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9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第一节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导论”分为六个部分: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本课题最终成果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的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节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本课题定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是力图在中国金融已经得到极大发展和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就中国金融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和谐金融的大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行研究。

第三节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金融

在我国学术界把以人为本与金融活动联系起来,是最近几年才进行的研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对什么是以人为本的金融,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

1、金融以人为本就是要高扬生产性、建设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金融自由,增强金融体制的活力,促进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金融改革一定要深化为人服务的精神景观,充分体现出金融的人文关怀,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倪克勤、郑平,2004)。

2、金融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要考虑客户的需要(陈二尧,2011),为客户提高“超出预期”的理财建议(马文方、霍娜,2011),围绕客户制定策略、开发产品、提供服务,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黄率纯,2011)。

3、以人为本的金融就是要营造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金融企业文化,形成银行的核心价值体系(王绥霆,1997),在构建金融企业文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促使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周杨、舒忠良,2002)。

4、金融市场要以人为本就是在制定金融市场规则时要有利于保护大众的利益,特别是保护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减少市场力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市场的无效性(易宪容,2004)。

5、以人为本的金融就是要实现普惠金融,包括以覆盖中低收入人群的客户的普及和包括在基层建立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普及(董玉华、宋亮、左中海,2009)。

6、金融创新要以人为本,加强面向个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杨涛,2006)。

从上可见,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金融”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

就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专门论述全面协调发展金融的文献还不多见,但我们认为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关于金融全面协调发展问题。

1、金融的内外协调均衡发展

(1)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国内经济不平衡的关系,认为双顺差的产生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问题(余永定,2006);经常项目顺差是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所致(王信,2004);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经常项目顺差是中国促进出口政策的副产品(Dooley等,2003)。

(2)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原因,认为近年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的上升主要归因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储蓄率的上升(李杨和殷剑峰,2007);中国制造业的投资与公司流动性密切相关,尤其是留存收益;而居民真实不动产与居民真实收入增长和真实贷款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弱(Barnett、Brooks,2007)。

(3)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认为连年国际收支顺差必将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冲击(龚伟强,2006,李卫群,2005);我国国际收支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最终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影响(刘柏,2005);“双顺差”对国际储备(王珍,2006)、经济安全(付卡佳,2006)等方面也产生不利影响。

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

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上,巴曙松(2003,2006)认为,应该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巴曙松,2003,2006);未来中国直接融资的发展要远远快于间接融资(易纲,2007);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必须加快基金业发展(周道炯,2003)。

也有人提出两者的关系应该以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为判断标准,认为无论是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其要义都是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曹红辉,2007);金融业发展不应让直接融资抑制间接融资(易宪容,2004);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回归理性(左晓蕾,2007)。

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研究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起源的角度看,金融源于实体经济;从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程度;从经济运行状况看,金融运行状况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尽管金融决定于实体经济,但是它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可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王爱俭,2003)。

以上研究涉及到金融协调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但对金融体系内部的协调发展、当前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等缺少研究。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学术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比较多,集中在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核心和制约因素、金融安全、金融生态和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研究上。

1、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遵循金融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根据金融资源的特点和层次,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使金融和经济在长期内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闫晓瑜、黄冀,2005);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金融发展进行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调整,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的过程(张荔,2001)。

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基础是金融资源学说。以金融资源学术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层面展开(白钦先,2003)。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提出资产的金融化不能以牺牲现时和未来的实际生产和服务为代价的主张(付岱山、陈晶,2008)。

2、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制约因素

核心是:以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讲求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讲求效率,兼顾公平,金融体系在结构上和数量上能满足前后几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钟伟、王浣尘,2003)。

制约因素是:缺乏稳定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无效配置;金融体制对金融发展的消极抑制(庞东、杜婷,2005);“金融市场和货币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必须努力克服或抑制金融市场上和货币金融体系运作中所存在的“不对称”现象(周八骏,2000)。

3、关于金融安全的研究

(1)金融安全概念。金融安全的第一要素是金融机构的危机概率(Stiglitz、Greenwald,2003);从金融功能的正常履行来认识金融安全,可以分成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金融安全的主体是一国的金融系统;金融安全包括金融资产的安全、金融机构的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安全(刘锡良,2004)。

(2)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但更多的是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安全,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李晓峰等,2006)、金融市场国际化(夏斌、巴曙松,2006)、人民币国际化(姜波克,2005)。

(3)金融危机与风险传染机制研究。国际上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有三代理论模型。国内学者应用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陈学彬等,2001)。也有学者从利率战和货币战的角度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由传统的贬值政策变为升值政策的原因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温嗣芳,1987);剖析了威胁中国的隐蔽经济金融战争(杨斌,2000)和国际资源争夺中的金融战(周虎,2002)。

但总体来说,国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较多局限于传统金融危机与预警理论。同时,现有研究普遍缺乏微观基础,也没有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安全问题。

4、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

(1)金融生态的内涵。生态学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周小川,2004、2005),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所面临的由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体制政策约束、微观基础、法律法规、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环境条件(王松奇,2005),但它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李扬,2005,谢太峰,2006))。

(2)金融生态系统具有7个仿生性特征:竞争性、与环境的匹配性、动态平衡性、有限自我调节性(徐诺金,2006),适应性、关联性(谢太峰,2006),演进性(杨林和颜金林,2007)。

(3)金融生态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生态主体种类结构不合理、金融生态主体行为扭曲(杨林和颜金林,2007、董彦岭和李柯,2005);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法制环境欠缺、金融产权制度缺陷、金融监管法律错位与漏位、信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等现状(郑庆寰,2006、徐诺金,2005、周小川,2005、杨林和颜金林,2005)。

金融生态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如理论研究中对金融生态静态要素研究较多,而对动态要素研究较少。

3、金融创新与监管关系研究

(1)金融创新研究。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新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证券化趋势、表外业务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趋势、金融市场日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交互作用(十国集团央行的研究报告,1980)。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创新。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应该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Davies,1971、North,1953、1968、1977、1978)。金融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市场的真实有效需求(王华庆,2009);在金融创新中建立真正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合格的市场主体,有助于金融主体的自主经济活动(周小川,2005、江春,1997)。

(2)金融监管研究。通过增强政府金融监管的权力,发挥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Stigler,1971;Becker和Stigler,1974)。但在现实中政府对金融的监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失败的,因为政府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利益的特殊市场主体,金融监管政策往往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Olson,1965;Becker,1983;Tullock,1967;陆磊,2000、Rajan、Zingales、2003),因此金融监管实际上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之间进行权衡,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Shleifer、Vishny,1998;Hay、Shleifer,1998)。因而在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的效率关键在于实现对中小投资者权利的有效法律保护(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1997;1998;2000;Beck和Levine,2003)。

同类推荐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对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典型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形成—识别—效果”的思路展开。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两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特征分析和动态分析。随后,引入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模糊集合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识别模型。而后,运用识别模型研究中获得的成果,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方面的影响情况。最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归纳总结。
  •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 孔子公开课

    孔子公开课

    孔子几乎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论语》也为大家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多少人真正了解孔子?多少人真正读懂《论语》?那么答案恐怕就不那么多了。《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里我们不妨先引用三则名人的评语:“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中国人的圣经”“构建中华文明的阶梯的重要典籍”。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社会,《论语》是读书人的必攻经典,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本书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孔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相信对读者朋友来说益处甚大,故不可不读。
  •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宿主求轻饶

    快穿之宿主求轻饶

    我叫舒沫,时间太久了,我也忘记我是谁了。只记得自己的名字。直到我遇到了一个系统。他带我见证了世界。也让我遇到他………
  • 超越宇宙的神

    超越宇宙的神

    公元前133年。西汉王朝。一位神跨越时空,降临人间。从那一天起,一个无比庞大的帝国诞生。它的名字叫做:诸夏多元宇宙帝国。汉武帝:“上神大人,汉朝求加入!”唐太宗:“上神大人,唐朝求加入!”奥斯曼一世:“上神大人,奥斯曼帝国求加入!”凯撒:“上神大人,罗马帝国求加入!”全王:“宝宝也要加入,么么哒!”鸿钧:“洪荒十万仙愿与尊驾共襄大业!”……
  • 从此刻开始打穿忍界

    从此刻开始打穿忍界

    我来此界有三大愿望。一,打穿忍界,成就忍界之神。二,破除血统论,建立新秩序。三,用核平的方式,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21世纪地球青年穿越火影,成为星忍村下忍灭斗,偶然间在祠堂发现了初代星影遗留的手札,从而得知星星修炼可以通过火,风,雷,阳四种查克拉属性,创造出血继淘汰忍术——星遁。从此以后,火影世界多了一名会使用星遁的少年忍者,忍界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变。要素一:黑化鸣人,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人与人相互理解的核平。要素二:主角腹黑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穿越,无系统,无血统,凭硬实力莽穿火影世界。(新书《海贼之型王迦勒底》)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破虚巅峰

    破虚巅峰

    一本武动乾坤,让我称霸仙界,傲视群雄……
  • 用脸征服娱乐圈

    用脸征服娱乐圈

    周瑾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他常常想自己如果长得帅,就不会只是个娱乐圈的小龙套了。周瑾没想到,他不仅重生了,还得到一次捏脸的机会。于是史上最帅男明星,诞生了!一介龙套,开始了他的娱乐圈逆袭之路!从练习生到影帝,重新定义流量。“周瑾,请问你对自己连续五年,蝉联最想亲吻的男明星,有何想法?”“抱歉,长得帅又有才,就是可以为所欲为!”ps:单女主,不后宫,男主不猥琐,不喜勿入
  •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神级农民系统

    神级农民系统

    新书《惊奇道人》已发,跪求新老读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