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3500000013

第13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1)

本章学习重点和要求:

1.熟练掌握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熟练掌握包装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及原理;

3.掌握包装食品的品质变化机理及控制方法。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食品品质包括食品的色、香、味,营养价值,应具有的形态、重量及应达到的卫生指标。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需包装才能成为商品销售。尽管食品是一种品质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质的商品,但每一种包装食品在设定的保质期内都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指标。

食品从原料加工到消费的整个流通环节是复杂多变的,它会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的侵染,受到生产流通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光、氧、水分、温度、微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装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的质量变化,研究这些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是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光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光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

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它可以引发并加速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使其发生腐败变质反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促使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反应而发生氧化性酸败;使食品中的色素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色;使植物性食品中的绿、黄、红色及肉类食品中的红色发暗或褐变;引起光敏感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破坏,并与其他物质发生不良化学变化;引起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性。

(二)光照对食品的渗透规律

光照能促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光照下食品中对光敏感的成分能迅速吸收并转换成光能,从而激发食品内部发生变质的化学反应。食品对光能吸收量越多、转移传递越深,食品变质越快、越严重。食品吸收光能量的多少用光密度表示,光密度越高,光能量越大,对食品变质的作用就越强。根据朗伯—比尔定律(Lamber-Beer定律),光照食品的密度向内层渗透的规律为:

式中:Ix——光线透入食品内部x深处的密度;

Ii——光线照射在食品表面处的密度;

μ——特定成分的食品对特定波长光波的吸收系数。

显然,入射光密度越高,透入食品的光密度也越高,深度也越深,对食品的影响也越大。

食品对光波的吸收量还与光波波长有关,短波长光(如紫外光)透入食品的深度较浅,食品所接收的光密度也较少;反之,长波长光(如红外光)透入食品的深度较深。此外,食品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每一种成分对光波的吸收有一定的波长范围;未被食品吸收的光波对食品变质没有影响。

(三)包装避光机理和方法

要减少或避免光线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包装将光线遮挡、吸收或反射,减少或避免光线直接照射食品;同时防止某些有利于光催化反应因素,如水分和氧气透过包装材料,从而起到间接的防护效果。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透过包装材料照射到食品表面的光密度为:

式中:Io——食品包装表面的入射光密度;

xp——包装材料厚度;

μp——包装材料的吸光系数。

将此式代入式(5-1)得光线透过包装材料透入食品的光密度为:

光线在包装材料和食品中的传播和透入的光密度分布规律。包装材料可吸收部分光线,从而减弱光波射入食品的强度,甚至可全部吸收而阻挡光线射入食品内。因此,选用不同成分、不同厚度的包装材料,可达到不同程度的遮光效果。

几种食品软包装材料透光率比较曲线。由图可知,不同包装材料其透光率不同,且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也有不同的透光率。大部分紫外光可被包装材料有效阻挡,而可见光能大部分透过包装材料。同一种材料内部结构不同时透光率也不同,如高密度PE和低密度PE。此外,材料的厚度对其遮光性能也有影响,材料越厚、透光率越小,遮光性能越好。

食品包装时,可根据食品和包装材料的吸光特性,选择一种对食品敏感的光波具有良好遮光效果的材料作为该食品的包装材料,从而有效避免光对食品质变的影响。为了满足食品不同的避光要求,可对包装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来改善其遮光性能,如玻璃一般采用加色处理。有色玻璃抵抗紫外光的能力相对较强,对可见光也有较好的遮光效果。有些包装材料可采用表面涂覆遮光层的方法改变其遮光性能。在透明的塑料包装材料中也可加入着色剂或在其表面涂敷不同颜色的涂料达到遮光效果。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氧气对食品的品质变化有显着影响。氧使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这种氧化即使是在低温条件下也能进行;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不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而且会发生异臭,产生有毒物质。氧能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养价值,还能使食品的氧化褐变反应加剧,使色素氧化退色或变成褐色。对于食品微生物,大部分细菌由于氧的存在而繁殖生长,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因O2发生的品质变化程度与食品包装及贮存环境中的氧分压有关。表示了亚油酸相对氧化速率随氧分压而变化的规律:油脂氧化速率随氧分压的提高而加快;在氧分压和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氧化速度越高。此外,食品氧化程度与食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也有关。

氧气对新鲜果蔬的作用则属于另一种情况,由于生鲜果蔬在贮运流通过程中仍在呼吸,故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氧而放出一定量的CO2和水,并消耗一部分营养。

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因O2而造成品质劣化或腐败变质。

三、水分或湿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般食品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这些水分是食品维持其固有性质所必需的。水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水能促使微生物的繁殖,助长油脂的氧化分解,促使褐变反应和色素氧化;另一方面,水分使一些食品发生某些物理变化,如有些食品受潮而发生结晶,使食品干结硬化或结块,有些食品因吸水吸湿而失去脆性和香味等。

食品中所含水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具有不易结冰(冰点约-40℃)和不能作为溶质之溶剂的特点,但食物组织结构所含水分大部分是自由水,这部分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微生物对某种食品的侵袭而引起食品变质的程度,用水分活度Aw表示。食品的水分活度可近似地表示为食品的水蒸气压与相同体积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Aw的关系曲线如图3-7所示。当食品含水量低于干物质的50%时,水分含量的轻微变动即可引起Aw的极大变动。

根据食品中所含水分的比例,一般可将食品分为三大类,用水分活度Aw表示:Aw>0.85的食品称为湿食品,Aw=0.6~0.85的食品称为中等含水食品,Aw<0.6的食品称为干食品。各种食品具有的水分活度值范围表明:食品本身抵抗水分的影响能力的不同。食品具有的Aw值越低,相对地越不易发生由水带来的生物生化性变质,但吸水性越强,即对环境湿度的增大越敏感。因此,控制包装食品环境湿度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关键。

四、温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主要是生物和非生物两个方面的因素。温度对这两方面都有非常显着的影响。

(一)温度升高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在适当的湿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温度对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和食品变质反应速度的影响都是相当明显的。一般说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38℃),食品在恒定水分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许多酶促和非酶促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倍,其腐变反应速度将加快4~6倍。当然,温度的升高还会破坏食品的内部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其品质。过度受热也会使食品中蛋白质变性,破坏维生素特别是含水食品中的维生素C,或因失水而改变物性,失去食品应有的物态和外形。为了有效地减缓温度对食品品质的不良影响,现代食品工业采用食品冷藏技术和食品流通中的低温防护技术,可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二)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温度对食品的影响还表现在低温冻结对食品内部组织结构和品质的破坏。冻结会导致液体食品变质:如果将一瓶牛乳冻结,乳浊液即受到破坏,脂肪分离出来、牛乳蛋白质变性而凝固。易受冷损害的食品不需极度冻结,许多果蔬采收后为延长其细胞的生命过程要求适当的低温条件;但有些果蔬在一般冷藏温度4℃下保存会衰竭或枯死,随之发生包括产生异味、表面斑痕和各种腐烂等变质过程。

五、微生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人类生活在微生物的包围之中,空气、土壤、水及食品中都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如猪肉火腿和香肠,在原料肉腌制加工后的细菌总数为105~106个/g,其中大肠杆菌102~104个/g。完全无菌的食品只限于蒸馏酒、高温杀菌的包装食品和无菌包装食品等少数几类。虽然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无害,但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量超过一定限度时食品就要腐败变质。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质量变化最主要的因素。

(一)食品中的主要微生物

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种类很多,这里仅举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微生物菌属。

1.细菌

细菌在食品中的繁殖会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色、变质而不能食用,其中有些细菌还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中最多的是肠类弧菌所引起的中毒,约占食物中毒的50%;其次是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约占40%;其他常见的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肉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魏氏梭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弯曲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

2.真菌

食品中常见的真菌,主要为霉菌和酵母。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常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阴暗、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霉菌有发达的菌丝体,其营养来源主要是糖、少量的氮和无机盐,因此极易在粮食和各种淀粉类食品中生长繁殖。大多数霉菌对人体无害,许多霉菌在酿造或制药工业中被广泛利用,如用于酿酒的曲霉,用于发酵制造腐乳的毛霉及红曲霉,用于制造发酵饲料的黑曲霉等。然而,霉菌大量繁殖会引起食品变质,少数菌属在适当条件下还会产生毒素。到目前为止,经人工培养查明的霉菌毒素已达100多种。

(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在自然界环境中生活,本身已带有微生物,这就是微生物的一次污染。食品原料从自然界中采集到加工成食品,最后被人们所食用为止整个过程所经受的微生物污染,称为食品的二次污染。

食品二次污染过程包括食品的运输、加工、贮存、流通和销售。由于空气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游离菌,如城市室外空气中一般含有103~105个/m3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是细菌,而霉菌约占10%,这些微生物很容易污染食品。因此,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如果某一环节不注意灭菌和防污染,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微生物污染,使食品腐败变质。

由于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的存在,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光、氧、水分、温度及微生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采用科学有效的包装技术和方法避免或减缓这种有害影响,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更有效地延长食品保质期,是食品包装科学研究要解决的主要课题。

第二节 包装食品的微生物控制

一、环境因素对食品微生物的影响

(一)水分

水分是微生物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水分的增加使微生物活性增高。食品中微生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用水分活度Aw说明,不同种类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水分活度最低限不一样,大部分细菌在水分活度Aw=0.9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大部分霉菌在Aw=0.80以上的环境中繁殖,部分霉菌和酵母在Aw较低的环境中也能繁殖。

食品微生物在水分活度较低(Aw=0.5以下)的干燥环境中不能繁殖,但值得注意的是干燥食品从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强,一旦吸湿,Aw又将提高而适宜微生物繁殖。要想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就得使食品干燥或在食品中添加盐、糖等易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二)温度

微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10~90℃之间),根据适宜繁殖的温度范围微生物可分为:嗜冷细菌(0℃以下),嗜温性细菌(0~55℃)和嗜热性细菌(55℃以上)。食品在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一般在55℃以下,这一温度范围正处在嗜温性和嗜冷性细菌繁殖生长威胁之中,而且侵入食品的细菌随温度的升高而繁殖速度加快,一般在20~30℃时细菌数增殖最快。

(三)氧气

氧的存在有利于需氧细菌的繁殖,且繁殖速度与氧分压有关。细菌繁殖速率随氧分压的增大而急速增高。即使仅有0.1%的氧化,也就是空气中氧分压的1/200的残留量,细菌的繁殖仍不会停止,只不过缓慢而已。这个问题在食品进行真空或充气包装时应特别注意。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生活与生态(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生活与生态(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热门推荐
  • 一个葫芦

    一个葫芦

    一个大能者闲着没有事做,随手丢了“宝贝垃圾”。却被凡人界中的凡人们误以为是流星,还有一个小孩子被这种流星“垃圾”砸出了屎尿,还把气海给砸破裂了。这个倒霉的孩子就是叫江星儿,他因为气海破裂,所以没有修真者教他修练,那他只能自己乱来了。修练本来是严肃的事情,但被江星儿这个完全不懂的人乱搞,出现了很多笑话。新手作者求收藏,关注,现在实在太难了。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和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你的口才训练与情调修炼智慧书。
  • 废材郡主:邪魅王爷溺宠妃

    废材郡主:邪魅王爷溺宠妃

    【男强女强,宠文爽文!】她是南王府最无用的弃女郡主,天生废材,不能修炼,痴傻呆蠢,花痴成性,爹爹不疼,姐妹欺之,下人骂之,一朝惨死,再睁眼,她早已今非昔比,精光毕现,她是21世纪网络最热文学作者,不管你是爹爹也好,姐妹也罢,欺我者,百倍还之,辱我者,千倍虐之!他是苍穹大陆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少年——夙亦宸,“絮儿,看了本王的身体怎可一走了之?”夙亦宸挑眉委屈道。某女咬牙切齿:“夙亦宸你够了,给我滚出去!”“絮儿,我想和你一起滚床单很久了…”夙亦宸邪魅一笑。
  • 大宋绝恋

    大宋绝恋

    一个是雄才伟志的帝王,一个是绝世美貌的谪仙;一个是傲视天下的伟丈夫,一个是不肯屈尊的美少妇.....一样的坚强倔强,一样的智勇双全......在爱的纠缠中,希望、绝望、挣扎、快乐、疼痛、伤害......交织出一场旷世奇情.回首间,望断天涯路,荣辱兴衰,周而复始,情,亦不过如此,淡然一笑间,恩怨情仇纷飞如雨,取一抹清凉,祭我如花美颜.....一翎作品《艺校女生》全面上市,有偶照片的噢,呵呵,各大新华书店都有,网上书城还是八折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哈。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仁王坛城

    仁王坛城

    乱世出英雄,乱世出豪杰,时逢乱世群雄逐鹿。乱世的百姓又如何?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仁王……,坛城……,碎尽虚空,总要找一处乱世桃源。
  •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恰恰满足了初学者的诉求。不仅封面大方美观,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从基础字母入门,到日常生活、青春校园、职场风云、特色文化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你能想到的,以及你若是有机会去德国旅游、生活或是工作能够用到的各个方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第十二夜

    第十二夜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