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5400000076

第76章 不要频繁参与老板的私事

在职场中,领导和下属交朋友通常是一种惯例,但那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朋友。领导也许真的渴望群众向他提供朋友式的帮助,但他决不会乐意群众以朋友的方式提供帮助,而只希望群众以下级的方式提供。

亲密不等同于无间,就算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会因为交往过于频繁而分道扬镳。上下级之间确实可以建立友谊,但是交往过于密切的话,频繁地参与老板的私事,却是应当警惕的。

如果说频繁介入老板的私生活已然使你扭曲了与老板的正常关系,那么了解老板的个人隐私和事业上的秘密对你毫无意义可言。

曲丽在一家集团做行政,由于她非常聪明,公司的几个部门的主管都对她比较感兴趣,也愿意与她聊天,或让她替他们处理一些私事。特别是人事部的李主管,对她相当信任,有时把自己的私事和公司主管之间的一些事情也经常讲给她听。

曲丽对于这些事感觉很新鲜、好奇,因此后来在与一个同事聊天时就把李主管讲的事情说了。没想到同事把她的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了李主管,曲丽则在李主管找她做了一番貌合神离的谈话以后,借故将她调离了现在待遇丰厚的大公司,让她去分公司做一名前台,从新开始。

你和你老板的地位的确有差别的,至少在你们平时的工作范围里情况是这样。密切的关系有一种平等化的效应,这可能对于老板与你之间正常的上下级工作关系产生扭曲作用。老板告诉你一个私人的秘密,如果你将它泄露出去,他将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刚开始你也许会因为是老板密友,和老板无所顾忌时而洋洋得意,可是老板已经给了你针对他的利器,他早晚会后悔的。接着你们的朋友关系便会更为尴尬。即使老板对你吐露的秘密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事情,这依然会带来麻烦。你了解的越深,会发现自己的言行越不自由。

值得你留意的是,经常与老板接触也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而你本身可以利用它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人们为其效力的老板,他们都想看到你多付出努力而不是想常常跟你聊天。当你正频繁地接触老板的时候,别人或许已经或者正在完成他的计划和解决他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领导都很乐意和群众交朋友,因为经常会有这方面的报道,说哪个领导和某个党外人士结为知己,哪个领导和某个小朋友结为棋友,哪个领导和某个工友友谊常青,等等。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领导和他的这些朋友往往都不在一个单位或系统,换句话说,这些领导其实不是他的朋友的领导。他只是比他的这些朋友地位高而已。

几乎没有领导像要求下属那样要求自己。这并不是说领导虚伪,也确实不是虚伪,只是某种职业习惯和角色需要。演员在台上装了好人,在台下照样是坏人,或者在台上装了坏人,在台下照样是好人。领导在人前是圣人,在人后也只是俗人,但角色的转换确实没有演员自然,总会产生一些尴尬。因为领导在心理上不可能像演员那样能够坦诚自己是在演戏。领导通常都不愿意让群众知道自己在人后当俗人的一面。因此,领导经常有把群众排斥在自己的普通生活圈以外的习惯。所以,领导一般都没有下级朋友。因此,我们不要存在幻想领导会和我们交朋友。

但如果我们已经是领导的朋友了,或是我们和他原来是朋友,后来他才被提拔为领导。我们应该识时务,赶紧撤走。领导需要维持在员工面前的神圣和尊严,但作为好友,我们早就清楚他在人后的庸俗。这种情况往往是最矛盾的。他可以在别人面前镇定自若地保持神圣和尊严,在我们面前是应该通俗还是应该神圣?这是一个费解的问题,这就是尴尬。

中国历史上不存在不杀功臣的皇帝,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从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得到的结论。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这个现象的社会原因,却忽视了皇帝这个领导或者领袖的职业的心理因素。

因此,倘若我们的朋友变成了我们的领导,我们千万不要兴奋,不要认为这样对自己有好处,我们要做的最好是离他远远地,忘掉他这个朋友,时刻给自己以提醒,他已经成为我们的领导。如果我们还把他当朋友,我们就应该理解他作为领导的难处,在别人面前维护他做领导的神圣和尊严。我们离开他后,也许他会感谢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关照我们一次。

同类推荐
  •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有人说得好:“悟性通天的人,说出话来很微妙;智慧高超的人,说出话来很简明;品行贤能的人,说出话来很清楚;世间芸芸众生,说出话来很繁杂;品德较差的人,说出话来很狂妄。”
  • 最怕你一直浪费生命 还安慰自己追求稳定

    最怕你一直浪费生命 还安慰自己追求稳定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生学习,这是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自我充电既是自我进步的需要,也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在知识方面的“自我投资”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你要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成就大事,教育让我们有能力自己创造自己的快乐。走出舒适区,别让稳定的状态成为自己浪费生命的理由。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气质与性格(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气质与性格(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当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首先是因为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人们可以对某种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进行评判。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是主要写给企业员工的读物,旨在强化和培养员工的敬业态度及自身定位和平衡的心态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难。企业一味地给员工加薪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只投入口袋忽略了脑袋;稍大一些的企业虽有企业文化,往往只停留在口号或形式上,没能深入地贯彻执行下去。《为自己工作》及时地从员工的心态、服从执行、学习力、感恩等八个方面入手给员工指明了一条从打工走向成功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她的心动喜欢

    她的心动喜欢

    “是不是你天天偷看我啊”李轩昂弯着腰歪着头对王子沐笑着说
  • 北大人的社交课

    北大人的社交课

    《北大人的社交课》就是一部帮人成长、助人成功的实用交际学,它摆脱了冗长的理论带来的无益的教条和说教,也避免了因过于实际而产生的人情冷漠、“厚黑”当先的消极影响,着重于与人交往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本有样可学的社会实用手册。
  •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而每个人的心态却迥然不同:有人释然、平和,学会了放下和珍惜;有人却忧惧、不安,满怀怨愤和感伤。作为曾经历过病痛折磨、生死考验的人,衍阳法师感同身受,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临终关怀个案中,精心选取20个最具典型性的个案,以出家人的慈悲和大爱情怀告诫世人:只有在生时无惧、宽恕、感恩、珍惜、放下,才能在走时平静、安详、自在。因为,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赢宝的故事

    赢宝的故事

    赢宝,经历坎坷,逢凶化吉,经历一些挫折后并未消沉,用自己的方式奋斗,走出自己的路,由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小乞丐走向军队的一段励志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觞满未殇

    觞满未殇

    听说好奇心害死猫……楚筱漓因为好奇那一道光,居然穿越了……这是什么狗血剧情?西律又是什么奇怪的地方?这个王爷又是什么鬼!王爷,请你有一点王爷冷漠无情的样子吧!唉唉唉,那边的楚筱漓,你矜持一点!
  • 菩提无悔

    菩提无悔

    一粒菩提化,百般是非陈。白衣渡世祈,情骨芬尘还。他,是一粒菩提,化而为人转世间,因情而起,由情而结。
  • 冷总裁胖公主

    冷总裁胖公主

    “左欣你给我站住。”此刻的左欣听到冷严的声音很是生气就是要跑。很快冷严一把抱住她。“对不起我的公主,我错了,谁叫我吃飞醋,谁叫我若你生气,把你气哭,你还准备离开我,你叫我怎么活。”“滚开了。”“不滚,从小时候见到你第一眼,我就认定你一辈子了。”“你讨厌。”说着左欣哭了起来。“不哭了,老公抱你回家。”“不要你抱,我胖。”“我说过你胖吗,在我眼里你是完美公主的。”
  •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班纳特太太的毕生大志就是把五个闺女体面地嫁掉,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于是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门子弟达西与聪慧机敏的二女伊丽莎白之间的谗言误会,富家公子彬格莱与贤淑善良的长女吉英之间的欲说还休,浪荡公子韦翰与轻佻无理的小女丽迪雅的私奔秽闻……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