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3000000016

第16章 策略篇(6)

一、合理使用奖励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反馈是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式。这种反馈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成人的表扬。毋庸置疑,用积极反馈和奖励的方式有助于维持和引导孩子道德的发展,但过于依赖奖励和成人的表扬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破坏儿童的道德动机。斯金纳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在激起和维持人类行为方面,内部的强化比外部强化更有效。也即是说,奖励不仅仅是对外在行为的强化,更应有利于儿童内在动机的激发,因此,有必要对奖励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以便更好的掌握奖励策略。否则,奖励也就失去了其本有的教育意义。

1.物质奖励的局限性

物质奖励是成人对儿童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常用形式,而且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强化。这种奖励的初衷是好的,但其局限性通常也是最为明显的。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对儿童进行外在奖励会减少他们以后自发参与被奖励活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起初是来自其内部要求,而在接受成人的物质奖励之后,儿童行为的动机往往变成仅仅是为了“钱”。也就是说,物质奖励极易导致儿童行为动机的外化。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奖励,而是奖励的运用应该能证实儿童已经受到激励要做某事,而不是作为“塑造”儿童的一种手段以顺应成人的期望。否则,奖励就成了儿童自己的用品的公开来源,能否赢得物质奖励或物质奖励的多少被儿童当成衡量行为的标准,这样,儿童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被物质诱惑所取代了。这些方法尽管临时有助于塑造儿童的行为,但也有损于这些方法想要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因。

2.避免奖励的控制性

在对儿童进行奖励时,人们往往不能区分积极的表达与控制性奖励。积极的表达让儿童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塑造儿童的。控制性奖励强调儿童本身而不是儿童的行为,其内容并不特别,但却经常运用一些实际上很夸张的语言,如,“军军,你真是个好孩子”,“小明,你是我这么多年来见到的最好的学生”,等等。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让儿童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但却是以设置一个不现实的高水平的发展为代价的,这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儿童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认为军军和小明会一直这样表现良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但这并不一定就是现实的。另外,这种对儿童的反馈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儿童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表扬,但这种表扬往往注重的是对其自身的评价而忽视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儿童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自我可能表面上倾向于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但却不是出于道德的原因,即为了达到社会期望或成人的要求,儿童的行为努力不是来自道德动机而是为了维护外界的赞许。

3.鼓励性表扬的运用

如要避免控制性奖励的负面效应,最好是运用鼓励性的表扬。鼓励性的表扬通常运用温和的语言并注重行为的特殊方面。这种表扬重在使儿童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赞赏,这种赞赏评价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类似的表扬,如,“小强,你做的很对,我相信在小刚身体不好时,你陪伴在他身边他是很高兴的”;“小明,谢谢你帮忙收拾房间,这让我们大家都感到很舒适,你做得真棒”。鼓励性的表扬对于儿童的‘旧常品行”尤其有效。如,小明可能从来没有帮助别人收拾过房间,让他做这些事情可能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老师的感谢会使他明白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自己的贡献得到了证实。老师也可能会加上一句鼓励的话“继续保持”等等。但必须指出的是,鼓励性表扬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老师的表扬是否出于真心的赞赏,以及被表扬的儿童是否认为老师的表扬证实了自己的努力。所以,鼓励性表扬意在使儿童明确其怎样做是好的、符合道德的,这不仅为儿童的行为选择指明了方向,而且来自老师的赞赏包含丰富的情感期待,使儿童感到与老师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上的心理共鸣,从而强化了儿童继续某种行为的内在动机。总之,表扬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的个人特征上,这样才会激发儿童对自己与他人的道德关系的关注,从而进行积极的道德自我的建构。

二、奖励方法的策略设计

学生的成长与别人对他的期望和赞赏是分不开的。能否获得赞赏或获得多少赞赏,常常被认作衡量一个人才华和品德的尺度。学生也想得到别人的夸奖,一个经常受训斥的学生会变得不自信和充满怨恨,而常常得到称赞和奖赏的学生会懂得自爱,变得积极自信。称赞和奖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使用恰当可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那么应如何有效运用奖励这一手段呢?

(一)运用奖赏应将及时奖赏、不定时奖赏和固定比例奖赏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理论,学生良好行为出现后,应当立即给予奖赏,及时强化良好行为。但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并不能对每一个反应都进行强化。一方面,如果个体表现正确均给以奖赏,即连续实施奖赏的话,增强的效果将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正确行为出现之后奖赏就如影相随,容易使学生对奖赏产生依赖或错觉,认为正确行为是为了得到奖赏。因此,应将及时奖赏、不定时奖赏和固定比例奖赏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二)奖赏向学生提供的应该是有关增强能力知觉或自我效能感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活动的兴趣是由两个认知因素决定的:即对自己从事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和在活动中的自主程度。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充分的能力,并对自己如何完成这项活动有高度的自主权,他就会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此带来以下启示:即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向他们传递能力信息和自主信息。

1.传递能力信息。教师要具体地提供孩子行为受到奖励的成就信息,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能力证据。如上面那位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桌子真干净,上面一点饭菜都没有留下。这么干净,阿姨都可以不帮你打扫了。”在奖励时,教师们应尽量用自然、多元和可信的方式,清楚地向孩子传达有关他们的能力的信息。

2.传递自主信息。因为控制行为的外在奖励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所以在奖励孩子时,应尽量向孩子传递他们自主的信息:即奖励孩子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教师身上;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进行某项活动纯粹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或赢得竞争。

请看下面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

他的母亲拦住他: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怎么还不相信?要知河深浅,要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走过来?

母亲说:我不想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喜欢,我不怕。

母亲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孩子太倔强了,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在路上,孩子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孩子碰壁,摔了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不停的走,终于走过来了。可是这一走就是多年。

他坐下来喘息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当年男孩出发的路口准备出发。

当年的男孩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女孩不信。

当年的男孩说: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我知道那条路不好走!

女孩说: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当年的男孩说: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女孩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是我的权力。

当年的男孩看看女孩,又看看自己,然后笑了说:一路小心!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不是没有用,而是人们不会用。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去感悟。所以,家长们在奖励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感悟,自己能够得到体验,这样对孩子们的奖励才是最深刻的。

孩子是喜欢被奖励的,特别是来自教师的夸奖,但教师不能因此而随便使用奖励。考虑到它可能对孩子的内在动机产生影响,教师在使用奖励作为教育手段时,一定要非常谨慎。当孩子的内在动机足以维系他们的行为时,应尽可能不用外在奖励;需要使用时,应凸现外在奖励作为传递信息的作用,而减弱其控制行为的功能。如果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得到奖赏,可能会让成绩差的学生最终放弃努力,因为他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标准。一个变通的方法是根据每一个学生是否取得学业进步来决定是否给予奖赏。这种奖赏的标准应该是分层次的,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摸到”。如果得到奖赏意味着成功,就能增强个体能力感与成就感,因此也会增强其内在动机。

(三)如何用好物质奖励

1.用物质奖励之前要慎重

不可否认,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它是一种外在的激发因素。运用奖励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其成绩的提高。从形式上看,奖励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如奖金、奖品、游玩等)和精神奖励(如表扬等),而一般采用物质奖励的家长居多。其实,无论哪种奖励,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家长在运用时必须注意“因人而易”和“适时适度”等问题。物质奖励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类型和年龄差异。学习不努力或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一般是由于对功课不欢喜,此时如果以该学生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品而设立奖励制度,其内心便会产生矛盾,要消除这一矛盾,直接获奖而不努力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获奖的目标。使用这种因素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在美国现代的学校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学生,每解答一个智力难题就给予一美元的物质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有奖励的那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那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来说,有奖励那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

同类推荐
  •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本书所展示的教子问题,更多的是从精神胚胎养育的角度,去分析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这几年里我们接触过的众多父母,反映了教育孩子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理解和领悟的。书中突出“实践”,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关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育龄女性解答教子问题,问题涉及孩子的年龄跨度从0岁一直到16岁,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职业女性怎样面对工作、孩子教育的双重焦虑?孩子性格太温和,会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社会竞争力?孩子很善良,学习也不错,为什么不合群,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孩子对作业、考试特别焦虑怎么办?
  •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通过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造就犹太奇迹的根本原因,告诉世人:犹太奇迹并非神秘莫测、不可超越的神话,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犹太人那样重视教育、抓好教育,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犹太人一样优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比犹太奇迹更辉煌的中华奇迹。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和实例展现了犹太家庭的“真正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此书,您会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小孩儿,来啦

    小孩儿,来啦

    本书是一本送给所有准备当妈妈、刚刚当上妈妈以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已婚育龄”人生路口女子的书。当肚里的宝宝,如同小鱼儿般游入你的生命,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烦恼、欢欣、苦痛以及你始料不及的美丽与力量?保冬妮用她诗意而柔软的笔触,再现了这个过程,弥足珍贵的是,她用心理咨询师的睿智,娓娓道来生产、孕育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用文学家的优雅,让原本琐碎、庸碌的生活如雨后初霁的天空般清朗。这是为所有妈妈和育龄女性量身定做的精神SPA,在音乐般流淌的节奏中告诉正翻开此页的你:生命如此神奇,请感受从未体验过的母性的力量与光辉吧,让童年的时光再次降临。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热门推荐
  • 星星灼灼待归

    星星灼灼待归

    一个别样的开场,,一种不知名的力量,,我竟然穿越了,开始了另一段旅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关于生活中的点滴

    关于生活中的点滴

    散文集。一个中年心理学人,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会。
  • 郁尘初雨

    郁尘初雨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再开出花来,一辈子不长,但我愿和你将错就错,不长不短,刻骨铭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腹黑少爷替婚妻

    腹黑少爷替婚妻

    简介:一场轰动G市门当户对的商业联姻,让本市白金汉爵的缔造者陆震天的人气和知名度再次节节攀升,婚礼当天,被记者曝光换了新娘,现实版剧情再次急转弯引起娱乐八卦的高潮,唉,人一出名也并不全是好事,好坏参半都得曝光于天下......精彩片段:“这是协议,婚姻至少维持一年。”“事情不是已经应付过去了吗?为什么?”“也许,对你来说是过去了,但是对我来说,还没有过去。”“不一样吗?为什么?”某女神情疑惑后知后觉。“当然不一样。”某男露出肯定的神情。“谁叫你那么出名,这我不管。”“你以为,你现在能够独自走在大街上?想得美!”“你......”某女神情后知后觉,这个就是和他交集的后遗症。......精彩片段:“陆震天。”“什么事,老婆?”“谁是你老婆?我的鞋跟断了,我是被记者追问,才断鞋跟的,麻烦你派家里的司机送一双过来学校门口。”某女的言下之意就是,为他的事情才断鞋跟的,理应他全权负责。“你不是我老婆,我干嘛要送?”某男的回话也很强悍。“你,你无赖,好!我光着脚去街上买一双。”“承认一下是我老婆有多难?等着,马上送来。”某男到底还是心软了。“嗯......”某女是一脸无措无奈,她一点也不想嫁入豪门,原来最后,替婚的后遗症是被赖上。......
  • 六十种曲玉环记

    六十种曲玉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苍灵

    天下苍灵

    十八年前,狼烟起,风云动。两国争霸,江湖纷争,绝世武功降世,掀起无数血雨腥风。各隐世门派各大门派接连出世。而他,一个人,孤独,迷茫,无助的活在这个实力为尊的武侠世界,为了活着,而变强,为了活着,而活着。直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