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200000047

第47章 广播剧(5)

第二节 广播剧的本体特征

广播剧有很多别名,曾被称为“播音话剧”、“播音剧”、“无线电戏剧”。不管怎样称呼它,都没有离开三个因素,一是“剧”,二是“声音”,三是“广播”。实际上这三点大致点明了这种特定艺术的性质。

它是“剧”,是戏剧艺术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别的艺术。

它是用“声音”来表现的,不是用别的手段。

它是“广播”的产物,是在广播中实现的。就这一点来说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运用广播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广播技术手段能达到什么程度,与广播剧的戏剧表现力有极大关系;第二,它是通过广播这种传播方式传播给听众,不是在剧场或影院里传播。听众分散在各处,主要是在家庭里收听。

要弄清广播剧的艺术特点,就要从这三方面去思考。离开这三个因素,就无法认清广播剧的艺术规律。

研究广播剧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声音的角度还是从想象的角度进行研究,都要同“剧”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声音、想象,都要达到戏剧的效果。广播剧有许多称谓,比如,它是“声音艺术”,是“听觉艺术”、“想象的艺术”等。但是,交响乐也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小说也是想象的艺术,而广播剧是“剧”。

所以,简单扼要地概括广播剧的艺术特点:它是“剧”,是单凭声音表现的剧,是用广播技术手段录制,通过广播的方式以声音形态传达给听众的戏剧。

在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探索它的特殊性。这需要着重弄清楚两点:它是特殊形式的戏剧;它是通过特定的传播方式(广播)传播的戏剧。

一、广播剧构成的特殊性

(一)声音——广播剧唯一的物化形态

广播剧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的艺术形象的物化形态是特定的,或者说是特殊的,这就是“声音”。

称广播剧为“声音艺术”(或“听觉艺术”)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只能听,不能看,没有凭视觉可感的形象;二是它全凭声音手段塑造形象,表现主题、人物、情节。

声音是构成广播剧艺术的物质材料。

广播剧的声音因素,包括语言、音乐、音响这三大要素。一般来说,广播剧是这声音三要素的有机综合。有时候是两要素的综合(或语言和音乐,或语言和音响)。

个别剧目还有用其中一种声音因素的,如只用音响,英国的无对话广播剧《复仇》、上海台的《生命的旋律》即是。

在这三大要素里,语言是最主要的。语言能塑造形象,当然首先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表现力之强是人们所公认的;凡是思维能达到的,语言就能达到。

其次,声音的语言包括音色、音高、力度、节奏、语气、谈吐习惯等,所以声音的语言可以传达人物的气质、个性、情感甚至欲望,是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

音乐和音响,配合语言不仅有抒发情感,渲染戏剧气氛,营造典型环境,推动情节转换和发展等作用,而且因为是在一定剧情情节中的音乐、音响,所以还往往具有语言的性质,表达人物的内心思想,表现一些更隐秘、更含蓄、更激烈的思想意态。

这是一种新的艺术美,具有特殊的艺术表现力。

声音艺术的表现力是独特的、丰富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总是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混合在一起的,使我们不容易察觉单纯的声音世界是怎样美妙动人。可是,广播录音技术产生以后,声音世界有了从纷繁的客观世界中被单独“提取”出来的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美,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的魅力。

这种新的艺术美——声音的艺术,以它的具体表现力来说,有三点独到之处:第一,它可以使语言、音乐、音响最充分细致地发挥表现能力。画家的画笔,可以用最细致的笔触表现形象的差异、性格的区别。电影的特写也是这样。人物的一颦一笑,手指的姿态变化,都能细致地传达内心感情。声音的“笔触”也有这样的表现力:语言的变化,不同的笑声和叹息声,很远处的一阵犬吠,不同的脚步声,琴弦上的细微音响等,都可以构成表现形象的“工笔画”或“写意画”。这些细微变化的妙趣,它的传情传神的艺术力量,在广播剧这种声音艺术里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第二,展现声音诸要素的综合美。录音合成技术把声音诸要素组合起来,产生了声音艺术新的美感。当然,舞台戏剧也早已经注意到了各种声音要素组合的艺术表现力,早就懂得了在对话、独白的同时配上音乐、音响。例如话剧《武则天》里,导演用带哨飞翔的鸽子声,表现宫廷的一种宁静、肃穆的气氛。但是,戏剧舞台上的这种声音组合毕竟略显粗糙一些,较为完美的声音组合还是在广播剧里。广播剧声音诸因素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音蒙太奇”效果,利用声音不同方式的衔接、组合,产生新的艺术语言。

第三,运用声音、音响特技,表现某些特殊的情境。比如,表现神话世界里的奇妙音响,表现科学幻想故事里的某些情景,如《珊瑚岛上的死光》、《大地震》等。

(二)内容展现——独特的视角

广播剧物化形态的特殊性,必然影响到它的内容,使之具有区别于舞台剧的新鲜境地。“艺术作品作为观念形态性的东西,它的内容的特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殊性和把握方式的特殊性的统一。”所以,进而探索广播剧艺术的内容特征,对于认识广播剧的艺术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1.广播剧的内容特征可以摆脱传统舞台剧的特点

我们说广播剧在内容上有自己的特点,并不简单地是指它能表现舞台剧所难以展现的场面。比如,一提广播剧在表现内容上的特点就想到《皇帝的新装》的例子,认为像这个剧表现皇帝赤身露体,一丝不挂,舞台戏剧形式无法表现,所以这个例子最能说明广播剧表现内容上的特殊长处。这样看问题,还是把我们的思路限制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之内了。我们说广播剧在表现内容上应当有自己的追求,是说它可以开拓一片新的境界。

舞台戏剧在表现内容方面有自己的传统特点,它要遵照“冲突律”把一个故事所包含的矛盾冲突突出出来,集中起来。它的故事要求矛盾冲突紧张,有悬念,有“突变”。它的冲突,是“情节式”的、“事件式”的,或者说具有外部冲突。然而,广播剧不一定这样。它可以靠近这个传统,也可以摆脱这个传统,去表现人物内心细微的变化,表现人的情感波澜,表现一种诗的意境,表现某种生活的哲理等。它把内心活动、情感、诗的意境、哲理突出出来,作为表现对象、表现内容,不一定要求有一个完整的矛盾冲突过程,不一定用充满矛盾冲突的事件打动听众、展现主题思想。

这样拿到舞台上也许显得散漫,淡淡如水,没有“戏”,而在广播中却能给人以清浅澄澈、单纯婉约的美学享受。

我们把靠近舞台剧传统的广播剧和不同程度摆脱了舞台剧传统的广播剧做个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广播剧在表现内容上有新追求,与舞台剧有明显的差异:《红岩》是典型的靠近舞台剧传统的作品。就其第一部为例,它有着明显的矛盾冲突,外部冲突明朗而尖锐。

开端:特务郑克昌打入我重庆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而地下党员、书店负责人甫志高思想麻痹,没向上级请示就信任了郑克昌——埋下了危机。

发展:重庆地下党负责人之一许云峰严肃地批评了甫志高,但是甫志高并未能从思想上认识自己右倾思想的根源——个人主义情绪。甫志高终于被捕,做了叛徒——埋下了又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又发展成许云峰被捕的严重事件。

高潮:许云峰在敌人审讯室里挫败了敌人利诱的诡计,写下了有名的“共产党人的自白”那首诗。全剧就在高潮中结束。

整部剧的矛盾冲突非常清楚,情节事件紧张激烈。这是靠近舞台剧传统的广播剧。当然,这部剧是广播剧,因为它采用了广播剧的表现手法:

其一,时空比较灵活。从街市到书店,到深夜的街面,到甫志高的家门口,到茶园,到特务徐鹏飞的办公室,到特务刑讯室,环境变化比较多,时间推移也很灵活。

在沙坪书店里由白天到夜晚,只需短短一段解说,就把戏转到夜晚来了。

其二,利用声音特写。在新生市场茶园许云峰被捕那一场,把茶园里纷杂的声音推向衬托的地位,把许云峰和李敬原悄悄对话的声音突出出来。这就有了特写的效果。既不影响戏剧的真实性,又把“有戏”的段落突出出来了。

其三,充分发挥语言、音乐、音响相互配合的作用,使气氛的烘托更加强烈。

在表现手法上,还可以找出一些特殊的地方。总之,它是运用声音艺术手段,充分发挥声音艺术魅力表现戏剧内容的。又由于它的内容呈现传统的“冲突律”,是沿着传统的矛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索表现思想主题、塑造人物的,所以从内容特点来看,又是靠近舞台剧传统的广播剧。

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的《砺兵石头城》也属于靠近舞台剧传统的广播剧。

戏的开始部分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在南京军事院校里,我军骑兵司令崔保山的任课教员正好是他的手下败将、国民党的坦克司令吴觉雄,他是一百个想不通,一千个不乐意。他不明白败军之将为什么能给胜利之师上课;同时他也不能忍受学院的规矩,矛盾日益加深,戏得以发展。

由第四场戏“大闹课堂”到第六场戏“午夜枪声”,把剧情一步步推向了高潮。

崔保山处处以功臣自居,不好好学习,不完成作业;当考试不及格时,半夜大闹吴教员宿舍,鸣枪要求给他加分。

结局:虽经教育却不思悔改,崔保山被开除。朝鲜战争爆发,学院第一批优秀学员提前毕业赴朝作战。崔保山明白一切之后,自己返回学院要求补考,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学习。

通观全剧,充分发挥了广播剧的表现手法:其一,时空灵活。全剧共10场戏,从学院门口?战俘管理所?中华门城堡?课堂?崔保山宿舍?军事学院路灯下?太平天国王府?马棚?刘伯承家?军事学院教室,环境转换比较多,时间推移比较迅速,音响转场运用自如。其二,声音特写——闪回。崔保山俘虏吴觉非时,战场上的各种声音闪回,这是广播剧特有的表现手法。其三,充分发挥语言、音乐、音响相互配合的作用,把戏剧气氛烘托得更加强烈。

广播剧的表现内容如果只局限在传统戏剧艺术范畴中,其艺术个性显示必然受到局限。它需要不同程度地摆脱舞台剧的传统,寻找更适宜于自己表现而舞台剧较难表现的内容。

所谓摆脱舞台剧传统,是指广播剧不着重表现外部冲突,不以集中突出冲突性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思想。有人说,这是广播剧注重文学性的结果,使广播剧散文化、诗化了。一种艺术形式吸收、运用其他艺术种类的经验和方法确实是很重要的,广播剧创作者在揣摩它的独特表现能力时,的确从散文、诗歌里吸收了营养。可是,但凡成功的广播剧,绝不是简单地朝小说靠拢,朝散文和诗歌靠拢,而使广播剧的性质模糊起来。所谓散文化、诗化,应当反过来说,是把散文、诗歌的经验和手法“化”到广播剧里来了。

具体来说,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摆脱舞台剧传统,其内容特征是:

(1)着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

广播剧《彭元帅故乡行》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这部剧不是从正面去直接表现彭德怀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不幸遭遇,而是通过他两次回故乡的经历赞扬他的高尚品格。广播剧所表现的不是事件的矛盾冲突,而是彭德怀的品格和情怀,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一条激流,大部分是人物主观抒情,人物的内心情感波澜激荡,扣人心弦。

广播连续剧《永远的深情》在其内容表现上具有广播剧的特色。该剧采用了生者与死者对话的方式,开掘了抗洪英雄李向群美如春花的内心世界。从他参军到成为孩子们的渡般叔叔,再到抗洪前线,直到高烧离开人世,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场面,没有至高无上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个年轻人平常的心。当他面对着祖国的需要,面对着穷得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面对着能吞噬一切的洪水,面对着数不尽的灾民,他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什么好说的。当他回答记者提问时,他的心很平静,很坦然,语气平和得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李向群并没有想大家应该怎样去歌颂他、赞扬他、学习他,反而问记者:“人们对我有什么看法?”女记者和颜悦色地告诉他,父母为有他这么好的儿子而感到骄傲,父母到他生前所在的部队去看望他的战友,父亲穿上他的军装站到他的队列里继续抗洪;他曾经帮助过的一位同学为他的事迹所感动,表示以后决不再吸毒,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李向群听了很欣慰,他感激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为同学能决心改过心里踏实了许多。

同类推荐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育才”领导的开拓精神,“育才”教师的奉献精神,“育才”学生的勤奋精神。我把它们统称作“勇于担当”的精神。就是这种蕴涵着责任、使命、激情、大爱的“担当”精神伴随着东北育才双语学校走过了六个春秋冬夏。
  •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一个国际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路》作者一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他曾长期担任驻外记者,在国外新闻王作岗位上当过翻译和记者,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采写新闻。他也在国家通讯社的编辑部门和领导岗位上,从事编辑业务和组织指挥报道工作。他在约60年前走上新闻工作道路后至今,始终没有放下记者手中那支笔。他当记者的经验,是在漫长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
  •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与会各国人士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1989年世界上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建构起来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是今天感恩教育的主要历史资料。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热门推荐
  •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行走新纪元

    行走新纪元

    他放荡不羁,他智慧超群,他不争不抢,行走于新纪元新世界,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新纪元因他而开始!
  • 众星守护者

    众星守护者

    星际时代的魔法世界,艾德获得了看穿他人欲望,控制他人心智的能力。“什么,还能控制行星和恒星?”获得领地,征战近二十年后,凭借如傀儡般的效忠者,他将成为神。新书《百倍属性能复活》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别闷骚

    总裁别闷骚

    她扬眉浅笑:“先生,人生可以犯一次错,却不容许再一次。”他晃了晃手中载有他俩欢爱视频的小卡片说:“错一次错终身,你没得选择。”——他对她势在必得,可在自己满心欢喜时她却成了弟弟的心爱女友。面对自己一厢情愿的一纸婚书他对她穷追暗诱。失了心,抢也要把她抢回来。【久别重逢】“老公,你说你前两个月是不是去招小姐了啊?一晚上几次呀,给了多少钱?”楚醉阳一听脸都快气歪了,“你胡说八道什么呀,谁去招小姐了,我就你一个女人,从头到尾就你一个。你还舍得放弃两个多月的福利?要不现在我们补回来怎么样?”伊薇一听傻了眼,怔了半晌她看不起的瞄了他一眼,“你行吗?”
  •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宫斗虐心】纳尼?!她才13岁豆蔻年华,就要嫁人了!老公竟然是个臭臭滴世家公子。天哪,以后就要面对谋害、栽赃、投毒、绑架、杀伐、鲜血……幸好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帮他打下一个花花江山。可是,站在高高滴皇城之巅,享着他无限恩宠,她为何还觉得寂寞呢?且看长孙皇后如何权掌后宫,步步喋血!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诗集,从18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和种种争论。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这些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这部诗集乍一看来,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莎士比亚翻来覆去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时间、友谊或爱情、艺术(诗)。但是,仔细吟味后,你就会发觉,它们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

    拥有一副天生好嗓及创作才能,这位漂亮美眉却是美国流行界的异数,在这个年轻艺人不断成为八卦头条的世界里,克莉丝朵谨守脚踏实地的原则,注意自己公众人物身分而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严以自律的克莉丝朵,音乐,一直是她的发声器,藉由创作出来的旋律及歌词,贴切表达她的自我主张及信念坚持——对上帝的祈祷、对家人的关心、对爱情的渴望、对时事的关怀。出生加州,十三岁就以吉他弹奏演唱自创曲。刚要上高中,就签下一纸唱片合约,准备踏上国际舞台大展身手……
  • 系统脑子瓦特了

    系统脑子瓦特了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你的脸上,温柔了你,惊艳了我。清风吹过,青丝飞舞,从此奋不顾身。我本不知意,奈何你是南风。南风知我意,你知我。