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000000023

第23章 孝的运用(4)

“作奸犯科”违背孝的本质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劝孝歌》

只有自己真正独立了,才有孝顺父母的能力,然而有些人打着孝顺的幌子来做一些作奸犯科事儿,这不是孝,这是给自己的沉沦找一个借口。

有一个人很孝顺,但是他没有钱,没有钱给母亲治病。于是,他决定抢银行,在抢劫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从人群中拉过一个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听从他的命令。警察四散包围,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

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喊叫。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吓之下马上要生产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犹豫片刻后,他将枪扔在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将其制伏,围观者中响起了掌声。此时,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的人,人们情绪激动,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和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也是在父母的期待中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我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我现在多么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探监的日子到了,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来探望服刑的儿子。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瓜子,葵花瓜子已经炒熟,而且老母亲全嗑好了。

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瓜子肉时,手开始颤抖,母亲没有说话,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把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样增多,自己没有舍得吃一粒,十多斤瓜子嗑了许多夜晚。

儿子低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的母亲是最瘦弱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了她深深的爱。儿子哭了,他忏悔了。

没有钱,可以用双手去创造,如果没钱就去抢劫,那才是真正的不孝顺。如果真的想好好孝顺父母,就通过自己的双手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在父母的眼里,无论你是平凡人,还是犯人,你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不会因为你犯了法而不爱你。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年少无知而失去道德的底线,这样做毁掉的是自己,更是深爱着我们的父母。独立自重是孝顺父母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孝顺的子女,让社会放心,更让父母安心。

父母不是子女的保姆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孝经》

父母不是保姆,这句话说起来也许很可笑,但是现在很多父母确实成了孩子的保姆。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下,并没有学会独立,而只学会了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朋友们已经把父母当做了保姆,他们可以充分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可以毫无顾忌地花钱,可以没有节制地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对父母的制止和纠正完全不予理睬,孩子的父母和保姆有什么区别吗?

很多青少年的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落后,为了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很多人将精力全都用在了对孩子的管理上。生活中事无巨细地照管孩子,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上小学了不会穿衣服,上中学了还由父母收拾书包,上大学了仍需要大人给洗衣服……这种“保姆式”的抚养方式,使很多青少年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给了我们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我们应该感激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保姆。可现在有些青少年成了家里的太阳,不仅无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努力,更有甚者经常向父母提出无理的要求,这实在不孝。

北京有个妈妈,他们一家三口都非常喜欢吃橘子。这个妈妈买橘子有一个特点,不是按斤买,而是以三的倍数来买的,如15个、21个。他们习惯晚饭后看电视时,全家人吃橘子。每次吃橘子都是儿子分,一人一个。橘子只剩下最后3个了,儿子拿在手里,没像往常一样递给爸爸妈妈,而是用眼睛看着爸爸妈妈,好像在说就剩3个了,都给我吃吧。妈妈给丈夫使个眼色:吃,不能把孩子惯坏了。结果爸爸妈妈一边剥橘子,儿子一边流眼泪。

这位妈妈做得对,今天的孩子不缺橘子吃,他们缺的是心中有他人的品德。一个人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当一个人能够想到别人,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当一个人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良好的水平。

这个分橘子的孩子长大后,考上了北京大学。亲戚朋友很高兴,这个给50块钱祝贺,那个给100块,一共给了500块钱。后来他春节回家看奶奶,就把这500块钱装了一个红包送给奶奶。

试想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想到把钱给奶奶或是给父母吗?如果你也能做到,那么就可以看出你同样具有孝心;如果你现在还不能做到,也不必自责,只要牢记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爱自己的父母,更有孝心,做一个更加孝顺的人。

我们要把父母给我们的爱,还于父母,这才是孝。学会关心长辈,懂得陪长辈聊聊天,懂得在节日里向长辈送上一份祝福;在父亲节时,给父亲送上一份小礼物;或者在爸爸妈妈下班时,主动帮父母拿衣服、拿拖鞋、递水等;父母没回来,要给父母留饭或耐心等待,这些都是孝心的表现。

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如为父母取鞋、取袜、扫地、擦桌子、倒垃圾,帮长辈添饭、沏茶等,这不是单纯的劳动,而是逐渐培养自己孝敬长辈的意识和习惯。仅当有了切身体验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父母照顾我们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做到真正的孝。

同时我们不要以为孝是一种强迫性的劳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孝,要在融洽的氛围中,在爱心的驱使下,慢慢地养成,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也是青少年走向独立的标志。

远离父母,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很多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能离开家多好啊!离开管来我的父母,离开让我失去自由的地方。可是,我们成长的这些年,不是一直有父母的陪伴吗?父母何曾逃避抚养我们的责任,何曾推脱教育我们的义务?

在过去,交通不便利,一旦离家,很可能没有音讯。然而在今天,交通十分发达,“远游”也变得平常,但是“远游必有方”,你必须把父母安排好,照顾好。

据说孔子的弟子曾参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家里来客人,母亲咬手指盼望曾参回来,在山上的曾参觉得心口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回家了。

母子连心,古人很早就相信这种说法,这个例子不但说明了母子之间的深情,还很好地诠释了“父母在不远行”的道理。

曾参生活的时代,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更不用说打电话发短信了。那时候出一次远门,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没有三五年是回不来的,这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现在交通便利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知道“游必有方”,不管走到哪里,打算做什么,都要和父母说清楚,不要让他们牵挂。

一个居住在美国的留学生,从小学习很好,学业成完后,他想在国外定居,他的父母也很支持。可这个时候他还是决定不了,因为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错过与父母见最后一面而后悔痛苦。

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父母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定决心,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非常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能够好好地陪父母安度晚年。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幸福,很知足。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也待在家里,陪父母聊天。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待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一玩儿,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的邀请,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等下去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

现今社会,有多少子女像这位归国留学生一样明白,父母一直在家中等待呢?

孟郊的《游子吟》最能够体现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远行在外的子女是最关心的,他们关注孩子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从遥远的地方专门打电话叮嘱他们记得出门带伞,但是子女总觉得学习为重,事业为重,朋友为重,父母被摆在了最后的位置。

正如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他想要表达的不只是子女应该守在父母身边,尽自己的孝心,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子女出门,远离父母,给父母带来的只会是无尽的思念。无论如何,你都要记住一点:你是父母一生的牵挂。

很多青年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学业有成,追求远大的前途,总是想着等自己有钱再好好地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不会一直等下去。也许,等你有一天飞黄腾达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

好好爱惜自己

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面对父母的唠叨,青少年往往有些不耐烦,他们认为父母过多地干涉了自己的生活。为摆脱这种束缚感,他们想办法走出父母的掌控,有的孩子选择住校,有的孩子则选择早早地进入社会,更有甚者小小年纪就要出国留学。然而我们不懂得父母的心,其实父母的唠叨是因为担心我们,如果我们能做到好好爱惜自己,安全独立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那么父母就会真正地放心。

在一个小镇上,一个小女孩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管制。她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独立自主的年纪,所以离开了家,决心要过自己的生活。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后,她日渐沉沦。最后,只能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

当母亲听说女儿的情况后,就开始不辞辛苦地查找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母亲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吧!

几个月后,女孩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正等着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扫过。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

她挤出人群,上前观看。没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底下有行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吧!她站在画前,泣不成声。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她终于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有贼闯了进去。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在睡觉。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进来了。”

母亲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锁。”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它没有任何条件。无论你优秀还是普通。父母是那个永远珍爱你如宝贝的人,父母是那个为你的一点点进步无比自豪的人,父母是那个能大度地原谅你的无知的人,父母是那个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形的我们而言,只有独立自重、爱惜自己才能使自己走向好的生活,才能让父母放心,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开始爱惜自己吧,因为对于父母而言,爱惜自己就等于爱惜父母。

独当一面,让父母把“担心”变成“放心”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同类推荐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追求生活的真谛、充实自我的心灵,空虚是得不到充实的忧郁,充实是摆脱了空虚的满足。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其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本书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
热门推荐
  • 不得不低头

    不得不低头

    结发与青丝,执手共白头。他们的故事,最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快穿之吾命有卿

    快穿之吾命有卿

    系统小千希望有朝一日,公司可以发明一个识别宿主和系统适合度的东东。单纯可爱的它不适合毒舌高傲的宿主大大啊!
  • 怂鱼爱上狮子

    怂鱼爱上狮子

    江南有鱼,鱼不可离水。历南鱼天生胆子小,偏偏生的好,刚毕业没多久就跟娃娃亲小哥哥结了婚,谁也没想到事情接下来的发展会让人出乎意料...【对不起,作者文案无能。】
  •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对一个人心动,也许只要一瞬间。然后一瞬间之后的念想,让林深念念不忘十年。“我曾对你心动过”这大抵,是他这辈子听过最深情的告白了吧。林深的一念心动,便是之后十年的不相忘。“好,我等你”也许是她给他最肯定的承诺了吧。一望十年,自始至终,不曾相忘。
  • 对你不止于心动

    对你不止于心动

    纪修年×纪绪亭高冷心细霸道总裁×温和喜静一线艺人问纪绪亭是谁?娱乐圈一股清流。喜静,温和,长得又漂亮得不得了,演技还很好。说不认识她太过分了!问纪修年是谁?商界一股泥石流。留洋回来,不仅吃了一肚子洋墨水,还有经商头脑,两年打造商业帝国华盟,拥有五国贸易资本。说不认识他更过分!不过谁能想到纪修年是纪绪亭小叔?又有谁能想到两人竟是情侣关系?“纪先生,请问你对外界传言你和纪小姐是亲戚有何想法?”“不是传言,是事实。”“那么传闻你和纪小姐是情侣,你如何认为?”“也不是传言,的的确确是事实。”【男女主没有亲缘关系,身心皆干净,无小三,无误会,无虐】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号外号外!白枳子决定写一篇总裁文啦!咳咳,正经一点。文案:回国的第一天,叶妗妗在机场遇到了一个小奶娃,并被小奶娃坑蒙带骗的拐回了家里。然而当看到小奶娃口中的爸爸的时候,叶妗妗想死的心都有了。叶妗妗:“沈先生,请问我可以走了吗?”沈琚年唇角危险地勾起:“我们一起生的孩子,不打算一起负责吗?”叶妗妗欲哭无泪,她再也不要被“可爱”所迷了噫呜呜噫(┯_┯)
  • 黑氏梵志经

    黑氏梵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跟庄实战技法(第3版)

    跟庄实战技法(第3版)

    庄家运作一只股票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在盘口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散户要在股市中紧跟庄家,成为股市赢家,必须认识自己,了解对手,只有知己知彼,才可百战百胜。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庄股的各种形态特征以及庄家坐庄的全过程,针对庄家不同的坐庄阶段,详细地解读了庄家的各种操盘手法及散户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技巧。本书内容散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一本引导散户炒股获利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