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4000000026

第26章 攘夷英雄荀吴

春秋时代是华夏族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华夏族的发展与“攘夷”之战是密不可分的。

“尊王攘夷”是管仲提出来的一个大战略,攘夷之战是针对夷狄势力向中原渗透而做出的反击。但是必须注意一点,即华夷的界限并不明显。更多是以文化来区别,而非以地域来区别。比如说最早攘夷的对象中,就包括楚国。但后来楚国积极向华夏文明靠拢了,就不能称为“夷”了,也渐渐被视为华夏族的一部分了。

在攘夷战争中,晋国的表现最为杰出。在荀林父、士会和郤克三任中军元帅的指挥下,晋军扫灭夷狄中最为强大的赤狄,这也是华夏攘夷之战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赤狄被消灭后,狄人的活动一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过了数十年后,狄人中的白狄势力开始转强,再次对华夏族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戎人中的山戎势力也逐渐强大。山戎中有一个部落,称为“无终”。无终戎人与狄人部落组成同盟,与中原诸侯国相抗衡。

由于中原弭兵,晋国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夷狄势力的死灰复燃。晋国再度扛起“攘夷”的旗帜,开始第二波大规模的攘夷战争。

公元前541年,即弭兵后第五年,晋国政府开始对夷狄势力发起清剿,首先打击的目标是山戎的无终部落。

在春秋战史上,无论是晋国还是其他诸侯国,最重要的兵种就是车兵。这是由于中原的地形条件所决定的,广阔的平原适合战车纵横驰骋。而且战车本身攻防兼备,有快速机动的作战能力。战车上有射手与护卫,既可以近距离格斗,也可以利用弓箭远射,可以称为当时最有效率的进攻武器了。

可是战车部队在与聚居在山地中的戎狄军队交战时,就出问题了。山区地形不利于笨重的战车行进,无论是机动性还是速度的优势都无法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晋国人很早便开始组建步兵。晋文公时组建“三行”部队,即三支步兵部队。由此可见晋国人在军事战术改革上,一直是处于领先的水平。不过晋国的百年霸业主要对手是楚国,特别在晋悼公时期魏绛提出“和戎政策”后,晋与戎狄的关系趋于缓和,步兵的发展便陷于停滞。

从技术层面上说,步兵并不属于先进的兵种。无论是在武器配置还是在机动能力上,都远远不如战车部队。但是在山地战中,步兵的优势要远远超过车兵,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的战车部队其实是战车与步兵的混成部队,但是以战车为主要突击力量。

晋国出动大军,在荀吴的指挥下出征无终戎人部落与狄人联军。

此时晋军仍以战车部队为主,魏舒深表担忧,他对主将荀吴建议说:“敌人以步兵为主,而我军则以车兵为主。如今战场乃是在险峻的山区,不利于战车的行进。如果敌人以十名步兵对付我一辆战车,那我们一定会吃败仗。我建议将军队全部改编为步兵,这样可以在险峻的地形下展开战斗,一举击垮对手。”

魏舒的分析合情合理,荀吴同意他的建议,于是晋军主力开始整编。这个改变引起了军队的骚乱,因为晋国是有很强荣誉感的武士国度。战车部队的指战员是有特殊地位的,是其地位与勇敢的象征。现在魏舒要把战车的指战员编入步兵中,这无疑是削夺他们的特权,这使一些人感到受到污辱。

有一名战车指挥官仗着自己是主将荀吴的亲信,拒绝服从魏舒的命令,不愿意走下战车,自掉身价。魏舒毫不留情,当场将这名指挥员抓起来。并以违抗军令为由,下令斩首示众。魏舒的铁腕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连主将的亲信都敢杀了,还有谁敢以身试法呢?不管情愿不情愿,其他人争先恐后地跳下战车。

战车的作战人员全部被改为步兵,原先每辆战车有驾驶员一人,射手一人,护卫一人,共有甲士三人。魏舒将五辆战车十五名甲士分为三组,每组五名甲士,编入步兵中。在阵法的设计上,魏舒也做了重大改变,将兵力分为五个方阵,兵力不对称。其中后卫与右翼兵力最为强大,前锋、中锋和左翼的兵力稍弱。这种阵法很明显是要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围歼敌军的主力。

魏舒的大胆改革是晋军赢得胜利的保证。

晋军主力进抵大原(今太原西南),与戎人无终部落和狄人联军相遇。戎狄军队见晋军放弃了传统的战车编队,而采取步兵队形。并且前锋线上兵力不多,不禁讥笑晋军将军放弃熟悉的车兵战术;反而摆出戎狄所擅长的步兵阵形,不禁流露出轻视之意。

其实戎狄军队虽然悍勇,但在战术上却比较粗放。不注重军队的纪律,打仗时比较没有章法。而晋军一直是军纪严明,军队进退都必须听从将领的命令。一支有组织并纪律严明的军队,往往能轻松地战胜一群勇敢的乌合之众。

戎狄军队见晋军前锋兵力弱,便猛冲过来。晋军有条不紊,且战且退,诱使戎狄军深入。这时,强大的后卫兵团与右翼兵团开始猛攻。阵势本来混乱的戎狄军阵脚大乱,很快大进攻变成大溃败。晋军奋勇出兵,斩获无数。

晋军的完美表现证明了魏舒的创新变革是正确的,军队组织纪律的严格及战术的灵活是胜利的关键。

这是弭兵后晋国第一次大规模对外用兵,虽然晋国的霸业岌岌可危,然而其军事力量之强大,仍然是令人震惊的。

晋国在国际外交上既向楚国示弱;同时又不断地损害其他诸侯国的利益,各国对晋国开始产生二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国急于通过炫耀武力的方式来挽回其国际霸主的地位。晋国政府主动寻找战机打击白狄势力。

白狄的势力转盛后,建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鲜虞、肥和鼓。在这三个白狄国家中鲜虞的力量最强大,肥国与鼓国力量较弱。

公元前530年,荀吴率领一支晋军,假称要与齐国军队会师,向鲜虞的白狄借道通过。鲜虞不敢得罪晋国,答应其要求。荀吴的晋军兵团迅速穿过鲜虞,但不是前往与齐国会师,而是挺进到昔阳进攻肥国。在晋军凌厉而又坚决的打击下,肥国很快就抵挡不住了。首领被晋军俘虏,这个白狄国家亡于晋人之手。

晋国的狡诈早已是世人皆知了,在一百多年前,晋国人曾经假虞灭虢,现在几乎是故伎重施。向鲜虞借道灭肥之后,荀吴在返回途中顺便攻打鲜虞。

这么一来,晋与白狄的战争全面展开了。

为了威慑中原诸侯,晋国于公元前529年在邾南举行盛况空前的军事演习。动员的兵力达到四千辆战车之多,这几乎是春秋时代最庞大的一支兵力。晋国在霸业衰微的情况下,试图以军事演习展现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告诫中原各国,不可对晋国这个盟主怀有二心。

白狄的鲜虞国对晋国这次军事演习也十分关注,但他们却做出一个十分危险的判断。即认为晋国的军队已倾巢而出,前往中原地区。这时晋国绝不可能发动进攻,所以在边境线上的警戒放松了。

然而鲜虞国低估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晋国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称雄于诸侯,并非浪得虚名。晋国将军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与出色的战略思想,日后孙武写下《孙子兵法》时,其中许多军事原则大概就是对晋国战争经验的总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闪击战的一个原则,正当鲜虞国认为晋国不可能在邾南进行军事演习的同时发动进攻时,晋国的将军却给了该国一个教训。

上军总司令荀吴是令夷狄胆战心惊的名将,指挥过讨伐山戎无终国的战役与灭肥战争。他秘密集结一支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破鲜虞国的边防线,长驱直入。这时鲜虞国如梦初醒,仓促应战。结果被有备而来的晋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荀吴指挥战车部队一路追击,大获全胜。

白狄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两年以后,即公元前527年,晋军再次大举出击,其统帅还是这位常胜将军荀吴。白狄所建立的三个国家中,肥国已经被消灭,剩下鲜虞国与鼓国。鼓国实力弱小,是鲜虞国的属国。荀吴的战略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晋军攻入鲜虞国后,并没有恋战,转而包围鼓国。

鼓国军心动摇,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就准备要献城投降。当时有一名鼓国政要,秘密派人潜入晋军营中与荀吴会晤,商谈献城投降的事宜。

令人惊讶的是,荀吴竟然一口拒绝了。原因呢,很简单。荀吴是个武士,他有自己的一套武士原则。荀吴的部下听后吓了一跳,赶忙说:“将军,我们可以不费一刀一枪就唾手得到一座城池,为什么要拒绝呢?”

荀吴回答道:“如果现在有人要拿我们的城池向敌人投降,那是我最深恶痛绝的;现在别人拿城池向我投降,我为什么偏要高兴呢?明明是我最痛恨的事情,我却要奖赏并鼓励这种行为,这怎么行呢?我们有能力就进攻,没能力就撤退。量力而行,不能因为想占领城池就使用并鼓励这种下三烂的手段。如果这样做,我们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这就是中国的武士精神,中国的武士道。

出于对变节小人的痛恨,荀吴还派人把变节者的名单交给了鼓国。鼓国人把变节者逮捕处死后加强城池的防卫,与晋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攘夷英雄荀吴的传奇故事还没结束,他指挥晋军包围鼓国三个月。鼓国人吃不消了,请求投降。荀吴对鼓国使者说:“你先放一批老百姓出城。”

鼓国政府便把一部分民众放出城,到荀吴的军中。荀吴接见这些老百姓后,又说道:“看你们的脸色还不错,看来还有粮食吃。你们先回去吧,继续修缮城防工事吧。”言下之意,不接受投降。这下子可把晋军的军官们搞懵了,这是什么主帅啊?大家纷纷站出来说:“敌国要投降,您却拒之门外。非得劳民伤财继续开战,这能对得起国君吗?”

荀吴脸色一沉,大喝道:“我就是这样来侍奉国君的。鼓国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现在献城来降,我们固然能得到一座城池,但是却不能得到懂得道义、忠于君主并勤勉为国的人民。”这就是一个武士的战争观,他认为鼓国还可以继续抗战。如果这时鼓国投降,说明鼓国人不够坚强和勇敢。这样晋国吞并鼓国后也得到这些不够勇敢的鼓国百姓,这样是不行的。他宁可继续包围鼓国,使鼓国民众在战争中提升坚韧不拔的勇气。只有经过战火的考验,他们才有资格成为英勇善战的晋国国民。

这种军事逻辑堪称****思想的典范,作为一名恪守武士精神的军官,荀吴大力鼓吹****,他蔑视软弱懒惰的人。如果他在消灭鼓国的同时却得到这样一批软弱的民众,在他看来这是得不偿失的。

在荀吴拒绝鼓国的投降后,鼓国军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抵抗。最后城内的粮食全部耗尽了,荀吴才同意鼓国的投降。在他看来,鼓国军民能够坚持到最后关头,战争已经使他们变得坚强。晋国不仅得到鼓国的土地,而且也得到坚强的人民,这才是宝贵的财富。

荀吴的这些举措固然有些固执,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春秋时代的战争,还是充满人性化的特点。在攻占鼓国后,荀吴没有杀害一名鼓国的百姓。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时代,虽然战争非常频繁,但参战各国大多讲究人道主义原则,几乎没有发生屠城和滥杀无辜这些反人道暴行(相反,夷狄则经常有战争暴行),这一点也说明中华文明的进步性。

在经过一连串的胜利后,荀吴成为光彩夺目的攘夷英雄。

在周王室领地的附近,有一支陆浑戎。在楚国最强大的时代,楚庄王曾经北进至此,打击陆浑戎。十年河西,十年河东。如今陆浑戎却使劲向楚国抛媚眼,想与楚国交好,抵制晋国。

公元前525年,晋国中军元帅韩起做了一个梦,梦到晋文公拉着荀吴的手把陆浑戎交给他。梦醒了之后,韩起认为这是晋文公托梦给他,要荀吴率军消灭陆浑戎。这是个吉兆,于是荀吴被任命为主将率军出征。

荀吴已是晋国胜利的一面旗帜。为了彻底打垮陆浑戎,他事先做了周密的侦察。晋军主力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行进,抵达棘津(今河南孟县南),然后渡过黄河。陆浑戎对晋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丝毫没有察觉。荀吴大军逼近陆浑戎的地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击。陆浑戎在没有任何戒备的情况下,被晋军打得大败而逃。一部分逃兵又遇到周王室军队的截杀,损失惨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陆浑戎的首领只得逃到楚国。

再次出征又给荀吴带来无上的荣誉。他俘虏了大批陆浑戎战俘,凯旋而归,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他在晋文公庙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然而有一件事却是荀吴始料不及的。

白狄鼓国灭亡后,鼓国首领鸢鞮被押解到晋国。晋国政府对他宽大处理,将他释放回狄人区。不料鸢鞮前脚一走,后脚就背叛了。在鲜虞国的支持下鸢鞮重新恢复鼓国,将临时政府设在鲜虞国内的昔阳城,又公开与晋国敌对。

想以螳臂格挡荀吴锋利之剑锋,不是明智之举。

荀吴以勇悍善战而天下闻名,作为一流的军事家,他还有智慧的一面。鸢鞮的叛逃只能激起他的斗志,他打算趁鸢鞮立足未稳之际,将这个鼓国新政权连根拔除。

公元前520年,荀吴视察晋国的东阳地区,这里距新建立的鼓国并不远。他制订了一个绝密的计划,驻守在东阳的晋军有些伪装成买卖粮食的商队,有些则伪装成其他商贩大举渗透到敌人所据的昔阳城。

看来晋与鲜虞的边界贸易还比较发达,所以这批“商队”并没有引起鲜虞人的怀疑。乔装打扮后的晋国士兵在昔阳城外集结,假装休息的样子,等待主将荀吴的命令。荀吴亲临昔阳城,见士兵已经到位。命令将皮甲披上,然后迅速冲入城内,控制城内的重要据点。晋国士兵从天而降,很多鼓国士兵根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缴械了,很快昔阳城就完全落入晋军之手。

鼓国的复国运动,就这样轻松被荀吴端掉了。

荀吴这个人确实是很了不起,第一次伐鼓之战,他两次拒绝鼓国的投降,这是正兵作战,他注意弘扬武士精神;而第二次伐鼓之战,则是奇兵偷袭,可见这位名将并不是花岗岩脑袋。兵者,诡道也。该用正兵时用正兵,该用奇兵时用奇兵,这是优秀将领的高等谋略。

这里需要提及一下,虽然白狄首领鸢鞮一度背叛晋国,但晋国政府仍然没有处死他。只是把他逮捕,并派专人看押。这再一次证明了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人道主义色彩,这点也是阅读历史者所要关注的。

荀吴堪称是晋国后期最杰出的将领,戎狄的克星。灭鼓之战后不久,这位杰出的将军便病逝,这是晋国军界的一大损失。

公元前507年,晋军发动了攻伐鲜虞国的战争。

此时荀吴已经去世,指挥作战的将领是观虎,这是一个勇敢却轻敌的将领。如果以国力来衡量,晋国无疑要比鲜虞国强大许多。而且在荀吴时代,晋军攻伐白狄的战争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观虎并非很出色的将军,却盲目地认为鲜虞的白狄军队不堪一击。他自以为可以继承荀吴的“攘夷”大业,然而很快,他就骄兵致败了。

鲜虞的白狄军队故意诱敌深入,观虎蛮撞而进。在一个名为“中人”的地方,晋军遭到白狄军队的截击。在这场遭遇战中,晋军被打得大败,观虎本人在战斗中被鲜虞军队俘虏。

这一战的失利,令晋国人耿耿于怀。公元前505年,晋国中军元帅士鞅亲自率军出征,围攻鲜虞国。以报复两年前观虎的那次失利,但是却无法取得荀吴的惊人成就。在之后的数年里,鲜虞国还多次卷入中原的冲突与战争中。

虽然没有能够消灭鲜虞,但是自从中原弭兵之后,晋国在“攘夷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仍然令人瞩目。这些战果包括打败或消灭了山戎无终国、陆浑戎,以及白狄中的肥国与鼓国。从而证明了晋国的霸主地位虽然受到动摇,但其军事力量仍然是锐不可当的。

同类推荐
  • 被玩坏的大宋

    被玩坏的大宋

    强汉,盛唐,富宋,暴元,刚明,奴清。大宋富饶是后世公认的!可谁又知道,大宋的奇葩,这是一个被皇帝,被文官自己玩坏的国家。看主角怎么加入玩坏大宋这场游戏!小说尽量尊重史实,但是会有适度的演义,不喜勿喷!
  • 大宋药商

    大宋药商

    一穿越就是裸身出镜?还因此当上了海贼王的男人?这样的开局,节奏是不是太快了?高秦后来才知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一年,大宋还是一副海晏河清的盛世景象,这一年,“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即将登基,这一年,文传千古的苏东坡已垂垂老矣,这一年,一代词宗的李清照方二八年华,这一年,忠孝王爷呼延庆正好调任登州,这一年,传奇名将种师道正值壮年,捍卫着宋夏边境,这一年,阿骨打和吴乞买还在辽兵铁蹄下挣扎求存,也是这一年,药商高秦穿越而来,从东海一小岛开始,用药起步,报家仇,震文坛,闯荡汴京,搅弄风云……以一介药商改变大宋,改写历史,重新划定天下格局!
  • 汉当更强

    汉当更强

    好心救人却被连累送命,穿越附身到了项羽的族弟项康身上,知道项羽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却不知道历史上项家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为了活命,为了手足兄弟,也为了心爱的人,项康只能奋发向上。雍容大度的大汉确实很强,可项康觉得,自己能让大汉更强,让汉人的旗帜插在更大更辽阔的土地上。所以,刘邦,抱歉了,大汉的天下,我项康和你争定了。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与大明同行

    与大明同行

    简介:大明开国之初,四边未靖而国用不足,皇储暗弱而藩王势大。生为辽王朱植,弃藩回京则任人鱼肉,立足辽东则燕王不容。左右为难之际,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传教士带来了雇佣辽王府护卫的请求……当东西方文明之间第三方的插入,会给15世纪的世界带来什么?
热门推荐
  • 山海迷藏

    山海迷藏

    世界之大,你想去看看?别着急,有一个地方就在你的脚下——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带你走入一个惊悚的世界,主人公雷藏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一张迷失的地图和一串虎牙项链。千山万水,鬼怪神魂,一个惊天的秘密,一段冒险之旅,正式开启。
  • 狂傲女帝

    狂傲女帝

    桃夭出生于书香世家,是英国皇家医学院中医系的学生,却意外穿越成府中惨被欺负的痴傻小姐。阴谋不断,她沉着面对,三根银针救活当朝君主,医治混世魔君,惩罚昏官奸虐。看一只小白兔如何化身为浴血修罗,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首位俯撖整个宇宙的至尊女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婚不候,总裁心思你别猜

    过婚不候,总裁心思你别猜

    她不是残酷之人,却一手毁了养父的公司。她不是冷血之人,却始终不敢相信爱情。可是,一个从来都没见过的男人却轻易的点穿了她的心思,他问她,苏念薇,你当真不记得我了吗?她摇了摇头,心里好像有什么在破土而出,十年前的画面一一闪现在眼前。“女人,再次重逢,你逃不掉了。“他的霸道,他的强势,他的温柔,他的守护,十年里的坚持等待都只为苏念薇一人。或许,自己可以产开心扉试着去接受一下……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 溪虚梦

    溪虚梦

    独白:彼岸花,开彼岸,奈何桥上可奈何;彼岸花,开彼岸,断肠草悠悠断肠;叶落花开花独艳,世世轮回,花叶空悲恋。究竟是受过怎样的伤,才会让人留下这样的话:“唏嘘几世,悲欢一生,非梦亦可颠覆。”“我曾多情如斯,最后却弄得满身伤痕;我曾信仰情爱,却也因此学会绝情。”又是谁,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宁可离经叛道,都要执着的去做那些事?“越是表面无害的人,其实才越危险。”“好人当习惯了,我自己都差点以为我是好人了。”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为何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工具是什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是什么,规范化管理如何实施操作,这是规范化管理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书不仅对上述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解答,还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探讨管理中的问题,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是通过游戏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的规范化管理。而要保证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打造和组合包括权力、组织、文化在内的管理工具。
  •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这是一个关于野心勃勃的异姓摄政王、从小被养在宫外的腹黑公主、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的故事。云昭国的皇帝毫无预兆地驾崩,唯一的皇子、年仅七岁的云烨宸即位为帝,而异姓王爷黎融墨被推举为摄政王把持朝政,就在他当着百官的面准备接管玉玺的当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刚出生就被先帝送出宫的六公主,云瑾笙!很多人甚至都想不起她的名字,但是今天她带着满身的芳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先帝的谕旨。先帝圣谕,将玉玺交由六公主云瑾笙接管,同时着令六公主掌握后宫大权。云瑾笙纤纤玉手轻抚过圣旨,脸上带着微笑看向玉阶下俊朗如玉的摄政王,父皇将自己送到宫外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不管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摄政王,黎融墨,你等着接招吧!云昭国的皇位将由我来守护!片段一:“王爷。”来人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可是摄政王依旧没什么反应。“王爷,瑾笙公主说要为王爷选妃,特意派人来王府通知一声。”黎融墨终于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微皱,她又要做什么?当黎融墨进宫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看着面前一幅幅摊开的画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黎融墨沉声问道。云瑾笙端起手边的茶递到黎融墨的手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摄政王不想选妃也可以,本公主想多派几个人到王府伺候摄政王,不知道摄政王同不同意?”黎融墨掀开杯盖,茶香扑面而来,他轻啜一口茶水,“可以。”她不就想在自己府里安插她的眼线吗?就让她去折腾好了。云瑾笙笑得诡异,她轻轻凑近黎融墨的耳边,声音近乎呢喃,“摄政王难道不怕我在茶里下了药吗?”片段二:“王爷。”“又有什么事?”“瑾笙公主最近常常跟林将军的儿子林安风见面,而且相谈甚欢,林将军似乎有意要瑾笙公主做他的儿媳。”如果林将军变成公主那边的人的话,形势就对王爷有所不利了。黎融墨眉头紧皱,起身就往外走,好奇怪啊,很少见王爷这个表情的,看来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黎融墨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悠闲地喂鱼,黎融墨皱着眉头,“你又想干什么?”云瑾笙倒是奇怪,自己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林安风见面?”“当然是为了不让摄政王独掌军权了,否则本公主岂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我把南府和东府的兵力给你,以后不要再跟林安风见面了。”云瑾笙喂鱼的动作僵在半空,他这是什么意思?
  • 总裁追妻两行泪

    总裁追妻两行泪

    陆总:目标有三,宠妻为大,一年一个,三年抱俩。可问题是,包子已经有俩,怎么哄老婆睡觉是个问题!让老婆再生一窝小包子更是问题!于是,陆总身体力行,贯彻落实,终于,被亲亲老婆踹下了床。陆总: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时薇:搓衣板,榴莲,遥控,选。陆总:女人,该死的甜美。砰——被关在门外的陆总:……霸道总裁爱上我和蜜爱小娇妻不是这么写的!!
  • 大清报律

    大清报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疯狂的庆典

    疯狂的庆典

    五月酷暑,炎日当空,刚入夏这天也是炎热异常,这乌云满天使得气压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