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100000010

第10章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5)

同样是《庄家不识勾栏》中对勾栏的描述,李纯却有着完全与前面两种推测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勾栏建筑应该是一种露天剧场,它的后排可能有敞开的檐廊,局部可以张设临时的帐幕。除了对《庄家不识勾栏》中勾栏描述的理解外,李纯的论据还有建筑技术和建筑声学方面的考虑。他认为,根据现行的标准,剧场观众厅的人均面积指标最低为0.55m2每座,其中还包括走道面积,考虑到古代剧场较简陋,只按0.5m2每座计算,则两千人的观众厅的面积约1000m2。加上舞台、戏房等,总面积约1200m2。若为半圆形平面,则半径20m,即使是长方平面,其跨度也应该有30m左右。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叠梁式结构建筑,要数唐代的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m2,其最大净跨度也仅10m左右。这样的建筑内部巨柱林立,是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和工艺历时数年才建成。大量兴建的民间建筑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其跨度也要大打折扣。因而,以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不可能建造大量如此规模的封闭式室内剧场。而且,这么大的厅堂如何控制室内声学的问题,以宋代的技术水平也无法解决。古罗马人建造了直径达43m的万神庙,但他们的剧场却仍然是露天的,也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景李虎的观点和李纯的观点类似,他不认为勾栏是个室内建筑。他的考证的论据并不是对建筑技术和声学技术的担忧,而是对考证文献的理解不同。他认为,宋元时期勾栏剧场的整体为方形或长方型,四壁建有围墙,围墙上装门,剧场内一边是戏台,戏台正对面是神楼,神楼由木料搭成,或是由砖石建成,顶部如房屋或亭子,形如钟楼模样。神楼位置较高,是最佳的看席。在神楼两侧,各有“腰棚”,其高度仅达神楼之腰部。腰棚上有棚盖,可以遮阳挡雨。腰棚上的观众也可以坐着看戏。在戏台与神楼、腰棚之间,有空旷的平地,供观众站立看戏,没有什么特别的设施,基本形制是和神庙剧场一致的,景李虎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勾栏是从神庙剧场演变而来的。

在勾栏建筑留下的诸多疑问中,其上部结构引起的分歧最多,因为它关系到勾栏的总体构型和使用功能,关系到勾栏是否是室内建筑,而仅根据有限的文字资料又难以做出准确的推断。一般说来,中国古典建筑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其中台基是最有可能留下痕迹的部分,许多殷商时期的夯土建筑台基尚有遗迹可考,而勾栏建筑竟然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考证的痕迹,这说明它的台基处理非常简陋或根本没有。它的外墙应该是栅栏状的。李纯认为理由有三,其一:建筑名为勾栏,与栅栏状的外观相符合;其二:栅栏造价较砖墙或板壁低廉,适合于大量建造的民间建筑;其三:元代睢玄明散曲《咏鼓》中有这样一句话:“排场上表子偷睛望,恨不得街上行人将手拖。”说明栅栏有缝隙,场内艺人可以透过墙壁看到街上的行人。

对屋顶结构的推测就复杂得多,首先是有没有的问题,如果有,它又可能采取什么结构形式。认为勾栏建筑有永久性木构架屋顶的主要依据是元代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勾栏压”:

至元壬寅夏,松江府前勾栏邻居顾百一者,有女官奴,习呕唱,每闻勾栏鼓鸣则入。是日入未几,棚屋拉然有声,众惊散。既而无恙,复集焉。不移时,棚阽压。顾走入抱其女,不谓其女已出矣,遂毙于颠木之下。死者凡四十二人,内有一僧人二道士,独歌儿天生秀全家不损一人。其死者碎首折肋,断筋遗髓。亦有被压而幸免者,见衣朱紫人指示其出,不得出者亦曲为遮护云。

文中所记载的是一次勾栏塌垮事故,共死亡四十二人。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台上演出的天生秀戏班,全家未损一人。全文对事件的描述十分具体细致,可以认为是真实可信的,因而常常被作为论证勾栏建筑有木构架屋顶的论据。

李纯对勾栏建筑有屋顶的怀疑除了来自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声学技术的疑虑外,还有在《庄家不识勾栏》中,庄稼人进入勾栏后“往上觑是个钟楼模样”,说明从勾栏内部可以看到一个钟楼模样的建筑,将这样一个高大建筑建在室内,无论从技术、经济还是设计手法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合理的。

在分析了以上文献片段以及剧场史研究者们对勾栏剧场形状的推测,考虑到勾栏做为一个专业剧场,对视线和声音的清晰度都必须有专业化的要求,可以认为勾栏剧场是一个有屋顶的室内专业剧场。对勾栏有屋顶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们可能忽略了以下几点关键点:

(1)以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财力来推断勾栏不可能有屋顶是站不脚的,因为勾栏可能是一种棚盖式的简易建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皇宫大殿的规模和建造技术来要求它;

(2)对声学技术的考虑特别是混响时间控制的忧虑忽略了中国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是不能和古罗马的石质建筑相比的,而且勾栏如果是一个有缝隙的棚墙结构,整个勾栏内的吸声特性是很强的,不可能出现类似古罗马石质建筑内部混响过长无法控制的情况;

(3)《庄家不识勾栏》里所提到的“往上觑是个钟楼模样”,只是说明是个类似钟楼模样的建筑,并不能以此推测勾栏内还有个和真实种楼一样的建筑。这个钟楼模样的东西应该是戏台的顶盖,做成了钟楼顶盖的模样,即使在近代一些会馆建筑里的戏台上仍然可以看到有许多三面敞开的戏台是有顶盖的。这个戏台顶盖也可能是有天花藻井的,对戏台上的表演者提供声学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南村辍耕录》中描述的勾栏事故中在台上表演的戏班无一人损折,因为有可能是戏台的顶盖挡住或暂时挡住了塌落的勾栏屋顶,使得戏台上的人们可以有时间逃生。

根据以上观点和不同研究者的推测结论,我们认为勾栏的具体形制可能并不是统一的,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勾栏,勾栏的大小、等级不同,它的具体造型也应该有所不同。基本上,勾栏应该是由木质材料搭建的棚屋式结构,屋顶是用比较轻的木质材料甚至类似草席或苇席一类的材料做成的,许多在瓦舍的勾栏有可能都是些半临时性的建筑。这种推测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也是为什么勾栏经过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风化无法有完整的原物保存下来。轻型的草木建筑结构,即使没有历史上战火的破坏,经过几百年的自然风雨的冲洗也不可能保留下来,可能保留下来的是在草木结构的勾栏基础上演变或进化出来的土木结构的室内剧场,这极有可能就是明清时代的会馆剧场建筑。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周华斌关于中国剧场的基本形态几百年来变化不大的论点是有道理的,中国古代室内剧场的基本形态是在宋元时期达到成熟的,以后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基本特征,这也和那个时期戏曲本身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成熟是相关的。

戏剧的成熟不仅是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的成熟,也应该伴随着它的专业表演场地形制的成熟,或达到了一个相对最佳的形态。以中国戏剧的博大精深、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做为专业演出的勾栏剧场也完全应该在当时技术水平许可的条件下达到了一个对观看戏剧最佳的形态。西方的歌剧院的基本造型是马蹄型,这种造型形成于古意大利的歌剧院,对镜框式舞台的歌剧院这种造型在视线和声音上都是最佳的,所以这种基本的歌剧院造型就一直保留至今,许多现代的歌剧院仍然采取了这种现状。勾栏剧场的最佳造型除了受到视线和声学客观规律的支配外,也肯定要受到勾栏剧场出现以前的传统剧场的影响,特别是神庙剧场的影响。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勾画了大型完善式勾栏的一种基本形态,这个设想模型的特点如下:

(1)勾栏的基本形状是矩形或方形,四周有墙体用木板建成,局部可能有缝隙,屋顶为薄木板或草质材料做成;

(2)戏台靠勾栏剧场一端,为三面敞开的伸出式戏台,这符合传统的神庙戏台的形式。戏台上有做装饰性用的类似钟楼屋顶的顶盖,这个顶盖应该是也用轻质材料做成,顶盖的客观作用同时为戏台上的表演这提供声学支持,顶盖的内部有可能做成藻井的形式,这也可能是明清时期戏台上天花藻井的起源;

(3)观众席是阶梯形的,并且围绕戏台呈三面环绕状,这符合以自然声演出的戏剧表演的最佳声学效果和视觉效果,使得所有观众都能接收到直达声,视线都可以不被前面的人阻挡;而且也符合文献所记载的“层层叠叠团团坐”的情形;

(4)勾栏的面积如果按1500人计算,每座所占面积为0.3~0.4平方米算,则观众区的总面积在450~600平方米之间,加上戏台和其周边的过道面积约100平方米,则勾栏内部的总面积约625平方米左右,近似为长宽各为25米的正方形,或20米宽,30多米长的矩形。戏台的高度一般为3~4米,这和同时期神庙戏台的高度是一致的。勾栏的总高度应为戏台高度的两倍左右。

为了估计勾栏的声学特性,我们采用一个简化的模型:假设勾栏的面积为625平方米,长宽皆为25米,高度为8米,观众人数为1500人,顶棚和围墙都用木板建造,戏台和阶梯形看台用木板搭建,下有较大的空间。下表给出了这个设想模型中各个表面的吸声系数、估计的空场混响时间和满场混响时间。

数据和结果虽然很粗糙,但是即使考虑到设想模型的许多细节问题后,所得到的结果的定性特征也应该差别不大。从混响时间的定性特征我们可以看出:

(1)有些研究者所担心的勾栏做为室内剧场混响无法控制的忧虑其实并不存在,其原因为中国的古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如果勾栏基本上是个棚木结构,并考虑到围墙有缝隙、剧场内可能有许多草质或纤维质的材料,则不会出现混响过长的情况,也许要担忧的是混响不够长;

(2)空场时的混响时间与满场时的混响时间在中高频段有较大的差别,这对高音唱腔和高音伴奏乐器会有所影响,这种影响来自排练和正式演出时勾栏内声学特性的差别;

(3)在满场时,勾栏的混响时间几乎接近戏剧演出所适合的“完美”混响特性,而且在全频段频响很平直。这个结果似乎让人意料不到,但并非完全不可能。虽然宋元时期的声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理性设计的地步,人们也没有混响时间等室内声学的概念,但是以中国古代工匠和戏剧表演者的聪慧和探索精神,我们认为他们完全可以找出一种最适合戏剧演出的勾栏的室内造型,而这种造型应该是符合室内声学的客观规律的,虽然也许是不自觉的。勾栏作为发展成熟的专业戏剧演出场所,它也应该具有最佳的室内声学条件;

(4)空场和满场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演出时,勾栏不一定完全满场。如果考虑到一般演出的上座率在30%到70%之间,则日常演出时勾栏的混响时间在1.5~2.3秒之间,这对戏剧演出完全没有问题,并也为器乐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

以上基于剧场发展史文献的考证,提出宋代勾栏是室内戏场的推测,从而对宋代戏剧演出的声景生态环境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一个室内演出环境的声学特性主要是由三个指标来反映:噪声干扰、清晰度、混响时间。对勾栏来说,我们无法考证宋元时代的瓦舍勾栏噪声环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影响演出场所的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区噪声等现代噪声源,在宋元时期是没有的,所以即使勾栏的围墙有缝隙,环境噪声的干扰也不是很大。对清晰度来说,由於勾栏采取了三面环绕戏台的布局,清晰度和亲切感得到了最大的保证,这样的布局思想与传统的意大利剧院的布局思想和现代优良的歌剧院的布局思想是一致的。至於混响时间,可以认为勾栏的混响特性完全适合于当时的各类戏曲和杂剧演出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室内声学支持,同时这种室内环境也适合于纯器乐演奏。

由于勾栏可能具有如此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宋元时期勾栏出现后,属於室内乐器的丝竹乐器也逐渐加入了戏剧的伴奏。我们还无法考证勾栏的室内声学环境和丝竹乐器到底谁先影响了谁,或谁对谁的影响更大一些,但是可以确信,在勾栏的发展达到一个稳定的形制后,勾栏的室内声学特征对器乐特别是新的器乐作品的演奏方法、风格以及观众的听闻习惯肯定是起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勾栏主要是用于以科白为主的戏曲演出,器乐伴奏属于从属地位,但是勾栏延续了四百余年,它对即使属于伴奏地位的中国传统器乐的影响是绝不可以忽视的。勾栏的声学环境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戏剧演出与欣赏的声景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学术月刊》2006年6月号,133页

[2]彭南生,原生态与历史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月刊》2006年6月号,135页

[3]罗炳良,原生态与历史解释的适度原则,《学术月刊》2006年6月号,138页

[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周华斌,中国古戏楼研究,民族艺术,1996年第2期

[7]廖奔,瓦舍勾栏考,中华戏曲,1994年总17期

[8]李纯,千年遗韵话“勾栏”,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3期

[9]景李虎,神庙文化与中国古代剧场,民俗曲艺(台湾),1993年1月第81期

同类推荐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老北大

    老北大

    《民国趣读 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热门推荐
  • 寄淮上柳十三

    寄淮上柳十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间重生之丹医商女

    空间重生之丹医商女

    安宁因救一个小孩子而被车子撞死,成为阿飘后在世上飘荡了近十八年,看透了人情世故。爸妈也因她的死,相继过世,原以为这辈子她就这样了。某天夜里,安宁被一道发着光的物体吸引,还被那东西给整个吸了进去。等她再次睁眼,却是回到了十七岁那年,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同时,她还多了强大的金手指,多了一个随身空间,得到了青岚仙子的传承。只是这个空间却因带她回归而灵气匮乏即将崩溃。为了报答七宝的相救之恩,抱着让爸妈过上好日子的心,安宁走上了创业之路,积累功德修复空间。灵瞳断玉,吸收灵气为空间所用,前世为阿飘时,安宁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为了自己的心愿,为了修复空间,安宁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而重生一世,许多事情的真相也一一浮出水面,无意间救了一个黑衣男子,却是被其给缠上了。旭亦卿将安宁抱住抵在墙上,邪魅一笑:“你我天定姻缘,你不从我,我从你如何。”绝对的宠文,一如既往的绝宠,双洁,涉及古玩,商业,下古藏等一些玄幻的事情,重新回归,希望新老亲们,能够继续支持妖精,么么哒。
  • 童谣

    童谣

    我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我从那些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身边走过来,我想我的生命里一定是受了某种托付五十多年了,我一直不敢打开那段记忆,因为有太多的灵魂要冲出来诉说他们各自的故事,怕故事的沉重会让人们承受不起,然而冥冥之中总有一种执著的呼唤在向我发声,那原是一首首泣血的童谣,代失语者歌唱。眼下这块种满了油菜和小麦的坡地上,周围有着那么多抹不去关于村庄、关于人居的痕迹……2009年4月4日——已丑年清明节。这是一块种着油菜和小麦的坡地这块坡地的名字叫“倒庄”。
  • 一不小心无敌了

    一不小心无敌了

    当你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个小萝莉女儿,你会怎么做?老子不当中央空调、孩子王。也不当爆破专家、美食家。更不想当那狗皇帝!奶爸吴敌只想多挣些银子,顺便嘛,给闺女找个娘!但万万没想到,他一不小心无敌了!(披着奶爸外衣的爽文,温馨,装…,打脸,嗯,就是这样,不喜勿喷)书友群:溜粑粑要散要儿粑零
  • 逆武丹尊

    逆武丹尊

    新书《我就少主会炼丹》已经发布。绝代丹王,重生一世,修别人没有的功法,炼别人不会炼的丹药。偶尔指点一下那些所谓的丹道大师,顺便,在收几个天才做弟子跟班。“想要功法?不是问题!”“想要丹药?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跟我混了么?”这一世,莫忘尘注定要再踏巅峰,以丹凌云,以武逆天!已有200万字完本老书《太白剑尊》,欢迎品鉴!书友交流群:672605277
  • 誓做追星女孩

    誓做追星女孩

    艺人怎么了?都是职业,凭什么艺人就该承受恶意攻击?明星怎么了?都是人,凭什么明星就不能有隐私?有些光鲜亮丽只存在表面,背后付出的辛酸又有谁会在意?存在即合理,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伤害!
  • 老夏

    老夏

    我的抽屉里,放着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面有一本书,书里夹着几张发黄的纸。我知道具体的内容,也知道它们代表的含意,轻易不去打开它,细细地推算一下,大概有四五年没有动它了,尽管我常常看见它们,而且,在内心,我知道他们静静的存在,对我未来生活的意味。今天一早,我刚到科室,就听说,医院要重新规划,紧靠南墙的太平间、配电房和木工房,都要拆了。这个消息让我的心一痛,久违的心酸和悲哀,像决堤的河水,顷刻间蔓延和淹没了我的全身,几乎不能自持。
  •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小心我会爱上你

    总裁小心我会爱上你

    在一次探险中,他俩因迷路进入了一个山洞,还无意的打开了水晶棺材的封印。而那里面竟然躺着一个——少女。“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偶然的相遇,命运的浩劫。他们能否一起走到最后!
  • 我的男友是大明星

    我的男友是大明星

    四目交接那一刻,苏晓娅就动心了。很好看很干净的男生。这是苏晓娅对眼前这个离自己不到三米的男生的第一个想法。“漂亮!”苏晓娅也不知道自己是赞叹眼光所及的这个男生还是表扬自己的球丢的棒。兴许这个美丽的感叹号是天地和人三者的完美奉献吧!呵呵,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