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800000014

第14章 等待(3)

向来就胆小的高宗怕了,在赵鼎等人的建议下,草草地完成了亲征,没敢继续前行。

打伪齐的军队,宋军向来占有优势。

但刘光世、张俊等将领面对来势汹汹的伪齐军队,变得胆怯了。张俊要放弃盱眙,刘光世要放弃庐州。

一对胆小鬼!

幸好这个时候宰相张浚态度坚决,在他的坚持下,高宗明确要求各路军马,必须严肃军纪,不得擅自退兵。

在张浚的指挥调度下,刘光世硬着头皮和伪齐的军队开了战,他的部将王德、郦琼打败了伪齐军队,同时,杨沂中、韩世忠、岳飞等路军马也打败了敌人。

在宋军的强力抵抗下,三路伪齐军队落荒而逃。

伪齐真的是不行啊!此番受到宋军的重挫后,一蹶不振,再也不敢轻易南侵了。

自此,大宋外部局势趋于稳定了,大规模的攻守战争告一段落。

剩下的时间,高宗开始专心与金议和了。

19、结怨张浚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高宗从出使金国归来的何藓那里听到父亲徽宗和宁德后的死讯,当场失声痛哭,此时徽宗已经死了一年零八个月。

迟来的噩耗,让高宗悲痛不已,他穿着孝服向东北方向遥祭徽宗。

落叶归根,父亲的根在大宋,梓宫却在金。

儿子不孝啊,活着的时候,没能把你救出来,养老送终,死了以后,也没能及时让你的尸骨入土为安。

高宗在深深的自责。

我发誓一定要通过议和,来要回父亲的梓宫!高宗下定决心。

该是秦桧出力的时候了。

在知道死讯的当天,高宗就把秦桧任命为枢密使,待遇和宰执一样。

距离宰相只差一步之遥了!

享受着宰执的待遇,却行使不了宰执的权力。

心里痒痒啊!

伪齐军队被打败之后,按惯例,朝廷要进行总结,论功行赏,对作战不利的,还要进行惩处。

刘光世虽然打败了伪齐军队,但是他在整个战争的表现很不好,消极应对,临阵退却,甚至一度放弃庐州,影响恶劣。引起张浚的极大不满,他建议高宗,罢了他的官,收了他的兵权。

张浚的建议一提出,与他不和的赵鼎,马上表示反对。

现在局势平稳,战事减少,防备武将的思想又在高宗脑里浮现,所以,在对待刘光世的问题上,高宗觉得可以借机收了他的兵权,因此,就同意了张浚的建议。

赵鼎的反对无效,很是愤懑,自从张浚拜相以来,自己在皇帝面前说话,明显的不好使了,皇帝处处听张浚的,感觉自己被皇帝疏远了。

与其压抑着自己,不如干脆辞职算了,眼不见心不烦。

赵鼎就提出辞职了,高宗知道两个宰相矛盾较深,留下赵鼎,对谁都不好,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赵鼎的请求。

刘光世也很自觉,听说皇帝要罢自己的官,赵鼎为了保自己连宰相也辞了,心里这个不好意思啊!

这事整的,因为我这档子事,把人家赵鼎给拖累了,为了不再拖累别人,我啊主动点,自己上奏把兵权解了算了。

经刘光世主动申请,高宗批准,这兵权就算解了。

高宗心里踏实不少。

战乱时期带兵,和平时期把兵权上交,自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大宋建立以来实行的军事制度。

不过,从靖康之难以后,由于战事不断,武将带兵打仗一打就是十几年,将兵之间形成了默契,将领在军队里培养了一批人脉,在士兵中树立起了威信。甚至出现了“岳家军”这样的称呼。要知道,军队是谁家的啊,都是赵家的!怎么姓岳了呢?高宗心里很是疑惑不安?只不过,战事未完,高宗还要依靠武将们为他出生入死。不能急于收兵权,避免将领起疑心,出现叛乱。

刘光世主动上缴兵权,是个好榜样!

收了刘光世的兵权,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高宗这时候很赏识岳飞,把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想让他和秦桧组成一武一文执政班子,作为他的左膀右臂,来维护他的统治。

有了这两个人在,大宋的根就扎稳了,谁也别想撼动。

金军来了,有岳飞抵御;金使来了,有秦桧接待。

现在缺少的就是岳飞在高宗面前表露忠心,因为高宗吃不准,岳飞到底忠不忠于自己?

岳飞每次朝见高宗,讲的都是光复中原,收回失地,还都开封,迎回二帝。

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誓死效忠高宗皇帝!

没有这句话,高宗心里没有底啊!

再说了,岳飞说迎二帝,可二帝回来了,我赵构该去哪呢?

岳飞只顾研究复国大计,却忽略了皇帝个人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就把个人利益放到了国家利益之上。

高宗也不例外。

在没摸透岳飞的底牌前,高宗还必须倚重岳飞。

为了激励岳飞,高宗在岳飞入朝觐见的时候,就当面答应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指挥。

岳飞这个高兴啊,一个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最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属兵权扩大,统领的部队多了,打起仗来,也就更有底了。

但是,岳飞毕竟是一介武夫,只重视军事战术研究,忽视了领导科学,他天真的以为,高宗把刘世光的军队给他,就是让他好好打仗,挥师北上,匡复祖业。所以,他兴匆匆的起草一份北伐计划,呈送给高宗,算做报答高宗的恩宠。

高宗要的是这个吗?不是,他要的是岳飞那颗忠心,那颗忠于自己的心。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高宗失望了,犹豫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他想听听另一个重点培养对象枢秦桧的意见。

自赵匡胤建宋以来,走的一直都是崇文抑武的路子,秦桧是通过科举考试爬上来的文人,对武将向来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武将的兵权宜少不宜多,特别是岳飞这样战无不胜武将,给他太多的兵权,一旦有异心,试问南宋哪个将领能敌?

我们现在讲岳飞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可是在当时那种乱相之下,谁又能把谁看得透彻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站在今天的这个高度,来看待历史,当然有一千个理由赞扬岳飞,有一万个理由贬低秦桧。

如果换做你是秦桧,在当时那种情景,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越是岳飞这样的常胜将军,越是需要提防。

秦桧建议高宗分配军队支配权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合并军队,让一个人统帅过多的军队,容易造成拥兵自重,失去控制,古往今来,前车之鉴举不胜数。

这话说到了高宗心坎上。

看来只有秦桧最了解我的心啊!高宗啧啧赞叹。

兵权不给岳飞,那让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由于秦桧没带过兵,不了解军队内部将领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高宗征求意见时,秦桧提议王德为一把手,郦琼为二把手,毕竟都是刘光世的部下,对军队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两人对伪齐战争中表现突出,从直觉上认为应该是这两个人,秦桧与这两人不接触,不可能知道他们之间有矛盾,而且他作为枢密使在张浚领导之下,他只是提点个人意见,只供参考,分量不重。

而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张浚,由于他对伪齐战争立了大功,高宗很信任他,军事上的事情一般都听他的。张浚本人也认可让王德当一把手,郦琼当二把手。

张浚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还征求了岳飞的意见,岳飞因为这个军队没划归他,心里肯定不满,所以,他就认为王德、郦琼有矛盾,不能把这支军队领导,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我岳飞,谁也领导不了这支军队。

张浚根据岳飞等人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王德任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派吕祉去监督他们,实际这吕祉是张俊的安插的心腹,他把这支军队控制在了手上。

高宗一直对张浚比较信任,他提的处理意见,高宗也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祸根就此埋下。

王德和郦琼最终矛盾激化,吕祉处置不当,导致郦琼带四万大军投靠伪齐!

刚刚振作的宋军,又遇到一次大的挫折。

我那四万精锐部队啊!高宗气得直跺脚!

大宋有严格的责任追击制度,官员们也很有自觉性,犯了错误,不要皇帝说,自己就引咎辞职了,不像今天的个别干部,犯了错误,能掩盖就掩盖,掩盖不了,就找借口推脱,推脱不了,就赖着不走,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没办法,暂时回家休息,等风平浪静,找个机会东山再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古人给你们树了个榜样啊!

郦琼投降伪齐,这事根源在张浚,是他一手处置的,而且他是从增强个人权力角度来做的安排,属于严重失职行为,要承担责任。

而秦桧虽然是枢密使,但没有决策权,只是提点意见,采纳与否是张浚的事情。也不存在秦桧背后使坏的可能,关于王德、郦琼的使用问题,张浚自己也是认可的,皇帝在军事问题上,信任张浚的程度要高于秦桧。

张浚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别等着皇帝追究了,自己主动提出了辞职。

张浚罢相了,心情不大好,一肚子气只能撒在秦桧身上。

因为秦桧提出过任用王、郦二人的意见,张浚就认为这是秦桧在故意坏他,暗地里捣鬼。

秦桧真的这样做了吗?处理意见是你张浚自己提出的?怎么埋怨起别人来了!

这不是明显的气急败坏,无理取闹吗?

高宗罢了张浚的相,但没把他彻底否定了,还很相信他,在继任者问题上,专门征求了他的意见。

高宗问:“你辞职了,谁可以代替你啊?”

张浚沉默不语。

高宗问:“秦桧怎么样?”

张浚说:“和他在一起共事,才知道他的阴暗。”

高宗所:“那就用赵鼎吧。”

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让张浚给搅合走了。张浚心想,我下台了,你也别想上了,他背后摆了秦桧一刀。

杀人不见血!好刀!

同类推荐
  •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本书介绍了屈原“上下求索”的一生,论述了屈原光辉的文学业绩,又从政治、人生、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屈原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有这样两位攀登者,他们的身影频繁闪耀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万千患者心坎里……两位共同走过风雨历程的兄弟院士;两位各自取得辉煌成就的军中名医。一段世界医学史上美妙的传奇;一段中国医学界绝无仅有的佳话。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黎介寿;中国现代肾脏病学开拓者——黎磊石。
  •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伟大的坏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破镜是否重圆

    破镜是否重圆

    婚烟从老一辈的封建婚烟指腹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在开放的自由恋爱。哪个才更适合生活?有太多的憧憬和幻想反倒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不知道了在家庭里的何去何从……
  • 重回五代

    重回五代

    来到这最乱的五代十国,成了墨家传人倒也罢了,最离谱的是,这一世的身份竟然是一位漂亮姑娘!变身文,慎入。单身向。己有完本作品《水浒武松传》。
  • 于我所爱

    于我所爱

    “有兴趣么,结个婚?”女孩子在一片不可置信的眸光中拽住他的袖子,勾唇一笑。男人也不甘示弱:“既然你倾情相邀,那就恭敬不如从命。”——闪婚,女人一夜失踪。男人气急,寻了她三年。某一天,在偶尔打开的电视里看到了言笑晏晏的女人抱着一个冰雪可爱的娃娃接受采访。喜怒不形于色的宋澜,差点砸了电视机。___女人一脸邪气,手上动作不停,一把匕首顶着男人的脑袋。歪着脑袋笑了笑,竟显得有几分天真可爱:“你说,这么刀下去,是不是就给你开瓢了?我这算不算,替天行道了?”男人将她的手向己方拉来,眼里的温柔浓郁的化不开:“你想要,这条命便就是你的。”女人呵了一声,凑近他的胸膛。“当啷”一声响。男人睁开眼,女人已经把匕首扔到一边。“这件事上替天行道的选项有很多,比如,当我孩子的爹。”___〔1v1,有萌宝。〕〈精分患者,以附属人格为主角〉〈相爱相杀。〉[本书又名:《先生,夫人又双叒叕精分了!》]架空,很空很空。事业型女主,感情线可能不太多。
  • 天台宗章疏

    天台宗章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诸天万界

    无敌诸天万界

    打翻诸天,回溯时光,逆流无尽长河,我全知全能,我就是无敌,恒古不变,掌控一切,创造一切毁灭一切,我就是林帆(无女主),求支持!求票票!
  • 宠妃不上道:皇上,我要逆袭

    宠妃不上道:皇上,我要逆袭

    意外而死,一睁眼成为了皇上最讨厌的妃子。仗着和亲公主的身份和太后的喜爱,她在后宫肆无忌惮。再睁眼,在后宫默默无名,却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陷害和诽谤。她自己努力解决的时候,不知道那个爱了自己多年的男人,毅然走上了造反的路。这一切是因为她,也同时为了她放下一切,独自远走高飞。她,一步步,走进了皇上心里,成为大梁唯一的妃,唯一的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杨婉兮之美好的时光

    杨婉兮之美好的时光

    用可以传承千年的文字,记录下那行年中的刹那,也许就是那一刹那将成为你心中的永恒。
  • 罗马史:从开端到古典时代晚期

    罗马史:从开端到古典时代晚期

    《罗马史:从开端到古典时代晚期》概述了罗马的历史,条分缕析、言之有序的行文令这部简史颇为引人入胜。作者带领读者追溯罗马的滥觞肇迹,并由此而始,依次纵览了罗马早期的对外斗争,共和国的危机,帝国的形成及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直至古典时代晚期罗马帝国的改革尝试。此外,他还述及了民族大迁徙、西部帝国的分崩离析以及东部帝国的复兴之举。最后,罗马留给后世的遗产则构成了这部通俗易懂的简史的终章。
  • 代号为DRA

    代号为DRA

    一次意外,让他们相遇,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荆棘路上,弥漫的血液,混杂着她的芳香······他归来时,又是漫天花海一轮回······嘘,冒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