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要述评
本书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性,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该书的研究方式是理论化的,通过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观察到的特定经济行为,通过不断尝试从模拟模型中得出实际行为,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经济发展过程运作方式的知识。贯穿本书各部分的核心思想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成功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卢卡斯把人力资本融入到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后,相对于那些关注其他增长动力的模型,能更好地解释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但是,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忽略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尽管打开了“索洛剩余”这一“黑箱”,给出了技术变化的内生解释,但由于忽略了制度因素或隐含地假定经济制度是给定的,从而无法利用其分析框架,说明制度变迁对生产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外部性对经济能否实现长期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不能解释为什么经济中没有产生相应的制度安排使这种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当事人的合约使外部性的影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等重大理论问题。
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迁,《经济发展讲座》一书告诉我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快经济开放,通过引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间接培养本国的人力资本,从而加速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卢卡斯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庄子银.新增长理论的兴起与知识经济的出现[J].经济评论,1999(6).
[2]潘士远.知识、R&;;D与经济增长[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3]邹刚.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吴易风,朱勇.内生增长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5).
[5]巴汉(Pranab Bardhan),强大而有限的发展理论[J].比较,2005(18).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丹)
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①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一、作者简介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02—1998),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曾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等,后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任教,他最重要的学术工作就是长期专注农业经济和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问题,并作出开拓性贡献。
二、本书精要
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改变落后面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任。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以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认为农业是停滞的,农民是愚昧的;农业不能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农业。后来,尽管这些国家工业增长率较高,但其经济并没有真正发展,人民生活也没有得到真正改善。而舒尔茨一直反对轻视农业的看法,他认为欧洲、日本等国正是通过农业而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但是,他也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现代化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改造传统农业》正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这一农业问题方面的一本重要著作。
《改造传统农业》一书把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融为一体,因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而独树一帜。本书从传统农业的特征是什么,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如何改造传统农业这三个问题入手,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进行了论述,抨击传统观点,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本书研究的目的是要说明传统农业中投资的低收益率,为了改造这种传统类型农业所需哪些要素,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要素,作者首先分析了传统农业的特征,“(1)技术状况长时期地保持不变;(2)获得收入和持有收入的来源与动机长期内不发生变化; (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持有和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与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率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同时作者反驳了两种观点:(1)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2)零值农业劳动学说。然后运用收入流价格理论分析了传统农业停滞和落后的原因。最后提出要从制度和技术方面来改造传统农业,同时要加大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三、论著内容
1.传统农业的特征
本书的第1~4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第1章是全书的导言,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农业部门,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最大的部门,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是问题在于,在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中,农民无法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唯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投资和有效的激励,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1)低收入社会能通过有效地配置其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吗?(2)各国在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成功性方面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由哪种农业生产要素所引起的?(3)在什么条件下对农业投资是有益的?由于对农业的经济潜力缺乏了解,许多经济学家在回答农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时都作出了误导性甚至错误的回答。而作者认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在使用它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效率是比较高的;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其次才是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而土地的差别则是最不重要的;只有农民改造其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农业,在有投资刺激条件下的农业投资才是有利的。
第2章,分析了传统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1)技术状况长时期地保持不变。(2)获得收入和持有收入的来源与动机长期内不发生变化。(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持有和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与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率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从这些特征来看,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不变,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第3章,分析了传统农业中农民配置其拥有的生产要素时的效率。首先提出了一种假设: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接着对这一假设加以解释说明,并在现实世界中来检验这一假设。在这里,作者主要引用了社会学家对危地马拉和印度所作的详细调查资料,通过分析指出:在传统农业中农民并不愚昧,他们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能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经常为了多赚一个便士而斤斤计较;他们多年的努力,使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达到了最优化。然而那里的生活仍然相当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在相当低的层次上。这种贫穷而又有效率的传统农业社会被称作为“一个便士的资本主义”。
第4章,反驳了零值农业劳动学说,即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尽管这些人在干活,但对生产发展毫无贡献,这实际上是一种隐蔽失业。但是,作者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使农业生产下降的事实,证明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减少将直接造成农业产量下降。所以,零值农业劳动学说是错误的。
2.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
在分析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合理的,也不存在隐蔽失业等问题以后,在第5、6章中研究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
作者首先指出,传统农业中的确存在着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资本缺乏的现象。但其根源并不是农民储蓄少或缺乏企业家,而是传统农业中投资收益率太低,因而储蓄和投资都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指出,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由每单位时间内既定数量的收入流量所组成,因此收入流的增加就等于经济有了发展。要得到收入流,必须获得收入流的来源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有价值,也有价格,因此可以用收入流来源(生产要素)价格的供求关系决定收入流的价格,即收入的形成。随后作者运用收入流价格理论分析了传统农业停滞和落后的原因。他指出,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因此持久收入流来源的价格是不变的;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农业中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和动机不变,因此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是不变的。这说明了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来源的均衡价格长期较高,传统农业中资本的收益率也就长期低下。所以,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廉价的新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3.改造传统农业
在本书的第7 ~12章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如何才能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
第7章分析了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作者认为,改造传统农业一方面需要有制度的保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技术变化”。就制度而言,存在两种方式:命令方式和市场方式。前者依靠国家权力来组织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后者依靠经济刺激来调节新的农业要素投资。这两种方式在效率上存在着巨大差别。就技术变化来说,经济机会的差别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因素。这不仅需要寻找特殊的新的生产要素,而且需要寻找传统农民能够接受的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探求新的非传统农业生产要素。
第8章中分析了关于制度方式的几个问题。作者认为,要素的效率是决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及其落后根源的重要因素。决定要素效率的一个因素是进行生产决策的个人和机构的所在地,即所谓“不在所有控制”与“居住所有控制”,这两者之间在效率上存在着巨大差别。另一个因素是生产决策所根据的经济信息和经济刺激。
由于农场规模和农民对经济刺激作出的反应都不能决定其生产效率的高低,因此,提高要素效率的必要途径是:从事现代企业活动、生产现代投入品,充分利用信息。一般说来,“不在所有制”条件下要素的效率是低的,原因在于不在的一方(农场所有者)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和有效地使用经济刺激。当然,市场方式中的竞争会使不在所有制的效率有所提高。此外,地租在配置农业资源中也起着一种相当重要的职能。它既是一种来自土地的不劳而获的级差收入,也是一种投资于土地上建筑物的收入,又是一种特殊物质生产要素(土地)的有价值的生产率的合理收入,因此,地租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刺激。在改造传统农业时,还要重视产品和要素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9章中分析了关于技术变化的几个问题。指出,经济学家通常将生产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另一部分是技术变化,但这里的技术变化仅仅简略地代表了要素清单中所没有提到的许多新生产要素。实际上,技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的生产要素。技术变化已成为实际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一种全面的生产要素,即包括物质资料(土地和再生产性物质生产资料)和人力(人的体力、技能和知识)两个部分。通过投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能增加。最优的投资储蓄配置,要求物质资本的收益率与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大致相等,而“技术变化”则正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