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800000034

第34章 弄权(1)

44、铲除异己之其它

在秦桧的账本上,除了胡铨、赵鼎、王庶、李光、张浚、洪皓等重点报复的仇敌之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小恩小怨,虽不是重点,但秦桧也照算不误。

在宋金议和之初,胡舜陟上书列举秦桧的罪状,秦桧指使御史中丞常同弹劾他,被罢免。后来又官复原职,但始终与秦桧不和,岳飞蒙冤入狱后,曾上书为岳飞辩护。

绍兴十三年(1143年),秦桧利用转运使吕源与胡舜陟有积怨,指使吕源向朝廷揭发胡舜陟讥笑朝廷,秦桧乘机上奏,请求让大理寺官袁桷、燕仰负责审讯,这两个人都是秦桧的心腹,脑子一直不清醒的高宗,二话没话所就同意了。结果可想而知,胡舜陟和岳飞的下场一样,被逼死狱中。

宗正少卿张九成因反对议和,并在工作中多次与秦桧发生语言冲突,深受秦桧的厌恨,指使谏官屡次弹劾他,最终被贬到了边远的南安军。

当初跟洪皓一起归来还有个张邵,他回来后,四处散播说,金人有归还钦宗和诸位亲王及后妃的意思。

这话有毛病吗?高宗当年为了迎回父亲梓宫和母亲,不惜卑躬屈膝,委屈求和。现在金人主动要把钦宗及诸王后妃送回来,难道他不高兴吗?

能高兴起来吗?高宗怕的就是钦宗和诸王回来,到时候自己怎么办呢?所以,他在议和成功之后,只是把徽宗的梓宫和自己的亲妈韦太后要了回来,绝口不提钦宗和其他诸王。

同是一父所造,何必呢?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高宗的心,这个狭窄呦!

大宋之大,竟然容不下几个受苦受难的兄弟吗?

做了皇帝,就没了亲情!

悲哀啊!

别人不了解高宗的想法,秦桧肯定是了解的,张邵说的这些话,明显是触动了高宗的神经,别等高宗发飙,作为宰相的先行一步,弹劾张邵,把他贬为宫祠官。

又贬了一个人,秦桧心里挺舒坦!

政敌还有谁呢?当前和自己作对的,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那就再挖掘挖掘旧账吧!

对,有个吕颐浩,当年要不是他极力倾轧我,我秦桧也不至于罢了六年的相!

我要报仇!向吕颐浩进攻!

别叫嚷了,吕颐浩早在绍兴九年(1139年)就死了!

计划破灭了,这气啊,就不打一处来!

哎,有了,他不是有个儿子叫吕摭,现在担任右朝散郎直秘阁吗?父债子还,你爹没了,今天就拿你开刀!

秦桧就找个机会,就奏请高宗把吕摭除了名,贬到梧州。

别看对付你爹费劲,对你那不是小菜一碟吗!

吕颐浩的账算完了,当年和他一起算计我的,还有个黄龟年,他还没死,活得挺滋润。

秦桧一想到黄龟年,气就不打一处来,就你啊,当年对我不依不饶的,还鼓动皇帝下旨,永不再用我,怎么样?现在我秦桧又回来了!

黄龟年的好日子到头了!

谏官詹大方知道秦桧与黄龟年之间的积怨,没等秦桧下令,自己就主动出击,弹劾黄龟年。高宗就把黄龟年的官罢了,逐出朝廷,打回原籍。

报了当年的弹劾之仇,秦桧有些得意,当年我说了,胜败没有定论。不过,今天,我可以给你个定论了,我秦桧胜,你黄龟年败!

武将解潜、辛永宗都反对议和,与秦桧不和。秦桧就反动谏官们来弹劾他们两个,解潜被贬到南安军,忧愤而死。辛永宗被贬到肇庆,也一命呜呼!

秦桧在铲除异己上,手笔之大,自古至宋,少有能比啊!

算是个整人专家啦!

老账新账算了个遍,或者还有漏网之鱼,或者还会欠下新账,不过大头已经没了,剩下些的都是小打小闹。

不过,滴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这些小打小闹也不得不防啊!

下一步,该干点啥?

秦桧得好好思考思考了。

45、家事

我们常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前面说了一堆国事天下事,唯独少了些秦桧的家事。

现在就把这一课给补上。

话说在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被王仲山选为乘龙快婿,把女儿嫁给了他。

秦桧虽然官袍在身,在外面有身份有地位,风光得很,但到了家里,却成了王氏石榴裙下的俘虏,很惧内,典型的妻管严。

一物降一物!

秦桧与王氏结婚以来,由于不可知的原因,一直没有生育,两个口子很着急,但生孩子这事,急也没办法,能生的,一个劲的生;不能生的,一个也生不出来。

俺做梦都想要个孩子!王氏这么说,秦桧也这么想。

想要孩子还不容易,在那个年代,稍微有点身份、家里有点钱的男人,哪个不三妻四妾的,大老婆生不出来,还有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就不信凭秦桧一身的本事,造不会一个孩子来?

秦桧也有这份心,但他敢吗?他纳了妾,不就把王氏给冷落了吗?况且王氏没孩子,万一哪个妾生了儿子,将来这家产不都是庶子的吗?有秦桧在还好,一旦秦桧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区了,丢下王氏一个人,没有儿女辅助,怎么和如狼似虎的姨太太们斗啊!

不行,绝对不能让秦桧纳妾!

秦桧急得干瞪眼,也没辙,谁让自己怕老婆呢?

光明正大的不行,那就玩点地下情吧,怎么地也得给秦家留条后啊,不能让我断子绝孙吧?

秦府这么大,丫鬟们有的是,身为主子的秦桧,看上了哪个丫鬟,一招手,那不是巴不得啊,攀上了秦桧,就等于鲤鱼跳龙门,来个大翻个,从奴婢摇身一变成了姨太太。

那个时代,丫鬟们的理想大致如此。

求子心切的秦桧,确实也勾搭了一个年轻貌美的丫鬟,并成功生下一子,但这都是背着王氏干的。

秦桧很聪明,他知道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他干脆就拿钱把丫鬟打发了,把孩子也送到了福建一户姓林的人家。

孩子啊,爹对不住你了,你暂时改姓林吧,等大了,爹一定把欠你的都给补上!

总算有了亲生儿子,但由于怕老婆发飙,秦桧只能忍痛割爱,把孩子送到别人那里寄养。

一想起这事,秦桧的眼泪就哗哗的。

这个憋屈啊!

到了靖康之难的时候,秦桧夫妇被金人掳走了,生死未卜。

偌大一个秦府不能没有主子啊!秦桧的大舅哥王焕打起了主意。

即使是秦桧死了,他也是为国捐躯,按规矩,朝廷得给他的子女优厚待遇,起码应该袭个官,过年过节赏点钱花。

秦桧两口子没儿没女,这待遇就没法享受了!

白白浪费了,多可惜啊!况且,还有这么一大家子财产呢!

这个王焕跟秦桧一样,老婆也是出身豪门,相当的霸道,与秦桧的老婆王氏有一比,把王焕修理是服服帖帖,不敢有非分之想。

这要是在现在也没啥,一夫一妻制,大家都一样。

可那个年代不一样啊,别说当官的,就是在街上开个店做点买卖的商贩,在农村有几倾田地的富农,也都有个三妻四妾,更何况王焕这样要官有官要钱有钱的贵族了。

这个眼馋啊!

男人偷腥的套路都一样,专吃窝边草。王焕也跟自己府上的丫鬟勾搭上了,同样生了一个儿子,同样他不敢声张,同样偷偷的送到外面寄养了。

也不知道这两个同命相连的男人,到底是谁教的谁,总之这偷腥的路子都走到一块去了。

莫不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吧!

秦桧两口子刚一被金人掳走,王焕就有了打算,想让自己的私生子来个空手套白狼,坐享其成,继承秦桧的家业,享受朝廷给予的优厚待遇。

先下手为强!

要想享有继承权,必须姓秦才行。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过上好日子,姓不姓王又如何呢?反正是私生子,进不了王门,不如改为秦姓,进入秦府,这一辈子可就荣华富贵喽!

狡猾的王焕把秦桧算计了一把!

为了使自己的如意算盘既成事实,王焕把自己的私生子改名为秦熺,送到秦府,对外说这是秦桧养子。

养子也是子,在法律上有继承权。

眼看着,这么大的家业就落在自己儿子的手上,王焕乐开了花。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我挨到了!

听说,被俘的人一路上,死的死,亡的亡,没剩下几个了,而且像秦桧这样的人物,即使不死,金人也不会放他回来的。

中了大奖喽!

还没等王焕乐上几天,在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夫妇乘船逃回了大宋。

白高兴了一场,王焕很是失望。

但事以至此,又不能马上把秦熺再带回来,那样目的就太明显了,让外人看了不好,秦桧夫妇也会起疑心。

所以,这王焕就没让秦熺回来,继续留守在秦府。而自己呢,也编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当面跟秦桧夫妇进行解释。

他怎么说呢,他说啊,你们二人被金人掳走以后,不知是生是死,我和你嫂子都很担心,你看你们俩口子也没个孩子,逢年过节烧个香、上个供、烧个纸钱的人都没有,我们就琢磨着给你找一个老实、孝顺的孩子做你们养子,逢年过节,给你们烧个香、上个供、烧个纸钱什么的,没别的意思,现在你们回来了,如果不同意的话,我可以把这孩子领走。

当然了,王焕背地里,也不会忘了跟秦桧夫妇交底,这是我的私生子,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有了这层血缘关系,作为孩子的姑姑,王氏必然不会反对,这毕竟流着他们王家的血,也算是自家人,养起来也放心!

再说,当时也流行过继,如果一对夫妇没有孩子,可以从亲属那里过继过来一个儿子,以备将来养老送终。

王氏不反对,秦桧也没的说了,秦熺就名正言顺的成了秦桧的儿子。

有了秦桧这么个宰相父亲,秦熺的事业还愁没有发展吗?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秦熺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个第一,被赐进士。

父亲是当朝宰相,儿子考试考了第一,怎么说,也觉得有问题。即使秦熺是真才实学,考第一确实是其凭真本事考的,但是即使说死,也没有人相信!

在类似这样事上,国人向来不缺乏怀疑精神!

秦桧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群情舆论,为了避嫌,他就把第一的位置换成了陈诚之,让秦熺在他后面。

不管怎样,中了进士,后面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秦熺先被安排担任行秘书郎、秘书少监,专门从事编撰修订史书工作。

为什么秦桧要给秦熺安排个这样的工作呢?

当时没有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后代人了解现代人的方法就是靠读史书,谁掌握了修撰史书的权力,谁就掌握舆论主导权,谁就可以把自己粉饰成一代圣贤。

秦桧替高宗做了那么多忤逆良心道德的事情,这些事情一旦载入史册,那他在后代人心中将会身败名裂。

尽管他知道民意是无法改变的,但他不甘心,他要尽最大努力去抹去自己的污点。

这么艰巨的任务,他只能交给秦熺,自己的儿子,尽管不是亲生,但并不影响秦熺的立场,因为他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秦桧给的,自己的未来全都掌握在秦桧手上。

一定要把父亲写成最好的!

正史拿下了,野史怎么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即使再难防也要防啊,秦桧就给高宗上奏,列举野史混淆视听、扰乱民心、蒙蔽后人的种种罪状,请求下令禁止野史。

高宗也意识了野史的问题,我跟金人议和,杀了岳飞,民间议论纷纷,这要是都写到野史里面,我不成了千古罪人了吗?不行,这野史必须得禁止!

秦桧如愿以偿了!

再说这秦熺虽不是秦桧亲生,但在秦桧言传身教下,深谙仕途之道。在韦太后返回大宋之时,秦熺抓住这个机会,大书特书,称颂秦桧的功德,把徽宗梓宫和韦太后的归来归功于秦桧主张议和上来,要没有秦桧力排众议,坚决执行高宗的议和决定,怎么会有皇太后的归来,怎么能使她安享晚年,怎么能让高宗履行孝道!

秦桧之功德,如珠穆朗玛峰之高,如宇宙之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对父子,一唱一和,算是当时朝堂上的一大景观。

有了秦熺的首倡,跟着吹捧的也不少,台州太守曾惇,喜欢写诗,算半个诗人,他写什么样的诗呢?写的都是歌功颂德的肉麻诗。为了巴结秦桧,他在《书事十绝句》这首诗中,对秦桧大加赞美:“吾君见事若神通,兵权收还号令新。裴度之今真圣相,勒碑十丈可无人。”称秦桧为“圣相”,帽子很高!

够肉麻了!

当然还有比曾惇更肉麻的,不少给秦桧献诗投文的人,都认为皋、夔、稷、契不如秦桧,张口闭口必成秦桧为“元圣”。

阿谀奉承之风愈刮愈烈!

秦桧表面不说,心里挺得意,毕竟这好话,谁都爱听!

为了掌控舆论,秦桧举荐秦熺修撰《建炎以来日历》,这部史书由秦桧亲自把关,把里面涉及秦桧的内容都进行了精心删改,好的夸大几倍,不好的,干脆删掉!

要想讨得皇帝欢心,还要把涉及高宗的内容,也得反复推敲润色,尽量多写些溢美之词。经过秦桧父子的一番修撰, 到了绍兴十三年二月,秦熺修撰成《建炎以来日历》,呈交给高宗,高宗看了很高兴,二话没说,就擢升他为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提举秘书省,没多久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升得好快啊!

46、粉饰太平

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岳飞,没有了内忧外患,大宋迈入了和平年代。

高宗、秦桧这对组合,在成功与金议和、上收兵权、除掉岳飞等一系列大是大非上,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个在后运筹帷幄,一个在前冲锋陷阵。

障碍被一个个清除,隐患被一个个排出!

一切归于平静了!

该集中精力治理一下国家了!励精图治、富国强民的时候到了!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怎样来收拾这个破败的局面?人民需要高宗给出答案,高宗需要秦桧给出答案。

秦桧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应该下力气推行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的政策,着手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外贸交流,使国家逐渐走向中兴的道路!

想法是好的,但秦桧办不到!

他不是诸葛亮,不是房玄龄,不是王安石,他是秦桧,一个靠投机靠权术靠阴谋走上神坛的政客。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那些虽然普通、平凡却蕴涵意义的人生。60位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
  •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沟通非洲与世界的桥梁:“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千古风流苏东坡

    千古风流苏东坡

    本书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生平,内容包括:风华初露、坎坷的仕途、以诗为词以词言志。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热门推荐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幻灵战境

    幻灵战境

    一个现代灵魂与一个异界身份的碰撞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尽在幻灵战境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骑着毛驴,敛点钞票,屁颠准备闯江湖,但半途竟杀出个男银,还卷走她唯一的小花裤!咋办?赖上他求圈养呗……当萌翻小萝莉错入宫,调戏了美少年太子,亲了妖孽王爷,偷走了皇帝的宝贝爱妾!咋弄?调戏了要负责,亲了要偿还,偷了还要赔上自己?爱咋咋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下苍生记

    天下苍生记

    三国之后,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至魏武帝司马炎正式篡魏,中国进入大晋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晋朝内部统治骄奢淫逸,混乱不堪,痴皇帝司马衷更是将大权旁落,为了权利之争,中原引发了八王之乱,一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此时山野小子林萧,却因为一个神秘女子的闯入,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进而遇到了一系列的奇遇。从平凡踏上传奇之旅,然后却充满了荆棘和痛苦。传说中的诸葛遗物究竟是什么宝物?八王之乱的中原,该如何平定叛乱,回归一统?中原薄弱,少数民族乘机崛起,羌,匈奴,鲜卑,氐,羯的五胡乱华又会造成怎样的混乱。面对命运的十字路口,在友情,爱情与民族责任之间,林萧又会如何抉择?
  • 尘封2999之战一开端

    尘封2999之战一开端

    (作品名称:《尘封2999之战一开端》,QQ群:343914751)在遥远的未来2999年,这个人类文明最辉煌的年代,挨饿、病痛、战争,这三个词早已不复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在2999年1月的某一天,一支来历不明的庞大舰队,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打破了……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学霸校草呆萌妻

    学霸校草呆萌妻

    (宠文+日常撒糖+虐量合适)(青春作家×高冷男神)“你干什么?起开!”这是小汐同学对他说过的第一句话,而他却只说了句,“顾忆辰。”自己的姐姐亲手撮合他们同居,身为她的班主任,不杜绝早恋,反而助纣为虐?这是亲姐吗?可是等到……“顾忆辰,我要吃苹果。”“顾忆辰,我渴了。”“顾忆辰,我累了。”“顾忆辰……”某顾:“颜清汐,你就不能自己动手吗?”某汐:“你就是我的手啊~”某顾:“……”
  • 便宜十六策

    便宜十六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