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500000022

第22章 融合的紧迫性与可行性(2)

(一)从“重文轻理”到“重理轻文”再到“文理并重”

“文”指的是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宗教和哲学,“理”指自然科学知识。“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的说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学习时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所谓重文轻理,就是重视社会科学知识;重理轻文,就是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历法、水利等;社会科学知识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易经、老子思想、孔子思想等。但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待文、理的态度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文人受宠,理是不屑一顾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就是种庄稼,文人们除了认为种庄稼重要外,无不鄙视自然科学。自隋朝有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开始,历朝历代的科考,从来不考自然科学。这就从制度确立了自然科学在中国不能登大雅之堂,导致中国的社会精英们彻底的走上重文轻理的道路。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力和最先进的生产力,但是中国古代的精英们仍然把自然科学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而不屑一顾,终于坐失良机,在最近的几百年让西方占领了历史发展的制高点。重文轻理的结果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自1840年开始,中国被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西方蛮夷一次次痛打,一直打了一百多年,终于把中国人打醒了:“之乎者也”救不了中国。中国人终于抛弃了“重文轻理”的传统,开始重视雕虫小技的自然科学了。

走钢丝杂技演员最擅长的就是讲究平衡,不平衡,就要摔下来。人们好像不善于平衡,从“重文轻理”的极端一下子又跳到了“重理轻文”的极端。中国人从1840年以来受尽西方人的蹂躏,沉痛的教训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但是我们在重视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走向了重理轻文的道路,比如多数中学生在高二年级分科时,凡是各科成绩优秀的,无不选择理工科,选择文科的,大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未来的精英,在高中时代就选择了理工科而放弃了文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根时代就产生了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开始大行其道,人们的道德便出了问题。这样看来,2007年南京法官以法律的名义判决:助人为乐“有悖常理”.就不难理解了。“重文轻理”导致科技落后;“重理轻文”导致人的落后。二者的结果都是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文理并重的时代已经来临。在经历了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的历史挫折后,我们在反思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处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正视自身的错误。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乌干达总统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只有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才会有较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只要人们思想统一了,治理也不难”。他还说,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就不会犯大错误,发现了错误不掩饰、不回避,一旦纠正过来,就会为继续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我们是有信心克服困难的。江泽民同志强调说: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要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进步。我们现阶段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文理并重的现实反映,一方面,我们要发展,但又要科学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和理的有机结合。文理并重是从学科上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

(二)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矛盾冲突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脱节的,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应试教育还没有彻底改变;二是学生就业问题带来的影响;三是“教”、“管”两张皮。

1、高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问题不光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也同样存在应试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考进大学,不是应试的终极,而是应试的开始和升格。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愈演愈烈。其一,学生的奖学金问题,多数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在评定奖学金的问题上考虑了学生能力,但奖学金与成绩挂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其二,学生在校期间将应付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水平等过关考试。导致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应对这些考试。其三,三年级的学生是最忙的,许多专业课安排在三年级,而从三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学生又开始面临考研准备、参加各类应对就业的各种培训班考试。其四,四年级的学生外出实习和找工作,忙于各种招考,在学校呆的时间很少。计算一下,本科四年学生到底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创造力低。这一点在学生实习时候就暴露无遗;二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应试教育使许多有潜力的人没有被培训成为优秀人才,反而被造就成了随大流、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新力的平庸之辈。难怪有的学生发出感叹,在中国,只要你会考试,会注定很幸福的。

2、就业问题使然

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专业是为将来的就业着想,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就选哪个专业学习。这样的学习观念无可厚非,因为就业前景好意味着社会需要,而学生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就业这根指挥棒一旦左右了高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左右了大学精神,这就非常可悲了。为了让专业人才的培养紧贴社会需求,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须与就业率挂钩。“这些年,我们注意设置了一些宽口径的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按大专业类招生,本科培养阶段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非功利性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按照教育部官员的说法,本科前两年与后两年的教育存在着脱节,实施起来也是很尴尬的,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质化倾向及其专业教育的极度功利化。

3、“教”、“管”两张皮

在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至于育人,那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只管教书,上完课就走人,学生学得好坏、考得如何,任课老师一般不会太多过问。学生思想状况究竟如何,表现究竟怎样,不是他的考虑范围。而学工部门搞管理的老师,多数也只上非专业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简单的说教,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1990年10月3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能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规定: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文件中还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实际上提出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素质教育,就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个界定,素质教育是寻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提升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这个背景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全面发展,才能“走遍天下”。

三、紧迫性之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于和谐社会内涵间的关系,学者们都有论述。但笔者认为,民主法治是前提和基础,公平正义是本质和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要求和表现形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对抗性矛盾的各方能够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六个方面集中反映在大学校园,就是迫切要求大学生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当前,大学生群体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但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有的甚至相当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缺失不容忽视

信仰是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笃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我们的崇高信仰。要使这样的崇高信仰根深蒂固需要学习和灌输,而学习和灌输的过程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这是有的大学生不信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

(二)诚信问题不容乐观

诚信自古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中的存在着不讲诚信的问题,甚至存在着诚信的人“吃亏”,不诚信的人“占便宜”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靠抄袭、拼凑、伪造作业、数据、报告等蒙混过关;有的学生不按合同如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有的学生弄虚作假,花言巧语骗取学校资助;有的学生无中生有,对自己的简历大肆“灌水”,虚构教育背景,篡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种证书来过度包装自己……当讲诚信的人吃亏而不讲诚信的人占便宜时,势必形成恶性循环,不和谐的种子就此播下。是否诚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是影响到了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发展。实践证明,不讲诚信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诚信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诚信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三)基础文明建设不容乐观

基础文明是人们所应具有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构成社会文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有很大的改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应该与基础文明的现代化相配套。当代大学生在基础文明方面存在着诸多与现代文明不相配套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对老弱病残视而不见,不主动让座;有的学生随地吐痰、吐口香糖,随地扔果皮纸屑;有的学生随意在课桌等公共设施上胡乱刻画;有的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阅读书籍时一次取走数册,阅后到处乱放,甚至任意污损和“开天窗”;有的学生谈恋爱不分场合,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过分亲热;有的学生网上、网下两张皮等等。不文明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生应该告别不文明现象。

信仰缺失问题、诚信淡化问题、不文明问题是困扰和谐校园建设的三个拦路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同类推荐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本书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之规定,响应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号召,以数个国内外经典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北工大耿丹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真实教学案例为基础,深刻分析几种当前主流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试图摸索出能够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 实用家庭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家庭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家庭文书的写作方法:书信文体写作第一节书信的含义和作用现代书信,就其通信手段来说,是多种多样的。仅以邮政部门递送的书信而言,除去一般的书信,还有名信片、贺卡以及电报。这些,无疑也属于书信,我们按其内容分系于各类之下。
  •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共分为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江浙战争与上海保卫团的兴起 ; 上海保卫团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 ; 压制、利用与改编: 上海保卫团与党派政治 ; 1937-1946年间的上海保卫团。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本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力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高度,系统梳理、阐释、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形成依据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聚焦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根本的理论、现实问题,并努力把握蕴藏在其中的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末世舒蘅

    末世舒蘅

    凌晨两点半还不回家的舒蘅宿醉醒来后的下场就是:电梯遇尸,亲眼见鬼。面对混乱的世界和身后的危机,舒蘅选择一跃解千愁……一个群尸狂欢如潮、动植物疯狂变异的丧病世界。看舒蘅如何先后达成保温水瓶抡丧尸,腿咚丧尸,优秀运用仙人球堵尸嘴等成就,并解锁猫狗双全的人生赢家称号。
  • 单亲时代

    单亲时代

    表面看起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却引发了十万八千里外的巨大灾难。 正是“蝴蝶效应”,让三个成长于不同城市,不同环境的单亲家庭的少年,阴差阳错地,纠结于一场荒唐的谋杀案和一起幼稚的绑架案中。 北京,女孩乔茵无法忍受早年父母的离异,叛逆倔强,处处与母亲万紫为敌…… 深圳,家境富裕的少年刘塞林,逃避现实,沉迷网络…… 昆明,张单,虽然有着木讷窘迫,一无所有的父亲,但其朴素坚韧的父爱,却让一个多情敏感,容易受伤的孩童,长成了积极,健康,坚强的少年……
  • 无能的批评

    无能的批评

    朱白编著的《无能的批评》内容包括:超越以往,还是遗忘以往;老而不死的贼心之作;破文坛,烂批评;一部废话构筑的肥皂剧;残酷中年爱情日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文学弱时代”;储备不足的仓促出手;文学大败局中的匆匆过客;虚无之境的性荒诞;中年欲念的危机;无力了结荒诞,必将暴露孱弱;语言暴发户式的机灵和卖弄;幽默在那些罕见的生活真相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荣耀与桎梏;消瘦且硬邦邦的写作者:韩东其人;美女、美文与丑陋;贸然切入现实后的凌乱;欢迎洞察真相世界等。
  • The Pupil

    The Pup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英国有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最大作用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的,“历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种政策或政见的成败原因”,“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历史的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然而历史也往往最容易被改写,因为“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中国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富饶的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源头,而生活在这里的黄帝、炎帝成为华夏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华夏文明。
  • 圣山凌雪记

    圣山凌雪记

    夜知雪:穿越了,不怕;失忆了,不怕;穿越失忆变成傻白甜,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好可怕呀!没想到老天爷给机会,咱又重生了,哈哈哈哈今生要照顾照顾家人,强大强大国家,没事虐虐虐虐渣渣,日子怎么这么舒坦。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心里也有了一个他凌寒:英俊腹黑闷骚高冷强大的假和尚从见到知雪起,就立下目标:拐到山上生猴子第一次写小说,简介无能,还请多多批评指教。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百万情人:慕少,晚上见!

    百万情人:慕少,晚上见!

    “想要我帮你?””为了夺回父母的心血,明知道是粉身碎骨的交易,她却义无反顾。没有名分,只是工具而已。她丢失了自己的心,在爱情漩涡里越陷越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Ship of Gold in the Deep Blue Sea
  • 异界之流放之王

    异界之流放之王

    徐郝云觉得自己有点倒霉……不,应该是非常倒霉!三小时前他被老板莫名其妙的炒鱿鱼了,回到出租屋发现还遭贼了,仅有的家当被洗劫一空,坐在马路边唉声叹气的徐郝云觉得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世界末日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