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000000030

第30章 水到渠成,生命本该顺其自然

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的“必须”

智者不强求。——英国民谚。

人淡如菊,才能与世无争。人淡如菊,说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人淡如菊,不是淡得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人淡如菊,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的一种遗世独立的从容与淡定。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也都有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与其整天以强硬的姿态面对,不如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淡看世间一切,一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在博客里有篇日志叫《像一只海螺一样生活》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只是一个小女子,却曾有过多么大的抱负,我要成为北大高才生,我要做居里夫人第二,我崇拜希拉里的睿智,我也有着足够吞噬世界的野心。可是我发现,渐渐我也习惯了没有纷争,没有争抢的日子;习惯了一个人看着窗外的风景,喝着咖啡;习惯了一个人享受寂寞的黑夜,看着影片。其实这样的日子也很好,会让我放下很多东西,放下思念,放下凌乱的思绪,去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年少时,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到中年以后才发现那些目标却是伟大得不着边际,然后觉得人生开始变得不安。其实,人生中并没有所谓的20岁之后必须怎样做,30岁之前必须成功的规定。

暖规则:不要在一开始就树立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生命中没有太多的“必须”,一切都可以在变化中调整。

心不乱,一切都安然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政治家诸葛亮。

心情烦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换一种环境来调整心情。可是真的换了一个环境,再看新环境里的人,才发现他们也有和自己一样的烦恼。

其实,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个现代学生和一个宋朝书生在梦中碰了面,宋朝书生问他:“你来自一千年后,想必是十分快乐的了。”

现代学生说:“我并不快乐,因为我的生活有很多限制。”

宋朝书生问他:“此话怎讲?”

现代学生说:“我去市中心参加同学的生日晚宴,可是坐车得花两个小时;我想当‘三好学生’,可是同学们都不选我;周末我想和爸爸妈妈到风景区游玩,结果人多得像蚂蚁一样,让我寸步难行。你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什么快乐?”

宋朝书生听完他的诉说,说道:“我不曾吃过什么宴会,每天吃点母亲做的饭菜,便觉得很可口;我不争什么名誉,平时和朋友下下棋,输了喝几杯酒,也很快乐;我晚上点一盏灯,读几本书,睡觉了就把灯熄掉;我也不去什么风景区,我家周围的稻田、小桥就是很好的风景。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欲望,但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你有再丰盛的晚宴、再美的风景区,总有吃腻看腻玩腻的时候,你的快乐无非是建立在吃喝、争斗之上,如果没有这些,你该怎么办呢?所以你不快乐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界的限制,而是你内心对外界的依赖。”

现代学生说:“可是别的同学都是这样,我不这样行吗?”

宋朝书生说:“那在你这个躯壳里的,是别人的心,还是你自己的心呢?”

现代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宁静,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平静不下来,真是‘致虚极,守静笃’啊!”

生活、工作中,欲望和诱惑总是很多,只要我们自身的心不乱,便能安然于世。

暖规则:生活不在于四处奔走、寻找,而在于守住一颗平静的心。

顺其自然,有意识地节俭情感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美国文学家爱默生。

作家加缪在《局外人》里塑造了默而索——一个普通的职员。某天,默而索的妈妈死了,他既没有哭,也没有伤心,而是无动于衷地抽烟,埋葬了妈妈后照常交朋友、上班、生活。后来,他出于自卫枪杀了一个人,但法庭判他死刑,只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默而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对妈妈的感情始终埋藏在他内心深处。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完全遵循了情感的痕迹,才脱离了社会属性对他的制约。但另外有一种力量,更加深沉的激情和信仰,让默而索直面死亡所带来的缺失,因为认识到生命的无可选择,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场虚无,虚无引导默而索走向另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真实。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首先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是来自道德的制约,在那些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律例之外,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标准,即他人正常的行为模式。“正常”是个带有朦胧感的词汇,没有人在这一词汇上作特别的定义,其衡量标准是他人的行为。而他人是谁?答案是多数人。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庄子击盆而歌,代替了泪滴。因为庄子明白,生命从起点到终点是一次极自然的过程。没有死的悲伤,也没有生的喜悦,洞悉了生与死的本质,就不会为终究要死去而坐立不安,而能够以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这一人生的最大变故。

无论是庄子还是加缪,都不是教人冷漠,而是启示人们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有意识地节俭自己的情感。生活还在继续,失去的人已经离开,除了悲伤,我们还可以选择用心去铭记他们留下的回忆。

暖规则:情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懂得节俭情感,才能享受长久的幸福。

顺随生命之流,而非逆流而上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绝非没有安慰和希望。——英国哲学家培根。

冯友兰先生曾说:“幸福是相对的,顺自然之性便能获得幸福。”为解释这句话,他曾说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子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下了一阵骤雨,小和尚一早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做任何事情都不勉强自己。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会游泳的人都知道,一旦溺水了,最好的自救方法不是拼命挣扎,也不是大声呼救,而是心无杂念,全身放松,只要放轻松,就能浮上来。生命也是如此,需要顺其自然。

几米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漫画家,他的漫画诙谐有趣,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然而,十多年前几米的画风和现在却大相径庭。那时,几米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虽然奋斗了多年,却始终找不到成功的机会,只能靠给杂志画些插图来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卑微的身份、窘迫的经济环境,都深深刺痛着几米。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几米开始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靠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彻底改变不尽如人意的生活。

他太想成功了,太想得到丰厚的财富、体面的生活了,就像溺水的人太想脱离险境、抓牢生命一样。然而,老天跟他开了个玩笑。过度劳累的几米还没有看见自己的成功就先病倒了,那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生命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秋风里最后一片挂在枝头的树叶,随风摇摆,飘忽不定。经历了生死之变,体验到人世无常的几米突然醒悟了。

出院之后他仍旧画漫画,给杂志画插图,然而他的漫画风格却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一次,他不是为金钱、荣誉、地位去创作,而是卸下了肩上沉重的担子,用平和的心境去画自己、画身边的生活、画他眼中的世界,纯净美好的思绪,从几米的画笔中缓缓流出。

几米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被自己的欲望拉进水底,而是身心放松顺其自然地生活。只要放轻松,就能“浮上来”。

暖规则:幸福是相对的,顺自然之性便能获得幸福。

同类推荐
  •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这也是一本两代人沟通的亲情书,记录了一个妈妈对于真正的母爱的反思历程。母亲刘曼辉有点“虎妈”的风格。女儿李亦雯是典型的独生子女,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如果说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母亲的呵护是一把保护伞,那么,中学和大学时期,母亲的保护却开始成为一种桎梏。书中,母亲和女儿——50后与80后,各抒感怀,无所不谈。因爱的名义,母女关系走过了温存、紧张,继而成为知心朋友的不同阶段。母亲刘曼辉以理性的眼光反思了在女儿成长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所得与所失。她不无感慨地写道:“在我看来,教育孩子就是一种自省,一种生命的自省,一种人类的自省,一种让人成其为人的自省。”
  •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很小,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女人对细节的把握是一种气质的凝聚,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女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一种有力的资本。本书将告诉女性朋友如何通过你的一颦一眸、一举一动去彰显你独有的女人魅力,如何把握住爱情中、婚姻中、职场中、社交中的种种容易被你忽视的细节,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快乐、自由、幸福的都市小资女人,过上让人称羡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做你自己,才能有自己的气场;王者心态诞生王者气场;让气场步步飙升的心灵拓展术;气场圈决定人脉圈;气场力等于影响力、气场富了,你就富了;,拥抱成功人生等。
  •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智勇双全”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热门推荐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极度地域

    极度地域

    一切都要从我六岁那年讲起,矿井之下到底掩藏了什么?我亲眼所见的又是什么?矿井下一次突然而来的鼠潮,矿区一次突然而来的的大地震,彻底的改变了我们每一位幸存者的命运。一层神秘的面纱将被揭开,请随我一起,去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求生之路!
  • 请听听我的心

    请听听我的心

    世上总有人喜欢说理,而我也是这其中之一啊。
  • 垂钓诸天

    垂钓诸天

    厌烦了都市的勾心斗角,北风回到乡下的老宅。养几只鸡,几只鸭,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万万没想到命运给北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自家的古井居然能垂钓到来自各个世界的物品。钓起来一只大公鸡都能打的北风满院子跑。北风无语问苍天,要是那天钓起来头龙可怎么办啊?!ps: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五百推荐票加更一章,两万封顶!新书期间作者菌会适当补更,其余上架后爆发!
  • 求求你别秀了

    求求你别秀了

    英雄联盟前职业选手江峰在世界大赛上表现平平,因为年纪原因被俱乐部强行背锅。穿越到异界的他,有着一个十六岁完美的身体,不过因为年纪未成年,还不能正式比赛,所以他只能先直播着。因为他犀利的操作和完美的意识,弹幕中刷的最多的就是:求求你别秀了!!!
  • 网游之神的轮回

    网游之神的轮回

    一片黑暗的宇宙里,两名男子伫立在此,一位黑发黑衣,另一位白发白袍。(我和外面的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我不是1刀999,我也不是出门捡神器,更没有天上掉美女!更不可能继承百亿家产!想知道真正的菜鸟怎么登神吗?就来看神的轮回吧!)
  • 此生不悔入绝地

    此生不悔入绝地

    学霸闯入异界绝地王国之中,枪支泛滥,战争不断,从此一步步逆天崛起,练习着绝世奇技,为了不被现实淘汰,每天不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就是正在前往死亡的道路上!
  • 卑微之爱

    卑微之爱

    父亲姓江,母亲姓姜,当年,他们是市队的伉俪花,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前程一片大好。只因,父亲的变心,这一切,全都化为泡影了。母亲在气愤之余,以红杏出墙来报复父亲,最后,两败俱伤。母亲绝望了,她说,只要能和父亲在一起,死也甘愿。于是,两天后的晚报,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我市两名优秀的双人滑运动员于昨日凌晨在家中自杀殉情,这是我市滑冰队的损失。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并且配备VCD光盘。
  • 那一段岁月

    那一段岁月

    我挪着拴了铁链似的双脚,沉重地走在这个小城的桥头,悲凉的心情难以言表。正当我心灰意冷打算往回走的时候,夕阳的余晖中,那个怀抱二胡的人突然出现了。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怔怔地望着他,望着他……啊,他向我这边走来了,走近了……我一动不敢动。怀抱二胡的人来到我身边,停住了。他怯怯地说:“大姐,想听二胡吗?曲子随便点,有两元钱就给,没有也无妨,就算行个方便吧。”这个人刚说完,就在桥边的石阶上坐下来,将二胡放在膝上,拉了起来。他拉的是一首老曲子《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