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300000018

第18章

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

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著,生死从兹歇。

——虚云和尚

我们要觉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如果对这两句话认识清楚,你会很认真地修学,功夫决定得力。我们今天功夫为什么不得力?就是因为把这个问题疏忽了。无常迅速是什么?无常迅速是指时光过得太快了。你要是把握不住,你的道业怎能成就?知道无常迅速的人,才真正精进,不会懈怠,一分一秒都不让它空过。为什么?光阴太珍贵,人生苦短!

——净空法师

生命的精彩不在于如何度过美好的日子,而是如何应对艰难的时光。

——藏学法师

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来——低头,满地阳光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

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明·憨山德清

过去已成虚幻,不用牵挂;未来尚是梦想,不必担忧;踏实于现在、把握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善用时间,在心灵的安定和谐中,把握当下每一刻,就能走向精彩的明天。

放下过去未来,领悟此刻的珍贵

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贵重的财富,是因为生命不能重来。

佛陀告诉我们,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至于未来,它还没有发生,对于它的一切不过是我们的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抓住此时此刻,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宝贵的财富。

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贵重的财富,是因为生命不能重来。浪费一天或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是浪费了最宝贵的“当下”的生命。

日本的亲鸾上人9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年仅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对他的志愿赞许有佳,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也不能保证自己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番话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吧!”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亲鸾这样的勇气,在当下就决断,而是喜欢拖延,将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我们总是借口有明天,可等到了明天时,因为有今天的事情拖拉,所以明天的事情又会拖到后天。后天如果再偷个懒,就连昨天的事情也完不成,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人就总是在今天完成以前的事情,并且越积越多,从而被一大堆事情所拖累,也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幸福也在不知不觉中溜走。

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在于一呼一吸之间,生命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自己的人。

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也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之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都在思索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

生命只在呼吸之间,因为生命本就如此短暂,没办法像钱财一样,失去了还能再赚回来。我们可以小心地生存,但无论如何延长寿命,终究改变不了生命必将逝去的事实。

提到财富,人们通常想到的是钱财,然而我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赚钱和花钱的人是谁?没错,是我们自身。而我们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生命还在。所以,生命是远重于钱财的珍贵财富。一切金钱、名誉、贪婪、享乐,都是生命的附庸,都是因为生命存在,所以才被人需要。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的生命才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该珍惜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一边后悔着昨天的虚度,一边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作出改变,而今天就在这后悔和决心之间被轻轻放过。“还有明天”,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它让人不思进取,蹉跎岁月,浪费生命;成了人们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许多人一事无成、无所事事的原因。

其实,人们所能拥有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今天,只有一呼一吸之间的生命。因此,每个人都应认清生命的珍贵,在当下的生命中,不虚度一分,不浪费一秒,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别让自己沉迷于过去

抛开过去,让一切在今天全部归零,这样我们才能整装待发,快乐出行。

漫步人生,我们难免会经历风吹雨打,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痛苦的回忆。我们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已经成为不能改变的过去。

很多人只懂得为错过的太阳流泪,却眼睁睁地看着群星从眼前消失,最后,一切都成云烟。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就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所以,抛开过去,让一切在今天全部归零,我们才能整装待发,快乐出行。

逝去的如昙花一现,转瞬成灰,刻在记忆中;未来如雾里看花,虚虚实实无法把握,所以聪明的人只会认真把握转瞬即逝的现在。珍惜此刻拥有的一切,享受现时的平安和喜乐,才能得到幸福。

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就来请求佛陀为他除惑解疑,指点方向。佛陀将商人带入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他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

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将来的担忧。最后,佛陀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得干净完好了?”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得很完好了。”

接着商人急切地问佛陀:“您怎么只问我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但是,佛陀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那位商人终于领悟了佛陀的道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若是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我们很可能将成为一棵枯草!”

商人时时刻刻把对过去苦恼和对未来疑惑记在心上,满心忧愁,当佛陀问起他生活中种种琐碎的烦恼时,他自己给出了答案,原来任何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都与他的当下不相关。

我们常听到人们如此哀叹:“要是……就好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内疚悔恨心理,内疚、悔恨不仅是对往事的关注,也是对过去某件事产生的惰性。从往事中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悔恨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只会白白浪费我们的精力。悔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也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过去犯过的错误而不停地谴责自己。

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是大幸还是大悲,是时光的激荡抑或是岁月的捉弄,都已然成为可被诉说却无法追回的过往,我们只能当做经验来总结,而不能作为绳索将自己捆绑。这就像爬山,如果总是回顾身后,那么爬山不仅不会成为一件有益于身心的快乐运动,反而会成为一个痛苦煎熬的过程。爬到最后,感受到的恐怕不是山顶上瑰丽的风景,而是自己沉重的喘息和疲倦的心灵。

我们不能活在过去,而是要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

积极的后悔

时光宝贵,为过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创造未来的时间。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后悔是一个人做了错事之后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后悔过度,就会变成一种心理负担。对生活计较太多,就会深陷后悔的阴影之中。

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会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心理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无法挽回,昨日的阳光再美,也无法移入今日的画册中。古人说“覆水难收”,实际蕴涵了昨日不再,悔恨无益的深刻智慧。

有一学僧对云居禅师说:“弟子每做完一件事就总不胜懊悔,这是为什么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

“一、逢师不学去后悔;

“二、遇贤不交别后悔;

“三、事亲不孝丧后悔;

“四、对主不忠退后悔;

“五、见义不为过后悔;

“六、见危不救陷后悔;

“七、有财不施失后悔;

“八、爱国不贞亡后悔;

“九、因果不信报后悔;

“十、佛道不修死后悔。

“以上这十种后悔,你是哪种后悔?”

学僧想了想说道:“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既知道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即‘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佛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意思是,众生总是见了果报后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就不会有后悔了。

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确,可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心理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与抛弃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心理,我们才会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要想让“后悔”具有积极的力量,首先就要坦然面对现实。

人的一生充满了许多未知未卜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变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改变一定的条件而使之转化;另一类是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无论我们作出何种努力,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当我们面对后者时,就得面对现实,做出积极乐观的反应,这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

其次,不要为了做一件错事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要知道,生活没有返程票,世上亦没有后悔药。

再次,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

最后,豁达一点,学会原谅自己。

不为无法更改的过去徒然悔恨,时光宝贵,为过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创造未来的时间。与其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叹,不如振奋精神,为了可以改变的未来行动起来。

将全部的能量集中于当下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

夏日的午后,灵佑禅师午睡刚醒。

弟子慧寂入室问讯,灵佑禅师见是慧寂,便将头朝墙转了过去。

“您为何如此呢?”慧寂谦恭地问师父。

灵佑禅师坐起来,说道:“我刚才得一梦,你试着为我圆圆看。”

慧寂没有言语,只是端了一盆水给师父洗脸。

过了一会儿,灵佑禅师的另一弟子智闲也前来问讯。灵佑禅师对他说道:“我刚才小睡中得了一梦,慧寂已为我圆了,你也替我圆圆看。”

智闲答道:“我在下面早就知道了。”

灵佑禅师笑了笑:“哦?那么是什么呢?你说说看吧。”

智闲同样没有言语,只是沏了一杯茶,端到灵佑禅师面前。

灵佑禅师对自己的两位徒弟很是称赞:“你们二人的见解比舍利佛还要好!”

梦中经历的事情再精彩也只是一个梦境,与现实有何干?睡醒后洗脸,洗完脸后喝茶,才是平常生活。做好生活中该做的事情,就不会为像梦境一样空无的事情担忧。

同类推荐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 佛教正能量:中观大师论文集

    佛教正能量:中观大师论文集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热门推荐
  • 愿君顶峰相见

    愿君顶峰相见

    我的小朋友们在我的心里都是完美的,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看一下我的小说,有什么不满意的都可以提出来哦!
  • 我先抽个卡

    我先抽个卡

    (新书《银龙国度》已发) 圣光——在掌中升起…死亡——奏响通往王座的乐章…吾乃荣耀之圣骑士、最强的精灵训练师、赤色纳鲁、王国的亲王,更是伟大的圣光之神、无量智慧佛祖、恐怖的虚空大军、新一代的东皇天帝…跨越宇宙,留下那无尽的不朽传说——我是艾文,我为自己带盐!————————关键字:抽卡系统;攀科技树;副本穿越;无敌流
  • 黑宙之狼灵三世

    黑宙之狼灵三世

    每一个宇世,都有三个宇宙,分别对应“赤”“紫”“黑”。宇宙至高为“灵”,每一个宇宙都有对应的两位至高,即为创世灵与毁世灵。顾名思义,一个创世,一个毁灭...创世灵与毁世灵如同水火,每一次意外的碰面,都会发生大规模的斗争。它们永恒的生命里,每一次的斗争都要持续数亿年。而黑色宇宙的两名至高,却如同亲人般,相互依靠..
  • 千面女主在校园

    千面女主在校园

    当他的出现融化了她冰冷的心,当他的出现解除了她冰封的恨;当爱情撞击了亲情,当爱情撞击了仇恨,她会如何抉择?爱的支离破碎,恨的万般无奈;褪去华丽的伪装,撕去虚伪的面纱,让一切回归原点。某一天,他们相遇了;某一天,他们相知了;某一天,他们相爱了。在情与爱面前,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还是会像泡沫一样,烟消云散...
  •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邻桌和我无关的聊天所打断。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找到刚好让你的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而保持专注的方式就是要“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这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 桃花依旧醉春风

    桃花依旧醉春风

    蓝卿说:“玥棽歌,这四海八荒没有比你更好命的人了,神尊的仙气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白俊说:“小桃花,六界之中没有比你更苦命的人了,好好的历个天劫,损了万年修为不说还毁了容貌,连带着失了忆,我都替你觉得憋屈啊……”燃沧曾经问过她:“若可以选,你愿做什么?”玥棽歌低头深思了片刻,道:“做一世凡人吧,白俊常说凡人的命虽然不及你我长久,但却比你我绚烂。”多年后,玥棽歌依旧记得那句:若本君不能救你,那便陪你一起堕魔,这四海八荒又有谁能奈我何!桃花树下,一坛万年佳酿,醉了几世繁华?
  • 缥缈·天咫卷

    缥缈·天咫卷

    盛唐,长安,百鬼夜行,千妖伏聚。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缥缈阁在哪里?无缘者,擦肩难见;有缘者,千里来寻。世间为什么要有缥缈阁?众生有了欲望,世间便有了缥缈阁。
  • 幸福像花也像草

    幸福像花也像草

    军区大院出了两个人物——林斌和白杨一个是战斗英雄,荣立过二等功;一个颜值最高,潇洒的背影弄得女生们心旌摇荡大梅给这两个男人都写了情书,而这两个男人都爱杜鹃他们四个人的爱情和婚姻,谁的幸福像花,谁的幸福像草?人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军区大院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的林斌林斌参战那会儿是名副连长,在老山战斗中,带领侦察排直捣敌人的腹地,一举捣毁了敌人的团部,为部队大举反攻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战斗结束后侦察排荣立集体一等功,虽然那会儿一个排只剩下了十几个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侦察排的荣誉。
  • 汽车工厂

    汽车工厂

    携带着“汽车工厂”APP重生2007年大学入学前,前世的HR小主管表示:这个APP有点彪,什么保时泰,风虎麻烦都靠边让一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