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900000019

第19章 看见的物价,看不见的手——价格背后的玄机(3)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如果你在逛街的时候,从不讲价,那么你不是太有钱了(不在乎这点钱),就是太“冤大头”了。因为,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价格不实的商品,你要是不想吃亏后悔,就必须要“砍价”,会“砍价”。身为一个消费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讨价还价是你必须掌握的一项技巧。

不过,仔细想想,讨价还价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经济学依据的。

首先,购买商品前,消费者同商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需要利用讨价还价来减少劣势。消费者并不清楚商家进货时候的价格,不清楚商品的真实价值。而商品的标价,往往会让消费者犯糊涂,无法对其价值和效用作出准确的估量。所以,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让自己付出多余的金钱,消费者一般都会同商家讨价还价。

其次,讨价还价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双方博弈过程。关于这点的论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古斯等经济学家曾利用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来观察讨价还价。在社会经济中,买卖双方都希望通过经济活动达到各自的目的,于是便会进行彼此间的博弈。一方面,销售者要寻找机会,使自己的东西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另一方面,消费者则希望尽可能以低的价格买到货物。双方会尽量猜测对方在价格上的底线。此时,将有一方作出价格提议,给出一个愿意支付或者出售的价格,另一方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若是不接受,双方什么也得不到,若是接受,则交易成功。可见,利用讨价还价,消费者和销售者都会尽可能地将价格协调到彼此能达成一致的水平,以完成交易。

最后,由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所以,彼此能够充分地在交易中对价格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看法,即讨价还价。这样的市场环境,也为讨价还价提供了社会基础,刺激了人们讨价还价的行为。所以,乔治敦大学教授克里德·威尔康斯说:“市场经济就是讨价还价的经济。”

之前,我们只知道讨价还价是生活中的惯例,现在是不是觉得“砍价”更有科学依据了?确实,讨价还价的存在,是符合现在的经济学思维及市场经济发展的。

买卖双方思想的碰撞——均衡价格

买者:“你这件衣服多少钱?”

卖者:“550元。”

买者:“太贵了,我最多给250元。”

卖者:“250多不好听啊,干脆我以进价卖给你,450!”

买者:“还是太贵了,300元怎么样?”

卖者:“300元太便宜了,要不咱们都让让,400元就成交。”

买者:“350元给不给?不给我就走人。”

卖者:“等会儿,等会儿,350就350吧。这次绝对是亏本卖给你了。”

当然卖者是不会亏本的,在买卖双方的博弈过程中,350元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于是一笔交易成功了。

需求说明了某一商品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而供给说明了某一商品在某一价格下的供给量。要说明该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就必须将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考虑。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对于某种商品的任一价格,其相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并不一定相等,但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中,必定有一价格能使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从而使该商品市场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有外力干预的价格不是均衡价格。

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对市场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是相反的。由于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均衡是经常的,所以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经常发生。

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正好相等。这时既没有过剩(供过于求),也没有短缺(供不应求),市场正好均衡。这个价格就是供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价格,市场也只有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才能达到均衡。

当一个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物品的供给量将超过需求量,这样就会出现物品的过剩——在现行价格时卖者不能卖出他们想卖的所有物品,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额供给。例如,当水果市场上存在超额供给时,水果商就会发现,他们的冷藏室中装满了想卖而卖不出去的水果,他们对这种超额供给的反应是降低价格,而且价格要一直下降到市场达到均衡时为止。同样,如果水果的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此时,物品需求量将超过供给量,这样就会存在物品短缺——需求者不能按现行价格买到他们想买的一切,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额需求。例如,当水果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买者不得不排长队等候购买水果,由于太多的买者抢购太少的物品,卖者可以作出的反应是提高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失去销售量。随着价格上升,市场又一次向均衡变动。

因此,许多买者与卖者的活动自发地把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格。一旦市场达到其均衡价格,所有买者和卖者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压力。不同市场达到均衡的快慢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价格调整的快慢。但是,在大多数自由市场上,由于价格最终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与短缺都只是暂时的。实际上,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存在,以至于有时被称为供求规律——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物以稀为贵——稀缺性

在春寒料峭中,今年的乌牛早茶新鲜上市。不过,想要尝个鲜的茶客们或许要失望一下了,因为第一茬乌牛早茶的零售价每斤高达1600~1800元,且在市面上奇货难求。

2月10日,在瓯北镇行禅村的早茶基地,今年第一批10公斤的乌牛早茶被鲜嫩嫩地采摘下来。炒好当天,就被洞头一预订者以1800元/斤的高价买走了。茶农们说,乌牛早茶一般是在农历立春时节前后上市,是省内最早上市的早茶,今年的上市时间大致与往年持平。最近新茶日产量只有30~40公斤,预计五六天后,早茶日产量可升至500公斤左右,到时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的松动。

在新城大道的乌牛早茶庄内,炙手可热的新茶让店员忙得不亦乐乎:“店里根本存不住货!”尽管新茶零售价高达1600元/斤,但咨询者、预订者却是络绎不绝。自从2月14日第一批新茶进柜以来,基本上就是来一批货卖一批。

第一批乌牛早茶卖点在“早”,据业内人士介绍,要喝品质最佳的乌牛早茶,预计市民还要等上十多天,因为那时实施一芽一叶、无茶蒂、无羽叶等严苛采摘标准的中期茶叶将陆续上市。据悉,预计今年顶级精品乌牛早茶的身价有可能会高达3000元/斤。

永嘉乌牛早茶是近年的新创名茶,因主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其最大特点是上市早,一般鲜叶采摘期为每年2月25日~4月5日,所有茶叶均为明前茶,比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早上市一个月,人们在早春,就能捧杯品尝乌牛早茶,在全国名茶市场上可谓独占“品茗之道在于新”的优势。

乌牛早茶喜获丰收,除因其一早二优外,还因为其稀缺性——尽管新茶零售价高达1600元/斤,但咨询者、预订者却是络绎不绝——即我们所说的“物以稀为贵”。

经济学上认为,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总会显得不足,因而我们说资源是稀缺的。稀缺并不意味着难以得到,而仅仅意味着不付出代价就不能得到。稀缺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现实,即使是一位亿万富翁,他似乎可以拥有他想要的一切,但是在他的字典里,仍然有“稀缺”这个词:他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但是他不可能有时间去一一享受。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我们这个有限的世界上都面临着稀缺问题。稀缺是指现有的时间、物品和资源永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由于存在稀缺性,要想满足所有愿望是不可能的。我们暂且列出一些你还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也许你想要有一幢大房子,厚厚的牛排,由设计师专门设计的服装,清洁的空气,更好的医疗保健,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栖身之处,更多的闲暇时间,等等。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就大多数自然资源来说,几乎都是稀缺的。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所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开始提倡节约用水,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有这么一句话,说鹦鹉如果能学会说“供求运动”,鹦鹉就是经济学家了。可见供求的运动对经济学是多么重要。供求运动是指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之所以会产生供与求之间的运动,也正是因为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供求运动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是西方经济学家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但中国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谓的“物以稀为贵”,或者“洛阳纸贵”这些流传至今的说法,都包含这个供求运动的规律。如果某个东西可供市场销售的数量突然减少了,或者对它的需求突然增加了,它往往就会变贵起来。

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为什么“物以稀为贵”的理论要有使用价值,人们应该能根据这个供求运动的原理预知什么东西接下来会变贵。如果我们能很好地预测到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可能会涨价,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损失或取得收益。这样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社会的物质资料分配来说都显得格外的有意义。

同类推荐
  • 赚钱的艺术

    赚钱的艺术

    这本书向你推荐了二十条赚钱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职业、消费习惯、学习和品质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议穿越百年的时光而来,历经岁月的考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下的生活依旧能产生启迪。P.T.巴纳姆是20世纪美国的传奇人物。按照当下斜杠青年的说法,P.T.巴纳姆就是最早的斜杠企业家,他是美国娱乐业巨子、节目经纪人、政治家、企业家和作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25岁进入娱乐业,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和经营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他名下的美国博物馆和世界大马戏团,直到今年依旧繁盛如初。《人物》杂志把P.T.巴纳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之一。本书集结了他一生的智慧,献给渴望和勇于追求财富的人。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辛苦流汗腰包还是没鼓起来?谁夺走了你的财富?国企、民企、外企,投靠哪路阵营才能有好饭碗?房价烫手,股市魅惑,热钱投机,啥时不再做钱奴?就业“被剩”,生活“被穷”,你离幸福几米远?物价、房价、股市、就业、税收等等行走在中国经济的江湖,纵然政府苦心孤诣,但始终众口难调,草根变富翁的侠客梦,怎样去实现?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一片冰心在金融

    一片冰心在金融

    书分为“北京银行的创新实践”“金融发展的理论思考”“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闫冰竹委员对北京银行成立及其发展中的一些感悟、感想、思索。第二部分在各主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内容包括对新经济常态、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大数据、人民币国际化、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等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理论思考,不仅体现了闫委员对改革发展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还展示了其对市场经济金融热点的独到见解。第三部分,主要收集了闫冰竹委员在一些高层论坛的发言。
热门推荐
  • 全能奶爸

    全能奶爸

    一个来自未来的卡哇伊女儿,一张无限额度的银行卡,奶爸人生从美食开始~
  • 龙巫道

    龙巫道

    夏有罪巫,囚于龙城。这是一个龙城罪巫,从偏居一隅之地,走向辉煌大世,洗巫之名,灭巫之敌的故事。
  • 于余

    于余

    此书为我闲暇之余所做,并无多精彩情节,多为我的自己感叹,和再次年纪所说之话,所做之事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轻舟不渡万重山

    轻舟不渡万重山

    在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里,我最喜欢来年春临。
  • 豪门的恋情

    豪门的恋情

    从这刻起,今晚发生的一切,她一定会彻底忘记的。“若烟,衣服我放门口。很晚了,你不要泡太久,不然会生病的。”白飞飞关切的话透过门板传来。“嗯,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她清声回应,不让脆弱泄露。她的确没有生病的本钱,于是若烟只是泡了一会,穿上衣服走出去,白飞飞还没有睡,看她出来,却是一副生气的模样。“若烟,我本以为,你不是那种女人。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作践自己,我竟然还自……
  • 双元至尊

    双元至尊

    人迹罕至的山村少年唐风,原本应该在民风淳朴的赤石镇度过普通的一生。两名神秘黑衣人的到来改变了唐风的命运轨迹,父亲留下的神秘内丹引领唐风踏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修行之路,同时牵扯出唐风背负的家族使命。随着唐风不断探索家族隐秘,更大的惊天阴谋被揭开,唐风也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人生旅途。
  • 红包请小心

    红包请小心

    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学生,却因为抢了一个红包而被拉进了恐怖的游戏中,在死亡的游戏中,我们不断的寻找生的契机,寻找为什么会选择我们的理由,不想更深的谜团还在等着我们,更多的恐惧还在不断的袭来……
  • 罪倾国

    罪倾国

    本文公众章节十五万。十年前的一场叛乱,轩辕一族的鲜血染红了天启的宫门。她却站在纷飞的大雪之外,冷眼看着她的父亲,倨傲的踩着皇族尊贵的鲜血,一步一步邻近那众人垂涎的帝王之位。当他为了权势,抛下病危的母亲,踏上最疼爱她的大哥用鲜血所铺就的道路时候…一切或许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倾覆!伸手,将染红的雪地中那最后一点帝王的血脉握紧在掌心,男孩求生的目光从此就与她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紧紧相扣。【救你,但你要服从我的命令,还有,一生一世…绝不背叛。】那字字的誓言,深刻在少年的心头,一如那日纷扬的大雪中——迷卷的夜眸所倒映出的那一张如花美眷。但,当敌人的敌人的肮脏血液弄脏了他轩辕一族的高贵双手,当他的存在只沦为了最最低贱的武器,那他是否还能遵从最初的誓言——是否…还能与那个女子,一生一世,绝不背叛?(一)畏生卷——危机四伏的天启皇城,阴霾弥补的九黎王府,邪心勃勃的七族叛党,却没有一个人的算计深过藏身宫闱中的九黎明惜。用十年的时间,足够看穿一个人。用十年的时间,也足够织就一张天衣无缝的网,将所有人的性命网在其中。可是,当这一切终于要走到尽头——当少年的剑终于刺穿了她的心扉,当她终于洗尽了一身的罪孽,当那个少年决然的转身离去,当她的鲜血绽放在尸横遍野的京都大地,一切已没有挽回的余地时候,这个战火纵横的乱世,是否还留得下她存在过的证据?(二)倾国卷——再醒来,已忘记了一切的纠葛。包围她的是血色的红,无法摆脱。她不想杀人,为什么身边血流成河?她不想伤害,为什么所有人都因为她心碎成殇?是谁用自己的性命换的她的重生?是谁,设下了温柔陷阱,等待她沦陷?是谁,在忘记了爱之后,要将她毁灭?又是谁,不顾一切的要将妖冶的她,拥入胸怀?(三)妖冶卷——修罗现世。那命定的轩辕杀星,终将一步一步走上正轨。那桀骜的帝星,却沦入黄泉,淹没不闻。可为什么,血红的命星升上正空,映照的却不是那红莲之火转世的男子,反而是尚在睡梦之中的红颜?不妨。不放。她不放。那冰冷的记忆一步一步吞噬,当她终于回想起一切,当前世今生一一映照。死去的又是谁的温柔?存活的又是谁的眷恋?还是一切又要重归轮回?重新回到那最初与最终的誓言?最后一卷,一切谜团都将揭晓,一切真相即将拉开!**又**惜**的**话**
  • 我在六界那些事儿

    我在六界那些事儿

    项司雨只是一个来自21世纪的普通女孩,在六界蹉跎了两年,并没有什么奇遇。直到她遇见了天证。天证是一把剑,一把神剑,十大神剑之首,是一把可以定六界兴衰的剑。在各方势力为天证暗流涌动时,天证却选择了平凡普通的项司雨为主。项司雨的一生,注定因为这把剑而不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