熟悉的场景,或者街上的陌生人、模特、衣服的款式、医院、公园、影院或学校都会让你触景生情。

为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存在一些消极想法,并且会使你感觉到不快乐呢?这是由于那些悲观情绪把你的生活彻底扭曲了。刘洋经过高中3年的努力学习,考入了一所竞争激烈的法律学校。进入大学后,他又成了优秀学生。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他经常在拖延中挣扎,常常为了写案件小结或者应付考试不得不通宵熬夜。不过还好他的表现始终很好,大学毕业后,他带着无比的自豪,进入了一家颇具声望的律师事务所,希望自己最终能够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

同类推荐
  • 怎么认识漂亮姑娘?

    怎么认识漂亮姑娘?

    读了《怎么认识漂亮姑娘?》你能学到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这些方法经多次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全世界有上百万的人不敢跟姑娘搭话,即使是那些平时自信满满,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家伙,一想到要跟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说话也会心有余悸。“别人会怎么看我?”诸如此类的社交压力,会让任何人踯躅不前。即使是你最终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但怕被拒绝的恐惧心理也会让你在女孩子面前落荒而逃。还有些人因为这样的恐惧完全放弃了追求心仪女生的希望,而事实是,你完全可以不必这样。有了这本书,恐惧和犹豫都将成为过去,通过实践这些易行的策略,去街上、酒吧里、餐厅里、商店里挑一个女孩子搭讪,就跟点一杯咖啡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催眠术,是一种最令人着迷的舞台表演形式,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催眠术,又是心理学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它是人类潜意识的窗口,可以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本书将向你展示种种奇妙的催眠现象,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零距离接触催眠,从而产生对催眠术的好奇心。
  •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心理治疗师是一个特殊的部落,他们穿梭在人类心灵的丛林间;他们是灵魂的伏藏师,挖掘人性中潜藏的宝藏。作为部落领路人的心理学大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说和故事。国内自体心理学家徐钧巧用心思梳理了囊括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霍妮、温尼科特、萨提亚在内的34位心理学家的重要经历、人生故事。这绝非“野史”,是徐钧多年钻研梳理出的撼动大师人生方向的“转折点”。通过本书,我们不仅能了解殿堂级心理学家的人生轶事,更能感受他们的成就、智慧、经历、瑕疵和教训,进而更鲜活地掌握整个心理治疗发展史的脉络。对心理学从业人员和爱好者,这都是不可多得的趣味佳作。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FBI微动作心理学

    FBI微动作心理学

    任何一种动作都可以是人们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途径。语言可以伪装,但人类的行为和眼睛动作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一个人的内心秘密。无论他隐藏得多深,都能透过肢体语言发现其中的端倪。因此,想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他人,拥有更顺利的人际交往,就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够掌握识人的本领。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识人的技能,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战略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战略管理方法

    通过总结微软公司的杠杆发展成长战略、雀巢公司的顾客满意战略以及世界知名企业的个性化品牌战略等九大通用战略管理方法,形成了九种完整的顶级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本书所采用的案例大部分来自于全球500强企业,正是它们引领着现代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们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其他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所学习与采用。
  • 倚着月光前行

    倚着月光前行

    本书为抒情散文集,收录了精短抒情散文140多篇,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故土、自然、人生的关注与思索,表达了蕴藏在内心的深切情感,可谓是行文精巧,语言新颖,情理结合,思想深邃。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大胆创新,文笔飞扬,形成了阳刚和柔美并蓄、叙事和抒情结合的独特风格,为当代散文创作注入了清新、唯美的气息。
  • 我无敌于遮天世界

    我无敌于遮天世界

    两尊大帝,大战到宇宙边缘。恐怖的战力外溢而出,只看到星河崩裂,时空错杂。一瞬之间,千百万小世界诞生。一瞬之间,又千百万小世界幻灭。这是属于天骄的世界,各种奇才辈出。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演绎出如同流星一样璀璨的人生。而楚枫,则是亿万星辰中亘古不灭的恒星。他的光芒,穿越了时间之河,冲破了空间之隔。他是万王之王,帝中之帝,亘古一人!!!——————新书:《我在封神做主角》已经发布。
  • 红颜手札

    红颜手札

    “婉约派”古风人气作家吾玉“红颜手札”系列无删减版首发单行本,新增番外2万余字,精品升级独家贩售。12篇短篇小说,12款古风小妹,主打“小妹”概念与“红颜白骨,至死不渝”的纯古风爱情。杂志连载10期,俘获500000“红颜”粉。同名手游、广播剧、主题歌现已上线,影视剧改编项目火热推进中。
  • 穿越之芳华一梦

    穿越之芳华一梦

    她,心如死灰,一心只想远离,莫名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被一纸赐婚给曾想将她掐死的的男人,她又该何去何从。他,霸道冷酷,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情动,冰封多年的心却在遇见她后渐渐发生改变。他对她百般纵容和疼爱,她却在全城人都盛传他是个宠妻狂魔的时候,另一个人的出现,才让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个笑话。她语气淡然的对他说:“放我走吧。”他却将她小心地抱在怀里深怕她会消失,用已经沙哑的声音:“你、、、真的、、、不要我了?”她留下一纸离书,只身远走。他疯一般不顾一切的找她,扬言翻遍天涯海角都要将她抓回来。“龙凌芳,我说过让你别回忆,因为你回不去,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放你离开。”一时间她的名字成了全城禁忌。一年后他将她抓回,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必死无疑时,他却宠她如初,可她却早已不再是当初的她,这一切对她来说究竟是一场倾城绝恋,抑或只是芳华一梦!
  • 想入非非:隐婚老公玩床咚

    想入非非:隐婚老公玩床咚

    为了赚钱养家,她同对女人不感兴趣的相少选择了隐婚。家人面前秀恩爱,外人面前冷漠脸:“相少,我们不熟。”结婚两年,合约到期,眼看就要解放,他却出了车祸。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如同车祸现场一般一发不可收拾!“喂!男人!离我女人远一点!”他赫然发现,这包子竟跟他五官一模一样!该死,两年前娶的女人竟然偷偷藏了他的孩子!看来他真的是小瞧她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最近,在博客中公布了新换的手机号,收到不少读者的短信,其中有些表达了希望成为股市职业投资人的愿望:希望过自由自在,没有压力,财务自由的日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里不得不说句不中听的忠言:虽然中国股市的牛市就在眼前(也有可能从2014年的1849点就开始了,如同2005年6月的998点,是长期底部,但直到2006年牛市才得以确认一样),但希望读者不要轻易做股市赚钱的美梦,也不要轻易走股市职业投资人这条邪路。
  • 气化天穹

    气化天穹

    为何一株草以星辰为养料,苦海上漂浮的亿万尸骸来自何方,宇宙尽头的棺椁葬的是何人,万古苍穹降下的三神器下落何处…………一位少年从天狱中走出,未知的神秘将会如何揭晓。
  • 向死求生路

    向死求生路

    一个游戏宅为了追求渺茫的生机,游走在一个个游戏世界中,最后居然还要拯救世界?最后会面对什么?无人知晓。贺兰仓觉得自己没睡醒,但是他还是被迫开始了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