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400000007

第7章 克里希那穆提卷(1)

从混乱走向清明

克里希那穆提简介:

肖伯纳称他为最卓越的宗教人物,说“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

亨利·米勒说:“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

赫胥黎则说:“他的演说是我所听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

纪伯伦这样形容他:“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他为“中观”与“禅”的导师。

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他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

他被誉为历史上旅行次数最多,晤面人数最多的世界导师,而他却不喜欢被人们称为“大师”。

他虽然备受近代欧美知识分子的尊崇,但真正体悟他教诲的人,至今寥寥无几。

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20世纪最杰出的心灵导师。

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生于印度,天生具有多项神通,13岁时由“通神学会”领养。“通神学会”一直宣扬“世界导师”的再度降临,并且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这个“世界导师”,而他也很快就成为坚强无畏、难以归类的导师。

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经常教导学生:只有洞察这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外部世界,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只有脱离尘世的法则,才能不为世俗生活所累。他一生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

这位慈悲与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穷其一生企图带领人们进入他所达到的境界,直到90岁去世前多还在不停奔波。1986年2月16日晚9点整,克里希那穆提不可思议的一生结束了。他留下来的60多册的著作,全是空性流露的演讲集和讲话集,这些都是后世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借由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体悟生命的全新境界。

让教育唤醒智慧

听命于不满之情

如果你有丰富的游历经历,曾经到世界各地领略风土人情,那么也许你会发现,无论是亚洲、欧洲、美洲或是非洲,人的本性都极其相似。在学校中更是如此,我们的生活好像是用机器制造出的模型——每个人都在想着受人瞩目,都在寻找安全感,都在尽可能地思考,尽可能地追求舒服的日子。

现在的教育让独立思考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地附和随从,而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平庸。崇尚成功的人们,想想你为什么想要成功——你是在追求物质或所谓精神上的报偿,寻求内在或外在的安全感、寻求享乐。而这整个过程都会让人产生恐惧,遏制自发创造,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灵便冷漠迟滞了。

在追求舒适生活时,我们通常会于生活里找出一处最没有冲突的安静角落,暂且称这片角落为舒适区。当找到自己的舒适区的时候,我们就惧于跨出这块隐蔽的地方。我们心中的冒险精神会被扼杀在对生活、对奋斗、对新经验的恐惧中。周围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让我们人云亦云地生活,唯恐自己的思想不同于社会上的模式。

幸好有些人内心怀着“不满之情”,他们的心想要反抗,可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屈服于环境,让我们原本的反抗之火渐渐熄灭。

一般人们的反抗有两种,一种是暴力的反抗,另一种是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

暴力的反抗只是对于现存的秩序不加了解的一种反作用而已。这种人反抗现有的正统规范,然而当他们推翻了某种现有的正统规范后,又陷入新的正统规范,于是他们陷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和巧加掩饰的自溺自满之中。也就是说,他们总是脱离某一人群或某一种理想,而加入另一人群,相信另外的理想,如此制造了新的思维模式,而对于新的思维模式,又会起而反抗。反作用会产生对立,而改革则需要再度的改革。

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则是一种明智的反抗。一个人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加以觉察,因而他们会认识自己。当一种经验来临时,我们唯有面对它,而不避开它所带来的骚扰,才能使智慧保持高度的觉醒;而高度觉醒的智慧就是直觉,那是生活中唯一的向导。

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

很多人会错把知识当做智慧,其实,智慧和知识相差甚远。智慧源自对内部的探求,是一种自我了解;而知识则是仰赖于外在,你即便研读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得到的也只是书中的知识,而非智慧。智慧是一件玄妙的东西,它没有栖身之所。想要获得智慧,就不要依附于任何外力,别去管那些科学家、哲学家的结论,而是向内探求,了解自己心智运作的过程,在自己的内在发现智慧。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灵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根源在于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在无限的知识面前也会黯然失色;而智慧是富有创造性的,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生活中,我们常常积累大量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学校传授人们有关行为、宇宙、科学和各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很少教育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人。比如,一个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夸夸其谈的专家,并不一定懂得一些生活常识。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有人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知识和信息才能进化。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积累了大量如何杀人及破坏的知识,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和高端,其中,正是知识在不断扩大各个地方的战场,阻止人类结束所有的战争。同样,有关环保的知识也没能阻止人类杀害动物、掠夺资源和破坏地球。这些事实都一再地提醒我们:积累知识并不能通向智慧。因为智慧无法在书中或任何知识中获得,也无法加以累积、背诵、储存。知识永远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理解这一点就是智慧。

我们一直活在一个知识的传统中,去接受、传承、重复前人留下的经验和理论。我们把这些经验和理论统称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过去的积累,是已经死去的东西,只是用文字或其他形式保留下来的尸体而已。可是我们却把这样的知识奉为权威,当做神一样去崇拜和敬畏。尊敬知识,难道不是在尊敬一种死去的东西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训练、方法、体系养成了一种习惯模式,一种重复活动,因而造就了一颗机械的心。机械的教育体制使心陷入陈规,陷入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误导我们把考试和学位当做衡量智慧的标准,从而培养了一种逃避人生重大问题的心智。

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否则便只能成为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才能真正拥有智慧。

真正的学校

一所在名利上成功的学校,通常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中心。一所广大、兴盛、热闹的学府,将千百个人聚集在一起接受教育,这个学府可能制造出CEO、银行职员、销售员、企业家、政治家、各种委员,或一些在某项技术上突出的能人。然而,我们需要的只是完整的个人,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学校就足以造就这种完整的个人。因此,只收容数目有限的男女学生,并且拥有正确教育者的学校,远比在大学校里接受最新颖的教育方法重要。也就是说,学校的优劣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正确的教育。

正确的教育在于唤醒自我的自由与智慧,培养完整的生活方式,唯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才能带来与人们的真正合作。然而,这种自由并非人们借着追逐自己的扩展和成功就能获得。自由起于自我认识,也就是当心灵超越了因渴望自我安全而制造出来的种种障碍时所得到的自由。

因此,真正的学校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术训练外,更应该鼓励学生对生活有一个完整的看法,帮助我们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只有理论的学习而没有内心的体验,只会导致肤浅的、片面的纸上谈兵。学校的教育要让学生能够思考,直接地、真实地思考和体验,而不是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思考。

任何依照资质将人们加以分门别类的方法,都强调了人们之间的差异,由此产生了对立,助长了社会上的派别区分,也就无法培养出完整的个人。也就是说,如果教育以呆板的原则为基础,则可以制造出有效率的男男女女,却无法培育出有创造力的人。真正的教育,不是以权威或传统学说、手段为基础,借以把个人加以某种特定的限制;而是帮助个人成熟、自由,将个人置于爱与善良之中。

等到孩子学业有成,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的时候,正确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职业追求。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找出自己真正的天职,他就会觉得虚度了一生。他在做着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会有受挫的心情。如果他想成为艺术家,却做了公司的职员,那么他将牢骚满腹,抑郁寡欢地度过一生。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寻找到他所愿意从事的行业,并且看看它是否值得。

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老师都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他内心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并且铲除偏见,打消学生追求权力与控制力的念头。应该鼓舞正确地自我观察,帮助心灵超越自身,以便发现真实的事物。一所好的学校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帮助个人发现真正的价值,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得到的智慧,而不是鼓励个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相处。

总而言之,一所名副其实的学校,并不依赖政府的规定或某种特殊制度的方法,而取决于我们的父母、教师和你、我。如果我们由眼前的事物着手,在我们与孩子、朋友、邻人的关系中觉察到我们自己,则真正的学校会随时随地地存在。

拒绝知识的堆砌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了解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仅仅依赖书本上的知识、权威的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了解,那么无疑,这样的人是愚蠢的。了解源于自我认识,而自我认识则是一个人明白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所以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获取所谓的知识和经验,而是了解自己。

我们目前所谓的教育,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中的教育,重点都放在了借由书本获取见闻、知识上,这是每一个认识文字、懂得阅读的人都能办得到的。这样的教育教会了人们一条逃避自我的巧妙途径,和所有其他的逃避方式一样,其无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苦难和混乱。这些苦难和混乱,是因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的错误关系而产生的,除非我们能够了解并改变这种关系,否则仅仅是知识的堆砌和技能的获得,是无法让我们摆脱苦难和混乱的。

家长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目的是为了以后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最迫切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由此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然而,这个过程真的能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吗?

虽然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是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予我们了解生活、了解自己的能力。如果知识和技术是教育唯一所赋予的东西,那么显然,这样的教育会让我们摒弃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别把学习理解成呆板地研读书本知识,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有我们能从中领悟到道理的人和事物,真正的学习没有特定的老师、教室或者书本,而是通过真切地生活学习。生活本身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处在不停歇地学习中,一株小草、一只飞鸟、一种声响、一座高山;有钱人的叹息、贫穷者的奔波;女人的眼泪、男人的骄傲……这一切的一切给予我们的教导远比书本知识实用。

遵从爱的指引

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而不是将我们认为的孩子应该如何强加在他的身上,将他们围困在理论的框架之中。理论只不过是我们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实际障碍,依赖理论管教孩子会让儿童丧失了解自我的能力,在他的心中他的真实面目和他应该成为的面目会不断产生矛盾。

一个真正称职的父母,一定不会通过某种理想的模式去教导孩子。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倾向、性情和他的特性;而不懂得教育内涵的父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此一来,孩子将成为父母要求他成为的某一种人,父母的野心和控制欲借由孩子而得以实现。爱孩子,而非爱理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女性版)

    思路决定出路(女性版)

    还在偶像剧的泡沫里幻想着灰姑娘的异彩人生吗?你可知道,社会不会等着你成长。陈腐的观念还在蒙蔽你的眼睛吗?你可知道,狭窄的思路会影响你的出路。新思路女人在社交、职场、婚姻、家庭等各种圈子都能游刃有余,因为思路明晰,便知道属于自己的精彩出路在哪里。你的思路是否该更新了呢……
  •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会对你大有裨益。通过了解情商的本质,破解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窍门及从内到外的开发自己的情商,我们即可在多年积累的智力、教育、经历这三者间获取平衡。
  • 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

    本书通俗地讨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只要我们积极地思考和行动,就能得到肯定的和理想的结果。全书从思维、态度、心理、信心、行动力、做事方法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作者倡导的该理念。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本书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懂得运用习惯的力量能成就你的一生。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人的成败。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跨越人生障碍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要么赢得青睐,要么遭到淘汰。受欢迎的人,不会失业!受欢迎的人,获得提升!受欢迎的人,不可替代!阅读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和个人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共荣。
热门推荐
  • 仙府战魂

    仙府战魂

    仙府空间在手,就有无限的可能从此走上辉煌的道路,无人可以忽视
  • 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

    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

    沙陀出身的后唐灭了朱梁之后,基本统一了北方,在庄宗李存勖与明宗李嗣源两代皇帝的辛勤努力下开创了一个安定局面。然而随着李嗣源的逝世,后唐大权旁落,各地滋生出掩盖不住的离心倾向,尤其是石敬瑭,他为了自立不惜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引契丹军进入中原,最终取后唐而代之建立后晋。这一阶段,少数民族成了中原舞台上的主角,他们为中原带来战乱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傅少的首席娇妻

    傅少的首席娇妻

    有没见过面就生孩子的,有见过一面就闪婚的,另外还有奉子成婚等等等等。但是——傅宗楠和季童雪显然并不符合以上三种!不仅没见过,匆匆结婚后,一个回了部队,一个去了英国。再见是三个月后季童雪以军方外援帮助傅宗楠所在特种部队执行任务。后来才知道,这个看起来狡猾的像只狐狸一样的小女人,竟然是自己三个月的新婚小妻子当身份揭开,两人的命运再一次扭转这个看似张扬而又迷糊的小女人,究竟经历过什么可怕的事情?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她已经想嫁给他想很久了。********本文可放心食用,绝不伤身!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发国师惑人心

    白发国师惑人心

    “她”是为一国国师,因生下是雪白的头发血一般的眼瞳,出生当天被母亲交给一个黑衣人,让其收为徒。下山以后,又因样貌奇特被人成为不详、野种。最后听闻自己母亲被害的消息,愤怒不已,小小年纪便带上了眼袋,隐藏血瞳,隐藏自己,心随着时间渐渐的变成寒冰,武功高强,却无人能理解“她”。漫长的岁月里“她”遇见了他们。他是第一杀手;他是一国王爷;他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他是右相之子。本来无关的四人都因“她”而心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殊不知阴谋也随之而来,他们能打破这重重阴谋在一起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李叔同书信集

    李叔同书信集

    《李叔同书信集》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如与夏丐尊、丰子恺等的书信往来,感情真挚朴实,体现了往昔岁月中弘一法师的心灵路程,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仿佛将我们拉回到那个充满温情的旧时代,并感悟人生的真谛。
  •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本书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战国之长平传奇

    战国之长平传奇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再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最终的战争,战国七雄,风起云涌,诸子百家,各家争夺较量,在战国争霸的年代,弱肉强食,群雄相争,实力为尊,长平之战则是一个体现,把战国的种种传奇给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