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8400000001

第1章

以前,我在意大利旅行时,得到一份手稿,是从罗马钦契府的档案室里抄录出来的,其内容是:1599年,当时正处于教皇克莱芒八世的治下,在这个城市里,一个位列顶级的高门士族,在经历了一连串骇人听闻的变故后,整个家族就此冰消崩溃。事情的经过大致如下:一个衰朽的男人,一辈子骄奢淫逸,到了最后,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视若仇雠;对其中的一个女儿,这种仇恨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丧尽人伦的欲望;而且,林林总总的残酷和暴虐更令人忍无可忍。这个女儿本以为自己的身心将永陷泥淖,长长的岁月里,她徒劳无功地想摆脱这一切。最终,她联合继母和兄弟,一起设计杀死了他们共同的暴君。这位年轻的小姐,本是世间温柔娴雅的女子,本应增添人间的美好,本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周遭环境和舆论的风刀霜剑步步相逼,最终使她忘记了恐惧,冲动之中,违背了自己的天性,犯下了滔天罪行。罪行很快败露了;同时,在教皇面前,尽管罗马地位最高的人们都替他们求情,但犯下罪行的人还是被处死了。那个衰朽的男人做过很多暴虐的、不可告人的恶行,但他一辈子不停地给教皇送钱,用万两黄金赎买自己深重的罪孽;所以,处死那些曾经被他伤害过的人,很难看作是正义的体现。如此严酷处理的诸多理由中,可能最让教皇着恼的是:无论谁杀了钦契伯爵,都是断了他的财路;那么,一笔丰厚的进项没了。(教廷原先非常留心,不让公众知道这些内幕,以免暴露了其本身的腐败无能;由于政府的顾忌,因此手稿仅在少数人手中传阅,直到最近才流行开了。)故事里,那些亲历其间的人们,他们的万般感受,他们的希望和担忧,他们彼此信任托付,也彼此焦心猜忌;他们各种各样的利益、激情和观点,并以此产生的种种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盘根错节,但终究,所有的算计都殊途同归,都走向一个惊天的结局——如果能给读者讲述这一切,那么这可能就会是一道光线,能照亮人心中某些黑暗的、隐秘的深渊。

到罗马后,我发现在意大利和别人交往,只要提及钦契家族的故事,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让众人屏息倾听;大家对那些犯错的人们,都无可避免地深感同情;还有,尽管两百年的岁月过去了,斯人早已消散在尘埃中,但她被迫做出那么可怕的事情,大家还都义愤填膺地替她开脱。各阶层的人们都知道事情大致的来龙去脉,而且都替古人担忧,这个故事看来具有搅动人心的魔力。乔托画过碧娅瑞丝的肖像,原画现藏于科隆纳宫;我有一张印刷品,仆人立刻认出画中人是钦契小姐。

这个伟大城市的想象力历来丰富敏锐。两百年来,一直到现在,各阶层的人们依然对这个故事有着广泛的兴趣,这使我萌生了将其搬上戏剧舞台的念头。实际上,这个故事能唤醒人们的同情心,能赢得众人的共鸣,这点从来不曾改变;并且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且经久不衰,就说明已经形成了一部悲剧。如我原先想的那样,这段往事中的人和物早已湮没无迹了,但用语言和表演,也能让我的同胞们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含义最深刻和展现最庄严人性的悲剧,如《李尔王》和讲述俄狄浦斯的两部名剧(应指《斯芬克斯》和《俄狄浦斯》两剧——译者注),它们的原型故事早已流传,很多人相信并且爱听这些故事;随后,经过莎士比亚和索福克勒斯的努力,让其更家喻户晓,让人类世世代代都同情剧中人的遭遇。

这段钦契家族史真的非常惊悚,非常不堪。如果将其细节照搬上舞台,那肯定会招致众人的反对。处理这类题材的人必须将其升华,而且要压缩事件中切实的恐怖感;在历经苦难,经受了命运的暴雨狂风后,从那些显露的累累罪行,应该让人仰天长歌,唱出心中块垒;那么人们触及到背德堕落的问题时,能减少几分由此产生的痛苦。与此同时,也不应该把这个故事演化成劝世戏文,以免堕入庸常的道德说教。戏剧的最高道德境界,是通过观赏,引发观众的同情和反感,以此教化人心;愈多观赏此类戏剧,能使每个人的心智日益开化,人也变得更加公正、真实、宽容以及和善。如果道德说教的效果更好,当然不是坏事;但在戏剧中,强行塞入各种说教,并不得当。毫无疑问,各人造业各人担,旁观者不会感到真正的屈辱;面对最惨烈的伤害,善良和宽容才是合适的应对方式;并且,用仁善和爱心感化乖戾之人,转变其内心涌动的暗流,这才是应有的对策。以暴制暴,冤冤相报,都是致命的错误。如果碧娅瑞丝曾这样想,那么她会更明智,生活得更好;但若如此,她就绝不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当然,有少数人喜欢把玩故事的演义过程,这些人并不是很在意戏剧的宗旨;但周围的大部分人,很少会赞同他们的猎奇心态。一方面,人们为碧娅瑞丝寻找正义的理由;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该审判她的所作所为,所以,大家自相矛盾,陷入了理不清、剪不断,但又似是而非的诡辩中了。同时,一方面,出于迷信的恐惧,大家认为她犯错,并承受相应的处罚,属于天道报应;另一方面,又觉得她这个角色遭了那么大的罪,所以做出那样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已经尽可能真实地描摹笔下人物,尽量避免穿凿附会,以免把自己的是非观念、真假观念,统统生搬硬套在他们身上。他们都是天主教徒,而且都是深受宗教熏陶的天主教徒。关于上帝和人类的关系,罗马天主教徒用满腔的热切诚挚,进行无止境地咏叹,这种氛围笼罩着钦契家族的整个悲剧;这在一个英国新教徒的眼里,显得很造作。这是一个信徒众多的宗教,一方面,天主教自认其关于真理的信念不容置疑,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它犯下了累累罪行,冷酷冷硬、残忍残酷;这样两者并存的情况,真让人感到诡异。而且,在新教国家里,宗教只是特别日子里的装饰品;或者,为避免遭到攻讦,宗教成了随身携带的护身符;或者,人类自身费思量的种种谜团——如果一个人单枪匹马地苦苦追问,就会堕入无尽的深渊,在那样的黑暗中摸索,真的让人胆战心惊;于是,人们最终会走到宗教的边缘。但是,意大利的宗教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一个意大利天主教徒的心目中,他相信:人之初,就带着某种共通的见识,因此所有的宗教都有所本,都应该得到重视。宗教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是崇拜、信仰、谦卑、忏悔,还有盲目的赞美;宗教并非道德准则。将宗教和任何美德联系起来,纯属多事。最残暴的恶棍也可能虔诚得一塌糊涂,而且,他要是对众人宣称自己很虔诚,大家也都不会惊讶。整个社会都深深地浸染在宗教的氛围里,并且相应的,人们形成的思维方式就是:宗教是激情、是信念、是依据、是庇护所,但绝不是检验。钦契伯爵在自家的府邸里,就建了一所教堂,并将其奉献给圣徒托马斯,并且为求得灵魂的安宁举办了弥撒仪式。因此,在第四幕的第一场戏中,露珂瑞霞设计让钦契服下了鸦片,并打算冒死劝谏他,试图用一个向壁虚构的故事诱使他进行临终忏悔;在天主教徒看来,灵魂想要得救,忏悔绝不可或缺;然而,当她发现如此执拗行事,只会给碧娅瑞丝招致新的凌辱时,只得放弃这个计划。

我已经尽量避免剧中出现闲文赞赋,所以自我感觉几乎已经找不到一个游离的比喻,也找不到与内容割裂的描写;只有碧娅瑞丝描述峡谷的那段文字属于例外——她父亲遇害的地点,被认定就在这个峡谷里。(卡德隆的《圣徒炼狱游记》中有一段非常绝妙的文字,我写的这段台词就是受其启发;这也是整部作品中,我明知故犯,唯一抄袭的地方了。)戏剧作品中,外在的意象和内含的激情应该彼此交融;意象一定要为激情服务,使后者得以完整的宣泄和清晰的表达。凡人难逃一死,终究形神俱灭;但想象如神祗,补得肉身的不足,让激情获得永生。在表达强烈情感时,最生僻和最熟悉的意象,都可能为剧本的主旨服务;这些意象立意高远,使戏剧具备高尚的内涵,让观众心领神会,用自身的卓越驱散原型故事的阴寒。另一方面,我写得很随性;即,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学究气、文绉绉的词汇。关于这点,我完全同意现代评论家的主张:他们认为,要想打动人心,我们必须采用大众耳熟能详的语言。还有,古代英国的诗人们——我们伟大的祖先——都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写作,那么,就算打着复古的旗号,学习古圣先贤的作风,我们也得为自己的时代写作。但是,一定要采用普通人的真实语言,而不是作者自身所属特定阶层的语言。关于我做过的尝试,就说这么多了;不用说,我也知道,能否成功还真是另一回事——特别是一个刚对戏剧文学产生兴趣的新人,他的作品能否成功,还真不好说。

在罗马,关于这段历史,只要外国人能查阅的档案材料,我都尽量翻阅。在科隆纳宫,碧娅瑞丝的画像是众口交赞的艺术品:这是乔托的作品。当时,她已经身陷缧绁了,但这幅丹青还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画中人的天生丽质。人物表情凝重,脸色苍白:看来很忧伤,情绪低落,但她用温柔的忍耐照亮了所谓的绝望。打着褶的白色束带,盘绕在她的头上,一缕缕金发从缝隙中滑落,垂落在她的颈项上。她的五官精致,容颜娟丽:一双弯弯的含黛远山眉;双唇流露出的遐想和灵气,即使面对苦难,这一切都不减损,似乎连死亡都无法让其消失。她的前额宽阔明净,一双眼眸,据说曾经非常活泼灵动,现在泪光盈盈,失去了神采,但眼神依然温柔可亲,依然平和沉静。整个画作的构图既纯真又高贵,仪态万方和愁肠百结同时并存,表现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胆色和温柔这两种特质经常是此消彼长;能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的人,世间少有;碧娅瑞丝看来就属于这类人——她的天性纯真,但对世事又洞若观火。她如演员般,历练红尘中的罪孽;而那一切罪孽,如雾如电,均是幻象。

钦契府占地辽阔;尽管其中部分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但大部分依然是世家旧族的深深庭院;就像当年那场悲剧里,梦魇般的场景轮番上演时的布景——这里景致依旧,还是那样空廓寂寥。这座府邸的位置在罗马并不显眼,靠近犹太区;从楼上的窗户眺望,可以看到帕拉丁山。山上乔木丛生,荆天蔽日,无尽的断垣残壁半隐半现。府中有一个大厅堂(可能就是这里,钦契建造了奉献给圣托马斯的教堂),花岗岩的立柱,装饰的腰线经过精心雕琢;而且,依照古代意大利的风格,建了数重的露天阳台。府里有一道门是用巨石砌成,经过这道门,两边高墙耸立,当中就是一条幽深的夹道,一直通到阴郁的地下室;这扇门让我印象极深。

至于佩特拉城堡,除了手稿上提到的内容外,我没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

剧中人物:

弗朗西斯科·钦契伯爵

伯爵的两个儿子:乔科莫和伯纳多

科隆纳王子:卡迪纳

高级神职人员:奥西诺

教皇特使:萨维拉

刺客:奥利匹奥和马兹奥

钦契的侍从:安德里亚

众贵族、法官、卫兵和仆人等

钦契的妻子,也是其子女的继母:露珂瑞霞

伯爵的女儿:碧娅瑞丝

地点:

场景基本在罗马,但第四幕转到佩特拉城堡,该城堡坐落于亚平宁山脉的阿普利亚段。

时间:

教皇克莱芒八世在位时期。

同类推荐
  •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影艺术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每个画面,并对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与象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作为塔可夫斯基的铁杆影迷,杰夫·戴尔为读者讲述了该电影拍摄时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自己年轻时观看此片的感受。这些由《潜行者》而诱发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原本严肃的电影文本。杰夫·戴尔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导着众多对塔氏和《潜行者》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一次十分愉悦的电影探索之旅。
  • 诗札记

    诗札记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新颖最新随笔。既有对诗歌的精彩简析,也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更有对李金发、邵洵美、戴望舒、冯至、穆旦、牛汉、于坚等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人生命运的喟叹。文字有深度,有情感,张弛有致,体现了作者丰润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爱情、日子和狗

    爱情、日子和狗

    我栽进这个艺术圈子纯属偶然。那时候我还并不真知道与艺术牵扯着的这些名词,比如绘画、音乐、文学。我也不懂得“画家”要留长胡子,“音乐家”要扎小辫子,而“文学家”爱耍嘴皮子。我只是跟着一个我爱的男人往前走,多少年后,我把他归到文学类。能坦白地使用男人这个词,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当时这个“男”字还被我脸红着藏在书本里,口语中我不敢正面去碰它,而用一些边角余料小心翼翼把它替换。我称大男人为老师,称陌生的男人为先生,称我的男人为明明。我并不真清楚男人、男子和男孩子的区别。
  • 王小波散文精选

    王小波散文精选

    《王小波散文精选》精选了王小波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独立特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序、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等。
热门推荐
  • 疯子多吉

    疯子多吉

    那天正值藏历新年。这年的天气特别寒冷。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雪,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寒风呼啸着卷起地面的雪。这一难以抵挡的寒气和把天地连成一片的暴风雪,给人一股隐隐的悲凉感。巷子里,别说是人,连牲口也十分少见。平日里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善于盘旋和啁啾的麻雀们,也因忍受不了寒冷,静静地躲在屋檐下。总之,这座高原小镇躺在风雪中,一如失去生命的物体。这时,在被凛冽的寒气侵袭的小镇前方的江边,一个穿着肮脏、单薄,头发蓬乱的五十出头的男子,牵着幼狮般的小卷毛狗,嘴里嘟嚷着,毫无目标地行走在暴风雪中。他时而把狗崽从地上抱起来,贴一贴脸,抚摸一下;时而又把狗崽放在地上,瞪大眼睛凝视它,皱起嘴巴和鼻子,流着口水,吓唬道,“我不是疯子。你才是疯子。不要脸的,你这个过桥抽板、没有良心的才是疯子……”风愈刮愈烈,夹着雪的风把他的头发、脸颊,以及全身都裹成雪人似的。
  •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

    从相似的起点出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有些人出类拔萃,有些人却止步不前?《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从时间管理、自律习惯、技能发展、职业规划、个人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六大方面分析解答,引导读者认识自身不足,从而进行全方位的修炼和提升。本书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或者已经打拼多年的职场老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 重生之凤女归来

    重生之凤女归来

    前世一生尊荣,难得一人真心。父死弟欺,毁她姻缘,坏她名声,害她性命。她纵然躲不过一死,也要拉昏君当垫背!重生归来,处心积虑报前世之仇,人道弱女子若狠起来,可比铁血将军千军万马。她一双纤手,一副柔弱女儿身,一副狠辣无情心肠,终将大仇报!囚君弑母,妖后说她大逆不道,必遭天谴。公主冷漠:“你又非我生母,不过一个继母而已。”皇帝骂她蛇蝎心肠,他死也不会放过她,定要冤魂纠缠她生生世世。公主冷笑:“把你镇在佛寺之下,我看你还能不能超生。”◇◇◇片段一◇◇◇“将军不好了,太后宣公主进宫了。”将军淡定道:“有太皇太后在,公主无事!”“将军不好了,公主让人把八王妃打了。”将军淡定道:“大姑子打弟媳,那是家规,本将军管不了皇家家规。”“将军不好了,丞相请公主去了酒楼吃饭……”被丞相未婚妻撞上了。将军已如一阵风般离开,再也淡定不了。◇◇◇片段二◇◇◇公主问:“我当年痴呆之名在外,你为何不拒婚?”将军答:“师父说过,姻缘天定,不可躲!”公主一笑:“你师父乃我皇祖母故人,出家人亦会打诳语。”将军点头:“我知道!”公主叹道:“知道你还娶,傻子。”将军眸含柔情:“不娶当初的你,又如何得到而今的你?”公主嫣然一笑:“你倒是个聪明的,夫君!”将军淡笑不语,就算当初傻,遇上她也变聪明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破神武

    剑破神武

    兄弟烈酒饮,红颜知己舞。生如闪电,划破夜空。死如流星,永记心中。一剑山河动,一剑道独尊。神武若无道,一剑破神武。
  • 郑少的重生娇妻

    郑少的重生娇妻

    上一世宁诗诗遭遇凄凉,绝望中自杀,既然上天她给了重生的机会,必然要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手撕白莲花,痛打绿茶婊,又有神秘异能附身,新的人生好不惬意。至于……至于为了复仇傍上的某个帅得惨绝人寰的男人,当然是用、完、就、丢!他将她压在身下,目露绿光:“撩完就想跑,先给老资生十个八个猴子再说!”【不一样的重生爽文,男主女主极有个性,欢迎入坑】
  • 胜利学院

    胜利学院

    东海市,一个平凡的少年站在崖畔,人欲敌国。
  • 彩云归

    彩云归

    民国十七年,正是五黄六月的天气,人烟辐辏、货物如山的碛口古镇,也赶上了“骆驼下场船避伏,麦熟杏黄买卖稀”的冷清时节。镇上三百多头骆驼,因忍受不了酷热的炎夏,一队一队穿过青石街道,被拉到离碛口有百八十公里的中阳县车鸣峪沟避暑。那儿山高沟深,树大林密,住户人家很少,正适合放牧骆驼。这一放就得三个月。平时靠骆驼运输货物的碛口镇,此时,五里长的明清一条街上,四百多家林立的店铺,家家店门大开却生意萧条,东家们这时不在店铺里,早回附近的村子里钻进厦院里歇凉避暑去了。
  • 神奇宝贝漫漫旅行

    神奇宝贝漫漫旅行

    小乐我可是你哥哥-by热血笨蛋小乐谢谢你你给了我温暖-by圣代披着神奇宝贝的狗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