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700000056

第56章 制度经济学(11)

3.关于制度理论

收入本书下篇的几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新制度学派在将制度纳入经济模型后的分析进展。这些文章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制度是内生的,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他们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以及在制度变迁中的国家行为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等。

舒尔茨在文章“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他认为,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他们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他将制度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了归纳,由于对每一类这样的服务都有需求,因而可以用供给需求方法来分析。他在文中还提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即适应经济价值提高的制度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如何降低制度安排的滞后性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最后舒尔茨还联系现代经济增长的事实得出,对制度的新的需求,是人的经济价值提高的结果。

而诺斯等人的研究被称作“新”经济史学派,他们一方面将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些重要变量(尤其是制度)扩充到已有模型中去,另一方面又用这些扩充了的变量来解释历史事实。他认为制度变迁主体分为是社会行动团体,分为“初级行动团体”、“次级行动团体”。他提出“任何一个初级行动团体的成员至少是一个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而“委员(加上他们的助手)就构成了一个次级行动团”。一方面,他并不以为“搭便车”的行为无处不在,因为若是这样的话,制度变迁的行动集团就不存在了。这是他对新古典理论批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批评马克思忽略了“搭便车”问题。所以,诺斯以为确实存在一个社会变革集团推动制度变迁,但他又以为在社会行动集团中还存在着搭便车行为,这就需要借助意识形态的力量克服这种行为,限制片面的个人主义理性发生偏差,诺斯的分析从利益驱动和意识形态两个角度论证了社会制度变迁。

关于制度安排为何会被创新,即制度变迁的来源,诺斯认为是由于许多外在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然而,由于某些内在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厌恶风险、市场失败或政治压力等原因,使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新的制度安排就会代替旧的制度安排,而那些创新出能够克服这些障碍的制度安排的人(或团体),则获得潜在利润。然后他提出了制度创新的理论,认为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就会创新。戴维斯和诺斯还解释了对现存制度安排外部利润的认知和能影响它们内部化的安排创新之间存在时滞的原因。

诺斯等人的研究引起了很大反响,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这些研究的综合以及升华。他认为,制度变迁不仅是由舒尔茨和诺斯讨论的对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致,而且也是关于社会与经济行为以及组织与变迁的知识供给进步的结果。此外,拉坦还讨论了经济和政治市场对制度创新的潜在需求与供给转变为制度组织与运行的实际变迁方式的作用,这里他尤其关注关于官僚主义行为和集体行动的问题。

林毅夫在其文章“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诱致性创新与强制性变迁”中对制度的功能、制度不均衡的原因等进行了研究,作出了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的区分,并吸收经济学家近年来对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研究,强调了这两方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他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他在做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因而,制度一方面确保生命期的安全,另一方面促进与他人的合作,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他将制度变迁分为两种: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前者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后者指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由于制度安排不能获取专利,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对此,诺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工具,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林毅夫则在文章中指出,成功的意识形态执行这些功能的机制是通过给个人提供选择性激励来实现的,其信念能起到弱化“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的功能,但只是弱化并不能彻底消除,这时就要靠国家干预,即强制性变迁来补救制度供给的不足。但是如果制度变迁会对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统治者的生存,国家也可能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不均衡。而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和国家不能采取行动来消除制度不均衡,这二者都属于政策失败。

四、简要评述

在很大程度上,财产权利是人类经济行为的起点。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经济行为不得超过财产权利的边界限制,否则就会导致利益纠纷,引起社会的混乱。纵观人类走过的历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不与财产权利观念的演进和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在影响人们行为决策、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的诸多制度变量中,产权的功能显然重要。如何在人们现有的财产权利观念和经济组织形式的结合点上构造出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财产权利制度,使企业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目标的要求,是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同时社会财产制度的变迁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经济的转型要求整个社会转型跟上,否则就会出现体制上或功能上的障碍,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书所收集的这些产权与制度经济学派的经典性文章,基本反映了这两个学派的分析特征、重要假说和政策意义,使人们对产权和制度问题有立足于标准经济学意义的深层理解,对于研究我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扩展性阅读文献

[1]杨建龙.试析《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J].西北大学学报,1997.(3).

[2]姜建强.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一个交易费用解释[J].世界经济,2007.(2).

[3]刘文革,刘婷婷.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评析[J].学术交流,2007.(3).

[4]赵子忱.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的产权思想辨析[J].南京大学学报,1998.(1).

[5]李建德.站在科斯的肩膀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1):9—35.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玢蕃)

奥利弗·E·威廉姆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On Enterprise Contract and Market Contract④

④[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aton·Williamson)著段毅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一、作者简介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Oliver·Eaton·Williamson,1932— )是美国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2009年因“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荣获诺贝尔经济学获。主要研究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他对科斯的经济理论进行了细化和发展,把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交易费用思想发展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为分析企业的产生和企业边界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

主要著作有《市场与等级制》(1975)、《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1985)、《交易成本经济学》(1987)、《反托拉斯经济学》(1987)、《治理机制》(1996)等。其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一书集中了威廉姆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其企业理论的奠基之作。

二、本书精要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把所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抽象为契约,针对不同性质的契约分析选择相对应的治理结构;第二部分,分析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易费用,对不同治理结构进行制度对比分析。

按照康芒斯等人的制度经济学传统,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威廉姆森强调,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contract)。由于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是指“人们意图理性地行事,但是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到”(Simon.1957)和机会主义(opportunism:是指用欺诈的手段来算计的行为),再加上资产专用性(是指一种专用性投资一旦做出,不能转为其他用途,除非付出生产性价值的损失,它包括地点专用、物质专用、人力专用、专项用途、商标专用以及临时专用),导致契约,尤其是长期契约是不完全的(incomplete)。为了支持长期不完全契约,需要将资产专用性、价格和保障措施综合起来考虑,即根据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将契约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断变化的,但在这些巨大的变化中存在共性因素。对市场的诸多纵向限制,工作的组织,工会组织,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公司的治理问题,政府的监督以及大多数反垄断的做法等等”,其实都是纵向一体化这一问题的各种变化形式。“人们在签约时反复使用的是一种完全相同的框架——都是包括技术、价格及治理等内容。”各种不同性质的交易或契约对应于市场、混合形式或科层这些不同的治理结构,以交易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将所有交易还原为合同,根据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将合同分为不同的属性,分别对应不同的治理方式,通过比较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易费用,就可以进行比较制度分析。

三、论著内容

1.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契约,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将契约分类并对应不同治理方式,以最小化交易成本

同类推荐
  • 城市角色

    城市角色

    “疯狂英语”曾像狂飙一般席卷全国,有关的磁带、碟片和书刊纷纷出版成为各地书店的热门货;有关“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在近两三年中,笔者曾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多次采访过李阳,感觉星移斗转、岁月消逝,而李阳的“疯狂英语”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李阳一直和他的“疯狂英语”一起,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走南闯北。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伊斯兰经济思想

    伊斯兰经济思想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探讨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共5章16节,论述了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中世纪伊斯兰经济思想、近代伊斯兰经济思想、现代伊斯兰经济思想、中国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主要代表人物等。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刘国恩教授从斯密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实际,从“十二五”规划与科学发展观谈起,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的主线,与我们深入探讨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政府该怎样做”等问题,让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 经济报道新论

    经济报道新论

    一个合格的经济报道记者既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还要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本书以经济和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通俗化的手法讲解了基本经济学原理,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介绍了经济学报道的基本知识,对媒体从业人员及经济学爱好者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最美好的事不外乎我喜欢着你,而你也在注视着我,互宠的故事
  • 诡医神棍

    诡医神棍

    我算尽天下唯独算不了自己,我医遍地府却医不了挚友至亲。与判官女儿聊微信,跟阎王孙女聊QQ,但最后我还是寂寞的,如何才能解脱。生来痛苦,亦无长乐,纵死不休。身边人一个个死去,诡医诅咒如何消除?这,就是宿命吗?
  • 神踪魂影

    神踪魂影

    上古之时,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始分阴阳。阳气上升为天,孕育诸天神明,阴气堆积为地,滋养九幽鬼魔,在天与地之间妖与人繁衍生息,始称六界。六界以界之裂隙相连,故此,九幽之下鬼与魔可通过界之裂隙进入人间,凡人也可由界之裂隙白日飞升成就不死仙身。其后五十五万年,魔君蚩尤率领众魔由地之裂隙进入人间,大肆杀戮,自此河水倒流,天地无光。人族部落以女娲氏,伏羲氏,与神农氏为首奋起反击,三氏首领称之为三皇。天皇伏羲,以星石为基,聚诸天之阳气铸成碧落之剑,人皇神农取地脉晶石,凝九幽之阴气,铸成黄泉之剑。黄泉碧落,阴阳相合,方将蚩尤斩杀,魔界联军溃败,亦由地之裂隙退出人界。为防魔界联军卷土重来,地皇女娲,以五色石修补地之裂隙,加以三皇封印,以昆仑诸山镇压。其后万年,六界相安无事,直至数千年之前,天外陨石坠入昆仑,昆仑山脉倾塌,修补地之裂隙的五色石亦被震碎成三块各异的奇石,其一仍嵌于三皇封印之中,以固地之裂隙,其二为极盛一时的阴阳教青帝所得,故称青帝魂石,其三传说可映照往生三世,却不知所踪。人间修仙道盛传,三石齐聚,可得长生不死之法,白日飞升。
  • 逝去的锦年

    逝去的锦年

    初入家教行列的大二学生余悦一出手就碰到了个棘手的小破孩儿,施展了千般功夫才镇住这个年级第二、个性十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三学生——雷拓宇。从此,雷拓宇成了粘着余悦的小尾巴。
  • 随心逐梦

    随心逐梦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两个生活在底层的少年,通过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改变着命运的安排。
  • 故事会(2019年7月下)

    故事会(2019年7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我的男友是狼王

    我的男友是狼王

    洛雪一觉醒来,回忆起,原来自己是王妃,可是她的丈夫,王子殿下很奇怪...
  • 狩魔手记1:荒野狼

    狩魔手记1:荒野狼

    末世代人类社会秩序在核爆中瓦解。战后辐射泛滥,物种基因变异,人类在暴力和严酷的环境中艰难求存。来自荒野的神秘人苏开始了他命运未知的征程。
  • 金牌宠妃

    金牌宠妃

    一朝代嫁,让她这个庶出之女成为了皇妃。成亲半年,她却从未见得她传说中的夫君一面,却不想在别人的算计中,进了皇上寝宫,一夜折磨,再度相遇,她荣获他所有的宠爱。太后娘娘听信传言,陷害于她,他将她揽在身旁,不准她受到一丝伤害。后宫妃嫔诋毁她,他却拥她入怀,重瞳中爱怜毫不掩饰。朝廷重臣联名上书,说绝色倾城,必为祸国妖孽。他却不管不顾,将她送至那最高的位置,俯瞰众生。三千宠爱集一身,羡煞天下人,只是最终,他却判了她腰斩之刑,从一开始,她登上这舞台,都不过只是他政坛上的一颗棋子。伤痛绝望后,一把火,烧烬了那繁华的宫殿,亦烧烬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一切都不过是场繁华一梦,从一开始,就是她纠缠不休,始终放不下。这场爱情的角逐里,她终究输得彻底。【片段一】繁华的宫殿外,她跪在殿门,双腿已经麻木。他宛如神祗般出现在她眼前,低头看着她,“绾儿,跪在这里,只为求朕放过他么?”“是!”她字字铿锵有力,“一切都与他无关,还请皇上明察!”“好,朕给你这个机会!”他轻轻扬唇,“不过朕要你一世不得离开朕!”她低头,默默地点头。【片段二】“甄贵妃妖媚祸国,与父亲甄宰相勾结,欲谋朝篡位,实属大逆不道,至今起,废除贵妃封号,处以腰斩极刑!”宣旨太监一字一句的话,说得如此决然。“龙熠白,你忘记你的誓言了么?”“绾儿,你忘记了么?第一日相见,朕便告诉过你,是你深陷其中不肯自拔!”她低下头,心止不住地凉下去,“那可否放过我的家人?”“你说呢?”终于,她抬头,妖娆地笑了,笑容仿佛沾满了前尘旧事开出的花朵,“小白,可否让我再在这里住一个晚上,明天行刑时再出去!”他默许,却不想,换来的是一把火,一把绝望的火焰,烧尽了那繁华的宫殿,将她烧成灰烬。【片段三】五年后。再见面,已是别国皇帝的寿宴上,她一袭青色长衫,一舞倾城。他看着她缓缓走来,以为她还会像以前那样甜甜的唤他小白,然而她却与他擦肩而过。随即,她竟当着他的面依偎在别人怀中巧笑嫣然。他上前去,狠狠捏住她的手腕,再也不肯放手,“绾儿,你没死?!”然而,她却转身,看着他盈盈笑道,“对不起,我们认识么?”千帆尽过,再回首,她的身边已有一个他,而他于她,只是陌生人。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别告诉我你会说话

    别告诉我你会说话

    你会说话吗?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就像烹饪有食谱一样,说话也有它的“秘方”。古往今来,但凡不通说话之道者,都难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语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不会做事上,而是输在不会说话上。与不同的人沟通怎样措辞?怎样把握说话的场合和时机?如何领略说话精髓,悟透说话之道,本书以说话技巧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说话时常见的17大误区,21个逻辑表达方法,41个说话技巧;并从上司、客户、下属、家人、熟人、陌生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说话的方式、原则、方法、禁忌;同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给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帮助你迅速修炼成为一个说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