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000000010

第10章 何谓孝道(1)

§§§第1章 人之初,孝为根——孝是人生的第一课

从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到揪着父母的心迈向人生,头痛脑热曾让父母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更是费尽了父母的心血……父母之爱是永远报答不完的,人之初,孝为根,孝是一朵心灵深处无比美丽的花,让我们在孝心贫瘠的土地上种满孝的花朵。孝是你人生的第一课,让我们把这一课不断延续并且发扬光大。

孝顺,人生成长的必修课

“故自天子至于庶入,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经》

《现代汉语词典》对“孝顺”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顺是孝心、孝敬、孝道的综合。孝顺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也不是单纯的心里面敬重,更不是体现于送终和祭祀时的规模和规章;孝顺既有报恩的情感成分,也有善己的责任成分。孝顺的情感和道德属性大于物质和礼仪属性。

在美德课本上,青少年常学到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但不是每个青少年都清楚应该怎样去孝顺父母。立志给父母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也只能做到“外安其身”,真正的孝道是要“内安其心”。这里的安心,既是安慰父母的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是安自己的心,不勉为其难,不敷衍塞责,在尽孝的过程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孝顺不仅是成长的必修课,更是人一生中的道德课。

我国古人甚重孝道,在孩子的启蒙读本中,关于“孝”的有很多,如《孝经》、《论语》等。子女必须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家庭中的成年人必须孝敬曾经养育自己的老一辈,一代依赖一代,一代孝敬一代。所以,孔子认为孝道是人生义务,是人成长的必修课,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灵魂。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所植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到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母亲染病,分外想念家乡。潘岳得知母亲的心愿,马上辞官奉母回乡。虽然同僚再三挽留,劝他趁着现在的时光把握住功名机会,但他毫不动摇说:“贪恋荣华富贵,让母亲的晚年过得不开心,那算什么儿子呢?”同僚们也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准许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没有了俸禄,潘岳就耕田种菜、卖菜为生,平时只买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羊奶给母亲喝。在这样的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在潘岳的故事中,值得称赞的不仅仅是他对母亲尽心尽力的照顾,还有他自己全心全意享受孝顺母亲过程的这种品质。孝并不是要我们无私奉献和牺牲,孝顺父母与完成自己的人生愿望并不矛盾,我们在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既可以孝顺父母,又可以完善自我。

孩提和成长时期,听父母话、好好学习,让父母省心就是孝顺;成家立业了,夫妻和睦、遵纪守信、敬业向上,让父母放心就是孝顺;再后来,父母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问候和救治、行动不便时能得到应有的关照和护理、孤独寂寞时能得子女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让父母开心就是孝顺;而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尽力帮助其实现各自的夙愿,当他们寿终正寝时可以瞑目安心就是孝顺。

幼年时候的健康聪明,上学时期的好学勤奋,工作后的踏实敬业,这些也都是孝顺的方式;在天冷时为父母倒一杯茶,在他们孤独时送上一句暖心的话,父母生日时一句简单的祝福……这些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孝顺。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我们付出了感情,便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以及被人信赖的幸福感。当我们可以让父母引以为傲的时候,我们面对困难会更加从容;当我们理解父母的困难时,我们也避免了亲人之间的相互抱怨——孝是一门真正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亲人、朋友的课,和上学时学习的那些科学知识、人文常识一样重要。

“孝顺”既是人生路上的一门必修课、一道必答题,也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考验,不论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父母是否健在,处于什么年龄、何种职业,你都在学习这门课的路上。

礼仪之邦兴于孝

孝,礼之始也。

——《左传》

我们经常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赋予动物一种孝心的品格,也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孝敬父母。为什么“孝”是所有品德当中人们最看重的呢?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生育之恩,多年来的养育之情,也足以解答这个疑惑。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

“孝”是一种爱的回报。父母对子女总是无私地付出,并且无怨无悔,仿佛儿女成长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儿女遮风避雨,为儿女抵挡烈日风霜。父母如同大树,总在无私地奉献着,你的忧伤便是树的忧伤,你的快乐便是树的快乐。儿女在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忙碌时,总是无暇顾及父母;可当出现变故、陷入困境时,首先想到的则是向父母求救。如果我们都是这样只知道索取,却从不知道感恩和回报,那么人生就变得自私丑恶,社会也会变得冷漠无情。

在自古流传的孝子故事中,有一个非常难得的孝子叫做王祥,可怜他从小无母,被继母嫌弃,但他从来不在意。后来,继母生病,想要吃鱼,但当时在寒冬腊月,无鱼可买。王祥为了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坚冰捉鱼。令人惊喜的是,三尺厚的冰突然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朱氏喝完充满孝心的鱼汤,很快就痊愈了。为了给父母养老送终,王祥隐居了二十余年,守完孝之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并被封为睢陵侯。后人为了纪念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传统文化中,王祥这样的孝子一直是孝文化教育中的楷模,成为青少年们学习的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情况的变化,我们正处于独生子女的时代。因为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迁就和放纵,然而越是如此,孩子就越是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好,觉得父母所做的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尽孝的传统正从我们的文化中逐渐消失。

我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感恩和回报,而孝心正是最基本的感恩之心。

我们想要建设祖国、发扬我们的文化、让世界和平,这样远大的目标固然很好,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要打稳自己的根基,而孝心正是做人的根基。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

年龄不是孝顺的分界线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百孝经》

有些青少年认为,孝顺父母是将来的事,跟现在没有关系,等以后长大了,我们能独立了再孝顺父母,现在正是享受父母慈爱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孝顺。这种想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误解了孝的含义。孝顺不仅仅是供养父母的吃穿住行,最重要的是善待父母,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和关心不是长大之后才有能力做的事,年龄不是孝顺的分界线。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要形成孝顺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关心做起,从爱做起。

三国时期的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陆绩自小爱读书,聪明伶俐,其父陆康十分注意对他进行孝道教育。因此,陆绩不仅通晓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还是个十分孝顺的人。

陆绩六岁的时候,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一见面,陆绩便表现得落落大方,跟袁术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十分讨袁术的喜欢,袁术在开心之余,还不时惊叹他的才学,于是就像对待成年客人那样给他赐座,还吩咐下人拿来很多橘子让陆绩吃。

陆绩一看这么多橘子,十分开心地吃起来,趁着袁术跟父亲陆康聊得开心的时候,还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两个橘子。

等到告别之际,袁术让陆绩再拿些橘子在路上吃,陆绩摇摇头说自己不吃了,但没想到,这时候他藏在怀里的橘子却滚落到地上,袁术一看,不禁大笑:“原来已经拿过了呀,这小孩子真好玩。来我家做客,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啊。”

没想到陆绩神色自若地告诉袁术,他母亲喜欢吃橘子,这是特地给母亲捎回去的。

袁术不禁感到更惊奇了,他没想到陆绩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真是难得。其实,孝顺不分年龄,不分长幼,自古依然。

有一个父亲,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非常难过。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父亲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便匆匆离开了家。父亲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里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而孩子总是很懂事,让他不要担心。因为心里牵挂不安,父亲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却发现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湿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责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泣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父亲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留给父亲。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父亲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面,他说道:“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故事中的这个孩子才七岁,就知道心疼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分忧,难怪父亲会被孩子的孝心所感动。孝心是不分年龄的,孩子只有从小培养,长大后才会有真正的孝心。

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孔子看来,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常言道“百德,孝先行”,所以,青少年做好基本的孝,是立身的开始。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则很少有这样的人喜好犯上;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为仁道的根本啊。

《论语》是美德的典范,它教导人们孝敬父母,一方面要求人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这种诚意,希望人们真心地尊敬每一个人,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怀抱着,哺育着,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应该是最深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从心底里感恩,发自肺腑地尊敬,那么还能谈别的事情吗?所以古人经常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茅容是东汉时期河南陈留人,字季伟。在茅容四十岁时,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农夫,而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更好地奉养母亲,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非常辛勤地劳作。

有一次,他又在地里辛勤地耕种,忽然天降大雨。茅容和地里耕种的其他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见其他人都在树下吊儿郎当地或站或坐,谈笑粗俗,只有茅容一个人在那里端正地坐着不说话。这时候,有一个人从此处经过,见到茅容气质不凡,就主动与茅容交谈起来。两个人一直聊到天黑还言犹未尽,于是此人就随茅容回家住宿。

此人正是当时的名士郭林宗,郭林宗学识渊博,有弟子千人,十分喜爱结交有德之人。两人一夜无话不谈,第二天一大早,郭林宗看到茅容在杀鸡炖汤,以为茅容要款待自己,不禁为茅容的好客所感动,但是等到吃饭的时候,茅容端上来的只是山肴野蔬。郭林宗不禁暗自惊讶。

后来,他才知道茅容把炖好的鸡肉一分为二,一份让母亲这顿吃,另一份留着让母亲下顿吃,而自己和客人吃的都是山肴野蔬。郭林宗感动于茅容的孝心,对此大加赞赏,并主动提出教茅容学习圣贤之道。后来在郭林宗的指导下,茅容成为学位品行并重的人,而他孝顺母亲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把好东西让给父母享用,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只有真心惦念父母的人才能做到。茅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孝顺父母是品德完善的表现,而这种孝心有时候跟成功、学识和名利关系并不大,不管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还是耕作田间的农夫,只要有孝顺父母的心意和做法,都值得人们尊重与景仰。

同类推荐
  • 儒学精神与“中国梦”

    儒学精神与“中国梦”

    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梦”与儒家文化关系至为密切,本书将向中外读者重点介绍,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在推动民主仁政、提升道德人文素质、促进良性竞争、辅助法治和道德正义以及推动和谐外交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如今,在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孟子的智慧始终激励着人们去做一个大丈夫,秉持浩然正气,挺立于人世间!他勉励人们忍受艰苦的磨练,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中前进;他为人们树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榜样;他积极传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理念。本书采撷南怀瑾先生的智慧,对《孟子》一书中最深刻、最独特的思想进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孟子的世界,品味经典的魅力,进行一次心灵和思想的洗礼。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个体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个体思想研究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揭示个体与人类、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个体概念、中国个体思想、西方个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个体思想以及当前中国个体建设和个体发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提出了一些有关个体思想的相关概念和观点;力图呈现“中西马”个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提高人们对现实个人真实生活的理论概括力、分析力、说服力和解释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
  • 弥漫

    弥漫

    一阵脚步声骤然从身后传来,追赶丁文森。丁文森从对老邓的怀想中转过神,意识到这种声音对他构成什么,于是本能地向前方跑。但是后面的脚步太快了,简直像神话一样快,丁文森猛然被人从身后一把抱住。挣扎中,说时迟,那时快,丁文森用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的动作,掏出刀子,向后一掣肘,把刀子捅在身后人的肋上。“呀——!”丁文森听到意料中的一声大叫。他回过头,定了定神,在夜色下仔细一看,竟然是毛菊!
  • 星舰修炼手册

    星舰修炼手册

    百族林立,星舰争锋。当人类迈入星空,星舰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个人战,小队战,团体战,文明战。每一个生命都在用星舰争夺生存的权利,每一个文明都在用炮火验证真理的意义。千舰竞渡,谁能独立鳌头?许晖原本只是这个青春热血的时代一个普通的星舰设计师,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国家给他分配的“女朋友”。
  • 最强皇女

    最强皇女

    升东凤,领主大陆东方国的四皇女,因懦弱无能,天生绝脉,无法修炼武者应有的真气,被人讽刺为草包皇女。在这个以武为尊的领主大陆上处处遭人嘲笑,就连她喜欢的人也是对她深深的厌恶。一次意外当中,她被自己喜欢的人甩撞到假山上晕了过去,当醒过来之后,她却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她,而是换了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工强悍灵魂。面对今生众人的欺凌,她实力低下时隐忍不发,待她实力已经足够时,却是蓦地奋起反击,让所有曾经小看她的人为之震撼!目光纷纷从不屑一顾转为嵩拜。凡犯本皇女者,不可饶恕!于是,曾经被人嘲笑的草包皇女,一下子成为人人传诵的天才皇女!从此——日升东方,天下只为凤狂。一袭蓝衣,三尺剑锋,那女子笑靥如花,试问天下,谁与争锋!领主大陆,王朝争霸,诸国林立,强者如云,且看21世纪超级特工化身草包皇女如何傲视天下,步步雄起!…片段一:某男居高临下地说道:“我乃是九品天领主,你见到我还不快快投降?小心等会粉身碎骨,魂飞魄散。”某凤闻言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手中的长剑向某男一指,一道汹涌的剑芒闪烁而出,其巨大的能量波动,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九品天领主是吧?哼,殊不知,我今天要杀的就是你这个九品天领主!”片段二:又一某男朝某凤羡慕地问道:“话说之前我听说你连真气都无法修炼,但现在你这一身的修为实在是惊人得很,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修炼来的?”“凉拌来的……”“凉拌?什么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只要你明白这两个字的意境,你一定会比现在的我还厉害。”某凤无良地说道。片段三:升东凤望着手心上散发的蓝色光芒,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为什么她脑海之中会闪现出可以根除天生绝脉的丹方,为什么运用那些莫名其妙出现在她脑海里的口诀,在她还是天生绝脉的情况下,也能够散发出真气来?难道说她所重生的这具身体之中,还存在着第三个灵魂不成?…安静守护你亲亲抱走女主升东凤~~~~love891123亲亲抱走南宫云海~~~~~溪溪空尽缘亦尽亲亲抱走司马天允~~~~~~~~~◆◆重磅推荐仙魅的《妖仙魅世》哦◆◆仙儿的最新玄幻强文哦<仙舞魅凰>◆◆推荐蚝油-潇潇慕雨的《紫降异世》哟◆◆◆◆◆◆◆牛力推荐小九儿最新玄幻力作《云傲天》◆◆◆◆◆推荐苹果儿的《重生一天才狂女》,很好看的哦,若是不信,亲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红颜绝世

    红颜绝世

    她,千炎,现代的五个异能特工之一。自小就和自己的好姐妹因为异能而被赶了出来,是师父,给她们名字,给她们家。自小被师父收留,和其他三人一起,由人人厌恶的“怪物”变成了人人崇敬的特工。却是在一次任务中被师伯陷害,完好的五个人,却只有她一人回来。那个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姐妹,就这样没了。却不想,她在师父的帮助下,转生来到古代。她是强悍无比的千炎,也是胆小懦弱的千颜。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所在?看现在的她,褪尽戾气,除去懦弱,一路美男陪伴,谁会得到她的真心?一路宠兽多多,她又会得到几只?一路恩怨情仇,她又会怎样蜕变?且看千炎怎样走出前世的阴影,华丽逆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对你的情感

    对你的情感

    十年可以把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偶然又偶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