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700000045

第45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13)

典礼是一种特别重视符号体系的文化形式,在典礼中加入承载文化内涵的符号和元素,是彰显典礼特色与深层意蕴的重要手段。精心布置典礼现场,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将象征大学精神的校徽、校旗悬挂会场正中,学院寄语悬挂于会场四周,印有学院祝语、毕业生签名留言的展幕分列会场两侧,校园形象宣传片将学校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标志性符号和重要历史场景逐一呈现,大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得以彰显。

三、注重寓教于情——让校园典礼产生强大的教育感召力

“寓教于情”即以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色彩的表现方式营造典礼氛围,以感人至深的场景代替简单说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情感教育是中西方教育都十分重视的内容,情感教育就是以重视人的情感培育为教育的切入口,关注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并且运用情感机制和条件,寻找如何使情感品质支持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发展 。情感教育既以情感为目标和内容,又以情感为手段和途径。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大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因此, 在高校典礼中精心设计校长致辞、书记寄语等环节,由传统的讲话形式向谈话方式转变,演讲题目,贴近学生实际,宣讲内容、语言风格更加生活化、生动化。书记亲自为新同学佩戴校徽;校长亲自为每一位毕业生授位,营造出感人至深的情感氛围。

同时,通过情感构建的方式达到育人目的,就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内容与形式上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因此,校园典礼要充分考虑“80后”、“90后”的个性特点,采取更加贴近学生的典礼构想。活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间的感情又给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可以通过学院拉歌、《我的大学》学生风采宣传片展播、学生自拍的VCR展示等环节,使校园典礼成为生动的教育舞台;学生特殊荣誉颁奖典礼,提炼青春的主题,加入学生主持、现场访谈等环节,让典礼成为学生自己的节日。实践证明,通过在校园典礼活动中融入青春的元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浓郁典礼氛围,可以达到寓教于情、增强教育感染力的目的。

四、强化全员育人——让校园典礼形成教育合力

“全员育人”即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典礼,通过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产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形成教育合力。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责任与使命。从广义上说,“全员育人”中的“全员”不仅包括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还应包括社会、家庭、甚至学生本人对自我的教育与提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就是要使人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教育要提升人的主体价值和意义、发展人的自主品质与精神、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而承载着高等教育的大学在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这一价值目标上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从这个意义出发,“全员育人”乃是高校的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是高校的核心价值所在,所以只有作为高校教育主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还有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都围绕这一核心价值,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自我教育的功能,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全员育人”这一价值诉求。

因此,高校典礼作为实践全员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应重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全员参与,全员决策。每一次典礼活动,学校可以邀请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优秀校友代表作主题发言;精心设计家长邀请函,在典礼现场划出家长观礼区,邀请家长见证典礼的全过程;教职员工、企业代表也可以被邀请到现场或通过视频为毕业生送上嘱托和祝福。在颁奖典礼中,加入邀请获奖学生的家长、亲密学友、师长等特殊嘉宾到场颁奖环节等精彩环节,嘉宾现场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成为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上,一位获奖同学邀请母亲为自己颁奖,母女紧紧相拥,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个人。同学们与学校领导、嘉宾一起就坐台下聆听成长故事,分享收获的喜悦,亲友共祝,师生共勉,达到了“三自教育”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调查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宁 邓子成

该文章受2009年四川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研究”资助,为该课题结项成果。(王老师,请在题目上加页下注并附上这句话,我不会操作。)

[摘要]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选择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当代高等院校职业发展服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西南财经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的调研,来研究全国高校中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并针对高校中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职业规划理论本土化研究不足、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全程化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 本土化 全程化

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且实现人生的价值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两个部分,该体系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定位,同时帮助大学生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对职业生涯目标进行恰当的调整。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不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助于为社会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当今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状况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职业生涯理论自西方传入中国已近20年的时间,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近年来,国内的高校逐渐意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很多大学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是我国在高等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而在理论上也仍是停留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难以适应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 国外大学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对比

与国内相比,西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则较为完善。

当代美国的大学普遍设有职业生辅导机构。其主要任务除了对毕业生进行具体的求职择业辅导外,还负责引导新生选择具体专业,向在校生介绍有关职业,预测职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美国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学生的个人需要和自我发展;二是强调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系统过程。

英国的各大学普遍设立了职业生涯辅导机构,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辅导人员主要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中学的职业生涯辅导自20世纪60年代就发展起来了。在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设有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统一规定和课程标准,一般在中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五年级底时结束。

在日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也从中学就开始了。日本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学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要掌握社会需要的有光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勤劳的态度和根据自身个性选择将来去向的能力。

法国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特点是建立了一个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的职业生涯辅导网络体系,由政府集中领导,依靠校外咨询机构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为学生提供服务。

二、国内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笔者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例,对在校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其中男生101人,占总人数的31.2%;女生223人,占总人数的68.8%。问卷对象分布于本科四个年级,28个专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教育滞后

图1 被试对职业规划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11%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他们对职业规划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概念,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等都没有进行过规划;73%的学生对自己的特性是一般了解,只有17%的学生对自身特性是非常了解的。此外,有6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不清楚,不清楚自己喜欢的职业种类。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大四的学生,因为就业的缘故,才对自身特性和职业发展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是到了大学以后,因为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才听说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由于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强调不足,造成学生往往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这门课程,导致学生就算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了。同时,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普遍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很少挖掘过自身的性格和兴趣所在,缺少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和规划。因此,进入大学后,学生常常延续高中的思维,将课程分为三六九等,重视学分高、操作性强的学科;而在西南财经大学只占1个学分的职业生涯规划只能排在末等了。

(二)学校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图2 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的时效性调查

通过调研发现,西南财经大学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安排,为大一新生和大三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其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双选会等事项;各学院实行专人负责制,安排专门老师负责就业工作,与就业指导中心沟通协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学校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并对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示赞许;然而,仍然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的时效性有待提高。接近50%的同学认为应该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以求更全面的掌握其内容,增强其就业技能。这就表明学生们认为学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的工作的时效性不足,缺少延续性、全程性的服务。这方面的功能的缺失,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停留在知道这个概念的层面,不能够在大学四年中持续地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学校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图3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效果

尽管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两门课程,但是从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反馈来看,有58.6%的学生能做到大致了解其内容,能够完全掌握课程知识的学生占很少一部分。从调查中看,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方面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不能够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导致学生满意度低。

在西南财经大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大多是就业指导、心理学或思想教育方向的教师,缺少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这使得学生接受指导较贫乏和片面。教学的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理论的介绍,忽视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而通过学生对职业规划指导老师的选择情况调查来看,学生更倾向于社会成功人士和专业职业规划师。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国内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2000年以后,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在国内高校快速推广,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仍停留在学习和推广西方理论,效仿西方经验的阶段,不能够根据中国经济、文化的特色而进行本土化。从学校测评工具来看,我国目前使用的测评工具大多都是引进西方测评版本,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这样的测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对于西方模式的引进也停留在形式的模仿,由于国家对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的财政支持不足,我国还不能像西方一样建立一个由国家支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力量支撑,全国信息共享的服务系统。

(二)学校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不够

同类推荐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这是一部写社会、写家庭、写孩子、写问题的书。作者以写实手法记录了众多“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们的心态、言行及人生经历,告诉人们某种警示或许警醒而感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如果生长于家庭破裂、不稳定、缺乏监管、冲突与不和谐、亲子关系恶劣的家庭中,就比那些来自于温暖和谐家庭的孩子存在更多、更高的违法犯罪的风险。尤其是大人们长期外出打工,进入青春期的“留守少年”成为无人看管的青春一族。这些不幸的孩子怨谁呢?在每个故事里,作者仅仅让他们“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个个所谓的“问题”告诉大家。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热门推荐
  • 忆孤生

    忆孤生

    “恒儿,我想亲你。”他揽着她的腰,话语绵绵,像极了乖软的哄诱.她低垂着眼眸,“不可以。”他很委屈地问道:“为什么啊?”她说道:“你刚刚喝酒了,有味道。”“......”
  • 龙汉太玄录

    龙汉太玄录

    龙汉大陆分为东海、北漠、南疆、西域、中原五洲大臻300年剑宗、道藏、沙门、归墟重入江湖天下同文馆、风雨鱼龙会、碧落黄泉宫、紫川玉蝴蝶鼎足而立更有鲁班门、大雪山、云梦泽、川蜀杨氏等势力割据一方且看山鸣谷应时,谁有翻云覆雨手;恰会斗转星移日,谁逞偷天换月功
  • 摄政王的废物小王妃

    摄政王的废物小王妃

    女主升级打怪-爽文-甜宠被渣男背叛,异世孤魂成废材,废就罢了还是个丑女。 误惹冷面摄政王,非要逼着以身相许。 洛颜:有婚约在身,恐怕不能以身相许。 冥鸠苍:没事,谁敢娶你,本尊让他做不成男人。 洛颜:我太丑了,你太俊,配不上你。 冥鸠苍:这么丑了,就别去祸害别人了。 洛颜:不行,我才十一岁,太小了。 冥鸠苍:嗯,是有点小,本尊不嫌弃! 洛颜:不行,你太老了,我喜欢小鲜肉! 冥鸠苍:呃……女人,要不咱们重新转世投胎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二十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第二名,“迷惘的一代”的警世钟,“爵士时代”的挽歌,在美国当代文学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优秀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勤政为民的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像串连的珍珠,紧紧围绕“勤政为民”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 绝对狂神

    绝对狂神

    在武者的世界,拳头大就是老大,夜飞羽不甘平凡,自从获得一枚龙形琥珀后,快速崛起为一代狂神。
  • 贤者之裔

    贤者之裔

    莱茵国突然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BloodVirus”(血疫病毒)。所有的绿茵国民,无一幸免都感染上了“BloodVirus”,而凡是感染上“BloodVirus”的人,会分不同阶段的,逐渐变成只知道嗜血的怪物。在这种情况下,绿茵国一片混乱,经过国际联盟判定,绿茵国已经失去了国家主权,将由天王星国际联盟派遣军队与科学家接管绿茵国的一切,并且全力帮助绿茵国解决血疫病毒的危机。国际联盟派遣的军队与科学家组成统治机构SER,开始接管绿茵国的一切,于是,在经历了病毒爆发初期的混乱后的绿茵国,迎来了一种畸形的和平。在这种畸形的统治下,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逐渐诞生。
  • Madame Firmiani

    Madame Firmian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愿如此

    我不愿如此

    书荒了,小说越来越不好看于是自己写了一本,重生小说,
  • 三生三世噬骨花

    三生三世噬骨花

    她生于黑暗,噬骨伴生。天生异眸,无情无欲,俯视苍生。“我等你千年,淌过忘川,抚过一朵朵噬骨花,只为在在轮回中再看你一眼。”他伸手,眼底的执念似要将她吞没。“而我们,终是错过了。”“不,你逃不掉的……我的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