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200000037

第37章 广播中的戏曲(6)

为了增强戏曲广播节目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彰显广播的独特优势,戏曲广播编创人员还通过加强节目中的人文意识,通过举办戏曲大奖赛和在节目中增加主持人、强化节目的互动性来吸引更多的听众收听戏曲广播节目。如中央台1983年开播的《神州剧坛》,这个栏目介绍了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与过去同类节目不同,它在栏目中更多地灌注了人文意识。编创人员受到听众来信的启发,不再满足于简单呆板地介绍戏曲知识,而是紧紧结合当地的社会风俗、趣闻逸事、风景传说、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各地的戏曲声腔艺术;除此之外,还在音响效果和音乐上下工夫,给听众带来崭新的听觉感受。

1985年,中央台开办了《戏曲之友》栏目,这是“文革”结束以后在文艺广播中较早出现的主持人形式的节目。主持人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听众进行交流,主持风格亲切自然,听众反馈及时。

1985年以来,中央台戏曲组先后举办了黄梅戏、评剧、越剧、吕剧四个地方戏曲剧种全国性的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这种新颖的节目形式最大范围内引发了听众对戏曲广播节目的收听热情。特别让人欣慰的是,通过组织这种大奖赛,有不少年轻的听众加入了收听戏曲广播节目的行列。在大奖赛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大量的听众来信,其中越剧来信就有5万多封,选票10万多张,由此可见当时引起的听众的收听热潮。

20世纪80年代末,板块形式的综合性节目被文艺广播普遍采用。戏曲广播编创人员也开始用这种形式制作节目。1988年以后,中央台把原板块节目《戏曲之友》改名为《听戏谈戏》,由原来的45分钟扩展为1小时,邀请知名戏曲演员做主持人。1992年,中央台文艺部推出《空中大舞台》这个大型板块节目。《空中大舞台》的内容包括戏曲和曲艺两大部分,在侧重播出京剧的基础上,把南方戏曲、北方戏曲、曲艺及其他综艺性节目穿插播出。这个节目的可听性很强,设置了许多活泼生动的栏目,如“聊戏”、“戏曲与歌”、“多才多艺”、“戏曲美学赏析”、“点播热线”、“戏迷唱戏”等,融知识性、欣赏性、新闻性、趣味性于一体,取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总之,戏曲广播作为广播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节目形式完备。但从戏曲广播的现状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广播开始萎缩或日益陷入困境。在多家电台,戏曲节目的阵地纷纷丧失,不仅播出时间明显减少,而且节目形式也越来越单调。有些电台甚至中央电台只是在综艺节目中播放几段戏曲。再以河南电台戏曲广播节目为例,80年代最多时占整个文艺节目播出时间的60%,现在仅占20%左右。导致戏曲广播萎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兴媒体的崛起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使原来戏曲广播的听众分流。

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传播媒介呈现越来越多的样态。电视的出现就极大地震撼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在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还如日中天之际,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等又粉墨登场……传播新媒介的不断出现,自然引发人们对原有旧媒介的重新考量。具体来说,电视和网络的出现对广播的冲击最大。

1.电视的冲击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电视的出现对广播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以美国为例,从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自从20世纪60年代电视占据了媒介的中心地位后,广播电台首次跌入低谷,大批功成名就的明星随着广告预算转到电视网去了。此时,越来越多的电台不得不面临全新调整,于是,数目众多的小台大量诞生。调频广播的出现给低谷中徘徊的广播带来了“第二个春天”。自此之后,整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播在与电视的竞争中走上“窄播”道路,全美11000多家电台拥有自己稳定的受众群与广告主。

中国广播事业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与发展应该从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算起。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广播在媒体行列中可以说始终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政治时期,广播的地位与作用更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在很多重要的新闻稿件上,都会见到一句批示:“今日电台广播,次日见报”。那时,“广播大会”作为一种有号召力的广播形态被广泛采用,万人聚集一堂收听广播的景象绝非个别。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后期,电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影响力急剧膨胀,广播面临电视的空前挑战,再加上卡拉OK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悄然兴起,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选择日益多样,传统的戏曲艺术不再独领风骚,一度呈现受众流失的迹象,随之而来的是过去广播戏曲节目的庞大听众群体也慢慢分流。

2.网络的冲击

一种传媒只有达到一定的使用人数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有人对一种媒介从投入使用到获得5000万用户的时间做了一番比较,结果发现:报纸用了100多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因特网只用了4年。因此,联合国正式把网络定名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我国,因特网于1995年才起步,但上网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1996年上网人数只有10万,1998年就达到了210万人,1999年上半年400多万人,而年底竟发展到890万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1年7月17日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至2001年6月30日,中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进一步延伸,我国的网民数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扩充。

第四媒体之所以有如此迅捷的发展速度,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首先,它的传播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而且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打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其次,因特网不仅集中了传统媒体的种种传播优势,而且它还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网络传播的过程由单纯的信息发布向综合信息服务过渡,而且受众第一次具有了主动性,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布信息。这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因特网的强势出场使原本钟情于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的受众大量转移到网民的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忠实地守候在收音机前收听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而是开始痴迷于网上冲浪、聊天。广播业整体的萎靡和困顿必然随之带来戏曲广播节目受众的分流。

第二,戏曲艺术走入低谷,陷入萎缩低迷的困境,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以舞台戏曲艺术为生存根基的戏曲广播的萎靡不振。

造成戏曲广播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戏曲艺术自身。戏曲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当今受众对艺术的欣赏和接受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巨变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变革自身,以适应受众全新的审美需求,这是戏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而且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戏曲艺术本身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就举步维艰,观众日益老龄化,而又没有有效的措施去吸引年轻的观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使剧情拖沓、表演慢节奏的戏曲艺术已吸引不了年轻观众的眼球。而且,传统戏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不被现在的年轻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戏曲的表现技巧是唱、念、做、打、舞,其风格是虚拟夸张、艺术写意的程式组合。实际上,过去欣赏戏曲的真正观众,并不理会故事情节的真实、合理与否,而是着眼于演出的质量,即戏曲程式的规范程度。

而现在,戏曲虚拟化、写意化、程式化的独特美感在年轻人的眼中已经不觉得美了。

2.由于时代的变迁,在古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些“下里巴人”的传统剧目,今天却变成了“阳春白雪”,由此给观众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首先,唱词、念白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以京剧为例,念白采用湖广中州韵,即使是湖北人也不一定全能听懂;唱腔唱词的发声,一般采用头、腹、尾的方式,像念拼音一样地唱出,有的唱词半文半白,这就使很多青年观众感到莫名其妙。其次,由于传统戏曲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距离我们今天比较遥远,所以不少人尤其是已经适应其他艺术的快捷、真实反映生活的青少年观众,对戏曲的表演艺术感到陌生,因而对戏曲不感兴趣。

3.近些年问世的新戏、好戏数量和品种过少

在为数不多的新戏中,脱离生活实际的戏又比比皆是。这些戏不注重从平常人的角度看事物,所以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果说一些传统剧目从情节看不过是过去时代家长里短的平常事情,是在世俗的生活状态中体现出人的本性、人生的大道理、普通人生命的尊严和理想,现在很多新戏却一味强调深度、人性、主题,总想要说出一些有哲理的话来,让演员通过角色之口说出来,实际上则违背了“大道无形”的原则。题目做得很大,内容就反而显得贫乏了。戏词写得太“水”,动不动来上一句现代术语,让观众觉得实在可笑。

上述种种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问题,使戏曲广播目前所面对的听众大部分是一些老年戏迷,而很多青年人对戏曲广播并不热衷。

第三,广播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和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戏曲广播的萎缩。

首先,戏曲广播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过繁盛期的辉煌,节目形式相对来说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了。这种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编辑容易固步自封,创新的步伐缓慢。

其次,有些编创人员对当今时代听众对戏曲广播节目的收听需求的了解存在偏差,直接导致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与听众需求产生了错位。有些从事戏曲广播的编创人员错误地认为,现在社会发展了,戏曲广播节目又搞了那么多年,观众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能力必然提高了,所以,应该在节目中尽量减少解说,多放完整的戏曲片段。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的文化修养提高了,但是,这并不和听众戏曲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关系,就如学历高的人未必懂戏一样。所以,戏曲节目不能放弃普及戏曲知识的任务,否则,必定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对戏曲知之甚少但又有些兴趣的年轻听众。

再次,有的电台特别是某些地方电台,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而戏曲节目编、采、主持方面的专业性太强,所以,多少年来,节目质量总是上不去。节目质量不能保证,反过来又不能有效地吸引人力、物力、财力的注入,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由于近些年广播电台经营体制的变化,一些专业电台自收自支,广播变“窄”播,有些电台领导认为戏曲节目在广告创收方面处于弱势,因此压缩或放弃戏曲节目,甚至在有些栏目社会影响还比较大的情况下就把它们强行拿下。

目前,广播面临的生存背景比较严峻。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广播精品节目,重振戏曲广播当年雄风,广播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探求规律,超越自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只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戏曲广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利用新兴科技与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加速戏曲广播自身的发展

广播自身就是技术的产物,它最初能在与报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是得益于先进的电子技术;之后,在遭遇电视的挑战时,它能够绝处逢生,仍得益于技术——60年代调频广播的流行可为明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整体发展的意义重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必担忧哪种媒介会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多地把思考集中于在媒介种类日益增多的现实情况下,广播应如何调整与重新定位这一问题。广播在新时期里要想取得地位优势,就必须在技术上多下工夫,要借助新兴科技与媒体的传播优势,加速戏曲广播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取得广播工作者的共识。

目前,网络传播成为戏曲传播的第四时代。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比较说明,互联网的戏曲传播是喜人的,其中,传播戏曲知识、在线欣赏、在线讨论、传递信息是戏曲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很多戏曲广播栏目在网络上已经有在线点播收听的服务。广播和网络的结合,使戏曲广播节目突破了时空的收听限制,拥有了互动性与灵活性的传播优势(网民可以根据需要主动选择收听不同的往期节目),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戏曲爱好者(据统计,目前大多数网民仍然是18~40岁之间的青年人)。

同类推荐
  •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难译现象处理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难译现象处理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现象处理》针对目前翻译界公认的、在汉译英方面出现的疑难现象,通过引用现有中外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结合我国大量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经验和心得体会,提出了比较全面和实际的处理方法。本书在归纳和总结各种处理方法的过程中,修正了部分翻译理论,提炼出一些相对新颖的翻译观点和实践路径。为发展和丰富今后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材料和经验总结。
  • 作家的灵感宝库

    作家的灵感宝库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绝对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是全球一流隐私专家、美国人弗兰克·埃亨所著,在书中他以自己的二十年从业经历,讲述了个人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窃取或检索,从而保障隐私、财产安全,乃至人身安全。丰富的案例和行之有效的行动法则,使得本书极具可读性,并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作为优秀的“追踪者”之一,客户会花上千万美元请他找出那些试图藏起来的人。他通过看似“原始”的方法找到了莫妮卡·莱温斯基的藏身之处,令他声名大噪。书中弗兰克总结罗列了自己的若干“消失”守则。也许你会说,你没有被追杀,也没有要逃避的巨额债务,然而只要身处数字化时代,你一定需要小心身份窃贼,他们可能趁你在公共场合打电话偷听到你的个人信息,也可能化身黑客盗取你的电脑文件,那么弗兰克就是你的贴身教练,他会给你全面的“消失”指导,为你的信息、财产乃至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禁魔令之光明神都

    禁魔令之光明神都

    血夜。科萨帝国封魔团中的最强小队。十年前,年仅十四岁的五代血夜小队队长布拉德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中被魔法诅咒,丧失了大部分实力。从此,他被驱逐出血夜,降级为一名最普通的封魔师。十年后,布拉德在一次任务中遇到了一名精灵族女子,他决心带着女子逃离帝国。作为叛逃者,他将面临的是昔日队友的追杀,以及整个帝国对他的追捕。甚至,在他的旅途中,还有狂暴魔兽的阻拦,以及对人族充满仇恨的异族。昔日队友质问:“为什么要叛逃?”他说:“尊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Letters on Sweden, Norway, and Denmark

    Letters on Sweden, Norway, and Denm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真武仙尊

    都市真武仙尊

    一代仙尊重生都市。会给这个都市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不同以往的题材。
  • 我用余生去忘你

    我用余生去忘你

    他染指我的爱,却成了我此生逃不过的劫。他说你走可以,把心掏给我。于是我用刀刺穿心脏。后来,他守着我,我却有了一颗不是自己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法

    活法

    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对一个流落街头寻找曾孙子的农村老爷爷命运的倾听,对苦难而饱经风霜的人生经历的思考。主人公老爷爷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逃荒失怙、新家苦难、逃跑路上、法场绑架、抓丁摊派、赶出家门,经历了三面红旗、红火革命、痛失子媳、飞来横祸、人财两空,到最终走上寻子之路的坎坷命运,四代人的悲欢离合。大学生感悟老爷爷一直顽强地活着,坚定的走着,不屈地做着,就象路边的马蔺草,不管遭到什么样的践踏和蹂躏都能顽强地坚如磐石般地生存着,生长着,永远保持着绿绿的本色。
  •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盛宠之将门嫡妃

    盛宠之将门嫡妃

    新文【盛嫁无双之废柴王爷神医妃】,请多多支持(*^▽^*)【女主版简介】叶翎出身尊贵,身世凄惨。爹,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叔伯得利。娘,痴心不悔,殉情而去,抛下儿女。姐姐,遭人侮辱,未婚生子,青灯古佛。弟弟,寄人篱下,顽劣成性,没有教养。穿越当天,叶翎奉旨出嫁冲喜,喜堂变灵堂,把南楚最惊才绝艳的少年给冲死了……寡妇难当?叶翎摇头,她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凄惨?不存在的!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爹娘丈夫都死了,也没儿子,只从自己的心,但绝对不怂!前世作为道上响当当的赏金猎人,叶翎的人生信条是,不惹她,岁月静好,惹她,让你怀疑人生!只是突然有一天,死鬼丈夫诈尸了,这事儿,有点玄……【男主版简介】彼时只当是一次报恩,事了拂衣去。后来,南宫珩千方百计想“诈尸”,可惜太难。曾跟他拜过堂的小女人竟嫌弃他空有美貌,坚决不认他的身份!废物人设精心经营许多年,南宫珩亲手给毁了,因为他要,振!夫!纲!哦不,追妻忙……**这是两个表面傻白甜,骨子黑心肝的货色碰到一起,一见不钟情,相爱相杀的故事。正剧,搞笑也是认真的。游游出品,一如既往的爽文,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