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500000001

第1章 熟悉经典,修身立志(1)

§§§第一节 蒙学三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蒙学三书,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这样的顺序是根据三书的首位数字排列的,与书中内容及作用并无必然关联。

《三字经》

《三字经》概说: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启蒙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的人多认为,良好的启蒙教育能让一个人赢在起跑线上,并让人受益终生。现代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主要就是幼儿园,主要方式就是多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或是观看一些影音作品。那么在古代呢?古代没有幼儿园,更没有现代影像设备,那他们小时候的启蒙教育是怎样的呢?

古人在教育孩子时有着自己的方式和读物。在人文历史的发展中,一些学者经过总结,挑选了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籍,约定俗成了一批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三字经》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本蒙学读本。

《三字经》,顾名思义,就是三字三字来读的一本经典,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孩童跟着大人复述、背诵。相传,它是南宋时一位名叫王应麟的学者编写的,共一千多字,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三字经》作为古代的一本蒙学读物,担负着教育孩童识字、传授知识和讲述伦理道德观念的多重功能。它的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用典多,知识性强,语言自然流畅,深入浅出,体现了作者重视礼仪孝悌的教育思想。

《三字经》名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读: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条件更为重要。我们要在后天环境中好好学习,要学会区分善恶美丑,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读: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能有什么用呢?俗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美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为自己积累成功的资本。

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

解读: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学习,就不明事理。玉石原本包裹在其貌不扬的岩石里,只有经过打磨、雕刻、抛光、镶嵌等工序,才能变成无价之宝。人若想成为有用之才,也要经过勤学苦练、承受住各种考验和压力,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美好的品德。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读:做人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才是增加见闻,知道十百千这些数,认识一些文字。不仅古人把品德看得比才能更重要,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道德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最基本的好坏。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读:读书人、农民、工人和商贩,这合称“四民”,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有人写文章说中国的是“四民社会”,这就是四民的具体含义。在古代,读书人做官,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商贩买卖,构成了一个繁荣的社会。

若广学,惧其繁。但概说,能知源。

解读:天下的学问有很多很广,如果面面俱到就会很难下手。但如果能够提纲挈领地学习,就能明白学问的根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一个大学问家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学习也要从根本开始。《三字经》就是一本“概说”形式的书,读完它,就能开始其他的国学经典阅读了。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读:作为一个求学的人,初期一定要打好基础,把小的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之类较为深奥的书。任何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的知识也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我们在求学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只有扎实地打好基础,不断努力进取,才会有所成就。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读:(我们在学习时)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坚持地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在求学的过程中坚持努力是很重要的。眼到,口到,心到,是读好书,学好知识的法宝。只把学习放在嘴上而不经过思考,不去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我们就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读:阅读历史书和历朝的实录,就能博古通今,好想亲眼看到过历史一样。读书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视野。虽然没有去过汉唐,但是读古人的书,就像亲眼看到过汉唐的盛世一样。因此古代有很多饱学之士,都能对历史了如指掌。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读: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自觉而刻苦地学习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重要条件。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我们去努力,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读:蚕吐丝可以织成绸缎,蜜蜂酿蜜可以食用,人如果不学习,就会没有能力,这样还不如蚕和蜜蜂。一个人只有有了一技之长,才有立身之本。学习,正是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的一个途径。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

解读:只要勤学肯定能有收获,只知道游戏是没有益处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好好学习。读书和学习需要恒心,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随时勉励,随时反省,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百家姓》

《百家姓》概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姓是根据父母而来,名字是父母取的,那父母的父母的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为什么要重视姓氏?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读《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记载着我国大部分姓氏的一本书,但并不是包括了中国所有的姓氏。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姓氏远远不止这些。并且,书中的姓氏顺序也不是严格依照人口数量来排列的,而与时代背景相关。整体来说,这本书为人们在历史的沿革中寻找宗族源头,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包含有444个单姓,60个复姓。全书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百家姓》名句: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解读:这是《百家姓》中的八大姓,为什么要拿“赵钱孙李”这几大姓来开头?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赵”成了众姓之首。又因为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而“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解读:《百家姓》中的这些复姓是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的代表。“司徒”和“司空”原是上古时代的官名。司徒一职在尧、舜时就开始设置,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司空”据传则为上古时专管天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官职,当尧在位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有人以此为姓氏。亓官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掌管笄礼的官。司寇是西周时开始设置的掌管刑狱、纠察等事的官职。这些官职名后来都被人作为姓氏,并且在历史的沿革中流传了下来。

东郭 东门 西门

解读:这些姓氏是《百家姓》中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的代表。东郭,原是指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后人便以东为姓氏。东门,出于姬姓。鲁庄公有于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东门旁,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以东门为姓氏。西门,春秋时,齐国和郑国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有的后人便以西门为姓氏。

呼延 慕容 宇文

解读:这些姓氏是《百家姓》中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的代表。呼延原是匈奴族的一个部落。在东晋时,匈奴呼延部进入中原;后来,其后裔以部落名称为姓氏。慕容,是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部分族人定居后建立的新部落的名称,后来,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为姓氏。宇文氏是鲜卑部落,据说,东晋时,字文部落进据中原,此后,部落中的人便以宇文为姓氏。

蒋 沈 韩 许 秦 鲁

解读:这些姓氏是《百家姓》中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的代表。蒋原是国名,大致在今天的河南固始县东北,相传当年周公且的儿子伯龄被封于蒋这个地方,还建立了蒋国,之后他的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沈原为国名,相传西周时周文王的儿子受封于深(河南平舆县北),建沈国,其后以国名为姓。韩原来是西晋时期桓叔的儿子万的受封地,后成为他的后人的姓氏。许,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建许国。其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氏。秦,出于嬴姓。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以秦为姓氏。鲁原是国名,相传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山东曲阜一带),建鲁国。

区 黑 盖 查 曾 单

解读:区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欧,而不是念qū。

黑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贺。

盖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葛。

查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喳。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曾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增。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

单作为姓氏时应该读作扇。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徐庶化名就为单福,还有隋朝名将单雄信。在这些姓氏中。

《千字文》

《千字文》概说:

虽然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但使用的字却未必是没有重复的。如果要求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不能使用重复的字,那绝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有些字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正因如此,历史上的这本书就很神奇了,这本书包含着上千字,里面,里面的字没有重复过一次,这本书就是《千字文》。《千字文》距今有大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编者是梁朝的一位官员周兴嗣,虽然它在“三、百、千”这三部启蒙读物中,排名最后,但它却是最早的一本,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知道确切的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本书。

《千字文》不仅是一部流传广泛的蒙学读物,更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全书四字一句,句句押韵,首尾贯通,文笔优美,介绍了天文、地理、历史、农耕、修身养性、人伦道德、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还传到了日本,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千字文》名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解读: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褐色的,宇宙最初是一个混沌蒙昧的状态。日月升落圆缺都有规律,辰星布满了天空。这是对宇宙之初的介绍,也是后人对天地诞生之前的想象。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解读: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十二个月加上闰月就是一年,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解阴阳。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年岁也有一定的规律,大自然的运转和人的生活就是这样轮回计算的。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解读:凤凰在竹林中名叫,白马在草场上吃草,贤明君王的仁德滋润着一草一木,遍及天下苍生。这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也暗示着对领袖的歌颂,因为像尧舜那样的君王,就带领着人民走出了困境。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解读: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就不要放弃。这告诫我们要善于改正自己身上的错误,千万不要一错再错,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并发扬这些优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解读:不要评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长处而沾沾自喜。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当有一颗谦逊的心,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骄傲自大的人,智慧作茧自缚。

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解读: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诚实是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应该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准则,不能因为环境或交往对象的不同而改变。而为人大度、待人宽容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好人缘的重要条件。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解读: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美国总统曾经说过:“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支撑,任何名声都是虚妄的。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德才兼备的人。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解读: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改善自己的缺陷,我们更能更健康地成长,获得幸福和满足。

同类推荐
  •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这是一本专业、新颖、灵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专门对中考作文进行讲解与分析的书籍。本书从生活中攫取各类场景片段,融入写作运用技巧,配合中考作文训练突破,与众不同与全新的风格讲解。
  • 我与百年廊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与百年廊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是金山区廊下小学校长朱保良所写的从教经历,以及对小学教育教学的思考。全书不仅展示了百年“廊小”的发展历史,也让人们了解到百年“廊小”近二十年来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变革。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下,体现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洋溢着爱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让我们沿着时光隧道,进行一次爱的旅程。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傲神九决

    异界之傲神九决

    身怀绝世功法,手持逆天神器。男儿一身傲骨,岂能轻易折腰!阴谋、算计、红颜、兄弟,激情热血的奋斗,缠绵悱恻的爱情。强者林立的世界,硝烟四起的征战!是天才的崛起,还是废柴的逆袭?且看林潇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走向巅峰!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身体是否健康日见突出。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处在亚健康状态。怎样调养和护理自己的身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养生方法,大都已经被前人所使用和应验,还汇集了许多人们所熟知的宫廷养生方法、民间传统养生方法,甚至包括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安全、实用的传统养生方法。
  • 狡狐传

    狡狐传

    北宋初年,宋辽战乱不休,国乱岁凶,英雄辈出。上京天将耶律休哥,配古名将耶律斜珍,进贤辅国韩德让,灭国大将曹国华,多智善谋李继隆,天下无敌杨继业,国士无双赵忠献。。。这样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在这个时代舞台上粉末登场。周航由一介马夫一步一步的走上历史舞台,谱写出一曲属于他“狡诈妖狐”的华美乐章。
  • 特种兵之龙刃

    特种兵之龙刃

    【新书《我就是超级警察》已上传。】陆地猛虎,海中蛟龙,空降神兵,小爷我是海军陆战队员,全军最优秀的蛙人;嘿!兄弟!只有在龙焱,才有资格被称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而龙刃,则是龙焱中的最强者。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时,有死无生。【书友社群:559389715】
  • 死神的最后七日

    死神的最后七日

    七,一个像征着终结的数字,数个风格迥异的故事与你共渡19年夏天,《死神的最后七日》,《限期七天》,《独活一星期》……让我们一起重温短篇故事辉煌的过往。
  •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身体是否健康日见突出。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处在亚健康状态。怎样调养和护理自己的身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养生方法,大都已经被前人所使用和应验,还汇集了许多人们所熟知的宫廷养生方法、民间传统养生方法,甚至包括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安全、实用的传统养生方法。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猩红色的天空下

    猩红色的天空下

    2017年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连续95周盘踞美国亚马逊Top100图书销售榜!改编自被人遗忘的真实英雄故事,好莱坞打造同名电影, “蜘蛛侠”汤姆·赫兰德担纲主演!一段被埋葬和遗忘的二战往事,一出匪夷所思的少年英雄“歌剧”。信念就像猎鹰,每次飞回来都只会比上一次更强壮。意大利少年皮诺·莱拉不想和战争、纳粹扯上任何关系,他只痴迷于音乐、美食和爱情。米兰的家被盟军炸毁后,皮诺加入雷神父的地下抵抗组织,帮助犹太人翻越阿尔卑斯山逃离意大利。与此同时,皮诺对年长六岁的遗孀安娜一见钟情。紧随皮诺十八岁生日来临的是征兵通知。父母为了保护皮诺,希望他远离二战前线,迫使他参军入伍成为驻守意大利的德军士兵。但在皮诺负伤后,却阴差阳错地被希特勒在意大利的左膀右臂——汉斯·莱尔斯将军雇佣为私人司机。实则是盟军间谍的皮诺潜伏在德军指挥部,每天目睹着战争杀戮、侵略和暴行,与敌人“朝夕相处”,用秘密的方式进行着战斗。对安娜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着他一往无前……
  •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